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去六零当家做主 (我是一颗小小草)



进了房门一看,老大爷坐在大门边儿上看不到屋子里面,就没有关门,一边从政府卖过来的那批废纸里面找报纸杂志,一边观察着屋子里又多出来的那些木料家具,破瓷器。

大东西他不敢动,往空间里搜了个梳妆匣子,又在那堆瓷器里,收了两个看得顺眼的完好的碟子和碗,就没敢再做小动作,专心致志的整理起了报纸。

出去称重的时候,莫小林跟老大爷套着近乎,聊着曾经,看老大爷也看出了他的目的,很有眼色的抓了一把,特地买来听故事的糖给他。

知道这小伙子要写文章赚稿费,这是想听故事呢!

得了糖的老大爷,想着家里喜欢吃糖的大孙子,满是皱纹的脸上,笑眯了眼,也来了兴致,从他小时候擦鞋卖报纸开始,然后怎么参军受伤退伍,一直讲到了头两年还在政府看大门儿,现在因为年纪大了调到了回收站。

一个多点儿,莫小林听得津津有味,虽然老大爷讲的啰啰嗦嗦,不上有些记不清了,前言不搭后语,但这是他一生的经历,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了颠沛流离,战乱,和平也算是丰富多彩了。

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一点儿余晖照的路面昏黄昏黄的。

莫小林把剩下的糖都给了还沉浸在回忆里的老大爷,踏着斜阳,抱着一堆报纸准备快点儿回宿舍去,把刚才听到的故事记录下来。

宿舍楼里昏暗的灯光下,莫小林正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的奋笔疾书。

写完了老大爷的回忆录,莫小林突然来了灵感,拿起纸笔又马上重新开始写了下来,直到现在,窗外的月亮都爬上了天空,他才终于写完了大纲,放下了笔,端起书桌上已经冰凉的茶水喝了一口。

老大爷的一生很好的反映了旧社会的穷苦,战争的艰难和新华国的和平美好,莫小林准备把它写成中长篇的。

不过这得花费不少时间,不知道要几个月才能写完它,下个月还得回去相亲,这期间肯定不能没有一点外快收入吧!看来还得多找人说说话,讲讲故事,写点儿小短篇的散文什么的。

莫小林一边在心里这么打算着,一边把刚写好的大纲,收进了抽屉里,准备休息了。

……

第二天莫小林并没有时间继续听故事了,下午一下班他就热情的找了秦涛同志一起去了国营饭店。

由于已经定好了时间,王大胖同志一会儿也该到了,国营饭店供应又紧张,怕一会儿好肉好菜都卖完了,莫小林就先把饭菜都点上了。

一个红烧肉,一个小鸡炖蘑菇,一个炝土豆丝儿,还有一个鸡蛋汤,再来十几大肉包子和一大盆白米饭。

要不是王大胖同志帮了他这么大忙,莫小林都不能请人吃这么丰盛的一顿饭,而且这个年代的人胃口大,吃的都多,他点的饭菜分量都很足。

钱和粮票就不说了,上个月省下来的肉票和这个月的全部肉票都用在这顿饭上面了,幸好从家里拿了两瓶肉酱,要不然吃完这顿饭,这个月他都沾不上油水了。

虽然莫小林在心里哀悼的自己可怜的肉票,不过脸上却是一脸热情的笑容。

一边招呼姗姗来迟的王厂长,一边又跟秦涛同志诉着苦赔罪,说他刚上班儿没弄到酒票,陪完罪又去买了几瓶汽水,这顿晚饭耽搁了好一会儿,三个人才开始吃了起来。

这顿饭在这个年代还是挺丰盛的,即使没有酒,也不算小气了,哪怕经常出来应酬的王大胖这也吃得挺满意的,更不用说普通工人家庭的秦涛了。

莫小林点的饭菜不少,分量都挺足,三人吃饱喝足以后都还剩下了几个肉包子。

王大胖这个当姐夫的没有要,莫小林就都给秦涛装上了,让他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看到莫小林这么会来事儿,工作也不错,王大胖还想把老大难的表妹介绍给他呢。

要不是莫小林知道内幕,并明确的表示,他娘已经开始在乡下相看了,这个月放假就要相亲去,还暗示他想找个老实勤快,漂亮的点儿了媳妇儿,这才打消了王大胖做媒的念头。

别看莫小林才来县城几个月,王大胖那个表妹他也听秦涛怨过好几次了,不仅人长得五大三粗不好看,脾气还不好,看不起秦涛他姐这个普通工人家庭出来的表嫂,经常挤兑秦涛这个娘家人,要不然秦涛也不能经常跟他抱怨。

因为在肉联厂上班高傲的不行,相了好几次亲,嫌这个长得不好看,那个工作不够体面,拖到二十六了还没嫁出去,哪怕看到王大胖满脸失望的样子,莫小林也坚定的拒绝了,这样家庭条件好又骄傲的姑娘他可不敢招惹。

又想到办公室的秦大姐和宿舍楼的马大姐都很关心他的个人状况,旁敲侧击了好几次了,唉!同志们都太热情了!

