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去样板间,直接到他看好的那栋楼还有楼层户型看了看,他看的是一楼,前面还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子,养养花,什么的,都挺好。
这么贵的楼盘,防潮处理应该是不错的,底下是地下停车场。潮湿本就不是很严重。
二百一十平,外面有个三十平的小院子,五室两厅,客卧不是很大。
转悠一遍,觉得还满意,沈清和就不想再多转,连着两个车位,一起买下来。
回到售楼部,好几个人好笑的瞅着沈大成,肯定又白忙活了。
沈大成心中也没有觉得能成,客人看完以后,什么话也没有多说,只是点了一下头。
坐下以后沈清和才问,“麻烦问一下,我刚才看的那套房子还有加上两个车位,付全款,有多少优惠。”
此话一出,坐在沈清和身后的一位售楼员,诧异的扭头看了一眼,全款,就是一些大明星来买房子,也不一定能付全款。
这位口气有点大,他不以为然的撇撇嘴,然后扭头再给自己的客人介绍房子。
“啊,全款,有,有,有优惠,我去找经理再确定一下行吗?”
“行,我等你。”
小区环境,还有住户类型,都挺好,沈清和想着先买下来过度一下。
沈大成快速的跑到后面的经理办公室,“咚咚”。
“进来。”赵经理正在看报表。
“经理。”
“小沈,有什么事情?”
“客人问,买八号楼一楼那套两百一十平的大房子还有两个车位,付全款,有没有优惠?”
沈大成难得没有紧张到结巴,一口气说完。
“付全款,不错啊,小沈,搞定一位超级顾客。有优惠,九五折。”
这是公司为了快速资金回笼,鼓励客人们付全款,给的最低折扣,即使优惠,但是大部分的住户还是选择的按揭分期付款。
随后经理也亲自出来,一切都办的很快,一群售楼员张大嘴巴,不可思议的望着这位穿的不咋滴的土豪。
还悄悄吐槽,下次麻烦你穿的像个富人,不要愚弄我们这些凡人。
房产证这些证件,只要付款就可以一起办。
半个月以后,沈清和的所有手续证件全部办好。顺便退掉了阳台房,和室友们说了一声,然后搬进新家,买了一辆不错的越野车,回老家买普通轿车不经造。
给老家的父母,转了三万块钱,让父母还掉家里的欠债,还能余下几千块钱,先用着。
沈父还追问了半天,怎么一下子有那么多钱,每个季度儿子都给家里转一万到一万二,这次虽然迟了差不多一个月,可是多了一万七八千块钱,一个老实把交的农民,很担心儿子学坏,做了什么违法的事情。
被追问的没有办法,沈清和只说参加公司的抽奖活动中了一个米国豪华游还有一笔不菲的奖金,再问他就说,等段时间回去再详细的说。
沈父看问不出什么,也就不再追问,只是再三叮嘱儿子在外面注意安全,还有别违法乱纪就行。
他身体如今也不太好,家里的一切重担都压在大儿子身上。他也不想把儿子想像成坏人。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不是被逼到死角,不会做什么违法的事情。
沈清华晚上,看到哥哥发给他的微信 ,还有转给他的钱,不可置信。
他以前一个月才四百块钱的生活费,现在一个月一千,比很多县城的同学生活费都要高。心中幻想着新衣服新鞋子,哥说了,手表等他忙完事情回家的时候带给他。至于在同学面前显摆 ,还没有收到衣服,也就只能等着。
在沈清华的日夜期盼下,五天以后 ,他终于收到哥哥寄来的衣服鞋子,全是洗过的,用干净的布袋装着,还有一层纸袋,再就是干净的纸箱子。
每天,他都去一趟学校大门口的门卫室,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包裹。
晚上,下晚自习,回到寝室,宿舍的同学们,看着沈清华拆包裹,有一位走过来,好奇的问,“沈清华,这就是你日夜期盼的包裹,从哪儿寄来的?”
