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就不是嫡母亲生,素来关系又淡淡,本也就没指望她帮着操办嫁妆,何必生气。”
丫头却满心都为自己的主子打抱不平,“夫人不为姐儿操办也就算了,还偏要拖着姐儿的婚期,放眼整个盛京,十七岁还未成婚的郎君能有几个,若不是郎君满心都是姐儿,洁身自好,现在身边早就有伺候的人了。”
“她就是故意的!故意想要拖着姐儿!”
席玉真知晓这丫头说的都是对的,如果不是她好运,订婚的是段青恩,恐怕真的会如嫡母所愿,被拖着婚事,这世间本就没有男方等着女方的道理,到时候即使段青恩纳妾有了庶子庶女,本就是自家理亏,她也不好说什么。
丫头还在说着:“若不是夫人一直拖着婚事,这场大婚怎么会在冬日来办,今年冬天太冷,人家都躲在屋里,也不会出来看热闹,倒嫌的我们不受欢迎一样。”
往常盛京谁家办喜事,敲锣打鼓的往街上一走,定然是许多人来看热闹的,就算是他们可能连新郎新娘是谁都不知道,但好歹将场面给稳住了。
可因着今年盛京太冷,婚事又是在冬日举办的,即使下人们鼓足了近道敲锣打鼓,街上也只有他们这些迎亲的人。
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的确是太过清冷了些。
席玉真心中也有点失落,女人一生只成一次婚,她自然也是跟其他人一样,希望自己的婚事能办得热热闹闹的。
盖头下的她闭了闭眼,声音依旧温和:“如今形势不好,能办婚事就不错了,不必苛求太多。”
她能嫁给段青恩,已然是她的幸运了。
若是再多求,恐是要盈满则亏。
两人正说着话,骑在马上器宇轩昂的段青恩看了看被白雪铺满的道路,对着身边小厮勾了勾手。
看着人过来了,他低声嘱咐了句什么,小厮应下,跑去后面拉着一个中年女人到了前头。
她一脸的喜气,手上抱着一个陶罐,冲着躲在屋里往外看的百姓们喊着话,声音响亮:“段席两家,永结良婚。”
“今日是我段家郎君与忠义侯府大姐儿成婚大喜之日,就地散散喜气。”
喊完了,她伸手进了陶罐,从里面抓出一把铜钱,洒在了地上。
一看有喜钱拿,原本怕冷,只在屋里往外看的百姓们立刻推开门跑了出去,抢夺地上的铜钱,跟着花桥一起往前走,眼巴巴的等着那中年女人再洒一把铜钱下来。
他们一路走,一路的百姓们纷纷推开门裹着厚衣服跟在了后面,有人心思活跃些,挤到了前面喊着:“恭喜成婚,郎君与娘子必定白头偕老,子孙满堂!”
中年女人见他说了道喜的话,脸上露出了满意来,抓了一把喜钱,朝着他那个方向丢了过去。
有了这个好例子在前头,剩下的百姓们也都开始张嘴说起了各种各样的道喜话,一时间,花轿旁边热闹极了。
轿子里的席玉真听着外面七嘴八舌的恭喜,在盖头下抿唇无声的笑了,就这么一路噙着笑,被抬到了段府门前。
宾客早就在府中就坐了,门口等着的人瞧见花轿来了,连忙上前迎着段青恩下了马,又看着他亲手掀开花轿帘子,牵着新娘子的手,扶着她下了轿子。
“新郎新娘到了!!”
“恭喜恭喜!!”
“早生贵子!”
一路走过来,一路有着热闹的道喜声,席玉真蒙着盖头,只能低着头看脚下的路,这一道上,段青恩始终牵着她的手,时不时应和几声道喜的人。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拜完了,段青恩与席玉真一道去了段父苗氏跟前。
段父笑中带泪,偏还要装着无事,只哑着声音对儿子道:“从今日起,你便成家了,从此不可再像是往日那般只顾玩闹,要多体贴娘子,孝顺父母,照顾幼弟。”
“是,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而站在他旁边的席玉真,则是听苗氏说话。
苗氏脸上带着慈爱的笑,眼中带着温和,活脱脱一个好婆婆的模样。
她看着面前这个穿着喜服的未来儿媳妇,即使心中恨不得席玉真是个不孕不育的,面上却要好声好气的轻声说着亲热的话。
“好孩子,日后嫁入段家,便是我段家媳妇,恩哥儿脾气好,人也体贴,你们夫妻二人要琴瑟和鸣,早日为段家开枝散叶。”
“儿媳谨遵母亲教诲。”
席玉真福身拜了拜。
按理说流程差不多也就走到这了,偏段青恩一脸的小孩子跟大人讨厌东西的撒娇样,对着苗氏道:“从此真姐儿便是母亲的儿媳妇了,母亲不赏她个什么吗?”
