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关青接话道:“来往县府没有马车的话,也得两天!”
吴家兄弟噤声了。
是啊,这两天都用来赶路的话,卖的价钱是一样,那为什么还要傻兮兮的去外面卖呢?
看向谢一林的眼神更崇拜了 。
谢秀才就是不一样,想的周到也细致。
谢一林轻的笑了笑,这么简单的事情还用得着说的这么明白吗?
事情说到这里,就算是讲透了。
吴北带着兄弟们回家去做打算了,他们这是分家过了,好几家的呢,总得回去通个气。
李关青却是很果断,在离开之前,当即就买了一百株。
因为担心自己带回家去养不好,付好钱之后就暂放谢家,明天再来搬走。
谢一林就找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了李关青的名字和株数,以及钱货两讫的字样,一式两份,让李关青明天带着这纸样过来取种苗。
当然了,要是这张纸给了别人,他也认。
李关青连连点头,肯于不可能给别人。
商量好之后,李关青告辞回家了。
倒是村长爷四个,一直呆到了最后。
见只有谢家人了,爷四个好一番的商量之后,出乎意料的也买了一百株。
谢老爷子:说好的糟蹋地的呢?
村长有些磨不开的道:“孩子们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哎,也给我们写个纸条,我们的还得多放半天,下午再来取!”
上午他们要去翻地。
写两个纸片的事儿,当然没有问题,谢一林同样的写了两份,村长一家拿在里也走了。
送老爷子回老宅的时候,大伯跟着谢志安一起回来了。
里还抱着装着银钱的袋子。
“我和你大伯娘商量了,东沟的地方我们也种上,小林子你看得需要多少能够?”谢志安回去就和刘氏好好的商量了。
这几年,因为谢一林成为秀才,把地放在他的名下没有了税赋,再加上幸运的身体也好了,不用一直抓药,节省下来不少,倒是让他们家攒了一些家底。
地里产出的足够一家人吃喝的,在得知李关青几家都要种药材的时候,两口子也有了心思。
东沟的那块地,他们是打算播春粮的,收的晚,收成有的时候比冬播要强一些。
现在正好是空着的,收拾出来也不麻烦,所以商量好之后,谢志平就抱着钱袋过来了。
谢志安是想劝劝的,毕竟大哥攒点钱不容易。
只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越是自己家亲大哥,这话越不好开口。
万一要是年后他们种出来卖了钱,大哥家被自己劝的没种,这以后哥俩相处都不得劲了。
第99章
谢一林笑着把钱推了出去:“大伯, 您想种苗好说,钱您收回去,……您先听我说!”
“可是这……”谢志安有些急。
见大伯着急的往这边推钱, 谢一林继续道:“我以后肯定是常年在外面了,家里还得靠大伯多照望,这两年来,大伯辛苦了,小林子在此,谢过大伯!”
谢一林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对着谢志平施礼道谢。
谢志平连忙拉住:“一家人,可别说什么谢不谢的,互相帮衬都是应当的, 你不是也帮着幸运恢复了,大伯都没有好好谢你,可别这么说,大伯心里不得劲!”
谢志平连忙把大侄子拉了起来。
要不是有这个天才大侄子,他们大房的日子还指不定过成什么样呢?
谢一林站直了身子笑了笑道:“大伯说的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这种苗您拿回去种就行了, 不成的话就当小林子孝敬大伯了,种好了的话, 您到时候把药材卖给我就行,这样谁也不亏,大伯您看成不?”
谢志平的眼睛有些红。
小林子真的长大了, 说话办事沉稳有力。
就连他这个当大伯的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最终,只得感动的点了头。
在心里谢志平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药材好好侍弄,绝对不能让侄子亏的厉害。
第二天一大早。
李关青赶着牛车来把他的种苗拉走了,谢一林跟着去帮忙。
不到午时就种完了,谢家人又都去了东沟,谢志平家的这块地要翻好,据说是要种药材了。
吴家兄弟各自在自己家找了一块闲地,也在翻地,据说也是要种药材的。
村长一家把自家靠村最近的一块地也翻出来了,据说是为种药材做准备。
村里人:……村长这改变够大的。
下午,吴家兄弟来买走了一百颗药材苗。
在缸里还剩下了五十来颗,谢一林就去和谢老爷子商量了一下,谢老爷子握着胡子点了头。
同意将老宅屋后的自留地翻出来,也种上。
这自留地不多,很快就翻完种好。
谢老爷子心情复杂的紧。
这地方可是自己年后要用来种菜吃的,一年到头的菜都是从这里种出来的,这要是……
算了,已经答应乖孙子了!
