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将景远又带到三老太太家里去了,她今天还特意背了密背篼出工。
二哥也不甘示弱,还挽起了裤脚,他听人说水田因为有水,下去很深,捡稻穗的孩子们少,都是些妇人在捡,所以决定去和那群妇人一争高低。
大嫂今天去了是江家族长大院,因为要做饭菜待客。
好像,就只有她的活儿还要轻省一点。
江丽远想得一点儿都没有错,马如月看着鸡鸭鱼鹅肉心里叹息一声。
这些当官的来视察,无非就是想要催粮,也顺道视察一下桌上。
自己这手厨艺看来很合了他们的胃口。
烧煮蒸炸煎,十八般手艺一点儿也没有保留,为了就是让他们吃个痛快。
钱大人的闲话也不给外人讲,顶着烈日去了江家大坝的田里面。
“好一派丰收景象啊!”看着田里劳作的人钱大人对江二老太爷一行道:“你们江氏族人真正是大家的楷模,团结友爱,热爱生活,努力奋发,若是每一个姓氏人家都是这样的话,朝廷也就不愁粮草不足了。”
……
江二老太爷心里冷哼一下,也不是每一个姓氏都有江昆明那样大手笔一次性买下几百亩田土的大官啊。
“各位老太爷,今年的捐税没问题了吧?”钱大人也不是真正的征询意见,只是变相的督促。
“晒干就交,晒干就交。”避免不了,早交晚交早晚要交,还不如落一个好印象,交捐税积极也是一种名气不是。
“嗯,本官就知道,江家大族有江二老太爷这样的族长,有诸位英明的长老,日后一定会更加兴旺。”钱大夫心情大好,最近有点动乱不安,上面催粮得厉害,就怕有什么问题出现。能收到江氏大族的粮今年的任务也算完成了一半。
江氏族人还是识时务的。
特别是看着桌上的色香味俱全的饭菜,钱大人更觉得不虚此行了。
“这是三鲜汤,最后一道菜。”马如月辛辛苦苦干了大半天,肯定也是要露一个脸的:“各位大人请,若是有不合心意的一定要指出来,以免下次能改。”
“呵呵,你做的菜极好的,能当得了州府里的厨娘。”李大人要可爱得多,直接了当的夸奖起来了:“本官原本是要往杨家去的,想了想还是来了江家,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大家自然不好说出来。
“哈哈哈,就是因为知道你们江家有好厨娘,民以食为天,本官可不会亏待了自己的胃。”说完就举起了筷子:“来来来,下去走了一圈,饿了,我就不讲礼了。”
“大人们请随意,请随意。”千万别讲礼,讲礼很多事就不好办。
江二老太爷连忙献媚的说道。
同时状似无意中的看了一眼马如月,这个女人啊,真的不好办!
她确实有点能耐!
今天做午饭,自己还特意让续弦云氏去帮忙打下手,连江飞远那小子也要跟着去。
得,人家还真是只让他们打了下手,剥剥皮捣捣蒜烧烧火,其他的一概不让插手。
一个女人搞出两桌饭菜,这规格还不赖,这本事,在江氏大族,她算独一份的。
单凭这一点,以后但凡有官员来就少不了她的差。
这个女人,一定要拿下来。
想到这儿,他眯了眯眼,飞远那小子是一个笨的,实在不行的话,回头他还得帮帮忙才行的。
“咦,在这儿居然能吃上这道鸡蛋?”钱大人挟起一个卤蛋问道:“还是这个厨娘做的?”
“自然。”江二老太爷心道不就是蛋吗,有什么稀罕,她来做厨的时候特意交待要十六个蛋,自己当时还想着要蛋干嘛呢,干虽然还算行,可也不是有多好的菜,也上不得台面啊。
“本官在县城一碗香吃过一次,嗯。”闻了闻钱大人道:“味道是一样的,不错,不错!”
江二老太爷疑惑了,县城酒家吃过的东西居然出现在江家的宴席上,说明这个马如月去过县城吃过的。
县城那地方,不是人人都能去的。
一是因为远,二是因为要凭金钱本事;三,则是他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如果马氏真的去过县城……
嗯,没事没事,自己吓自己,她到底就是一介女流之辈,也没有什么见识,哪就能掀起浪子,也不过是自己吓自己。
江二老太爷就这样一会儿分神一会儿自我安慰自己的,好歹将钱大人李大人一行打发了回去。
马如月去三老太太家接景远,就听江飞远说他爷爷找自己。
“你是一个能干的。”江二老太爷还是不太放心特意召了来问:“特别是那份卤蛋,钱大人都说是和县城一碗香的味道一样,你去过县城?”
