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金手指[快穿] 完结+番外 (传山)


  地里的庄稼一边收一边深耕,平整。
  一眼望去,干干净净,啥也没有。他一个人站在地里,望着对面的山岗。那面全是村里人各户人家的地。
  走着绕过去要半个多小时,不远不近,可是站在这边看,很近。
  只是之间隔着一段天堑,无法跃过去。要绕半个圈才能走过去。
  离开未来的药材基地,又去到远处的未来果园,开门进去。三处果园被包成一个大圈,再中间,左右分成三处。
  想连的中间空出来五米宽没有种植带刺的荆棘,其余的用荆棘隔成一道坚固的围墙。
  三处果园各自有一口深井,用来灌溉。
  走到井边滴落不少灵泉,但是他还依然在所有地方走了一遍,依次都滴落下不少蕴含灵气的能量水。
  全部走完,花费了几个小时,就连午饭也没有回去吃。
  一个人找块果园内的石椅坐下,每处果园都有一张石桌四张可以坐两人的椅子。一次可供八人休息。
  果园没有其他人,盘膝而坐,开始修炼,不知不觉,一时没注意直接修炼到下午四点。
  远远就看到自家院子里热闹非凡,到处都是人。还有一群老爷子们的大嗓门。
  一股羊膻味,被西北风卷到他鼻翼下,打了两个圈又飘散开来。
  “爸,咱家宰羊干啥?”走近到老爷子身边,问道。
  “庆祝雯雯回家,哈哈,咦,老二,是你啊。一天都去哪儿了?”
  “那您以为谁,我到处转转。”沈清和没想到老爷子这么壕。平时小气吧啦,自己用个啥高级玩意儿,他都看不顺眼。
  斜着眼鄙视自己,还一天到晚在另外七位老爷子面前诋毁自己。说自己就是个败家子,啥啥都用好的,家里清一色都是贵价货,从家具到刷牙的杯子都是齁贵齁贵的。
  村里的大爷大娘大叔婶子们如今个个都知道他生活讲究。用的都是好东西。
  经常还有大娘婶子们调侃他。
  这一切都拜老爷子所赐,天天黑自己。
  “有啥好转的,一天到晚不着家。去洗洗,一身的黄土。”老爷子很不耐烦,赶苍蝇似的赶走老二。
  轮到沈清和撇嘴,真是远香近臭。以前回家,老爷子欢喜的跟什么似的,如今倒好,胡乱挥手赶臭虫一样的赶自己。
  不爽的很,可又不能反抗,他回到自己家那边,坐在客厅打开电脑,处理一些公事。
  村里的网络也拉了过来,如今安装网络的就沈清和与沈清文两家。
  夜晚,沈家拜了两大张桌子,一桌老男人,一桌老太太。
  “老沈,恭喜恭喜啊,这下你没有啥好担心的啦。”
  老旺叔举起酒杯,恭喜沈父。
  “嘿嘿,同喜同喜,我家有喜事,你们吃肉,是同喜吧。”老爷子还难得开个玩笑。
  “对,同喜。”
  一顿晚饭一直吃到九点,老爷子们都是被老太太们扶着回去的。
  今年的天气有些反常,十二月初就下了第一场大雪。
  早上起床,外面白茫茫一片,一脚下去,雪盖到小腿肚。
  沈清和顾不上洗漱,拿起铁锹,开始铲雪。从自家门口开始,一直铲,两米宽的雪路。
  从自家一直铲到隔壁父母门前,沈清和才转身回家。
  雯雯在上岗村住了一个星期才回到外省上班。几天的时间,她还是有很大的触动。
  爷爷奶奶对她真好,二叔虽然话不多,但对她也不错。三叔也是一样。
  二月七号过年,她打算回上岗村过年。已经和爷爷奶奶说好了,爷爷奶奶很少出村,可为了送她,一直让二叔开车送她送到西京。
  也是回到上岗村,她才知道。当年妈妈带着她走,爷爷奶奶是不愿意的。说是他们可以养她,二叔那时候已经做生意,虽然不是啥大生意,可也不少挣。
  二叔当时就承诺,只要大嫂愿意把孩子留在沈家。以后侄女的生活费用,读书费用,他全包。
  只是妈妈不愿意,变卖了她和爸爸所挣下的所有东西,以及他们小夫妻的所有存款,悄悄的离开了上岗村,是在一家人出门的时候,招呼也不打一声悄悄的走了。
  走之前其实妈妈已经和后爸相过亲,彼此愿意。
  只是这一切都是在姥姥家完成的,沈家没有人知道。
  也就是后来,爷爷奶奶叔叔们找去姥姥家,才在村里打听到妈妈已经改嫁。
  后面连续去了多年,可没有一次见到自己。也没有找到她们娘两的所在城市的地址。
  她记得小时候每次去姥姥家,都不是正月的时候,都是年前去的。
  现在想来,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是为了避开爷爷奶奶一家人。
  她不是没人爱的孩子,她也有心疼她的亲人。