他们母子之间,母慈子孝,关系一向和谐,宾客们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只以为是段青恩在跟苗氏撒娇,堂上立刻传出了调侃的笑声。
“看恩哥儿,这才刚娶了媳妇,就惦记着跟他母亲要好处了。”
“哈哈哈哈哈还是个小郎君呢。”
他们都在笑,苗氏却笑不出来。
她自己出身平平,却要接侯府女儿的茶,自然是要穿的华丽一点,不被压下去。
因此今儿身上所有的首饰完全可以说是她最华贵也是最珍惜的。
除了那套珍珠头面,她就只有它们了。
面前的段青恩还在对着她满眼濡慕的笑,里面充满了信任。
苗氏此刻恨不得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段青恩的信任,也好过他在这样的场合开口。
心中波浪滔天,面上,她却还要保持着慈母的笑,慈祥的看着继子,一边褪下手腕上的玉镯,一边打趣:“你这皮猴,惯会跟我讨厌东西,早晚啊,我这里的好东西都要叫你搜刮了去。”
堂上又是一阵大笑,可没人知道,苗氏说的是真心话。
真的不能再真的那种。
她简直是肉疼的将镯子拿了下来,递到了席玉真手中,强撑着说着场面话,“这可是好东西,到了我手中还没一段时间,今儿给了你,日后你啊,再传给我孙媳妇。”
席玉真接过手镯,戴在了自己的手上。
触感温良,果然是好东西。
她一向是知道段青恩与这继母的关系,于是福了福身子,脆声答着,“多谢母亲,儿媳日后定然日日戴着它给母亲请安。”
苗氏一噎,镯子送出去本来就让她心痛了,再每天看着席玉真戴着这个镯子在她面前瞎晃悠,她怕自己撑不住直接倒下去。
这段青恩媳妇果真如他一般,都是难缠的主。
眼见着席玉真戴着她的心爱镯子被送到屋内了,段青恩留下来满脸喜气的到处敬酒,苗氏心里就恨得不行。
若是能给她一个机会回到过去,她一定在段青恩年纪小的时候就让他“病逝”,担点风险怕什么,总比现在这样,被这兔崽子今日要个珍宝,明日要个稀奇物件来的好。
“娘子,我们也去招待客人吧?”
段父已经过了感伤期,乐呵呵的起了身看着妻子,苗氏连忙在脸上挤出笑来,“是,我们也去招待客人。”
一番忙碌,苗氏正在与其他夫人说着场面话,眼一瞥,却看到了段青松正一脸郁郁的站在角落里,心里一急,连忙放下这些夫人到了他跟前。
“你干什么呢!”走到了跟前,她看看四下无人注意到这边,这才低声呵斥道:“今日是你兄长大喜之日,你摆出这副模样,是生怕别人不觉得你不敬长兄吗!!”
段青松本来就长得没有段青恩好,又只顾着读书几乎不参与体力方面的交际,身形瘦弱,即使冬日穿的多,也还是一副病殃殃的模样,见母亲训斥,他脸上露出了不满来。
“母亲,那玉镯,你之前分明说要等我成婚时给我娘子的。”
苗氏一提玉镯就心痛,可此刻也只能强行压着心痛训斥儿子:“你大哥都开口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总要拿出点什么来吧!”
“大哥大哥,又是大哥!!”
段青松心中早就积了不少的郁气,之前他还能强行压着,今天看见母亲许给自己的玉镯子给了席玉真,那股子气一下子就压不住了。
“母亲当真是一心为了我吗?你总说在你心里我比大哥重要许多,说我才是你的亲生子,你要为我谋划,可今日我才想明白,母亲也只是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你还是一心为了大哥的。”
苗氏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你怎么会这样想??你才是我的亲生子啊,我又不是疯了,我当然是一心为了你的啊松哥儿。”
段青松却压根不信她,不光不信,还直接甩开了苗氏的手“你手上但凡有什么好东西都给了大哥,大哥在外交际,请客吃饭买东西,从不担心银钱不够,满盛京都说大哥人豪爽大方,母亲你再看看我,平日里你只压着我读书,不是让我去书院就是让我去书房,我与好友吃顿饭,你都要训斥我一顿,不准我再出门,有时候儿子真的怀疑,大哥才是母亲的亲生子才对。”
“我、我……”
苗氏差点没被气死,偏偏场合不对,她只能仓促看了一下周围,焦急的低声道:“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吗?我这是在捧杀,你看你大哥,都成婚了,还文不成武不就的,再看看你,若不是我看管的严厉,不准你与那些狐朋狗友来往,你如今能有这一身学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