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医纪事 (北海乔)


  然而皇帝左等右等,直等了两个时辰,黄百鸣才进宫。
  黄百鸣家住在皇城东,离皇宫最近的朱雀大街,就算平常的速度,一个时辰也能赶到了。来得这么迟,这是为何?
  皇帝满腹狐疑地看着佝偻身子走进殿门的黄百鸣。这老头,什么鬼?头垂的那么低怎么回事?
  平时黄百鸣来议事皇上都是赐座的,这次也不例外。
  然而两人说着话,他就是不抬头,皇帝看出来蹊跷,道:“黄大人,你把头抬起来,朕看看。”
  黄百鸣情知瞒不住了,只好抬起那留着白胡子的脸。
  皇帝一脸错愕地盯着他的腮帮子和胡子看了好一会儿,然后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大笑。
  笑声传到殿外,门口的太监和侍卫都听到了,谁也不明白皇上笑什么?
  什么事这么高兴?皇上这些天不是一直不太高兴吗?怎么黄大人一进去,说了一会就笑成这样子?到底说了什么……此时十万个为什么笼罩住了这些宫里侍候的人。
  黄百鸣老大人一脸幽怨地看着仍然忍笑不已的皇帝,满脸的生无可恋。
  天豫帝终于笑够了:“夫人下的手?”指着黄百鸣脸上的抓伤,还有被扯掉一缕的胡子。
  黄百鸣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然后又点头,表明这就是他那老夫人做下的好事。
  皇帝之前的郁闷一扫而空,看来他的眉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温柔的,又笑了一会儿才作罢。
  也是黄百鸣平时一向都是端肃严谨的形象,都这么多年了,突然狼狈一回,还是很有喜感的。
  “皇上,大元是老来子,夫人她总是溺爱些,哎,让皇上您看笑话了。”
  黄百鸣这么说,倒让皇上多少有点过意不去,黄百鸣多年的端肃形象毁于一旦,说起来还是他那混蛋儿子做的好事。
  肖浩天不只是把光禄寺大夫周大人家那个傻儿子拐走去种痘,连黄百鸣家里那个宝贝一般的老来子都拐带走了。
  这让皇帝在上朝时都有些愧对这些朝臣,这几日格外温和了些。
  两人自然都不信这些传言的,可是空口白话无法让他们家里的后院也平静下来。
  防疫所那边天天都有消息传出来,都知道他们的儿子现在过得不错,脓疱已经结痂,本来已经放心了。
  偏又出来这种传言,这一回,夫人老太太们闹得比开始还要厉害了。
  这时,小太监禀报:“光禄寺大夫周大人与监察御史贺大人求见皇上。”
  这个时候求见,自然是有急事的,皇帝马上道:“宣”
  “臣周启安(贺少瑾)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平身。”
  皇上见贺少瑾手里拿着奏折,显然有事要启奏。他知道贺少瑾不同于那些啰哩巴嗦的御史,每次奏事都是言之有物。虽然年轻资历尚浅,心里对他却是器重的。
  “皇上,臣有事要奏。”贺少瑾说罢,将奏折递与太监。
  皇上快速看了一遍,边看边点头。然而,光是有这奏折说服力还是不够啊!
  “皇上,臣有一事要禀明皇上。”光禄寺大夫周启安道。
  “什么事?说。”
  “皇上,最近京城流行一部戏,微臣觉得皇上可以招戏班子进宫表演,让眉妃娘娘和命妇们都看看。”
  皇上不明白,他知道周大人老成持重,说这话应是有原因的,可是这个时候看戏合适吗?
  “皇上,这戏,臣看过,保证可解皇上之忧。高阳先生编排的大戏,到底是不同凡响啊。”
  黄百鸣这几天被老夫人闹得心烦,倒是不知道还有这事,听出来这戏里只怕有文章。
  便问:“什么戏?”
  等到君臣几个听到周大人细细一讲,虽还未看到戏,便已觉得这事可行。
  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次谣言事件,还是得攻心才行啊!
  还有什么东西能比戏曲更能打动人心的呢?这都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啊?
