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多大了,还哭。”火车已经停稳,田文悦没有时间再给弟弟伤感,现在应该马上下车。
站台上,田父到处张望着,寻找孩子们电报上说的车厢号。
姐弟俩分工合作,姐姐在火车上看着行李,弟弟带着第一袋行李下去找父亲 。
吃力的拖着第一袋行李下去,就找到一直也在寻找他们姐弟俩的田父,“爸,这边这边。”田文峰见到田父,用他的大嗓门使劲的呼喊双手还不但的挥舞着。
父子俩合作,轮流的从火车上搬下来四大袋行李。
“悦悦,里面装的都是什么呀?”死沉死沉的袋子,田父搬下火车觉得能累死自己。
“爸,咱回去再说。”到处都是人,田文悦也不方便说什么。
虽然白羊集的周边都知道了时空超市,但是燕京的普通人就不一定,她也不想在此处解释。
三人回到家里时,已经是八点多。
姐弟俩跟在三轮车的后面,帮着推车,田父一个人骑着车。
“哟,悦悦和小峰都回来了。”进四合院的大门就遇到院子里面最八卦的美红婶,她也就是八卦,但人不坏,也不会故意说谁家的坏话,除非你得罪了她。
“美红婶好。”
田文悦笑着和美红婶打招呼,眼前的人她可不想得罪。
“悦悦,长成大姑娘了,越来越好看了。”邹美红笑眯眯的看着田文悦,四合院中脾气最好的孩子就是眼前的田文悦 。
“哪有?”田文悦不好意思的脸又红了。
要不是要去买菜,邹美红还得拉着田文悦闲聊。
进到自家门前,田爷爷,田奶奶已经站在大门口,迎接远方归来的孙子孙女。
田奶奶拉着孙女的手,小声的说,“我的悦悦受苦了。”
坐在炕沿边,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奶奶,没有受苦,我很好。”
真的是这样,除了刚开始时下地劳作,吃的差,后面进了招待所工作以后,过的很舒服,和男朋友确定恋爱关系以后,她吃的也好了很多倍,连带着小峰也跟着吃的不错。
她不觉得苦,想到她的同学们在信中说的,她简直是掉进了福窝 。
给她写信的好几个同学都在信里诉苦,说他们吃的有多差,住的有多差,还有他们的活有多累,有的去到兵团,那一望无际的麦子还有棉花地,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
也有的同学,去到两湖之地,那里虽然能吃的七八分饱,可是一年四季都有农活,两季的水稻,还有棉花,花生,种油菜,还有的地方到季节收茶油。
一年四季都有干不完的活一样,也就是下雨天能休息。
其实白羊集就没有那么累,虽然开始穷苦,可不是一年四季都忙到死。
说来不管去到哪里下乡插队都有利有弊,但是白羊集的知青们是最舒服的。
小峰依然在队里劳作,可是除了春耕春种秋收时繁忙一些累一些,其余的时候都还好。他们都能吃饱,还有菜园子,秋收后能分到足够的粮食到了年底还能分到不少的钱票。
菜园子的菜还能赚外快,比那些在兵团领工资的知青一年到头的存款都多。
用常哥的话说,白羊集的知青是最享福的。能吃饱能赚钱活计也不是多累,还有外面的狂风暴雨都不会进到白羊集。
无论外面怎么乱,可是白羊集依然平安和.谐。队里还有军人不但巡视,安全也有足够的保证。
“傻姑娘,农村种地怎么可能不苦,别安慰奶奶。 ”老人粗糙的双手,在孙女披散的头发上,轻轻的抚摸。
“我换了工种没有种地,小峰有种地。”
父母的房中,田文峰正在和爸爸,爷爷整理行李中带回来的东西。
有他们姐弟俩在超市买回来的米,面,油,还有他们提前卖肉,鱼做的腊肉,腊鱼。“小峰,怎么这么多?”
