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走高端路线。
“妹子你有所不知。”李巧娘饶是阅人无数,对马如月的身份鉴定还是有点模糊:年纪不轻了,绝对已经超过了二八年化,但是穿着打扮以及身姿完全是闺阁中人。
做生意的人嘴从来是巧的,一句妹子就能解决问题。
“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布行,与你口中所谓的高端客人有着很大的差距。”李巧娘道:“我这人也不善言辞,心眼又实,能在宜昌县将这个布行经营起走,全靠的是布好价优。”
意思是自己没有背景没有后台,结识不到达官贵人。
这个简单啊,马如月说她也认得人不多,就只有一个钱夫人王氏。
“妹子可真是说笑了。”李巧娘乐呵道:“在宜昌县,钱大人就是父母官,认识一个钱夫人足亦。”
人脉就是资源就是钱财。
两人越说越合拍还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你也别叫我大掌柜了,我比你虚长十来岁吧,我托大,你叫我一声巧娘姐。”
“好啊,我叫马如月。”马如月没心没肺张口就说:“我家住在江家大坝!”
等等,江家大坝,江氏族人和她有什么关系?
“是婆家。”马如月这才发现自己好像说错了话:“我命苦,下轿就死了男人成了寡妇,头上有一个克夫的名声,也不知道巧娘姐介不介意。”
“如月妹子啊。”李巧娘点了点头,对江家大房的情况了如指掌:“姐姐倒不是介意什么克夫寡妇的名声,比起你姐姐也强不到哪儿去,只不过多了一儿一女两个拖油瓶。只是……”
她想不通,对面如意布行就是江家的产业,她为何来找自己。
同行是冤家啊,她有多恨江家才来联合着自己打压他们;又或者,是给自己挖的一个坑。
难不成,自己是看走了眼?
李巧娘努力让自己不让将她往坏处相,因为眼前的人确实没有奸诈相。
当然,或许她该牢牢记得那句话,人不可貌相。
“巧娘姐请讲。”马如月知道症结所在:“如月既然想和您合作,定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好,我就想问妹子,你为何会选择我的布行,而不是选择你们江家的如意布行?”李巧娘说到这儿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既然她不受江家人待见,自然也就不会找如意布行,看来自己是想多了。
马如月一愣?
看来同行都知道这是江家的产业,只有江氏族人不知道而已。
随即笑了,这又是一个人证。
“巧娘姐这个问题问得好。”马如月笑道:“如月人已经深陷江家,不会再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怎么着也得为自己打算打算。”
女人之间将话一说很多事就能明白。
“你是一个聪明的。”李巧娘点了点头:“难怪当时能被江家挑中。”
马如月好想哭,那是因为原主家的老太婆太贪材好不好,和智商完全无关。
两人将中间的隔阖消除了,感情就越发亲热,最后开始开诚布公就发展前景做了一个规划。
当然打响自己招牌的第一样东西很重要。
马如月推荐起了秋氏的绣品来。
“可以!”李巧娘对此是比较期待了,有绣品有人脉,就只差一点成本,这正是她最不缺的。
两人相谈甚欢,最后还要留马如月吃饭。
马如月说一碗香酒楼有人在等,李巧娘这才放她离开。
出得门来,看见对面的如意布行的招牌,马如月冷笑一声。
江智远这个蠢蛋,自己家的财产落入别人的腰包都不知道,还想将她马如月看牢,真是不自量力。
“如建说你来县城了我还不信。”兰掌柜是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马如月:“宜安州府的生意还不错,宜昌县城的也稳定的。”
“那恭喜兰掌柜财源滚滚了!”马如月这次到县城就只有一个目的:找资源赚钱。
为了自己的那个坐财招夫而努力,她倒要看看如果有一天江智远的权对上自己的钱的时候,谁更占优势一点。
马如月虽然没带金手指,但是带了现代的脑子。
很多东西变通一下就能成为生产力。
“呵呵,如月啊,这财源滚滚来倒也简单,只是需要你指点指点。”兰掌柜两个店就过上了数钱数得手抽筋的生活,同时也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菜品新鲜。
而菜这东西,说难听一点,听上个三五回,不会煮都会煮,只不过味道稍微差一点点罢了。
正如马如月所言,得创新。
就他那脑子,自我感觉是很难的。
紧紧的抱住马如月的大腿才是正道理。
“兰掌柜的意思是合作了?”和聪明人打交道真是不费神。
才一坐下,兰掌柜就说了想要分红利给马如月。
“您说说您的要求,如果我能办倒的话倒也可以。”天上不会掉下陷饼,只会掉下陷阱。
马如月觉得兰掌柜这个坑倒是不深,合作过很多次了,银钱上面倒也没有计较。
“我想的就是你能时不时的出一个菜品,能留住老客招来新客的那种。”兰掌柜道:“我将宜昌县和宜安州府的红利分两成与你,如何?”
