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说话,叶小池却说话了:“刚才听你说的意思,这个天球瓶是从你姥爷的祖先传下来的,其中有一任祖先在雍正朝是个有身份的人。你要这么说的话,我就有点不太明白了。”
“怎么不明白了?”难道他们这样说有什么破绽吗?
“你们带来的这种天球瓶,我见过真品,也在图册上见过。”叶小池实际只在图上看到过。图上显示的瓶子是雍正时宫窑出的。以黄釉为底色,绘着折枝花果纹。这件东西如果真是雍正官窑黄釉折枝花果纹天球瓶的话,叶小池肯定要打电话或者传呼给左煜诚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样一个瓶子,做他们的镇店之宝是可以的。至于精品,那更不在话下。
她见过?话少那人没忽略到她说见的不是这个瓶子,而是这种瓶子。那么,她是不是看出了什么不对?可这瓶子是他们精心造出来的,就是为了这一天,怎么只遇到个姑娘家,翅膀还没长硬的丫头,计划就进行不下去了?
不是说左煜诚要收精品吗?他们这个怎么看怎么像精品,可她看起来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向,这……
“姑娘,你说实话吧,到底什么意思,要是没看中的话,我们哥俩上别的地方看看去。”
听他们这么说,叶小池心里庆幸,幸亏早上左煜诚给她讲底款假冒的事情时,又给她讲了点别的。
结果刚讲完,便遇上俩过来给她送机会来实践检验的了。
这一检验不打紧,让她看出来好几处有问题。看上去是个黄釉底折枝花果纹天球瓶,可实际上呢,是个白釉的老瓷,确实是个到代的老瓷没错。然而,但是,这些人在这老瓷上加了黄釉,又绘上了釉上彩的折枝花果图案,然后重新入炉烧制。如果左煜诚没给她上课,她自己凭着感觉来判断的话,可就犯错了。因为这确实是个老瓷啊。
而雍正朝官窑的黄釉彩瓷相对于白瓷,自然要珍贵多了…
叶小池不紧不慢地说道:“如果你们带来的瓶子也是我见过的那种的话,那就是给宫里进贡的瓶子。黄釉为底的粉彩在雍正朝不是应该在宫中吗?他那时候吏治很严,如果你们说的那个祖先也在雍正朝当官的话,他是怎么得到这种瓶子的?贪墨应该不会是吧?那是赏赐吗?”
你才贪墨,你全家都贪墨……那俩人总算明白叶小池根本就没有收下瓶子的意思。可是他们想,另一个人不是快回来了吗?兴许另一个人会有不一样的说法。
在那俩人的盼望下,董庆终于回来了。
第111章 看破不说破
董庆这时候跟郑镇宇聊得正酣,郑镇宇也是没想到,他几天没过来,事情竟发展到这个地步。
他可记得,那次他自作主张让叶小池陪着左煜诚参加那次晚宴时,左煜诚还警告过他别再有下次。
当时他还跟左煜诚开玩笑了,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说不定哪天量变到质变,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一样了。
没想到啊,真没想到!他竟说中了,就好像随手射出的一箭,却正中靶心,这感觉不赖。忽然觉得,他挺有先见之明的。
看看时间不早,董庆就跟郑镇宇两个离了饭店,各走一边,郑镇宇回了公司,董庆自然是回店里。因为还要上班,他们都没喝几口,这点自制力还是有的。
董庆从郑镇宇那边得了点拨,一路琢磨着怎么实施,心里想着事,就感觉走得很快,事还没想清楚呢,就到地方了。
进去一看,叶小池在柜台旁边站着,她边上还有俩男的,一个人手边有个纸箱,在柜台上放着。
“董哥,回来了,事办完了吗?”
叶小池闻得出董庆身上有很淡的酒味,估计也就是象征性地喝了那么一点,以他的酒量倒也没什么,可能跟朋友一块出去吃饭了。
果然董庆告诉她:“完事了,跟人吃饭去了。”
然后董庆看着那俩人,显然是想知道这俩人的来意。
叶小池便告诉他:“这两位想问问他们这个瓶子咱们店收不收,老板说过了,收货的事你做主,董哥你看看吧。”
说是这么说,其实左煜诚也就是让他在收货价格上把把关,毕竟叶小池入行时间不长,对行情还不太清楚。
可货好不好,值不值得收,还是要俩人一块参详比较稳妥。
所以董庆问道:“你看了吗?”
