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暴君的糟糠妻 [金推] (绿蜡)


  “我们已经没皇帝了啊,政体不同,选出国家领导的方式也不同。”顾皎想了想,“不过,历史上高复这般的权臣还是不少的。通用方法都是废立,而不是像他这般,所以我才觉得奇怪。”
  顾皎的疑问,给魏先生开启了新的方向,立刻陷入沉思。
  从自身立场出发,顾皎还有疑问,“我更在意的,他为何会用那种方法对待阮之?要知穿越艰难,生活在异世虽然有好处,但也有诸多痛苦。很不容易遇上同乡人,自然是亲厚无比。我不懂——”
  除非,阮之的存在,对他是极大的威胁。那威胁过于实在,令他不得不在一见面便动手,而且是毫无任何余地的狠手。
  思及此,顾皎又去翻第一个册子,恨不得立刻能翻出些什么来。
  李恒也忍不住拿起第二个册子,仔细看高复的起居,也想看点什么出来。
  半晌,魏先生犹犹豫豫道,“这个册子乃是我自己统合后写出来,内容有经过挑选。我删掉了一些认为无用的内容,大多是关于高复寻找能人异士,求才若渴,四处搜罗珍贵的药材,又为他府上的几个爱妾寻名医,甚至还找了方士炼药。”
  顾皎如被点醒了一般,穿越人士在古代只要有权势自然可享受得比现代好很多。可最基本的交通和医疗,却无论如何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改善。她道,“甚为妾寻医?怕不是他自己病了吧?这处的医术,怎么都比不上后世的。”
  那家伙指不定是要死了,甚办法都想了毫无改善,于是折腾天下人,要把四面八方有可能潜藏的穿越人士都翻找出来解决问题吧?


第128章 拉人上船
  顾皎随口胡话点燃了魏先生的灵感, 他急匆匆告辞, 自去联络探子。
  李恒却有些担忧地看着她,显然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
  她耸肩, “延之,我甚都不知就来了, 即使病了也只好在这处治。所以,你无须烦恼这个。”
  他眼睛变得有些晦暗, 抱着她亲了亲,自出去做事。
  顾皎说的是真心话, 见他离开后,却开始忧愁自家的事。
  既然找不到办法回去, 就安心地呆下来。她现在得罪了郡城中的贵妇们, 肯定会被排斥在社交圈之外。她在乎吗?并不!只因她要头痛的是经济生产等等事务。
  今次来郡城,顾皎将小庄上的家底都带来了。红薯和土豆的种子,一部分木禾的稻种, 长庚并几个用熟了的管事, 还有三爷爷那边推荐过来善种田的顾家子弟。宽爷和唐百工那处虽暂时安顿在小庄, 但也给了她几个少年人, 且来此处探明情况,再做决定要不要跟着来建设工坊。
  顾皎心里有一套完善的计划,实践的主体乃是顾青山的那个商会, 自然要想办法将郡城里的财主也吸纳进去, 弄些现银来花花。因顾青山还没来, 只得她独自做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她叫人送了郡城各部的官员册子来, 细细翻捡,最后目光落在了劝农使并下面那几位从事的身上。
  河西郡郡守府东,劝农巷内一两进的小宅院。
  主人家乃是劝农使下的一位从事,姓王。新郡守上任,男人们在前院吃了欢迎酒,颇为尽兴;后院的女席却有许多不如意,令他的夫人刘氏相当忐忑。
  “郡守夫人实在年轻气盛,一句话便将所有的士家女全得罪了。”刘氏满面愁苦,“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欲走却也没甚理由。只好留下来,硬吃了三杯酒,甚滋味也没吃出来。”
  王从事便问,“那夫人当真不惧?”
  刘氏摇头,“不惧。士女们走后,她吃到宴席末才走,一点补救的意思也无。”
  “她自庶族来,家中全无教导,只怕是不懂的。”王从事疑惑。
  “不懂?”刘氏皱眉,“她不懂,郡守岂会不教?魏先生八面玲珑,怎会为郡守挑个这般的妻子?不是不懂,便是故意。”
  王从事默然,半晌点头道,“郡守曾杀了颇多士人,后又和马家结仇,果然是不怕的。只搞成这般,叫我等庶人为难。”
  “有甚为难?”刘氏道,“你现在甚也管不着,只日日去衙门点个卯便是,有甚难的?咱们庶人,混一份粮饷便好,难道还要做大事?”
  “郡守不重士人,多半还是要倚重庶人。”王从事叹气,“若将咱们牵连进去,就要糟糕了。”
  “你且更小心些。”刘氏道,“将那固执的脾气都收起来。这位大人不同裴大人,当真是要杀人的。”
  夫妻两人又说了些话,自去睡了。
  只世事不如人意,次日早起,刘氏开门,便迎上了郡守府的车马。
  马上坐的是年轻俊美的郡守大人,车的窗帘掀开,露出来的不是郡守夫人,又是谁?