呵呵,还想限制自己的自由之身?
“未曾,是我弟弟去县城,买了一些蛋回来吃,我寻思着自己也仿制了几次,看来也不是那么难的事,这不,就做出来了,味道还不错吧?”
“确实不错,是待客的一道好菜。”江二老太爷还想说什么,人家能干脑子会琢磨。什么去县城的事也只是自己吓自己的份。
------题外话------
竹枝码出来了就忍不住上传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很接地气
“大嫂你回来了。”江丽远今天对秋氏简直是刮目相看:“大嫂,今天上午姨娘捡了两背篼谷子,您看,又多了好多了!”
两背篼,这么厉害了?
深得自己真传?
拼了一个脸皮厚?
“婢妾今天跟着一个拌桶走,也没有人撵婢妾,所以就捡得多一点。”秋氏自己都不知道,她说这话的时候脸特别的红。
马如月看她的脸色还当是晒太阳太多过敏了。
只有秋氏知道,她今天去捡谷子,按江文远的说的跟着他的拌桶。
每一次江文远丢打过的谷草都是丢在她的脚下,她弯腰就能够着。
而且,那谷草里面,经常是一大把一大把的稻穗没有打着。
最先的时候还有点疑惑,后来看大家都在抢明白了这是江文远对她的照顾。
也顾不上许多了,每一次都飞快的一把手抓住那一大把,然后用镰刀割了下来。
一上午满满的两背篼,想着要做午饭了才离开。
她清楚的记得,自己离开的时候江文远趁人不备低声对她说他还要打三天的谷子。
也就是说,江文远乐意这样帮她三天。
世上还是好心人多一点。
三老太太古氏;还有江文远,都是真心对大房好的。
“是啊,虽然打谷子的时候是要苦一点,但是也不是天天干,坚持下来,照这样的速度说不定捡的谷子比分的还多一点。”马如月看过了,簸箕和竹席里差不多有一百斤左右的。
她要求也不多,有个两三百斤也得应应急。
坚持不仅仅说的是捡谷子,还有晚上的出勤。
江智远是坚持了的,每天晚上都固执的要和大嫂一起出去。
第二天晚上,他还很能干的背回了谷子。
五天,江家大房的人捡了五天的谷子,都知道一个马如月,一个秋氏,捡稻穗不守规矩,看样子是收获颇丰的。
前两天的就已经晒干了,堆放进了秋氏的房间角落里,因为她的房间是位置最高的,地面最干燥。
五天的时间,江家大房的谷子真的是达到了前所未有富裕。
“最后一批晒完,肯定有三百斤。”马如月很有成就感。
生在这个时代,遇上这样的环境,她得适应不是。
老实只会饿死人。
“明天就能晒完了。”江丽远还是挺负责任的,马如月让翻晒,她就一一照做了。
“大小姐,今天婢妾不去捡谷子了,你午休去吧,婢妾来晒谷子。”秋氏午饭的时候就说道。
秋氏就像是一颗螺丝钉,任劳任怨的干着大房里的所有苦差事。
马如月感慨,江昆明一定不会想到,他纳一个小妾最后成为儿女的奴婢吧。
有人晒谷子,马如月也就放心的睡午觉去。
结果被雷声惊醒。
打雷了,下阵雨了,得收谷子。
只是,马如月还是慢了半拍。
她起床的时候,听到的是江景远的哭声,秋氏的无奈喊声,还有就是倾盆大雨的声音。
江丽远和秋氏浑身湿透了,两人在雨水里拔拉着谷子。
这种情况居然没有喊醒她,这……
“婢妾听到雷声,想着快要下雨了就赶紧的收谷子,可是二小姐睡醒了在找婢妾。”秋氏满脸的窘迫:“谷子被雨水冲走了不少……”
“我听见下雨了就起来帮忙,还是没来得及。”江丽远一脸的苦笑:“可惜了这些谷子……”
不亲自经历永远不知道有多苦,以前高高在上的大小姐现在也知道了粮食来得有多么的容易,看着顺水冲下到外面泥地里的谷子,她真的是心疼了。
“没事儿,赶紧去换洗一下,别着凉了。”暴雨说来就来,没来得及收回来也是没办法的事,自责后悔都无济于事。
马如月看了一下,竹席里估计损失了三分之一吧。
雨停的时候,金黄色的谷子在泥土里就特别的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