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玛估计知道太子是被冤枉,否则不会迟迟不下旨废太子,还想将托合齐给凌迟处死。而那想要反水攀咬太子的齐世武也被人用铁钉钉在墙壁上,呼号数日,至死也不曾得救。”胤禛叹气,“不过……”
太子如何比得上自己的皇位?
托合齐宴请重臣虽然不是太子授意,但这些被宴请的人却是真正依附太子之人,在皇阿玛看来,也确实是结党营私,也确实威胁到了皇阿玛的皇位。
胤禛想到这儿,意味不明地嗤笑一声。
宝珠挑眉,很想问胤禛是不是也在其中插了一手。但旋即意识到这是个傻问题,于是“啧”了一声,没再开口,只心里忍不住感叹,这些玩儿政、治的人,心也太脏了。
在年氏生下一个女儿后,又过了几个月,在九月三十这天,康熙在畅春园召集诸位皇子及皇室宗亲、文武大臣,当众宣布:“皇太子胤礽复立以后,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断非可托付祖宗弘业之人,故予拘执看守。”
自此,胤礽被废,圈禁咸安宫,终身不得出。
作者有话要说: 查资料的时候一直觉得,太子第二次被废特别冤枉,真的,他这次被废明显是才被复立的时候就注定了的,历史上太子复立后完全不收敛,估计也是看透了,所以破罐子破摔了。
第100章
此事虽以太子被废, 幽禁咸安宫落幕, 但这却并非最终结局。
太子被废的根源, 在托合齐身上,然而托合齐的身份却有太多迷雾, 在太子彻底退出夺嫡舞台、在其他人确定康熙再也不会二次复立太子后,剩下的对皇位有心的皇子自然想要在托合齐的身份上大做文章。
其中最在意托合齐身份的,非胤禛莫属。
如宝珠猜测那般, 胤禛确实在太子二次被废事件中做了一些事, 但与宝珠猜测相反的是, 胤禛插手的方向, 并非在太子被废之事上推波助澜。
太子复立之后,在太子的默许之下, 胤禛在许多□□身边安插了许多人手, 因为托合齐步军统领的身份太过敏感, 他本人在表面上又和太子捆绑得太紧, 所以他几乎是胤禛盯梢的第一选择。
虽然对托合齐真正投靠的皇子是谁不清楚,但托合齐宴饮一事的来龙去脉,胤禛却十分清楚,不但如此,他甚至有机会阻止这件事——
托合齐在未得到太子允许的情况下, 以太子的名义邀请许多朝中重臣之事, 胤禛是提前得知了消息的,他也有机会告诉太子,并阻止托合齐举办宴会。
但阻止了又有什么用呢?没有这件事也会有另一件事进入康熙眼中, 然后成为其废太子的借口,只是托合齐此事更让康熙在意,所以缩短了废太子的时间而已。
胤禛甚至不曾征求太子意见,便选择了放任,同时不忘收集证据。
如今太子已经废,这些证据也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了。
但这证据不适合让自己的人手呈给康熙——
此次二废太子,无论是太子本人还是康熙,情绪都十分平静。不但如此,胤禛宫里的眼线也曾传出话来,说皇阿玛自太子被废后饮食如常,谈笑自如,似乎此事完全不曾在他心底掀起一点儿波澜。与一废太子时的痛哭流涕相比,康熙此次的表现堪称冷酷,他甚至对左右明言:\"各当绝念,倾心向主,共享太平。后若有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应当释放者,朕即诛之。\"
然而让越是如此,胤禛越是知道此时越不能让康熙发现一向“淡泊名利”、成年儿子中唯一不曾觊觎他皇位的皇四子也有夺嫡野心。
觉得自己受到欺骗的帝王是很恐怖的,胤禛不想亲身试探。
远在四川的年羹尧为了证明自己,给了胤禛一个很好的选择——
年羹尧当初得中进士后,在京做官儿那几年,曾与托合齐之兄有过许多接触,之后更是将其引荐给自己长兄年希尧,因二人皆对西洋奇淫技巧十分喜爱,两人见面后志趣相投,很快关系莫逆。
托合齐若是□□,他的死自然无可指摘。
可他若不是呢?
“知道内情”的托合齐兄长为弟弟遭遇不平,于是想法子顺着自己知道的线索调查,最后成功找到托合齐真正投效,却在最后关头舍弃了他的主子,岂不是逻辑通顺,情理之中?