  刘氏大惊,立刻行礼,又连忙叫下人去请自家男人来迎客。
  “不必。”顾皎冲失色的刘氏道,“刘姐姐,我和郡守要游玩一番。可惜对郡城不熟,正巧路过这里,便想着请你做个向导。实在是冒昧得很。”
  确实冒昧,但谁又敢嫌?
  那郡守大人在马上不言不语,谁看了都胆寒。
  “不会。”刘氏客套,“夫人要赏玩,自当作陪。”
  说完,王从事也得了消息出来,对着李恒又是一番礼敬。
  顾皎对刘氏稍有印象,年纪约莫三十,长相颇端正,衣裳打扮朴素得很。资料上写了两口子均是庶人,因在农事上颇有些长处,又善算学,因此被上一任的劝农使请过来做了从事。历年的评分中等,但在同僚中的评价均是为人和善诚恳,做事踏实等等。
  宴席上,刘氏是没跟着走的。
  别的不论,只没跟着那些士女走,天然的阶级属性便很明白了。
  因此,顾皎请刘氏上了自己的车,李恒和王从事骑马跟在后面。
  “自长这么大,没离开过龙口。”顾皎的开场白就很直接,“对此间的风俗民情通不知晓,两眼一抹黑得很。咱们将军——”她顿了一下,“对不住,我习惯叫郡守做将军了。”
  刘氏坐在车中,听着车轮压在石板路上的声响,很不安道,“郡守大人少年将军,城中多有风闻。”
  那是当然的。当年,李恒连着甩入城中的那些人头,着实令人闻风丧胆。
  “郡守只识得打仗,对政务一窍不通。他将一应事务都交给魏先生处理,且先陪我出来散心。”顾皎显出一些忧虑的模样,“宴客那日是我不对,因赶路太累太烦躁,说了许多不当的话。”
  “夫人客气了。”刘氏不知该如何接口。
  顾皎见她如坐针毡的模样,心道这女子果然老实,连奉承人也不太会。不过,正是她所需。
  “因此请你来,帮我解惑呢。”
  “不敢不敢。”
  车从城中的主道走了一刻,便从东边抵达西边。只街面上人少,商贩几乎也无。
  “怎无人出来做生意?”顾皎问。
  刘氏小心翼翼道,“战事刚完,北边的道还没完全通。南边的货也没来,因此无甚生意可做。”
  “日常的吃食生意也无?”
  “现都吃着官仓里的陈粮,按户口点算,有限得很。”刘氏道,“多是私下兑换,并不会在世面上叫卖。”
  原来战时,搞的还是计划经济。
  “我以为城中缺粮,这处的那些大地主会紧着粮价高的时候出手,原是我想错了。”
  刘氏只得道,“庄上的存粮,多卖做军粮了。”
  青州王几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来,本地士人被李恒收拾了一回,早就丧了胆。柴文茂那般刮地皮,一次二次地借机要粮,回回都不空手。因此,河西郡的士人们银钱是有的,但粮仓早就空了。再兼三川道的粮道被掐断,这会子还能有口米面吃,已是大幸了。幸好青州王走的时候留得一些红薯和杂粮吊着人命,不然满城人早就要饿死一大半了。
  现所有人都死守了自家的田地,只等着开耕,过夏收,才算是解了饥荒。
  这一切,在本地人看来,李恒是祸首之一。
  刘氏不知顾皎是真不懂还是试探自己,尽量消除怨气,用最平和的方式陈述。
  只马车从大街上走,打了郡守的旗帜,过路人纷纷关门闭户,生怕惹了麻烦。
  这模样,只当李恒是瘟疫一般。
  直到车出了南城门,才算没感受到那些嫌弃。
  城南门,一片坦途,小麦已经冒了头,长出半个手指高的模样。
  田垄中有庄人在劳作,起水渠,备耕。
  “这些土地倒是好,是谁家的呢?”顾皎好奇。
  刘氏飞快抬头,看顾皎眼中兴味盎然的光,心中打鼓。她知这位夫人出身乃是龙口的地主,家中水田多得吓人,只她的陪嫁便有万亩之多。又传言她善农事,红薯便经了她的手入的军粮。当日城中官员均有品尝,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土地,谁都不嫌多的。李恒既做了郡守,顾家的姑娘做了郡守夫人,上任头件事,指不定就是要收刮一番。只城门口的大片土地乃是河西李氏的,被李恒杀过好几个子弟,仇人呐。
  她便不做她言,低低地应了一声,“李家的。”
  顾皎点点头,又问,“不知这般好地,还有多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