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当爸爸的那些年[快穿] (七月天空)


  祁盛皱眉,还以为如今家家户户日子都上来了呢,看吧,这不就有一个过得比较苦的。
  祁盛追问:“你们家有几亩地?平时除了种地都靠什么营生?”
  宋老三紧张,继续磕磕绊绊的回道:“回大人,草民家里有二分地,平时草民会四处打短工,媳妇在镇上卖豆腐。”
  原来是地少啊,不过如今来往商人多,卖豆腐生意应该不错啊,而且做工的地方也多,怎么看着日子过得这么不好?
  祁盛虽然不想为难他,还是好奇追问道:“既如此,每月应当也有不少收入,怎地瞧你日子过得还是这般贫苦?”
  宋老三吓得又跪趴在地上,只以为知州大人嫌弃他家给平州拖后腿了,连忙解释道:“回大人,草民媳妇当初怀三儿时因操劳过度不幸早产,虽然三儿顺利生下,但母子二人这两年都有些体弱多病,家里赚的钱如今大都花在药钱上了。”
  宋老三一口气说完,战战兢兢的等着祁盛发话,一边叹息老天不公,让他们家刚有点好日子又被打入谷底,一边又担心害怕祁盛会把他打出去,早知道来时就狠狠心做身新衣裳了。
  祁盛了然,这才放下心来,他就说在他治下,除了那些懒汉二流子不思进取,怎地还会有如此老实的汉子过得艰难。
  祁盛又招呼他起身,遂才问道:“那你今日是有什么整吃番薯的好点子新花样?”
  祁盛想好了,只要这点子不是故意糊弄他的,他都会多奖励这人一点银子,瞧这胆子还敢来官府,要不是为了多挣点银子,恐怕这人拽都拽不来。
  宋老三看祁盛没有责怪他也稍微放心了些,大人果然如他们说得一样,宽厚温和,刚才盘问想来也是在关心他们的生活。
  宋老三抓起背篓,用干净的布巾抓起一把粉条,赶紧回道:“回大人,这是草民媳妇多日尝试做出来的粉条,在热水里泡开后煮熟了再加些辣子葱蒜,比面条还要香!”
  祁盛闻言很是惊讶,难道这粉条还真让人想出来了?他也不自持身份了,忙走过来接过番薯粉条左右看了看,心里有些惊喜又招来下人:“去,把这粉条用热水烫开,按他说的做两碗端来。”
  下人领命而去,祁盛又详细问了制作粉条的步骤,不由满意点头,虽说流程还有待完善,不过能做出这样已经值得嘉奖。
  直到吃上煮好的番薯粉,祁盛才好好夸赞道:“不错不错,你这个粉条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点子,来人,拿五百两银子来。”
  宋老三闻言睁大眼,不可置信的抬头看着祁盛。
  “这点子好,以后平州设立粉条作坊,都有你家的功劳在,这五百两算是对你一个小小的奖励,日后若有难处也大可来府衙找本官帮忙。”
  宋老三此刻已经彻底呆掉了,也不知祁盛究竟说了什么,木愣愣的跟着差役离开知州府邸。
  直到差役扭头回去,宋老三才反应过来,随即又紧张兴奋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暗自缓了好一会,才兴匆匆的往家赶。
  祁盛不知宋老三是如何喜悦,把制作粉条的方法整理好,就招来了几个信誉还不错的富商前来。
  “这是一农户想出的番薯加工做成的粉条,我仔细试验了下,易于保存运送,还方便煮食烹饪,不管是百姓买来食用还是行商赶路之人携带煮食都方便,你们有什么想法?”
  这些行商之人最是敏锐,在知道粉条的优点,尝试过粉条的味道后就知道商机来了。
  祁盛想要设立粉条作坊不外呼是想到,辣椒和番薯一旦推广开,平州百姓便没了如今的赚钱优势,若不想出其他变通方式,等过几年,来往商队必然会减少很多,谁让平州本就位置偏僻呢。
  而今掌握了独有的加工方法,一时也能吸引不少商队,又能为平州百姓多创造些做工的条件。
  不用祁盛多说,粉条作坊的事就定了。
  自古行商之人都讲究速度,于是短短数日,平州各县兴起了数家不同规模的粉条作坊,一时招工采买好不热闹,而祁盛又差人给宋老三家送去另外五百两银子,算是提前把售卖粉条的分成送给他。
  作者有话要说: 预告,下章又要升官啦!


第49章 古代严父(六)
  “老爷, 来圣旨了!上面来圣旨了!”
  听到小厮的呼喊, 祁盛挑眉,这时候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旨太监尖着嗓子读完圣旨,待祁盛接旨起身后又亲自恭喜道:“大人, 贺喜啊!”