田父的脸都严肃下来,孩子们插队,怎么弄回来这些东西,不会是投机倒把来的吧。
四合院中,也有别的人家的孩子下乡插队,写信回来都说乡下有多苦多苦。这一年多,自家的两个孩子虽然写信回家说他们插队的地方很好,但是他和妻子都不信。
不说他们不信,就是四合院中的邻居们也不信,只是夸姐弟俩懂事不让家里担心。
农村不累不苦,怎么会有人削尖脑袋的想进城。他们做父母知道儿女的心思,也就不写信和孩子们争执此事。
“爷爷,爸,我们白羊集和别的生产队不一样,涉及到一些秘密,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不能说,可是大家都自觉的想不扩大……”
在父母的房间,田文峰详细说了白羊集的奇迹。还有他们姐弟俩在白羊集的生活。
田爷爷和田父第一次听到如此神奇的事情,有点不敢相信,但是他们也没有打断孩子说的话。
最后听到小峰说,“爷爷,爸,别不相信。我姐可以作证的,实在是不信的话,过完年让爷爷奶奶跟着我们去住一段日子就知道了。”
爷爷奶奶早就退休,也可以去白羊集住上一段时间,反正姐夫家有房间住。借住一段时间,应该没有问题的。
孩子如此说,两人不得不相信,还有孩子手里拿着的能量灯也是够神奇的,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隔壁堂屋,耳朵也好使的田奶奶也听着孙女在说她对象的情况。老人一直担心孙女的婚事,在农村插队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回燕京,是在农村找一个他们一起插队的知青还是回燕京以后再找。
听到孙女说,她对象是安市的下到一起的知青,还是有点担心。万一以后孩子能回到燕京,未来的孙女婿难道也能来燕京不成,两地分居吃苦的都是女人,她不想孙女以后受苦。
第47章 不一样的六七十年代(19)
腊月三十早上, 一辆新式越野车,停在田家所在的四合院前。
于连长家都还没有回, 回燕京的第一站就来到田家。
车内有一小半的物资是沈清和送给田家的。未来女婿, 人不能来,东西还是得送。
小沈是他们这伙人中最富裕的, 超市的店长, 工资高福利好。
他开回来的越野车也是找沈清和借的,开着平稳还有速度快,也没有什么声音。
“大爷, 田勇家住在哪里?”大门口抓住一位出门的大爷问道。
“解放军同志是田家什么人?”大爷用审视的目光, 望着眼前一身军装的于连长。
“大爷, 我是田文悦对象的朋友, 受她对象所托,给他们家送些过年的物品来。”
于连长内心无奈的腹诽:大爷这是用审视特.务的目光在审视自己。自己难道长得不端正,像猥琐的特.务。
“哦, 是小悦对象的朋友啊?走, 我带你过去田家。”
进到大门, 穿过外院, 走进最大的一个院子, 大爷指着院子中的正房说, “左边就是田勇家。”
说完大爷嚎了嗓子, “勇子, 你家来客了。”
大过年的听到来客, 四周的住户都伸出脑袋看看, 是哪个不懂事的大年三十来田家打秋风的。
如今虽然有局部地区种上了高产粮食,可是也不能一下子解决困扰多年的缺粮问题。
只能局部慢慢改善,全国改善此问题,至少需要两三年或者五年。
高产是高产,可是还是有打折扣,主要是大家劳作的积极性不高。苦干一天和磨洋工干一天都是差不多的工分,有几个积极分子愿意下死力去干活。
今年两湖高产,也是第一年大家卯足劲的干,因为是实验嘛,有人盯着。
明年可就不一定有今年那么高的收成,即使是高产粮种。再好的粮种,也需要人精心耕种伺候着。
“哎,来了。”田勇和儿子田文峰一起掀开厚重的布帘走了出来。
“于连长,是您,有什么事情吗?”田文峰一眼就看到于连长,太熟悉了,在一个地方,天天都能看到的人。
“叔叔好,小峰跟我出去帮忙,和子托我给你家带来很多东西,还有一部分都是新鲜的,一路上都是用冰着来的。”于连长送完东西还得回军区大院,自家过年,没有时间在这里磨叽。
“哎,好嘞。”
听到是未来姐夫送来的礼物,田文峰很是积极。拉着老爸就跟在于连长身后朝外走,路上给老爸解释于连长的身份。
听到外面的声音,田文悦也跟着走了出来,打算跟于连长打个招呼,说声谢谢。
用环保箱装了一箱子新鲜的各种肉类,都是用隔味的袋子单独包装着。
还有两坛上好的酒,讨好老岳父是必须要做的。
田家文悦的对象送来年礼的事情,在四合院传开了。
都知道田文悦在插队的农村找了一个知青为对象,还是下面省城的,很多人在背后嘀咕,说田文悦脑袋昏了,以后还想不想回燕京了。
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三年的时间,白羊集比县城发展的还好。
周围的绿地面积一圈一圈的自然扩大。
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的好。
时空超市该离开白羊集的时候到了,但是白羊集依然还是国家极其重视的地方,这里的出产都是可以换时空币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