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很想送他一记白眼,“别拿他和朕的大将军比,他不配。换个人。”
“跟你关系最好,是君臣,也情同手足的。”康熙道。
刘彻不假思索道,“不论手足还是晚辈,都不敢挪用朝廷的钱。”顿了顿,“反倒怕我找他们要钱。”
“要钱打仗?”康熙说出来,“朕就不该问你。”
刘彻笑道:“我身边的人老实,也是我的错?”话音落下,看到太子、四阿哥胤禛等人,“先上朝。”
下朝后,刘彻留下胤禛,想一下就喊上太子。
爷仨到清溪书屋正殿内,刘彻吩咐宫人传膳,随后问胤禛,“有孙氏的消息没?”
“没有。”胤禛道,“儿臣怀疑她装病,正打算使人去江宁探个究竟。”
刘彻皱了皱眉,“装病?”算欺君吗?看着太子,其实是问站在太子旁边的康熙。
“不算。”康熙脱口道,“她病的时候没告诉你。”
刘彻:“胤禛怎么知道她病的严重?”
“儿臣听说她四处寻方问药,还想请太医,不是病危,她还敢请太医?”胤禛问。
太子叹了一口气。
胤禛不解,他说错了?
“摆明试探汗阿玛。”太子道,“发现汗阿玛不管她的死活,病自然就好了。”
胤禛瞠目:“不会吧?”
“敢不敢和我打个赌?”太子不答反问。
胤禛没有回答,“敢骗我,我要她好看!”
太子抬起胳膊给他一肘子。
胤禛倒抽一口气,怒目而视,干什么?
太子朝他爹努努嘴。
胤禛陡然清醒,“汗阿玛,儿臣就随便一说,从没想过要对她怎样。”
“你想对她怎么样,朕都不会怪你。”刘彻记得康熙说胤禛被他的无情吓到,便趁机说,“她虽是朕的奶娘,朕这些年待可她不薄。她又是怎么回报朕的?不说也罢。你和她孰亲孰远,朕还是知道的。”
胤禛不好意思的笑笑。
刘彻继续说,“朕答应过你户部的事做好,朕有重赏。”说着冲梁九功使个眼色。
片刻,宫人抬进来一个大箱子。
胤禛心中一喜,“谢汗阿玛。只是,只是地方上——”
“那些是地方上的事。”刘彻打断他的话,转向太子,“明年秋闱的题目你过去盯着,朕不想看到题还没出来,就已泄露出去。”
太子应道:“嗻!”
“用膳吧。”刘彻拿起箸,突然想到,“胤禛,选秀的时候朕给你兄和你弟选了侧福晋,没给你选,你没怪朕吧?”
胤禛:“咳咳,咳咳……”
作者有话要说: 胤禛:这一天天的,不是被老爹吓死,就是被假爹吓死
第77章 偷偷搞事
爱新觉罗家的老祖宗又找他汗阿玛聊天了?!
胤禛捂着嘴巴, 险些咳出肺来。
有经验的太子忍着笑, 一手扶着他, 一手给他拍拍背, “这么大的人了,吃个饭也能呛着。”
“咳咳,咳咳咳……”胤禛不敢置信地瞪大眼,你咋也变了?
太子看懂他的眼神, 露出老父亲般的慈祥笑容, “瞎看什么,喝点水润润喉。”
你不愧是咱爹最疼的儿子,瞧瞧这说话的口吻, 脸上的表情, 简直和他一模一样。
胤禛手里被塞个杯子,下意识喝一口,陡然清醒,“我不用喝。”
“不喝就吃菜。”刘彻接道。
胤禛手一抖, 太子慌忙攥住他的杯子, 随即夺走放桌上,用胳膊肘子戳一下胤禛,明知故问,“怎么了?”
“没, 没什么。”胤禛慌忙道。
刘彻不懂,“那你咳嗽什么?朕说中了。”
“不是!”胤禛脱口道。
刘彻:“那是什么?”
“是你太反常。”康熙在旁边说,“朕给保成挑侧福晋的时候, 可没问过胤禔。”
因为这点事?刘彻不信,老四的胆子不可能这么小。
“正用着膳和他聊女人,还怪别人太惊讶?”康熙忍住给他一记白眼的冲动,“这个话题打住。”
刘彻开口问,“胤禛,你想不想要?”
“什么?”胤禛反应过来,忙说,“不用。儿臣家小业小,现在那些就够了。”
刘彻一挑眉,“你这是怪朕,还是怪自己是个光头阿哥?”
