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阿玛为何突然想起跟儿臣说此事?”胤禩小心试探道。
康熙假装没看到他脸上的好奇,“你府上有惠妃早年给你挑的两个格格,还有朕去年给你挑的两个侧福晋,四个女人都没动静,朕担心你啊。”
“儿子忙,没空,过段时间就好了。”康熙脸皮薄,胤禩脸皮比他爹还薄,没好说的太直白。
康熙以前也没问过儿子房里事,今晚是这辈子头一次,也不好意思,“那就好。没事了,回去吧。”
“嗻。”胤禩打个千转身就走。出了畅春园,长舒一口气。
康熙回到寝室就问,“满意了?”
“不甚满意。”刘彻道。
康熙白了他一眼,“此事到此为止。”
“你那个儿媳妇只是脾气大点,我不会跟她计较。”和他表姐一个德行,又蠢又毒还善妒,就别怪他不客气。
康熙:“她折腾小八,你想怎么收拾她就怎么收拾她。”
“这话我给你记下了。”刘彻说着,见他揉眼睛,“这么早就困了?”
康熙:“朕昨晚睡三个时辰。”
今天也不能睡多,明后天睡两个时辰,方便刘彻同他换过来。
康熙想想这事就烦,“不到年底别想和朕换过来。”
“你不想换,过完年换回来,下次放到明年年底也成。”刘彻道。
康熙不信他的话,“你不会叫着累吧?”
“一年我还是能忍住的。”刘彻道,“只怕相隔一年换不回来。”
康熙:“不可能。除非你碰不到朕,朕的身体变成你的。”
“咱们试试?”刘彻笑看着他道。
万一换不回来,他估计和刘彻一样,时间久了就会魂飞魄散。当然,能换回来最好。
世间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康熙暂时还不敢赌,“半年一次?”
“胆小鬼!”刘彻不客气的吐出三个字。
康熙眼皮一耷,“随便你怎么激,反正朕不会中计。”
“那你说半年一次,我能撑十天不?”刘彻对此很好奇。
康熙仔细算算,“最多八天,还不能乱跑。”
“八天啊,够我逛遍整个京城的了。”刘彻摸着下巴道。
康熙心中顿时有个不好的预感,“你想去哪儿?”
第98章 装聋作瞎
刘彻吓一跳, 看到他脸上的警惕, 莫名觉得好笑, “不去哪儿。自从来到这里, 我还没好好逛过。”
康熙不由自主地想到他第一次出去就遇到隆科多的妾虐妻,而那次天热, 刘彻也没能在街上逛太久。后来带着儿孙出去,逛半个时辰就回来了, “朕暂且信你。”
刘彻心想, 你不信我又能怎么办。面上皮笑肉不笑道:“我谢谢您嘞。”
康熙别过头,没搭理他。
八月十八早上俩人换回来,刘彻坐起来就忍不住打个哈欠,“我今晚一定要睡足四个时辰。”
康熙飘到地上, “晚上的事晚上再说,现在起来去上朝。”
“又没说不去。”刘彻掀开被褥,“最近没什么事吧?”
康熙:“胤禛和胤禩在江南收一大笔银子。”罚钱罚来的,“国库不缺钱, 朕想免了陕、云、贵、川四省的田赋。”
刘彻穿衣裳的手一顿, “陕?”
“长安那边。不是因为你。陕北干旱少雨, 百姓很辛苦。”康熙道, “朕又不能只免陕北, 所以……”给他给你懂的眼神。
刘彻:“你想减轻百姓负担,倒不如少收些盐税。”
“盐税?”康熙看向他,怀疑自己没听清。
刘彻也没瞒他,“江南的事提醒的我, 江南百姓吃盐都难,云贵川的百姓只会更难。”
“那边有井盐。”康熙说着,一顿,江南也有海盐,“此事非同小可,和列为臣工商议一下,试试能不能在赋税不少的情况下压低盐价。”
刘彻:“能。盐商少赚点。或者找到能替代盐税——”
叮!
自鸣钟打断刘彻的话。
刘彻循声看过去,五点半了,必须得去洗漱,张嘴就要喊人,心中忽然一动,“我知道了。”
“知道什么?”康熙不解。
刘彻:“下朝再说。”随即命宫人进来伺候。
下朝后刘彻就去用膳,饭毕,照常走一圈。由于在清溪书屋内,刘彻就没让宫人跟着。
康熙逮住机会问:“你之前想说什么?”
“从商人手上赚钱。”刘彻道。
康熙立刻明白,“鼓励经商?”