从此,下河村的人多了一个习惯,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到这几家种药材的地头上蹲一会儿。
不能进去,万一踩坏了咋整?
在地头上蹲着看看还是没问题的,虽然什么也看不见,在外面一层层的蒙了那么多东西呢?
只是在地头上蹲着的心思却是没有淡下来的样子,甚至还越来越强烈。
尤其是进入腊月的第一场雪之后,来地头窜一圈的人多了不少。
下雪之后的第二天早上,谢一林就把自己家的地头扒了一点缝。
看着还泛着青绿的药材在地里生命力顽强的活着,他开心了很多。
真担心温度一下降会影响到啊,现在不用担心了,小心翼翼的又蒙好才和旁边来看热闹的人闲聊。
“长的可真好,还这么青!”
“ 是没有想到啊!”
“看来冻不坏,要是能行的话,下年我们家也种!”
“还得先看看才行!”
并不是每一家都能够把自己家的地安心的空出来的,那可都是粮食,而且这小苗还那么贵。
在没有看到谢家赚钱之前,他们是不打算种的。
谢一林没有任何的劝说 ,同时也是这么和家里人说的,幼苗必须要收钱,以后也会以这个价格来。
自己家里人不收就罢了,大伯那是和老爹的亲兄弟,其它人呢,这肯定不能一样。
就算不收钱,就依某些人的想法,如果最终没有卖到钱有可能还是他们的不应该。
凭什么呢?
所以,谢一林一开始就是把门槛给抬高了一些。
想种,可以,亏赚自担!
不种,无所谓,自家无责!
腊月初八,喝过腊八粥,谢一林带着爹娘给准备好的东西和王雨一起去了镇上齐夫子的家里送节礼。
齐夫子高兴的拉着他的就没有松开过。
坐了一会儿,谢一林就离开夫子家去了隔壁村的何家。
当还在看书的何平雨看到谢一林带着厚重的节礼来自己家时,脸上的兴奋压也压不住。
何家人更是高兴。
谢秀才来他们家拜年啊,这可是得很好的关系才能来往的。
当即要留饭,不过谢一林仍然婉拒了,因为他们还要赶回村子里,来这边就是看看酿了多少酒了,有人正好要去京城所以打算带一些去。
何平雨当即就带着谢一林去了酒窖,二十坛子的酒整整齐齐的摆在那里。
谢一林当即写了一张条,然后让王雨把酒搬到车上去。
“年底就停了,好好过个年,等过几天把其它的都送过去一起结账,别太累了!”
何家人:“一点也不累,真的,充实着呢!”
这一年多卖给谢家人的酒,可是养活了他们一家子。
吃喝用度都宽绰了不少。
何家人的脸上也没有了以前的愁苦,再看院子里挂着的肉菜也不少,看来这个年是能够过得不错。
谢一林道:“那就行,我得回家了,爹娘还在家等着我,提前给您拜年了,过年好!”
何老爷子满脸都笑出了褶子:“好!都好!”
没有比今年更好的年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谢一林上了马车的一侧,王雨赶着马车往下河村赶去。
谢一林刚离开,何家脸又赶紧去准备着酿酒了。
年前还能再酿出来几坛,干劲十足……
回到家之后,马车上的酒只留了五坛,其它的都放进了地窖。
万容将赶制的几套衣服用布皮包了起来,又收拾了很多吃食放在一边,再看着谢一林把装的满满的书篓也背了出来,眼睛有些酸的拉着谢一林胳膊,不时的轻拍一下表示着她内心的不安。
将书篓放在一旁,谢一林扶着娘坐在一旁。
谢志安则是将自己家熏的鱼和肉都挂在了门口的屋檐上,明天一早走的时候能看到,避免忘记拿就不方便了。
谢枝落给家人倒了茶水,也红着眼圈坐在一旁。
谢一林不由的笑了起来:“娘,我只是去京城过一个年,您这样我还怎么安心的去找老师啊?”
万容眼泪刷的就掉下来了:“娘知道,就是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