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倒好,跟对了队长,一次任务就能拿到如此多的积分,足够他们把高级修炼室当宿舍住,肆意挥霍了。
第二天是周日,在荒野中受苦受难一周的学生终于可以放松放松。
这次都没有人选择回城市了,难得的休息日,难得能好好睡一觉,谁也不想在飞梭上坐七八个小时。
这次任务把学生们折腾得太累了,周日一整天的时间,基地里都很安静,修炼的修炼,休息的休息,路上基本看不到人影。
短暂的休息日之后,新的一周到来,照例是以检测任务开始的,一周过去,学生们或多或少又有了进步,研究人员通过检测任务可以及时掌握他们的进步。
吃过午饭后,主办方可能是良心发现,念在学生们都很累的份上,并没有立即发布新任务,而是安排了文化课。
一下午的时间,学生们都集中在一间影音室里,观看最近三年蓝星大学生联赛的比赛视频。
每年的联赛都是全球同步直播的,出于时间限制,必定无法播放比赛的全部内容,而基地里保存了很多根本没有对外播放过的影像资料。
当然,重点不在观看,而在于分析,基地安排了多位分析人员,从各个方面对之前的比赛进行了专业的分析,除了对联赛发布的任务分析以外,还对往年团队赛中各个小队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点评。
如今国内选拔赛只剩下四十五位学生,最终会从中选出三十位正式选手,为了以防万一,至少还要准备六位备选人员,也就是说,一路淘汰至今,最终的人选差不多都已经圈定了。
接下来国内选拔赛集训的重点已经不是淘汰,而是着重培养剩下的这些学生。
这也是为什么基地会安排上周的任务,算是给学生们一个刷分的机会。
让学生可以靠实力击杀异兽刷积分,然后用积分兑换修炼室的使用时间,提高自己的实力。
之前的团队任务,学生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异兽,大都是主办方安排好的。
再加上比拼任务完成时间,学生们也没有精力探索固定路线以外的区域,所以一场任务结束后,一个小队能拿到的积分大致是固定的,使用起来紧巴巴的。
现在还能留下来的学生都是重点培养的苗子,所以主办方给他们发放了福利,安排了一个不限时间的自由任务,把他们投入一片荒野中,最终能拿到多少积分就看他们自己的实力了。
强悍如江杉和师言,带领小队成员刷了三四千积分,弱一些的,几百积分还是能拿到的,只要有积分,接下里的空闲时间,修炼就不需要发愁了。
当然,学生们是不是也把之前的任务看做是福利任务,就说不准了。
主办方给学生们休息了一天,又放松了一天,周二的时候,再次发布团队任务。
安防的飞梭将所有学生都投放在同一个任务起始点。
飞行全程,飞梭的玻璃都是封闭起来的,直到走出飞梭,学生们才得以观察到周围的环境。
这次任务,主办方也为学生们准备了部分物资。
江杉打开主办方提供的背包一看,是一大盒半凝固状态的营养液、登山的辅助装备和三个伞包。
看到这样的物资,江杉又抬头环顾了周围的环境,只见他们一群人身处在一个山谷中,山谷中红花绿树,景色宜人,四周却是一圈山崖峭壁,抬头只能看到一道天空的缝隙。
江杉仰着头,试图看到山崖的顶端,可是突出的山石干扰了她的视线,看来看去,也只能看到那道狭窄的天空。
“看来是要我们爬上去了。”
江杉头仰着仰着人就往后倒去,师言立刻挪动身形,让后仰的江杉靠在他怀里,然后他听到江杉悄悄的说:“绝对不止一千米。”
江杉的精神力向上延伸出去八百多米后,仍然是山石峭壁,再想想一贯心狠手辣的主办方的风格,她对周围山崖的高度已经不抱期望了。
江杉和师言聊天的时候,周围的学生也在议论,别的不说,分给他们的物资暗示的已经够明显了,这次任务就是要让他们爬山。
“竟然给准备了三个伞包?完了,这任务肯定很难,安防觉得我们多三条命都不一定能完成。”
“啊,给了这么多营养液,不就是说我们连吃行军干粮的功夫都不会有吗?能腾出手来把营养液往嘴里一倒就不错了。”
“重点是爬山装备啊,发这种四肢辅助装备,我们要爬多久才能爬上去啊?”