不错,大方,就凭着脑子赚两成,什么都不操心,只开发菜品,相当于是研发部门。
“一个月两道新菜,如何?”马如月并不怕没有没有菜新品出来,自己这吃货的嘴天南海北的就没有停息过,稍微一变通就是一道菜了,丝毫没有技术含量,相当于是白捡银子,值!
兰掌柜却是有点后悔了,早知道给她三成,没准儿一个月就出三道新菜了!
只有他自己知道,马如月制作出来的菜品有多么的诱人,生意有多红火。
第两百二十五章 要个答案
看着马如建的马车往江家大坝来,江景远跑得飞快。
“二小姐,你上哪儿去?”秋氏正在捡鸡蛋,一看孩子往外跑吓了一大跳。
“大嫂,大嫂回来了!”江景远道:“肯定是大嫂回来了。”
江景远兴奋的声音传进了屋子里,江智远也跑了出来。
江家大院山脚下,马如月刚从马车钻出来,江景远就抱住了大腿。
“大嫂,您好久都没有抱景远了。”在这个家里,没有大嫂简直就没有欢笑。
哥哥一脸冷着脸;姐姐不喊吃饭不出门。
只有姨娘,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还要看他们的脸色。
家里人连话都不讲,更不要说笑声。
江景远这几天过得很小心,生怕惹了谁生气。
惹了他们,姨娘还会受气,她时刻记得要孝顺姨娘。
“景远乖,以后跑慢一点,别摔了。”看着她一脸期盼的眼神马如月心都是软的。
她承认,自己上辈子没有孩子缘,打小就是一个男孩子的性格,和她一起玩的女孩子都会被虐得很惨。
经常和男孩子一样捉了毛毛虫放在同桌女生的文具盒里什么的,反正男生干过的事她全占;女生该干的事却很少干。
同龄的女孩子都玩得不愉快,又何谈比她小的呢。
长大后穿着那一身的制服就足以让小孩子们崇拜,也是离得远远的。
但是对江景远,马如月的耐心是足够的。
她深深的相信一点,人相处久了都会有感情的,更何况是一个从小看到长大的小不点。
一把将她捞起来,马如月摸了摸她的头,这小孩缺爱。
缺父爱和母爱。
秋氏虽然也给她足够的母爱,但是她的爱是极其的卑微和低贱,总是带着一份小心翼翼。
而父爱,那就更是惨了。
所缺的爱在马如月身上也能得到弥补一点。
“大嫂,景远以为您不要景远了。”这一摸小景远感情泛滥,搂着马如月的搂子眼泪“哗哗”的流了出来:“景远真想大嫂。”
破小孩,眼泪擦了自己一身,还让自己鼻子也酸酸的。
为了小景远,马如月决定支持秋氏到底。
这事儿,宜早不宜迟!
就在江智远上京赶考之前解决。
秋氏听马如月说自己的屏风已经找到下家了很是欣喜。
“大少奶奶,婢妾能在小年夜之前绣好。”秋氏道:“如果赶一赶,不出三天就行了。”
小年夜之前绣好就成了,可以当成年礼送人,马如月觉得是出货的最好时机。
再次悄声问着秋氏。
“大少奶奶,婢妾说了不可能的,婢妾不会的。”秋氏满脸的羞愧,就在马如月去马家村的第三天,江文远又来浇小麦,她硬是一天都没有跨出过门槛。
她知道有些事有一就有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她不能将自己和女儿陷入尴尬的境界。
原以为一切都可以淡下来,结果反而会做出那样的事来,秋氏心虚的看了一眼马如月。
“姨娘,看来你还是没有和我说实话,没有将我当知心朋友来看待。”马如月心有点受伤害。
自己可是巴心巴肝的为她想办法,她明明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那一步,心却固步不前。
还在犹豫还在徘徊,这种现象让帮衬的她就有点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