  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只是她还没有察觉到。
  石城也是省会城市,雯雯就在这里打工。两年前,她跳槽来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她的业绩不错,工资也不错。
  下班,发了一会儿信息,沈宇雯才开始每天的固定问候环节,和爷爷奶奶视频。


第262章 第一村(08)
  沈家时隔多年以后,第一次过年时全家大团圆。
  对于老二离婚的事情, 老爷子老太太都没有说话。只是催促他再找一个, 睁大眼睛找一个好女人。
  家里热热闹闹的, 三个孩子与大姐雯雯也逐渐熟悉起来。
  沈清和是家里最懒的懒骨头, 每天睡到八点九点多才起床。
  外面白雪茫茫,也没啥地方去, 过年时的上岗村多了不少人气。
  都是回来陪老人们过年的子女 。也有一些, 知道上岗村有水源以后, 家里的窑洞再收拾齐整,偶尔也回来住住的人家。
  过年还是农村更有韵味, 至少鞭炮能放, 还能上山祭拜祖先。
  不少搬出去的老人也带着子女回来过年。
  祖辈历年也没有打出水, 等搬迁以后,让沈家的小子到处打水井,居然打出来不少深井。
  没有人怀疑沈清和有什么不对, 只是觉得这小子有钱了。带着钻井队, 东打打, 西打打,打出来不少水井,但也有很多地方白忙一场,没有打出来水。
  打完以后还得再填埋一通, 费了不少时间和人工,这都是需要花钱的,也就是他有钱任性, 才能这么胡搞。
  年后,沈清和坐镇上岗村。春回大地,休息一个冬天的农民们,挥舞着手中的锄头,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灰黑色的枯枝焕发新的生机,嫩绿的小叶子钻出来,点缀在灰黑的枝丫上。
  沈家的六处承包地,到处人头攒动,能看见不少的人,有男有女,有老人有中年人。
  特别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上岗村附近的山林,早就只剩下零星的歪脖子树。如今黄土地上铺满了嫩绿色的绒毯。
  再过一段时间嫩绿的草绒毯自然变换成草绿色,一年四季都有不一样的颜色。
  “老旺,咱上岗村的人白搬下山。你看看,又都回来啦。”在老旺叔身边一起做事的老张头感慨着。
  “搬回来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和娃做的好,看看咱村的人不出去也有事情做。
  等和娃做好了,他说会带着我们一起干,都奔富裕大道。”
  老旺叔没说的是,他们留守的其他七户都已经商量好了。跟着和娃干,他种什么,他们就种什么。
  三天后,都种西瓜,药材要等和娃今年看看市场,明年他们才种。
  今年他们除了种点粮食和蔬菜自己吃,其余的打算全部种西瓜。
  和娃包销,他们不怕卖不出去。和娃还包给他们育苗,只是苗子的价格比外面的贵,他们知道和娃估计搞来的新品种。
  贵就贵吧,和娃不会赚这种钱。
  荒山林,已经有了崭新的变化。在老乔主任的广播下,养牛养马养羊的人家,都没有把牛羊马牵到荒山林去吃草。
  那地方正在恢复,还不能祸害。
  其实有时候老农们凭借经验,也知道一些事。只看他们愿意不愿意去做。
  沈家果园前面,停着无数的摩托车,都是一家家来种果树的。
  地里已经再深耕平整,除草,全部弄完。
  如今是挖树坑,施肥,再种树。
  三天后,果树能全部种完。面积大,要种的果树多,可架不住人多。速度依然很快。
  果园里,种完果树,然后再在果树的空隙间种西瓜。
  外面也有两百多亩地种西瓜。
  分早中晚三批不同时段的种,保证整个夏季,从五月中到十月,都能吃到沈家种的西瓜。
  贸易公司也在接触一些中成药生产厂家。
  半个月后,半夜下起穿越春雨,有人趁机施法,让果园西瓜地药材地,全部得到灵雨的滋润。
  又是半月,所有人都发现,庄稼越长越好。自家的西瓜,还有沈家的西瓜,已经果园,药材,窜高一大截,苗子青青郁郁。
  农民无论家里是否有钱,都盼望着庄稼能丰收。
  沈家的植树造林没有停下,荒山林,沈清和一个人没事就会过去植树,从靠近村子的这边开始植树。
  两个多月的时间,他已经把十里宽的山林,植满了第一排的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