  祁盛拱手道谢, 复又悄悄地塞了些银钱给他, 直接让道贺的李公公笑意加深。
  来到前厅, 祁盛嘱咐下人上了茶, 又就听李公公说道:“前段时间宁州贪官横行, 百姓怨声载道, 陛下刚刚把宁州知府等一干人马给办了,想起祁大人这几年政绩着实漂亮, 陛下特意把这知府的位置留给了您。”
  祁盛闻言好一通感谢圣恩, 心里忍不住嘀咕, 这宁州和济州相比, 简直穷的叮当响,就算以前的平州都比宁州府繁华, 明着他又是连升三级, 可惜日子也不见得好过。
  不过祁盛也就是吐槽下, 连升三级的官,直接跨过了五品到四品的天堑, 说明他在皇帝心里也有了分量。
  因为平州离宁州较远, 祁盛便请假先回安州老家祭拜一番, 走之前祁家众人开始忙着与亲友道别。
  王氏在初闻祁盛升迁时自然开心无比,可想到嫁到余平县的女儿,这份喜悦也就淡了很多,此次去宁州,不知何年才能与女儿再次相见。
  “娘,您别哭了,爹升官是好事,您这么哭,小心爹知道了和您急。”
  “他敢!”
  王氏擦擦眼泪,也不哭了,现在和女儿说话要紧。
  “你婆母可有为难你?女婿他对你可好?”
  自从搬到知州府邸,母女俩见面的次数就少了很多,虽然彼此还有书信来往,祁家在平州又算得上老大,但王氏对女儿的生活还是万般担忧。
  “娘,您放心吧,婆母对我很好,相公也是,爹这几年在平州名声大噪,就连公爹都对我亲切了几分,他还经常夸赞爹呢。”
  祁明舒说到此处忍不住有些激动,自从祁盛的政绩越来越显著后,平州各地不管是乡绅富豪还是读书人,都对祁盛敬佩有嘉,连带着身为其女的祁明舒,外出聚会时都能让众夫人高看礼待几分,更不要说她的相公如今对父亲崇拜至深,对她也比以往温柔尊敬的多。
  祁明舒此刻才体会到娘家人给力的爽心,虽说父亲如今去他处任职会很不舍,但祁家能够更上一层楼,有些遗憾也可以忽略。再说如今她的相公志在科举致仕,没准以后他们还能在京城聚面。
  母女俩又说了很久的话,王氏见女儿虽然也有离别的不舍,但眉梢眼角并无愁苦,知道女儿日子过得确实不错,才终于放心下来。
  因为离别无期,柳氏在获得王氏的首肯后特意携祁修礼回了一趟娘家。
  柳氏给柳老爷子见过礼后就随母亲去了后院,留下柳家男丁继续待在客厅。
  柳老爷子一脸几天都红光满面,志得意满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祁盛是他亲子,“老夫真是眼光独到,女婿如今竟已升至四品知府,就是可惜不能留在咱济州。”
  如今他已到知命之年,沾着祁盛的光,柳家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商人到如今原平县数一数二的大商人,真是祖上积德啊。
  说来柳老爷子还有些感慨,当初把女儿嫁给祁盛,不过是期望能寻得一丝庇佑,他开始考虑的是把女儿送给当时的林知县,可惜打听过后方知林知县已有几门妾室,其中还有一个比较受宠,他家女儿虽容貌上乘,但头脑心计一般,进门后若受宠还好,一旦不受宠再得罪了林知县的宠妾,再给柳家招来祸事,遂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官位虽低但好在年轻后院又干净的祁盛。
  前几年林知县高升,而祁盛虽升为知县却被派任到贫穷的余平县时,柳老爷还有些后悔当初押错了宝,如今这几年却大改口径,直夸自己眼光好。
  “爹,长姐这次跟着姐夫去宁州,咱家咋办?”
  如今的柳家当家人是柳氏的弟弟柳凭章,如今而立之年借着祁盛的光靠贩卖辣椒赚得盆满钵满,早在两年前就已完接手柳家的大小事务,不过遇到大事还是会和柳老爷子商量。
  柳老爷子笑笑:“这有什么,咱家是正经商人,又没做违反朝廷律法之事,有什么好怕的!再说女婿虽然不在平州了,但影响还在,只要他官职还在,就没有什么人会故意为难我们。”
  柳凭章想想是这个道理,也不再担心,令夫人好好安排饭席招待长姐和外甥。
  后院柳老夫人抱着柳氏痛哭,“我的心肝啊,你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见我一面!”说完母女两人一阵不舍,又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柳夫人刚才还陪着话,见此情景遂退出门外,独留柳家母女二人说些体己话。
  待两人哭完情绪平定下来,柳夫人又开始追问:“大人和夫人对你还好吗?有没有在祁家受什么委屈?”
  比起柳老爷子和柳凭章厚着脸皮喊祁盛女婿姐夫,柳老夫人还是有些自知之明,她女儿说好听了是祁家侧夫人,说直白点不过是妾室,哪能像正房大夫人那样顺心如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