胤禛脸色骤变,想也没想,“儿臣谁也没怪,儿臣喜欢光头阿哥。”
“咳!”太子险些笑喷,慌忙转过头。
胤禛意识到自个说什么,脸色又一变,刚才急红了脸,现在是吓白了脸,“汗,汗阿玛,儿臣,儿臣——”
“逗你呢。”刘彻笑笑,“你不觉得朕偏心就好。”
胤禛:“不觉得,不觉得。”他可是听说,这次秀女没几个像样的,长得丑,身材干瘪,都不如他府上的婢女。别说给他兄弟指俩侧福晋,十个八个他也不羡慕。
“那就用膳。”刘彻道。
胤禛和太子没敢大口吃。
过了好一会儿,确定他不会再“语不惊人死不休”,胤禛和太子才敢放开胆吃。
饭毕,胤禛带着银子回府,太子去礼部,刘彻批阅奏章。
如此过了几天,畅春园迎来第一场小雪,京城进入寒冬。
普通百姓猫冬,刘彻却和往常一样忙碌。因为天冷,不能出去,整天呆在屋里又闷,没几天刘彻就要和康熙换回来。
康熙变成人也怕冷,不为刘彻的灵魂着想,康熙也不想换回来。于是刘彻每每提到这茬,康熙就往梁九功身边去。
有人的地方,刘彻甭说吼他踢他,都不敢动他一下。以至于刘彻又好些天没给他好脸。
雪化了,地干了,刘彻去火/器营了。
刘彻只认识火/铳,打猎的时候用过。其他的不认识,也不能问别人,只能拉下脸在心里问康熙。
康熙躲着他,导致刘彻不搭理他,错也不全在刘彻。现在刘彻跟他说话,康熙也没装矜持,毕竟明年出征要用到。
康熙便跟刘彻讲,大部分炮是南怀仁制造的。刘彻一听是个洋人,就想问哪些是大清的人做的。只是没等他问出口,康熙提到戴梓。刘彻立刻在心里问,“戴梓人呢?”
康熙脸色微变。
“死了?”刘彻脸上肉眼可见的失望。
康熙不禁说:“没有。在盛京。”
“你老家?去那儿干什么?”刘彻好奇道。
康熙:“朕也不知道。你别问了。朕还没说完。”
刘彻眼神闪烁,看了看他,“行啊。”就往里面走。看到有些炮上生锈了,刘彻眉头皱一下,瞬间恢复正常,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随后直接回紫禁城。
翌日,张英把明年秋闱的试题呈上来,刘彻没说好也没说不好,留中不发。
张英做一辈子官,自认为把皇帝的心思琢磨透了,“留中不发”却张英糊涂了,因为他从未遇到过。过三四天,张英急了,撺掇太子探探皇帝的口风。
放在以往,太子不介意帮帮他。如今,太子直接回张英一句,汗阿玛自有圣断。
张英被堵回去,想亲自去找皇帝,又担心皇帝让他们重新拟题,犹豫半天,干脆装没这回事。
康熙也想知道,“这次的试题还不行?”
“还行。”刘彻道。
康熙:“你为何不把奏折还给张英?”
“还给他干什么?”刘彻反问,“好把试题泄露出去?”
康熙摇头,肯定道:“不会的。”
“他是不会。奏章给张英,他能瞒得过礼部和兵部的人?不能。他们会不会泄题?”刘彻又问。
人多嘴杂,即便他们有心隐瞒,可是遇到有心算计的人,不见得能瞒得过。康熙便问,“打算何时给他们?”
“不给。这么惊讶干什么?明年秋闱的题由我定,然后让武英殿印。”刘彻道,“除了你我和武英殿的人,没人能提前知道题。试题会在开考当天早上送达各地。”
康熙不禁眨了眨眼睛,“当天?”
“对。提前到也不入城。”刘彻道,“不行吗?”
康熙:“行是行。万一遇到下雨天,来不及怎么办?”
“晚一两天又没事。反正贡院管吃管住。这是你说的,难道你骗我?”刘彻问。
康熙摇摇头,“没有。”
“那就行了。”刘彻道,“考好之后由押送试卷的人盯着阅卷官员批阅试卷,再把考生的试卷带回京城。”
康熙:“你再看一遍?”
“当然不是。”
“带回来干什么?”
刘彻笑道:“让太子看。”
“什么?”康熙惊呼道。
刘彻:“这批人二十年后都是国之栋梁,也是太子能用的人,他提前熟悉一下有何不可?”
很可以。
康熙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却又想不出哪儿不对,“你真这样想的?”
“当然。”刘彻站起来,“这几天忙得我头昏脑涨,腰酸背痛,下午去跟弘阳和小十五踢蹴鞠,你去不去?”
刘彻晚睡早起,康熙作息和他一样,他身体累,康熙也累,而康熙又实在不喜欢蹴鞠,就说,“不去。你们也别玩太久,天冷,弘阳身子骨弱。”
“知道了。”午膳后,刘彻歇一会儿就让王以诚去找小十五和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