  周大人有所猜测却并不言明,贺少瑾沉默不语。
  是日午后,朝廷四品及以上大员和他们的夫人均受到邀请,皇上太后携皇后、眉妃、淑妃等人,将于次日巳时正,在皇宫天一阁请众臣及其家眷观戏。
  一时间,各府的夫人们都准备起来了,儿子们被肖浩天拐走种痘的夫人们暂时也没心思闹了,都忙着准备次日进宫的一切事宜。
  有什么事,也得把进宫的事忙完了再说啊。天大地大,也没有皇家的事大。


第206章 一部戏 震京城
  “害怕吗?”蝶舞正在后台化妆,高阳先生抽空问她。
  这一场戏,不同于之前的几场,蝶舞毕竟是演过好几年戏的,之前面对的都是老百姓,蝶舞自然不会紧张。
  而这场才是最关键的,出不得错,面对的是大齐天豫朝最高阶层的那些人物,他不确定蝶舞到了台上是否能扛得住这么大的压力。
  “我可以的”蝶舞深呼吸,脑子原本有些乱,现在变得清明了一些。
  高阳先生原也觉得这蝶舞是个撑得起场子的,所缺的就是个机会罢了。
  现在见她调整好了状态,他再多的担忧也是无用,还不如不再多问,她反倒更放松些。
  有的人,只要提点一下也就行了,无需过多操心。
  观戏台上,皇上和太后分坐在主位两侧,皇后陪在太后身边,各妃嫔依位份高低在两边坐了。
  戏台上的帘幕仍然低垂着,皇上没说开戏,那边便一片安静。
  妃嫔们一个挨一个地跟皇上和太后说着好听话,唯有眉妃,闷闷不乐地坐在圈椅上。
  妃嫔们都知道她儿子还在防疫所隔离着,想到那些传闻,真真假假的,谁也弄不清楚,可万一要是真的那就太可怕了。
  珍嫔近来与眉妃交好,见众人说着话,眉妃一个人坐那儿有些孤单,连平时与眉妃关系较好的几个外命妇也没与她寒暄。
  这也难怪,她们好几个人的儿子都让肖浩天拐去防疫所了,能不埋怨吗?
  珍嫔便亲自递了杯茶过去,道:“姐姐,喝点茶水,秋老虎,今儿天还是有点热。”
  眉妃感激接过,抿了一口,放到旁边桌上。
  淑妃笑道:“眉妃妹妹,听说三皇子明天就能从西郊出来了。我新得了黑曜石的手串,听说那个辟邪效果不错,不如把那个送给三皇子好去去邪气。”
  淑妃说话声音并不大,可是那些外命妇们都留心着这边的动静,怎么会听不到,淑妃的话简直就是在搓火,她们心里的怨气又加深了一层。
  淑妃巴不得这些外命妇都和眉妃离了心,进而影响到她们的夫君,这样眉妃那边的势力便会减弱,此消彼长,她的儿子肖浩深才有可能有希望。
  眉妃何尝不知道她的用意,可是这个时候她说什么都是苍白的。只好说道:“多谢淑妃姐姐关心了,有好东西,姐姐还是先紧着二皇子和三公主吧。”
  淑妃只笑笑,也不再多说。
  皇帝状似无意,这边情形早在眼中,吩咐一声:“开戏吧。”
  便有小太监朝戏台那边示意。帘幕尚未拉开,便有清越婉转的女子唱腔传来:“昨夜微雨漫山漂,燕子双飞,柳轻摇,春正好,李郎种地我织布,小儿绕膝恁是好!”
  帘幕拉开,没有才子佳人,楼台相对,泪眼淋漓;也没有将军一怒过五关斩六将。
  全然与那些高贵看客们想象不同的是,台上的一男一女,你种田我织布,五个小儿绕膝玩乐,展现的是普通农家的田园生活。
  妃嫔和外命妇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这究竟是让她们来看什么?
  见皇帝太后都端坐不动,认真地看着台上,她们自然不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只好耐着性子看向台上。
  台上,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突然出现了变故,一群人仓惶逃难,背着包裹,牵着舍不得丢弃的牛,不时听到有人仓惶地喊着:“快逃啊,霍乱啊,死了好多人,赶紧逃!”
  帘幕拉上又打开,那一家七口又出现在台上,可是,此时那种地的李郎和一个儿子却已倒在地上不动了。
  妇人悲怆的唱腔响彻整个天一阁,:“李郎啊……你曾说要与我共白头,如今却怎忍抛下我一人独对孤灯冷月……我的儿啊,你尚不识天上月水中鱼儿空中飞鸟,却怎舍得离开为娘怀抱……”
  伶人的唱腔很有感染力,有不少夫人和几个妃嫔都被这悲怆唱腔感染了,拿着手帕拭起了泪。
  此时有太监适时的发放早就准备好的数据卡,那是十年前那场疫疠中各地死亡人数的粗略统计。
  在场的人都是经历过那时候的恐慌的,虽然他们大都在京城,疫情最后没传到京城来,但是当时的恐慌他们还记得。
  只是人是健忘的,太平日子过久了,那些事就被置之脑后了。此时一提醒,便都想了起来。
  卡片上的数据并不夸张,很多人都知道,疫情严重的地区有的简直就是十室九空。
  于是在场听戏的人,有的虽然还不是太明白这场戏的主旨,可是也认真地听起来。
  帘幕再次拉上又打开,台上的妇人变得老了一些,她日日夜夜不停的纺纱织布,那几个孩子也渐渐长大,最大的一个也娶了妻子,生下了两个小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