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有边关将士的严防死守,否则望边县还在不在这里都难说。
“大人啊,我望边县今年不用再死那么多人了,呜呜呜呜!”
“您是不知道,每年看着收尸车收着的那些冰冷的尸
体,属下这心里难受啊!”
“只是大人咱们能不能不要种草,我望边县地广人稀,种那么多的划以后想拔也拔不掉啊,呜呜!”
边说边哭,赵致远的话让其它县令也都小心翼翼的。
谢一林:“各位在座的也是这么想的?”
其它人都是连忙点头。
他们都不想种草,想种粮食。
粮食能吃,草也能吃,可不是人吃的啊。
这位谢大人刚上任不久,就能够给他们弄来粮食,这就是能耐。
只是种草这想法,真不敢苟同。
粮食给送来了,他们欢迎的紧,可是这草真的没有多大的用处?
难道要在冬天里铺着过冬,这个法子他们也是知道的,可是也用不了那么多吧?
一个个的都一脸期待的看着谢一林,希望能够得到谢大人的点拨。
谢一林继续道:“临时还不能和你们说,万一被别的府城学去,咱们就失去先机了,有一句话提醒你们,如果没有把草种好,年后你们可别再找我哭,哭并不管用!”
嘎!
还在抹眼泪的赵致远突然间熄声了。
众人:这家伙以前是学变脸的吧,说停就停。
谢一林没有管赵致远,又道:“这么说吧,借来的粮食给你们发下去多少,你们就得还多少,能不能还得上,就看这些草的长势了!”
众县令呼吸都有些变了。
要还粮食他们是知道的,在发下去的时候,谢大人就和他们说起过,不过还的时间在众县令的想法里,至少也得二三十年之后了。
可是没有想到,谢大人竟然告诉他们地里种的那些被他们看不起的草就能用来还粮食?!
这惊喜可太大了。
以后就把地里种的草当祖宗了……
随后,谢一林又提起了要做贸易的事情。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年了,知道大家没有银子,所以就以物换物的来换取自己需要的一些东西好了!”
“大人英明!”
这是最好的办法。
谢一林并没有就此歇语,而是继续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各个县府要办,彼此之间也要办,每个季度还要办一个更大的,比如地点如果在祈台城,东西更全,人也更多,你们认为如何?”
赵致远连忙问:“大人,普通人能够来此处吗?”
谢一林:“自然!”
“只是有很多家里年老体弱的人不适合长途跋涉,年纪轻壮的汉子又有很多不太懂这些的!”
“我们县和望边县相邻,来府城有些远啊!”
此时,各个县令纷纷说起了自己的难处。
谢一林就是静静的看着他们。
一直等到众县令闭嘴。
众人都低眉顺眼的,担心谢大人一生气将他们给撵走了。
谢一林却是笑了起来。
“解决问题是为官之首,各位在一些事情上应该算是上谢某的前辈,不过还有一句话就是,宝剑锋从磨砺出!”
“困难多的是,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我一个人解决了,那么,诸位,还有必要存在吗?”
“属下该死!”
呼啦!
下面跪下一大片。
那些没有及时跪下的也连忙跪了下去。
他们刚刚忽略了镇守使的身份,只是习惯的以为这些事情说出来就能够随便的帮他们解决了的。
毕竟
这位谢大人一来边关,马上就有人得知这边缺粮食,马上就送过来了。
而他们所说的都是小事一桩,还用多做考虑吗?
分分钟就给解决了啊。
可是他们却忘记了,身为县令也是为官之人,长年的不作为已经让他们的心思麻木。
谢一林虽然是年轻,可是新官上任,谁还没个三把火想烧烧的?
原本是没有打算的,见这些家伙竟然将自己的份内之事也想扔给他,那就顺便烧一烧吧。
有些人,烧烧也许还能够变成个金钢钻也难说。
再也没有人敢再拿地方上的小事来说,而是相当用心的听着谢大人的教诲。
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位新任镇守使大人,不但年轻,还特别的有心计,手段也特别的高超,让他们这些老油子都不敢有多余的想法。
能变好谁还想过这吃了今天没有明天的的日子哟!
随即,谢一林当场就将半个月后举办第一届贸易会的时间定下来了。
腊月初八!
