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去六零当家做主 (我是一颗小小草)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我是一颗小小草
- 入库:04.10
听到莫小林这样自信又体贴的承诺,秦小慧心里跟炸开了的烟花一样,心花怒放,之后又是一阵腻人的甜荡漾开来。
无限欢喜的她怎么也控制不住,那想要上翘的嘴角。
抿着嘴涨红了脸也跟着语无伦次的保证道“我我也会当个好妻子的,我不娇气的,我什么都会干的,洗衣,做饭,喂猪,喂鸡,很能干的,插秧挖红薯啥的我也是会的,我会孝顺爹娘好好照顾你的。”
看到小姑娘越说越紧张的样子,莫小林拉过她的手,轻轻抱住了她。“好了好了我相信你会是个好妻子的,我也会当个好丈夫,我们以后一起好好过日子,孝顺爹娘”说到这儿就偏过头凑到她耳边,呼着气轻声呢喃“生儿育女”
秦小慧脸色一下爆红,一把推开莫小林,羞恼的结巴“谁谁要给你生生”说着说着也说不下去了,跺了跺脚,口是心非的骂了一句“流氓”转身就往山下跑去了。
虽然把小姑娘气跑了,可莫小林这时候心情却意外的好,两人的承诺,让他想到了上辈子结婚的誓言,终于放下了心里的纠结顾忌,“哈哈哈”的笑得格外畅快。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零 19瓶;桃之夭夭 10瓶;清荣峻茂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继续写作
敲定了婚事,莫小林感觉心里越发安定了,之后就重新开始了上班生活,这样平凡安定的日子,也让他越来越习惯了。
这天下午,莫小林正准备收拾东西下班,楼下采购部的小李过来告诉他,说是陈老头儿让他带个话,让莫小林去他家一趟,铁皮炉子弄到了,让他去拎去。
听到是这件事儿,莫小林感谢了一下带话的小李,收拾纸笔的手脚更麻利了,等下班儿钟声一响,就急忙跑了出去。
说到铁皮炉子莫小林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真是干啥都不容易呀,他想整个炉子整个锅自己烧饭吃,可真是费老劲儿了。
铁锅还好说,在厂子里工业票还是比较好凑的,煤炭的事儿在户口本儿上都是有定额的,只要跟厂里申请一下,盖个章,就能自己去拉去。
粮食的事儿他空间里就有,大不了每个月来的时候拎一个大袋子,装作从乡下拿来的,他家里有爹娘兄弟,从乡下带粮食,不舍得在城里买,也是说的通的,而且这样他以后出手粮票儿也方便。
可就是煤炉子,实在不好找,供销社里没有货,这阵子查的又严,人家又不敢私下打,只好找人问问有没有谁家有不用的旧炉子。
幸好莫小林人缘儿不错,当初为了收集素材,可是把厂里的老人基本都聊遍了。
这时候人脉的力量就显示出来了,这不没两天铁皮炉子就有了消息。
买炉子的钱当然是要给的,可人家在中间帮忙寻摸联系,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啊!
上辈子在病房,听多了家常里短扯皮闹事,莫小林对人情世故还是很有见识的。
回到宿舍,从空间里把上次摘的野栗子拿个篮子装了点儿,拎着就往陈大爷家走去。
陈大爷家在罐头厂的老宿舍楼,两层长条形的灰扑扑的楼房,墙角有青苔,还吊着几根干枯的藤曼,墙上有不少小孩儿的涂鸦,有石头画的,有粉笔画的,新的盖着旧的虽然乱糟糟的一片,却很有生活气息。
来到陈大爷家门口,看着门开着,莫小林还是敲了敲门,才问:“陈大爷在家吗?”
“在呢!是小林来了吧,快进来。”这边老房子都是1室1厅的格局,里面是卧室,外面是饭堂间厨房还搭了一个床,陈大爷说话的时候,正在饭桌旁边儿的小凳子上坐着,鼓捣手里的铁皮炉子呢。
因为凳子太矮,被饭桌挡住了,所以刚才莫小林才没看见人。
听到话莫小林才低头看见坐在凳子上的陈大爷。
进了屋,把手里的篮子放在桌上,蹲下去问道:“哟,这炉子还挺新的,还是大爷你们这些城里的老人人脉广,要我自己找,还不知道等到啥时候去呢?”
听到莫小林的奉承话,陈大爷也自豪的抬起了头,骄傲的说:“那是!我可在厂里呆了一辈子了,刚建厂的时候我们这一批工人还帮着挖地基盖新厂房,再后来一批一批进来的工人都是我看着进来的,谁我不认识呀?”