“是的。你别急,听我说完,你给我挑的历史书,我大致看一遍,宋廷有钱,宋朝百姓也有钱,正是因为商人多。别说宋廷被赶去江南,你我知道宋朝长期积弱是因为重文轻武。”刘彻道,“咱们有大炮,有鸟铳,戴梓如今还在做,大清四周布满炮和弩,门户大开,周边邻国也不敢进来,包括北边的红毛子。”
康熙打量着他,“认真的?”
“你何时见我一次说这么多?”刘彻不答反问,“除了和你吵架的时候。”
康熙:“那朕问你怎么鼓励?减免赋税?”
“当然不是。”刘彻道,“我们出海。记得你说过,洋人变着法讨好你,就是看中大清的东西。洋人能把大清的东西带到西方,我们自己也可以,没了中间商,大清商人赚得多,交的税多,指不定过些年你会跟我说,盐税免了。”
康熙只想笑,“你想的挺美。”
“不是我想的,是你教的。你可不止一次在我面前讲过,洋人有多么喜欢大清的东西。”刘彻道,“你担心海盗,我们可以从陆路。丝绸之路也是你提醒的我。别不承认,我现在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的。”
康熙:“别的事不记得,这些倒记得请。”
“跟我有关的事,我都不记得,难不成只记得和你有关的啊。”刘彻白了他一眼,“我觉得此法可行。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那些东西,你们现在还在用,还在吃。再来一次,指不定会带来更多东西。”
康熙点头赞同,嘴上说,“从陆路也不安全。”
“没有绝对的安全。”刘彻道,“在屋里坐着都可能被天上掉下来的石头砸死。”
康熙嗤一声。
“京师大地震。”刘彻慢悠悠吐出五个字。
康熙脸上的嘲弄僵住。过了好一会儿,忍不住问,“你怎么知道?”
“同梁九功闲聊的时候,他说的。”刘彻这次没骗康熙。
康熙不禁叹气,“你整天瞎聊什么?”
“担心被骗啊。”刘彻意有所指道。
康熙服气,“你打算的挺好,但他们不敢去西洋。”
“有你支持就敢。”刘彻道。
康熙张嘴想说,朕支持也没用。抬头看到不远处侍卫身上的剑,冷不丁想到鸟铳,“你要朝廷出兵保护他们?!”
“玄烨长大了。”刘彻伸手往他头上摸。
康熙攥住他的胳膊,“做梦!”
“你我现在这样,我大白天做梦也能成真。”刘彻指着身体说。
康熙呼吸一窒,“你——你敢背着朕下诏,朕跟你没完!”
“不会背着你,当着你的面令南书房拟旨,你也拦不住。”康熙只能碰到刘彻,刘彻不亲自拟旨,康熙拿他没办法。
康熙顿时后悔提田赋,否则也没这些事,“西洋——”
“你难道不想知道西洋现在变成什么样?以前知道的都来自南怀仁。南怀仁坟头上都长出苍天大树了。”刘彻道。
康熙嗤笑一声,“京城有传教士。”
“西洋很大,传教士去过的地方也有限。再说了,传教士肯定只说他家好的,或者为了让你开心,只说他家不好的。我们的人亲自看过,才知道西洋究竟怎么样。”刘彻说完,觉得口干舌燥,顿时有些不耐,“还是你不敢?”
康熙脱口道:“朕有什么不敢?!”看到刘彻满眼笑意,心中一凛,“你又诈朕?”
“不是,是激你。”刘彻道。
有区别吗?
康熙瞪他一眼,不想再和他说话,转身之际,忽然想起一件事,多年前他颁布“展海令”时,有不少文臣武将反对。而那批人多半还在,“你和文武百官商议一下,他们同意,朕就同意。”
“真的?”他突然退一步,刘彻总觉得其中有诈,“你不会说我威胁他们同意吧?”
康熙心中一突,面上佯装生气,“出尔反尔的一直是你。”
“是吗?”刘彻认真想想,“不记得了。”
康熙心梗,掉头飘回寝室。
刘彻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魏珠,宣太子。”
太子到清溪书屋,看到他爹老神在在坐着,没批阅奏章也没看书,望着远方,像在思考什么,顿时有个不好的预感。
他不怕他爹骂,也不怕他爹挤兑他,就怕他爹有想法。因为他爹每次心血来潮,不是死人就是抄家,“汗阿玛找儿臣何事?”
“朕想派一支商队去西洋。”刘彻悠悠道。
太子心里咯噔一下,果然不出他所料,大清都折腾不下他,开始往外海拓展了。
而他爹眼皮都没动一下,更别说身体。若不是看到他爹睁着眼,太子都以为他爹在说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