大家最近都知道沈清华每天要跑一趟校门口的看包裹,但是不知道是谁给他寄包裹。
“京城寄来的。”沈清华挺直腰板,骄傲的说着。
“哦,是不是咱老师挂在嘴里的那位沈清和学长,你大哥寄来的。”
“嗯,我大哥前段时间去米国旅游,给我买了不少衣服鞋子,说是先给我寄三套换洗的,其余的等他过段时间带回家。”沈清华说的云淡风轻,好像没有什么大不了一样。其实天知道,他装的有多难受。
宜城(纯属虚构,别对号入座),是国家级贫困县。就是县城的居民,条件也不咋滴,只是比农村强一点。与市里其他县城比,都不是一个档次,宜城四面环山,只有两条条路,通往外界。
宜城起步晚,还有闭塞,穷的很。但也有一些富人,去过国外的也有,只是大部分都只是在电视上,电脑上看过听过,去过的还是很少很少。
隔壁床铺的一位同学刘汉民,羡慕的说道,“你哥真有本事,还去了米国旅游。”
“我哥去年就去过一次,不过是公事,这次是单纯出去玩。上次,他没有时间买礼物,他说这次全部补上。”
宿舍的其余同学们,都羡慕不已,沈清华哥哥毕业几年了,学校的老师们,还屡屡提起,经常用沈大哥的优异成绩教育他们。
以前听着还不服气,现在想想,还是人家有本事,读书厉害,参加了工作也很厉害。
“我以后有你个那么厉害就好了。”刘汉民和沈清华还是初中的同学,只是他家住在镇上,家里条件比住在山沟沟里的沈家好多了。
“汉民,会的。我们以后都不会比我哥差。”沈清华安慰着老同学。
其余的同学也很感慨,他们对沈清和这个名字听出茧子来了,学校的老师时不时提起来。以前也有比沈清和更加优秀的学生,只是都是很久远的老学长。
可能觉得时间距离有些遥远,最近几年最优秀的就是沈清和,老师们也是频繁提起。
包裹在拆开,沈清华一件一件的小心放在床上,他拿起最后一套衣服,站起来展开在身上比试着,几位同学也围过来欣赏。
最后拿出来的就是两双鞋子,看的几位小伙子眼热不已,普通人家的孩子哪个没有名牌情节,都有。
京城
新家的一切全部安排妥当,车子也买了。家里布置的温馨,漂亮,一切都是新的,安静的享受当下。顺手改装了一下新买的越野车,在末世就学会了怎么改装,能量和汽油混合动力。
加好满满的一箱油,但是他还是喜欢用能量驱动汽车。环保,一粒能量石,可以用很久。
小院子里面,种植了不少名贵花卉,隔壁好像也搬进来一户人家,住的是什么人,沈清和不知道,只是知道隔壁有人住。
沈清和坐在小院子里,喝杯茶,悠闲的想着,自己该干点什么好,总不能不做事吧。
上班给人打工,他不喜欢。创业,似乎很麻烦,做什么好呢?
一个人坐在院子内发呆,闲着无事,玩起来手机,点击大学同班微信群内,刷出来N条99+,他随意点开看看。
一条条的看完,他才知道原来是他们班一位同学生病了,危在旦夕,这位同学家里已经散尽家财,如今同学生命垂危,大学同学们一起捐款。
沈清和记得这位同学,大学考研在本校继续攻读学位,这点提醒了沈清和,他也可以继续读书,反正他还年轻,不同班同学都还小一两岁。
沈清和看见班长的号召,想着自己也尽一份力,仔细翻阅了同学们的捐款记录,最多的是十万,那位同学家里是富豪。出手阔绰,应该是一下子捐出了全班同学捐款数字的总和。
沈清和想着,自己该捐多少,他在群里@班长:
【孔翔同学的病情怎么样了,在京城还是什么地方的医院住院,望告知。】
班长可能此时在上班,也没有回复沈清和,群里很多窥屏的人,看到万年不冒泡的人不发言的人,居然出现,都挺好奇的。
全班同学都知道他们班这位所有教授都喜欢的学生,最后没有读研,原因就是沈清和同学家里太穷,他无法看着家人欠债他还无动于衷,依然上学,即使他读研花不了多少钱,可也没有赚钱帮家里还债的能力。
在诸多教授的惋惜声中,奔向了社会,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工作是走向社会的同学们中起点颇高的。当然也有同学在家边读书边工作,准备考公务员。
没想到这位同学还能愿意给孔翔同学捐款。大家都暗自猜测,谁也没有主动发言告诉沈清和,可能还是因为不熟悉或者大学时在学业上被他碾压过度。
不管什么原因,没有人理可怜巴巴的沈清和。半晌之后,沈清和见没有人回自己,无奈的,他只好给班长转账,他想过还是别超过那位富豪同学,他也不想抢人家的风头,本来自己就不受同学们待见,自己何必在遭人厌,转了六万块钱,然后果断下线。
既然确立了目标,沈清和也不在茫然,想想回家的事情,还有给家里盖房子的事情,今年肯定无法盖房子了,马上就是十一月,天气冷了起来。不适合盖房,但是家里的房子还是要找人换换瓦片,还有换两根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