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的工资再也不给妻子,无论她怎么吵闹都不给,给了她,一家人得喝西北风。
她不在乎孩子们,不心疼孩子们,他在乎他心疼。孩子们个个听话,每次看着他们吃不好,吃不饱,他的心疼的一揪一揪的,难受的很。妻子的工资如今只顾她自个儿和娘家,一年都不给孩子们花一分钱。
孩子们四季的衣服都是弟妹给准备的,每次给侄子侄女买换季衣服时,都会给自家的三个买三身换季的衣服鞋,就是睡衣都一年买两次,他欠弟弟很多。
“现在和前几年练摊时不一样了,小打小闹发展太慢。年后等我回来,我带你去一趟南粤省,到处看看,我借你本钱,练摊也得练个好点的摊,发展快一点的才行。”
“好,我跟你去南粤,只是你少借我点钱,我不借那么多,慢点就慢点,我不急,日子过得去就行。”
“唉,行吧,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你和嫂子最近怎么样?”
“别提她,先就这么着,糊弄着过。”
“哥,过得下去就过,过不下去早点做决断,别等你发财后,人家大把的挥洒你赚来的钱养娘家那群废物。最后你赚的钱也没有多少花在自己和孩子们身上。”
不是沈清和小气,现在哥家的走向就是如此。现在是没钱,那位嫂子才没有天天吵架的要哥的工资,她也知道那份工资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
要来也没啥用,反正家里的花销她一概不管。
如果哥赚来很多的钱,那就不一样,以他的阅历分析,那位吸血的嫂子,一定会不惜一切手段,掌控沈清杰赚来的钱。
“那怎么办?难道真的离婚?”沈清杰还真的没有想过要离婚。
“你找机会,悄悄问问家里的孩子们,别说你怕以后赚钱后,嫂子会搂空家里的钱。虽然咱是这么猜测的,但是不能让孩子们知道,以免给孩子们一些不好的信息,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不好。”
“我试试问问他们,我……”沈清杰心中很乱,离婚这事被弟弟提出来,他有些心神恍惚。
沈清和把两个环保箱交给哥,让他带回去给孩子们。红包就都等他回来以后再给。
一家人早早的睡下,天不亮就得开车出发,沈清和买的是一辆旧的小班车,改装过后,如今很不一样,里面发动机还有椅子全部被沈清和悄悄的全换了。
看着和以前的一样,可是全然不一样,后面还弄了一张床,路上孩子们可以睡觉,孩子们窝在被子中没有那么冷。
后备箱也增大不少,轮胎也是防滑轮胎,就是有积雪结冰也不要紧。
车身也有加固,他只是借用班车的壳。
天不亮,一家人早早的起床吃过早点,上车出发。
后备箱装的满满当当,还有几桶看似装满的汽油桶。其实都是空的,一样的汽油桶放在空间内,他怕东北气温低,冻住汽油。
车上有四床厚被子,连驾驶位副驾驶位,一共有十个位置,后面是一张横着的床,还有一个超大的后备箱。
小班车也比私家轿车要大很多,高很多。刷上奶白色的新漆看着跟新的似的。
车上还有一个固定的轻便柜子,是放热水壶和杯子饭盒的。
沈清和从国外回来以后,就买了这辆便宜到极致的旧小班车。经常很晚回来以后,还改装班车,就是为了一家人以后回青山屯用。
改装的班车,性能比新车都不差,甚至更好,全家能一直用到九十年代初。还能多用一些年,他是用心改装的。
偶尔还可以用于公事上,不只是自家人用。
一路平稳的抵达青山屯,夫妻俩轮流开车,结冰的路段还是沈清和开车。他不放心妻子开,她虽然学会了开车,可是技术没有他的好。
青山屯的村口,坐在车上的杨凤兰已经看到一直张望着的大哥二哥,看来他们都已经回家。
打开窗户,寒冷的风灌进车内,两个孩子被风吹的瑟瑟轻抖,真冷。
“大哥,二哥。”几年没有回家的杨凤兰使劲的挥舞着手,招呼不远处的哥哥们。
大年三十,杨父,杨母高兴的看着两大桌的孩子们,子孙满堂,孩子们和睦互助,他们夫妻俩真是没有任何的遗憾。
每个月五个孩子都会给他们寄钱,寄零嘴回来,生怕他们亏待了自己。
他们被孩子们好吃好喝的供着,农忙时孩子们不能回来,可是孩子们安排的好,早早的出钱悄悄请好帮手。
除了大闺女一家的活计不需要他们夫妻操心,剩下的四个孩子家里全是他们管着。家里,田地全是他安排,日子也过得充实。
年夜饭以后,发完红包,孩子们一窝蜂的挤在一个炕上玩闹,大人们坐在一起说说一年的收获。