看来这个月回去相亲不能敷衍了,不管在哪个时代,大龄未婚男青年都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实在是伤不起呀。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雨淋湿季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新新房子

莫小林在罐头厂的平静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 上班儿,下班儿, 吃饭睡觉,热情的大姐大妈们知道他家里人已经开始给他相对象以后,也都消停了下来。

坐办公室的工作清闲又舒适,没有了那些老是打听他家庭情况,想要给他介绍对象的大姐大妈们,莫小林这阵子心情一直不错, 经常揣一把糖在兜里, 有空就找厂里的老人们聊聊天儿,说说话。

老头儿老太太们也是有自己的交际圈子的, 莫小林又去供销社买了两次糖才打入他们的小圈子。

回收站老大爷的小圈子人员复杂, 有跟他一样的看门老头,也有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还有从政府退下来的科长处长什么的,不管是谁,地位如何?他们活的够久,又经历了战乱和平到新华国建立,见证了国家最开始最艰难的时期, 丰富的人生经历, 让他们总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说的。

厂里退休或者即将退休的老头老太太们, 属于工人阶级的小圈子,他们大半辈子都在工厂里,特别是新华国成立以后, 工农阶级翻身做主人,把他们和工厂更紧密的结合了在一起,刚开始困难的时候,厂里有些宿舍楼和厂房都是他们自己建起来的,所以他们以厂为家,爱厂爱家,对自己工人的身份自豪不已,即使干了一辈子,仍然是个普通工人牙都掉光的陈大爷说起他年轻时候的风光历史,和工厂一起的岁月变迁,依然挺直了腰,相当的骄傲自豪!

更别说还有好些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成了高级技工或者工程师的睿智老人们,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励志剧,不仅让莫小林积累了写作素材,还让他受益匪浅。

在老人们中间混久了,又听他们讲了那么多以前过日子的艰难,莫小林对现在没油没肉,啃糙玉米饼的生活也不再抱怨了。

穿到这个年代,虽然缺少油水,没有上辈子那样的大鱼大肉,可也能填饱肚子。

国家虽然秩序混乱,百废待新,可至少有国有家,有可爱的军人们挡在外面,不用经历战火流离,能呆在平静的小县城里上着班,写点儿东西,赚着稿费,再想想怎么把神奇的空间丰富丰富,或者跟人换点儿肉票,多吃一顿肉,家里的老娘准备给他介绍一个什么样的对象?上次的奶糖侄子们一人半个吃的,可怜兮兮的,这个月放假的时候得多买点儿回去。

这么想一想,这样的日子,过起来也是有滋有味儿的,必须得细细品味,好好珍惜才行。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这个月莫小林不仅工作的时候脑子停不下来,下了班还要到处走走看看,找人聊天儿讲故事,晚上回到宿舍又得忙着把一天的收获都写下来,这样忙起来,好像没怎么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一个月就过去了。

因为今天要回家,莫小林一下班儿领了工资,就急急忙忙回宿舍收拾东西了。

家里什么都有,他又只回去住一天,把他娘特地交代,把他没穿过几次的工作服收起来准备带回家,莫小林就开始清理这个月的钱票了。

从空间里拿出一堆钱和票和这个月发的工资放一块儿,除了这个月开始要上交的一半儿工资十多块钱,先拿出来放在一边,其他的都是他自己的私房钱了。

数了数,上个月剩的钱和这个月的工资稿费加起来现金还有六十七块五毛钱,加上他这一阵子到处转,用钱跟人换的两斤糖票,半斤肉票,三尺布票,两张肥皂票,再加上他自己的供应,几张工业票,香皂票怎么的现在也算身家丰厚了。

有了钱就得花,莫小林也不是个节约的人,出了宿舍,就先去了供销社,准备把身上的票都换成实物。

莫小林也没在城里买过肉,经验不足去的太晚,哪怕因为月底发工资,供销社多加了供应,肉也还是已经卖光了,门口的肉摊子都收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