小小的吹嘘了一下,陈大爷又继续用手里的小扫把,把铁皮炉子扫扫干净,才递给莫小林道:“这个炉子还是老林头去年才买的,当时买来也是为了给他老伴儿熬药方便,前一阵子他老伴儿没了,他就一直跟着他儿子吃饭。听说你要要,我就去帮你问了问。炉子放那儿好久没用了,听说有人要买,他巴不得呢!我给你压了压价,十八快钱就买下来了,一个新的要二十五呢!这个也没用多久八成新很划算了!”
莫小林接过炉子看了看,的确,让陈大爷一番收拾,除了一点儿烟熏火燎的痕迹,连灰都没有了。
东西挺满意,莫小林就从兜里掏出钱和粮票,递了过去:“陈大爷,我手里没那么多钱,给你拿了几斤粮票儿,你看行吗?”
“拿粮票儿干啥?跟我见外不是?钱不够,下次再给我也行,你一个大小伙子,哪能把口粮都拿出来了!”陈大爷瞪了莫小林一眼,推拒道。
“没事儿,我从家里拿粮食来了,要不然买炉子干啥?哦!对了,这是从山上捡的野栗子,味道不错,大爷您留着尝尝,拿个东西装一下,我篮还得拿走呢。”莫小林不想再推来推去,一脸轻松的玩笑道。
“你们这些小年轻啊,就是不会过日子。”陈大爷虽然念叨了一句,还是很领情的满脸笑容去找东西装野栗子了。
等陈大爷从里屋出来的时候,不仅拿着一个破袋子,还拿了一沓旧书旧报纸什么的。
先把袋子扔给莫小林:“先用这个装吧!”又把手里的一沓旧书报放在桌上说:“这是上次整理资料室扔出来的,拉了一大车要卖去回收站,我看里面有不少刚建厂那时候的资料和报道过的报纸,就想到你说要写点儿厂里的故事拿去投稿,要找点儿老资料,就都给你拿过来了,你看看有用没?”
看到桌子上一叠,收拾的整整齐齐,叠起来的一沓书报,想到他那已经压箱底儿的故事大纲,莫小林心情复杂的拿起书报翻看了起来。
这些资料内容很杂,有罐头厂刚建起来的时候报道过的报纸,除了文字,有的报纸上还报道了几张老照片,很有历史感。
有上面领导的表扬信,有当时收集的第一批工人的民众意见,还有当时买第一批机器的时候,工人们自己写的说明书……虽然这些资料很是杂乱,可陈大爷却整理的很仔细,分门别类的叠的整整齐齐,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用了不少心思的。
莫小林拿着手里的一沓子资料,感觉很是沉重和羞愧。
跟这位真诚的老人比起来,他心思就太功利了。
就因为没有稿费,难道他就要放弃写作了吗?他费了这么多心思收集的素材资料,不仅有他自己的心血,也有这些讲故事的人的付出和期盼,他大纲都写好了,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而且以后国家的秩序总是要恢复的,现在多学点儿东西,练一练文笔也是不错的。
现在建国不久,正是党国困难的时候,可也因为艰难,这时候人们身上那种真诚朴实的品质,那种团结向上的精神和那种无私奉献人真的数不胜数。
或许他们自己没什么感觉,可莫小林这个从繁华又人情淡漠的后世是穿越回来的异数却感触很深,越是困难时期越是造就了很多珍贵的闪光点,这些是这个时代独有的璀璨,在繁华盛世很难酝酿出来的。
而这些随着国家的繁盛,跟着时光流失的东西,莫小林觉得自己这个唯一的见证者有责任多做点儿有意义的事。
把这些平凡又不平凡的小人物们的故事写下来,流传下去。
记录这些以后或许会被时代淘汰的工厂,它们有过的艰难和兴盛。
还有很多这时候的时代的特色,比如供销社售货员的嚣张,国营饭店服务员的傲气,可以写个时代的系列或者充满年代特色的散文集,就算现在发表出去没有收获,那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以后可以出书或者等老了自己留着看,都是很有意义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连电视机都没有,唯一有的收音机他还没钱买,真的是没有一点儿娱乐活动,与其把时间荒废了,还不如给自己找点事儿做,日子过得还能充实一点儿。
虽然想了很多,不过时间也没过去多会儿,莫小林仔细的收起手中的资料,郑重的谢过了陈老伯,才拿着资料拎着炉子回了宿舍。
连东西都来不及收拾,就心急的又从抽屉里拿出已经被闲置起来的大纲,从头到尾又仔细看了一遍,再把收集的素材资料都也看了一遍,理了理思绪,才重新找回了当时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