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边站着一位面容愁苦的老人,正抓着祁伯倾的手臂,苦苦哀求。
学院门口已经有了众多学子围观,李孑送完最后一个孩子,也朝着围观的人群中走过去。
有人看见李孑过来,忙退后几步,让开了一条通往事件中心的通道。
李孑走近几分,看清楚场中三人的同时,也听清了那个抱着祁伯倾手臂的老人家的声音。
“祁先生,请您再给小景一次机会。我回家一定好好教训他,祁先生,求求您再给小景一次机会吧!”
老人翻来覆去只会说这么一句,祁伯倾被紧紧抓着手臂想要离开都不行,周围的目光更是让他一阵难堪,“华景已经主动跟我说他要退学了。”
老人手指一僵,“他,他说的不管用,他是我儿子,我说的才算。祁先生,小景不能退学啊,我做了一辈子木匠,不想他也跟我一样,也做一辈子木匠啊!”
一直低着头的华景突然抬头,眼圈有点红,伸手搀住老人的胳膊,“爹,咱们家去吧,我愿意做一辈子木匠,我喜欢做木匠。”
“啪!”
蒲扇大的手掌挥出,华景头偏向一侧,肉眼可见地红彤彤一片。
“你给我住嘴。”
李孑也没料到这个老人家会突然打自家孩子一巴掌,推开前面惊呼了声的人就走了进去,“学院门口禁止生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祁伯倾听见李孑的声音脖子就是一僵,偏头看到正朝这边走过来的李孑,扯扯唇喊了声院长。
华景的父亲听见他这声称呼扭头看过来,愣了片刻的功夫让祁伯倾忙把手臂解救出来,不过华景父亲也顾不得手掌下的胳膊了,“您是院长?”
李孑站定,点点头,“老人家,有事咱们进去说,堵在大门口总不像话。”
华父忙点点头,“是是是,进去说。”说着就去拉华景。
华景犹豫了下,还是牵住了自家父亲的手。
祁伯倾在一旁揉着手臂,闻言有些不情愿,“院长?”
李孑眉目含霜地瞪了他一眼,“这么一件小事被祁先生给闹得快要人尽皆知了,祁先生还有何不满?”
祁伯倾沉默一瞬,低头,“不敢。”
四人去了知之院待客厅里。
分作两边坐定。
莫北棠上了茶,退后到李孑身侧。
李孑端起茶杯抿了口,看向祁伯倾,“祁先生,麻烦给本院长说说这件事情的经过吧。”
祁伯倾看了眼对面行止拘谨的父子俩,微不可见地哼了一声,不情不愿地开口道:“一年前,华景在学堂上偷偷看非我教授内容的书被我抓到,在那之前,他还干过好几次此类事情,只不过侥幸没让我当场抓住,我本想那时就把他开除了的,是他父亲求到我跟前,我才再次给了他一次机会,但也提了一个条件。一年之后,他做出来的文章必须能让我看到进步,现在一年过去,他的文章还是老样子,我是没看到半点进步。院长,您说,这次我可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祁先生的确是信守承诺之人。”李孑依言评价了一句,又看向华景,“华景是吧,你当时看什么书了?话本?还是杂书?”
“回院长,是《算经》。”
“你喜欢数术之道?”
“是,弟子从小就很喜欢数术。”
“哼,”祁伯倾瞥了这个给他没脸的弟子一眼,“老夫叫你孔孟之道,治世之学,你有个聪明脑袋,偏偏只看得到那区区几个数字。数术有什么用,它能帮你考科举吗?到头来也只能当个账房先生。”
“祁先生此言差矣。”李孑截断他的话,看了脸皮涨红的华景一眼,偏头吩咐莫北棠,“棠儿,你去那些冰块用布包裹着,还有我那书架最下方的几卷书,一齐拿来。”
莫北棠点点头表示记下来,脚步轻轻地离开。
李孑这才看向祁伯倾,“祁先生说得未免太过片面。数术之道,大到能测得天上众星的轨道,小到能测算出一座山的高度,一条河的深度。从远古一直沿用到现在的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年历月历日历,哪一样不是经过前人无数次的测算才总结出来的规律。于经商,于水利,于农耕,数术都有它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点,祁先生可否认?”
祁伯倾嘴唇忍不住颤了颤,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李孑紧接着又道:“学生如若有数术之中的天赋,作为先生,要做的便是引导,让他在数术之道上走得更深更远。当初本院长就曾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本院长倒是想问一句祁先生,这因材施教四字,祁先生是不是当时左耳朵听进去了,右耳朵又出来了?”