杨家在省城的四位先说,他们今后的发展还得听小妹夫的。不管干啥,还是先汇报情况。让小妹夫先帮他们掌掌舵,以后到底怎么发展,还得听妹夫的。
杨家上面四个,都是憨厚的性子,也不是多狡猾的人,说实在的商海沉浮真不适合他们。与自家的大哥一样,他们几个只是比别人发展的早,占了先机。什么组建公司真不适合他们,说不定以后会被商场狡猾之辈,骗个精光。
最好是就是,现在多赚钱,多置业,然后多买些店铺,多买些房子,最好是在省城,帝都,魔都,鹏城,能去港城也行,这些地方多买房子,涨幅的速度快到比开一个中型的工厂公司都要快。
还更加的稳靠,很多人都沉沉浮浮一辈子,还不如一些包租婆富有安定。也许很多人风光了大半辈子,可是在晚年或者在子女们接手生意以后,一夜回到解放前。
他给他们的规划就是现在好好做生意,多买房。
耳朵中,听着哥哥姐夫们的话语,思绪飘远,直到妻子推摇他还问道,“清和,咋了,姐夫问你话呢?”
“啊,不好意思,我有点走神。”
“清和,咋了,是不是生意有什么事要急着处理。”姐夫周刚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小妹夫是个什么人,他还是有些了解的,对他们几位舅哥姐夫还是很尊重的,一般不会这样。
“姐夫,没事儿,就是在想你家,还有大哥,二哥,三哥家以后的发展,正好大家还有爹娘都在。我就说说我自己的想法,都听听,觉得有束适合就听,觉得不适合,也可以听从你们自己内心的想法。”
杨父现在最信服的就是小女婿,在帝都住了几个月,小女婿每次做出的决定都是正确无比,还有他做事做人都没得说,自家一大家子如今的好日子,全是他给予的。
老爷子手中的两个已经被盘的滑溜的核桃,快速被老爷子在手心盘两下,然后老爷子说道,“清和,咱都是一家人,该说的就得说,他们几个的脑仁就瓜子仁大小,十个他们加在一起都不如你聪明能干。”
这话说的,一屋子人都笑了,他们都不在乎被亲爹嫌弃,也不是一次两次被嫌弃过,没啥不舒服的。
“好,那我就说,想问问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姐姐姐夫,你们有没头想过自己开厂子开公司?”沈清和也是想问问他们几个是不是自己很有想法,有没有幻想怎么弄大生意,怎么赚大钱,有没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也想看看他们有没有乍富之后的那种膨胀。
八人齐齐摇头,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弄不了那个,没那本事。”
杨大哥可不知道妹夫有试探他的意思,老实的说,“清和,我们四家八人都是老农民,也没有多少本事,要不是你愿意拉拔一把我们四家。如今我们肯定还在家里种地,其实种地才是最适合我们的。
只是因为你,才有我们现在的一切。我们都不是有什么大本事的人,生意做的好,也是因为你配的卤料好,卤菜味道好,又做的最早,才闯出名堂来。
至于开工厂开公司,我们真没有想过,也不愿意开。只想等孩子们都大学以后,家里的条件好些以后,都回青山屯,在家里伺候爹娘不再出去。”
杨家人的品行,还是不错,至少他们有自知之明,知道有些事不是自己驾驭得了的。
端起茶杯,喝上一口热热的茶,润润喉,“既然大哥说的如此清楚,我就说说我的想法:
大哥,二哥,三哥,姐夫你们四位和我家大哥都是老实人,玩心计,玩阴谋诡计可玩不过那些天生骨子里就带着狡猾的人。
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商海搏击,有些人骨子里带着淳朴,怎么也学不会那些阴谋诡计。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和他们争抢。
近几年几位哥哥与姐夫的卤菜生意不要停下,但是也可以多开几家店铺,电器,服装生意都可以做。家里的卤菜生意已经走上正轨,别的生意都可以参与,年后我会带着帝都的大哥去鹏城进货查看市场。
大哥二哥三哥姐夫都跟着我去,你们五家一起进货量大,批发价格要低很多。
从今年开始,每年赚的钱,留够下一年家里的开支还有做生意需要的本钱,其余的都买房子,在省城都买了房子,以后就不要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