……
不愧是在黑心的主办方手下存活至今的优秀者,只看主办方提供的物资,就能窥见自己悲惨的命运。
学生们没抱怨几句,主办方的任务通知就发送了下来,任务通知简单而明确,就是让他们爬到山顶即可。
不限时间,不限方式,以完成顺序排名。
可学生们只从这些任务描述中看出一个字:黑!
什么样的任务不限时间?
是那种主办方都不确定他们能不能完成,多久能完成的任务。
上一个不限时间的任务是迷宫,多少学生在里面转得晕头转向,找不到出口,死了一脑袋脑细胞才终于逃出来,一段时间内连门这种日常的物品都看不得。
看到门就会想起迷宫中那似乎无穷无尽的门,甚至会做噩梦。
学生们一致认为,迷宫任务之后他们没患上幽闭恐惧症都因为自己内心强大,不然在走也走不出去的封闭走廊中一次次崩溃,最后出了心理问题,主办方是可要负责任的!
想起之前惨痛的记忆,再看看这个不限时间的任务通知,学生们的心情可想而知,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一个个面无表情的。
“无论如何,先往上爬试试,注意背好伞包,你们先上,我殿后,二二一吧,我们错开位置,有什么问题及时沟通。”
注意到队友都看向自己,江杉仔细检查了发放下来的登山装备,招呼队友准备开始任务,以两个、两个、她殿后的队形爬山。
他们没有选任务的权利,所以甭管什么任务,上就对了。
师言跟着点点头,表示自己也是同样的想法。
两个团队的十名队员开始穿戴登山装备。
其实学生们自己准备的背包中,大都也备着登山装备,就像江杉和师言第一次任务时,就是靠自己的登山装备走捷径爬上最后一座山。
第139章 遇袭
不过他们两人的登山装备的特点是轻巧, 快速,只要实力强悍,几百米的山很快就能爬上去。但相应的就是, 持久力不行,且使用起来危险性大。
因为中间需要找到合适的站立点再次射出抓钩, 所以不适合用于攀爬太过陡峭的山, 以及攀爬很高的山的过程中。
这次任务正好这两点都符合了, 对于这种又陡峭又高的山来说,主办方提供的四肢辅助登山装备才是最合适,也是安全性最高的, 至于缺点, 大概就是费力且攀登速度慢。
江杉等人仔细地将四肢辅助装备穿戴到身上,背上自己准备的背包, 然后在自己的背包外背好伞包。
接下来,江杉小队和师言小队选择了向阳的山壁,在两片临近的地方开始爬山。
当然, 所谓的临近并不是靠近,互相之间还隔着一段距离,保证互相不干扰,但关键时刻来得及互相救助。
其他小队看这两个小队已经开始准备, 也纷纷穿戴起了装备。
这次可是难得的,可以和一直排名前二的队伍一起开始任务的机会,其他时候,不是起始点根本不在一起, 就是路线不一致,看不到对方在任务中的状态。
其他学生都很好奇,江杉和师言的队伍,在任务中到底表现如何。
这次登山任务是个观察的好机会,登山是纵向上的,只要距离相差不远,往上往下看看,很容易就能看到其他学生。
大家一起开始任务的话,可能有不短的时间都会处于互相能观察得到,一起往上攀爬的状态。
江杉和师言看着队友都爬上去之后,最后才开始爬。
这套四肢辅助的登山设备,需要先向上射出一个抓钩,牢牢插/入上方的山壁中,抓钩连接的绳索牵引在使用者的腰间,主要作用是以防万一,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确认抓钩在山壁中抓严实后,学生的四肢都绑着专门的电动金属抓钩,能轻松插/入坚硬的山壁中,以此借力,一点一点往上爬。
这是真正的“爬”山,后出发的学生抬头放眼望去,看到山壁上挂满了自己的同学,大家张开四肢,像壁虎一样在几乎与地面成垂直状态的山壁上爬动。
在江杉和师言的指挥下,两个小队的队员并没有全力快速往上爬,反倒是一步一步,安全为重。
江杉认为,这个任务是不限时任务,除了爬山以外,肯定还有其他考验,现在任务才刚开始,远远不到拼冲刺速度的时候,他们还是合理分配体力,稳妥为主。
有些小队与他们的想法一致,一直都在慢慢的爬,但也有小队的队员集体发力,快速向上爬,很快就反超了先出发的江杉和师言小队,以及斐韫和章敏晖等人的队伍,在山壁上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