这回没等祁伯倾想好要怎么反驳,莫北棠返回厅内。
先是把包了冰块的布巾递给华景,这才准备着把书抱给李孑。
李孑站起身,摆手让她不用过来,自己走过去接过书,从中抽出一本,摊开,放在华景面前,“看看上面的题目,如果你能答出来,祁先生不要你,本院长要你。”
华景抿抿唇,低头疑惑地看向书页。
在看完书页里写的题目后,他全身一震,也顾不上脸上的伤,整个人都不知不觉中沉浸在里面去了。
在他看书苦苦思索的这段时间,厅内一片寂静。
直到他伸手揉揉有些干涩的眼睛,里面的欣喜几乎是不加掩饰地看向李孑,“院长,我解出来了。”
“多少?”
“水上十七丈,水下八丈,全长二十五丈。”
李孑翻出来的这个问题是一根立于水中露出水面的柱子,要根据已有的条件,算出这根柱子的长度。
这个题目不算太难,但华景这么一个从未被先生教习过数术方面的学问,仅凭着自学便能解答出来的学生,着实称得上一句逻辑思维天赋极佳了。
“答对了,华景,本院长信守承诺,从今日此刻起,你来当我的弟子。”
另一边,祁伯倾脸色彻底铁青。
------题外话------
还有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京城来了天使
漠北学院三大学舍之一的数舍终于进了第一位成员。
李孑给自己揽了个弟子,自然要对其负责。
第二天,莫北棠抱着一大摞书,敲开了数舍的大门。
华景脸皮微红的接过书,低头就看到了放在最上面的纸张。
纸张上写着,“院长让我通知你一声,用一个月的时间看完这些书,不懂的地方就去知之院问,如若院长不在知之院里,就把问题交给我,我帮你转交。”
“那就有劳小棠姐姐了。”
莫北棠刚转身准备离开,就听见身侧这么一句话,站定脚步用腰间摸出一个小册子,又拿出李孑闲时做出来给她用的炭笔,在纸上写到:“我没你大,不要叫我姐。”
写完后往华景面前一放。
华景扫了眼纸上,想了想改口:“那就有劳小棠先生了。”
莫北棠满意地点点头,吝啬地给了他一个笑脸,脚步轻而快地走了。
华景翻了看眼怀里的书,接着宝贝地抱在胸前,关上门回到书桌后方,咬着笔杆子开始愉快地学习。
莫北棠回到知之院的时候李孑正要出门,提笔刚准备在桌上留句话人就回来了。
直接吩咐道:“棠儿,我要出去一趟,你和华景先帮我带带蒙学班,有什么事先记下来,等我回来再处理。”
莫北棠忙在纸上写道:“马上午饭,不吃饭了吗?”
李孑看了眼,一拍额头,“我去找你娘拿一盒糕点。”说完脚步带风地离开了。
半个时辰后,漠北军营中军大帐。
李孑跳下马,把缰绳扔给过来牵马的士兵,提着食盒掀开帐篷帘子走了进去。
看向围坐成一圈的众人,“发生何事了?”
陈修抬头看见李孑过来,指了指身侧的椅子让她坐下,“京城来了天使。”
李孑落座的动作一顿。
“天使?”原谅她先想起来的是西方神话里那些长着白翅膀的鸟人,随后才想起,此天使非彼天使。
这里的天使指的是天子的近臣或者近侍,代天子传喻,简称天使。
李孑端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抹抹嘴,“到哪了?”
陈修回道:“京城的消息是飞鸽传书而来,以天使的行程,大约还有半月。”
“可能猜到这天使此来,有何目的?”
“估计是因着边境七城。”
“不还打了胜仗吗?”
李孑这声反问让其他人齐齐对视一眼,李怀老将军冷笑了一声,“官离将军,就算漠北军在最后打退了北周,朝廷也只会看到边境丢失的七城。这就是漠北军最大的失败。”
帐内沉默了片刻。
“陈将军可知这天使是何人?”
陈修摇摇头,“这个消息我的人没能探听得到。”
“那等人来了再说吧!”李孑捻了捻掌心,表情霸气凛然,“到了我的地盘,我也由不得他嚣张。”
李孑的这道宣言和语气里的轻松自若,像是一瞬间消去了营帐中的沉重,气氛终于慢慢缓和下来。
“我从学院中带来了些糕点,给大家加加餐。放心,一个天使,奈何不了我们。”李孑边往桌上拜访糕点边道,“你们想想啊,朝廷还需要我们漠北军帮忙抵挡住北周铁骑,就算有人察觉出了漠北有不臣之心,他敢出兵攻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