过了腊八就是年,赶在这一天办完,还能够让道远的人赶回去过个年。
比如望边县这种特别偏远的,就算是走回去,半个多月的时间也足够了。
“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不知能否请大人解惑?”赵致远往外迈了一步有些不自信的问道。
谢一林平静的吐了一个字:“讲!”
赵致远硬着头皮问道:“贸易的东西有什么多的东西吗?可有什么要求?”
不是他头铁,实在是他自己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到县里有什么可拿来交换的东西。
可是又担心贸易会里会出现很多粮食之类的,如果他的县下没来,那就太让人难过了。
再想到别的县里的人都高高兴兴的换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过年,而自己县下则是和往年没有不同,那就更悲催了。
谢一林看了看他,又看看其它人。
都是一样的脸色。
毕竟,都一样的,穷啊。
好东西真没有。
“贸易会里比较多的东西鉴于边关这边的情况特殊,最多的是以粮食和蔬菜为主,这些由我来亲自联系,既然是以物换物为主,也不会太贵的离谱,至于要求,你是想问对于县下人们想要拿来交换的东西的要求,是吗?”
赵致远使劲点头。
大人真是个明白人。
他都没好意思说出来。
谢一林:“没什么要求,大到骏马香车,小到吃喝拉撒能够用到的普通家什,只要是能够拿来的都可以,你们用不到的其它人说不定能够用得到!”
赵致远突然道: “大人,是不是咱们种的草也是……”
谢一林点头,看向赵致远的目光带着赞许:“不错,能够时刻的记得,以后也算是贸易会的一种物件,不过在收割之后一定要保存好,你们那里比较远的,可以晒干再运来,霉烂的东西可不会有人要!”
“多谢大人提携!”赵致远又想哭了。
第151章
赵致远这次是被感动的想哭!
谢大人,大好人啊!
还能够想着提醒他们种收草之后的事情, 太尽心了, 太让人感动了。.
实在是这些年都没有遇到这么正儿八经的为他们着想的上封了,这一遇到一个吧, 一点点的改变都让他们激动的难受。
能够让他们这些人看到希望, 就是好人!
好官!
绝对的!
其它县令也是一脸认真, 都悄摸的记在心里了,他们县里也种了不少的草呢。
原本真是没有在意的,可是现在不在意是不可能的了。
草能当粮食, 要不是谢大人亲口说的他们都不信。
可是谢大人说的,他们就信。
因为谢大人给了他们粮食,虽然是借的, 关键是前几任连借也借不来啊。
这可不是一点两点的粮食, 还有这么多的办法给他们摆在面前,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他们能够活的更好。
就算是之前被通知来的时候还有些情绪, 现在也都消失不见了。
这样的通知, 多来几次,也乐意。
各县令往回赶的时候, 都是疾如风。
不用任何人催促,这可是关系到他们下属的性命的大事, 怎么能敷衍。
此时敷衍了下属,那么下一年,下属就会用性命来敷衍他这个县令。
那可不是他们能够承担的起的。
更何况有镇守使大人撑腰, 必须以让下属的村民拿出更多的东西来贸易会才行。
他们都回去想办法了,谢一林这边也没有闲着。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是不可能收回来的。
而谢镇守使也没有想过要收。
县令们回去安排自己要带到贸易会的东西,谢一林也没有闲着。
当天就直接去了边关大营。
说是要感谢老爷子的相助,实际上在离开的时候又向叶将军借了二十个骑兵。
骑兵嘛,自然就是骑术超群。
二十个骑兵在叶子明副先锋的带领下,当天晚上就离开了边关,前往地方,有去各个府城的,也有去京城的,他们身上带着的是数千张的邀请函。
只要将这些邀请函能够回来一张,谢一林说了就会帮着他们边关的将士的送来一百斤的蔬菜和粮食。
虽然不是白送,可是也是让叶峰当即就拍板同意。
他们不缺银子,边关将士的俸禄虽然是来的比较不及时,可是并不似吃食一样的断掉,因为那些人不敢。
将士们真摞挑子不管了,谁来?
没人敢来挑这个担子的,至于粮草之类的,那就是慢上几个月也是常有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