托合齐事发是因为举办宴会的时机不凑巧,正在安郡王逝世的当口儿,于是引来了安郡王弟弟的不满,继而揭发,甚至面对康熙的和稀泥做法不依不饶,最后愣是搞出了这么大一出戏。如今胤禛干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找来托合齐的兄弟揭发,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至于托合齐兄弟愿不愿意违背弟弟本意,揭发他真正效力的主子……
当初安郡王与胤禩闹翻了,可安郡王的弟弟不也同样与胤禩打得火热?利益而已,哪儿来那么多的人间有真情。
于是不久后,宫里便传来消息,说是康熙突然召见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并皇十四子几人到御书房大骂一顿,然后将几人身上职务卸了个一干二净。
第101章
与这几个被骂的皇子相对的, 是五皇子胤祺、三皇子胤祉、四皇子胤禛与七皇子胤祐等人, 因为在“托合齐父子贪赃不法案”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几位皇子不但得到了康熙的夸赞,还得到了赏银白银五千两。
不但如此,几人的继承人也定了下来——
胤祉嫡子弘晟、胤禛嫡子弘晖、胤祺长子弘升及胤祐长子弘曙均被提前定为世子。
事情传出后, 因为知道此事背后真相,大家对这几个被夸的皇子倒是不曾分去多少目光,因为对朝中大事足够了解的人也都清楚,这几人在这宗“直接扳倒”了太子胤礽的贪污中, 其实并未起到太大作用。而且这宗案子的功劳, 也不至于让康熙直接定下几人世子的人选, 而且这个白银五千两的赏赐哦,也确实有些寒碜。
种种原因加起来,导致了几人就算获赏, 也不曾引人注目。
反倒是胤禩几人的意外被骂,引来了无数人的猜测。
这事儿发生后, 胤禩倒是真的有几分心灰意懒, 若非想着自己阵营当中还有十四这张底牌, 许是他根本就不愿意再出头了。
与历史上不同, 如今的胤禩不但完全绝了登基的可能,自己阵营也远不如历史上那般庞大, 连本应同他最亲近的八福晋都已与之渐行渐远,身边几个铁杆儿皇子在康熙心目中的印象,也远不如历史上那般好——
比如八爷党如今的底牌十四皇子胤禵, 历史上,他在康熙心目中的印象大约是直率可爱,重情重义且极有军事才能的。又因为德妃得宠,子凭母贵,他在康熙心中的印象更是如同加了一层滤镜般,浑身都发着光。而且与其他皇子相比,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年纪小。
然而如今,军事才能仍在,他在朝中的职务却被卸了个一干二净。
直率可爱变成了没心眼儿,重情重义变成了亲疏不分,狼心狗肺——
当初胤禛与德妃尚且没撕破脸的时候,不管真心还是被德妃逼迫,胤禛可都为了这个兄弟做了不少事。但在胤禵心里,胤禛的地位却不如老八胤禩。
而德妃,也已经彻底失宠。
胤禵如今最大的优势,也就只剩下了一个年纪小了。
然而康熙这个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儿子了。胤禵排行十四,排除前些年病亡的十八皇子,这之后可还有十五十六十七二十等好几个弟弟呢,和他们相比,胤禵的年纪可就大了。
其他优势尽去后,年龄小这个优势也就不再是他的优势了。
但胤禵到底与胤禩处境不同——
康熙就算对胤禵品性有再多疑虑,可胤禵到底不曾犯下任何大错,只要筹谋得当,尚有翻身余地。
胤禩想了许多,到底冷静蛰伏下来,以求下一个合适的时机。
然而胤禩能够压下许多想法冷静蛰伏,其他几个皇子却不会甘心。尤其老九胤禟脾气急躁,这段时间种种谋算一直受挫,眼瞧着兄弟几个就要被皇阿玛厌弃了,他早就急了,所以就算胤禩提前提醒安抚过他,也没能阻止他的“自救”行动。
在所有人都以为此事已经尘埃落幕的时候,胤禟竟然带着老十直接冲进了托合齐兄长的家门大吵大闹,说是要找他讨个说法,还大言不惭地问他为何污蔑自己。
那托合齐的兄长也是个狠人,知道自己不敌胤禟,于是在其在府上大闹时只一味顺从,什么也不敢多说,然而等胤禟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托合齐进宫向皇阿玛禀明他是被诬陷的承诺”折返归家后,这托合齐的兄长转头就进宫递了折子,将此事一字不漏地告诉了康熙——
笑话,都是在朝堂上混的,谁不知道满朝上下死得最快的就是墙头草?他既然已经暗中投了雍亲王,自然不会再反水另投他人。何况这个“他人”还是如今处境极差的八爷党?
胤禟的行为简直跟捅了马蜂窝似的。
托合齐虽然拿出了证据为自家兄长“平反”,可康熙为了不让废太子一事再生波折,是完全不曾将“真相”透露给其他人的。而这托合齐之兄“忠心耿耿”,得知康熙的“为难之处”后更十分体谅他这个皇帝,不曾逼着他为托合齐洗脱罪名,只想让真正的“罪人”得到应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