叶小池神色淡淡地说道:“看过了,你看看再说。”
董庆对叶小池说话的客气态度让那两个人感觉不太好。似乎这后来的男的对那丫头的看法挺尊重的。
可偏偏那丫头也不知道是真看出来什么了,对这瓶子就是没什么兴趣。虽然他们不敢相信,她怎么就能有那本事看出来呢?可事实明摆着,她就是不看好这东西。
董庆看了叶小池的表现就知道了,只怕这东西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不过程序还是要走的,东西都放这了,那就看看。哪怕是个假的,也能给他增加点经验。
这行雷太多,不管多小心,也保证不了能时时刻刻避开雷区,多点经验总是好的。
所以董庆认真地把那折枝花果纹瓶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又从柜台边上拿出放大镜,重新看了一遍。
那俩人心里又打鼓,有了不好的预感。
这时董庆把放大镜放下,然后说道:“我们这个店目前很多货都不收,不好意思,这件也不符合我们这儿的收货要求。”
董庆说的很明白了,那两个人不可能听不出来。那就是他们精心伪造出来的所谓精品,被这两个人先后看穿了。哪怕这东西真的到代了,人家也不要。
这两个人本来期望着这东西能卖出一大笔钱,甚至都做过计划,最低卖多少?卖完了得了钱要买点什么?原来说好了,他们两个各拿三分,其余的四分是别人的。
就算要分三份,卖的钱如果能达到他们的期望,那对他们俩也不是个小数。不挥霍的话,说不定够用半辈子呢。
那个抱着纸箱进来的男人还幻想着用卖瓶子分到的钱开个小店。从此就不用这样东奔西跑坑蒙拐骗的了,或者业余有空干上几票也行。这样有正当事做又能挣点偏财,多美啊。
可惜俩人想的都太好太美了,现实中却容易怕什么来什么,这俩人也不例外,董庆说出的话,正是他们俩担心的事。这怎么还卖不出去了呢?
抱着纸箱进来的人不甘心地说道:“说实话,这东西要不是家里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困难,我根本不可能卖。既然你们不识货,那算了,咱们走吧,上别家看看。”
董庆笑呵呵在他们身后说道:“兄弟我打小就摸了不少好玩意,到现在多少年的经验了?有些话看破不说破就是了,两位出了这个门,下次要再来的话,买东西欢迎,卖东西的话得看是什么货了。”
董庆这意思可是更明白了,那人刚才要是不叨咕那一句,他也犯不上说这些。
那俩人见状,知道这个店他们俩已经挂上号了,再来卖东西只怕不好使。
俩人摇着头,抱着纸箱无奈走了。叶小池看着空手出去的那个人的背影,这才想起来什么时候见过他了。
真是那天他发现老侯最近上了几个仿造的粉彩之后,一进店门就要买那个假的粉彩蒜头瓶的国字脸。因为他的脸型不常见,所以叶小池印象较深。只是他留了点胡子,换了衣服,还在鼻梁上搭了副眼镜,所以才没马上看出来。
这人前后两次出现在店里,这确实是需要注意的情况,所以叶小池指着那人背影问董庆:“这个人你有没有印象?”
董庆毕竟进来的时间短,并没有仔细打量那个人,上次国字脸来的时候他也没跟那人正面对着脸说话,所以他没看出来。
不过叶小池既然说了,那就应该是的,所以董庆把这事记下了,回头查一查这俩人,万一是有计划针对他们店呢?
“这个事,我知道了,回头我找人查。你先不用管了。”
叶小池知道自己在这边没什么人脉,要说认识人,也就是自家几个亲戚。至于店里来来往往的客人,那只是混个脸熟,能买店里的东西就不错了,还想让人帮忙办事?所以要查的话,肯定是交给左煜诚和董庆他们办合适。
董庆打发走了那两个人,暂时也放下叶小池刚告诉他的事。想起了郑镇宇的嘱咐,便跟叶小池聊天,“小叶,在咱们这待着还行吧?”
“那当然行了,太行了。”叶小池给出肯定答案。
“知道这个店开了有多长时间了吧?”
“知道,不是说过了吗?有六年了。”
“嗯,对,那天说了点。不过还有很多事你都不知道……”
第112章 “历史的味道”
董庆平时的话就不少,可叶小池发现,今天董庆的话更多些。说的大都是这个店从无到有的艰苦过程。
叶小池本来以为他今天特别想说话。可听了一会儿,就感觉出来,董庆的话,看上去像是在忆苦思甜,没事闲聊。可左煜诚出现的频率有点多了,而且都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的。
叶小池便抬起头,笑着看向董庆的眼睛。董庆被她看得有点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