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屋搭建完成。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流逝,太阳落山的时间也越来越早。
为了赶工作计划,每天晚上,他们都会拿着火把砍树搬木。
又是一天清晨,地上铺上了厚厚的枯叶,棕色的叶片上结了一层雪白的霜花,随着太阳升起,它慢慢凝结成透明水珠。
高大的杉树屋旁边堆砌了几大摞树干,还有一堆形状各异的岩石和鹅卵石。
杉树前伫立着一间草棚,它的顶端上缓缓升起一缕白色烟雾,飘散到高远的天空。
棚屋内,原初贝在编竹筐。
她坐在木墩上,脚边堆着几个编好的筐子,手上编着竹筐也初具形状。细细的竹片一上一下的横竖交错,不停地重复,直到把最后一缕嵌入筐边。一个手臂长短的方竹筐就完成了。
原初贝把竹筐放在宽叶上,弯腰把晒成黑色细条状的榛蘑放进去。
满满装了一筐,她端着方筐走到身后的木架边,见四层架子几乎已经被放满了,她只好踮起脚把新的竹筐放到最顶端。
回到土灶前,白色的热气从铁锅里扑出来。
她把用冷水泡了一夜的野赤豆拿出来,洒进热锅里,等它们慢慢熬煮。
这是她昨天在林子里捡到的野赤豆。其实就是红豆,以前买回家的红豆长得矮矮胖胖,颗粒饱满,但这种野生的赤豆,豆子细长颜色,个头更小,颜色也偏紫红色。
她摘了很多回来,剥开以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等外面的水分蒸发,就能保存很久。
红豆需要煮很久,中途还要时不时用树枝搅拌一下,防止粘锅。
昨晚程年搬木头到很晚,还没起床。
她悄声走到杉树不远处,这里的土地里,埋了好几个坑的核桃,现在她打算把它们挖出来。
青色厚皮手工脱落十分麻烦,而且剥皮时还会留下的黑色印迹。
这个印迹好几天才能褪去,所以可以用沤烂法来去除青皮。
新摘的核桃要及时放在阴凉处,切忌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把核桃丢到稻草堆里盖住,或者干脆挖个埋进去,等上个几天,青色的核桃外皮就会自然发酵,发酵好后,青皮就会沤烂。
刨开泥土和树叶,坑里的核桃外皮已经发黑腐烂,露出了细长的果核。
她把核桃都挖出来放在竹筐里,在上面洒上一层草木灰后,提到小溪边放到水里浸泡,等天黑时,外面那些黑色果肉就能被水流清洗干净。
只可惜她的手上还是沾上了黑色,手掌变得黑黢黢的。
原初贝捏起一颗细长的核桃,长得与之前见过的又不同,与野赤豆一样,模样都是更细更长。
看着看着,她突然笑了。
回去时,程年已经起床了,正在码木桩。
抬头见原初贝蹦蹦跳跳地从林间走来,圆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大大的杏眼眯成了一条缝,红艳艳的嘴唇上挑扬起。
说也奇怪,原初贝身材瘦小,她现在穿得是之前捡来的毛衣。红色毛衣极其宽大,下摆长到她的膝盖,衬得她更加纤瘦。
但她的脸蛋却长得肉嘟嘟的,梳着两个辫子,像极了橱窗里那个最可爱的圆脸洋娃娃。
程年被她的笑容感染,心情也瞬间变得更轻松畅快。
他好奇的询问:“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么开心?”
原初贝跳到他面前,像是想到个极其有趣的笑话,捂着嘴笑吟吟地说:“我发现一个事情!野生的赤豆长得细长,但以前买到的红豆却矮矮胖胖的,野生的核桃也是长得又细又长,买到的核桃也是圆润矮胖!”
她笑容绽地更加放肆,见程年一脸不明就里,扬声说道:“所以想在野外生存,第一步要变瘦!哈哈哈哈哈哈~”
程年听完一愣,二人对视片刻,都噗嗤地笑了出来。
锅里的赤豆已经煮到软烂了,夹出一颗,用手指轻轻一捏就能被碾碎了。
原初贝把铁锅端到一边,把锅里的水慢慢倒出来,等只剩薄薄一层后,再用特制擀面杖往锅里不停按压,红豆慢慢被碾压成细细的泥沙。
舀出盛碗,往上面洒一些新摘桂花干,红色豆沙泥上接连开出,一簇又一簇的黄色小花。
桂花的香气与红豆的甜蜜相融,一碗秋天的颜色和味道出炉。
在木盘里放上几粒已经结上厚糖霜的柿饼,把佳肴全部端出去,放在树屋外面的长条木桩上。
这是他们的餐桌。
把树干从中间横面切开,用岩石把上面的木屑磨平,底部两边架两块石块就能平稳摆放。
自从有了餐桌,他们就告别了蹲在地上吃饭的原始时代。
餐桌中间摆了个竹筒,里面插着几株黄色野菊。
他们喝着热气腾腾的桂花红豆沙,入口沙沙,仿佛把暖秋装入了胃里,浑身变得暖洋洋。
柿饼也做得非常完美,外面自然沁出的天然糖霜包裹着棕红色果肉。
一咬就立刻爆浆流心,里面的果肉口感软糯莹润,蜜香四溢。
与没有糖的红豆沙完美结合。
程年吃饭的样子依旧赏心悦目,小口小口地咬着柿饼,眯着桃花眼,唇边的梨涡跟着露了出来。
原初贝端起木碗,挡住暗暗偷笑嘴角。
程年吃得格外餍足,那副样子像极了她养过的小猫,每回吃完喜欢的小鱼干,就会露出肚皮懒洋洋地躺在太阳下,怎么撸毛都不会不耐烦。
程年爱吃甜食,这是她通过梨涡发现的小秘密。
她特地多做了一些柿饼,但挡不住程年爱吃,现在已经只剩一半了。
为了过冬,她只好限量供应,一周只能吃四个。
又想起刚挖出来的核桃,若是能裹上一层蜂蜜,那滋味一定能讨程年的欢喜。
她瞥了一眼杉树木桩,上面已经刻上了四个正字了,在心里暗暗决定,等最后一个正字刻完,就把找野蜂蜜提上日程。
吃完早餐后,他们又去棚屋清点了一下食物。
木架被装的满满当当,旁边的几个大筐子也装满了橡果,木梁上挂了几只熏干的肥鸟。
看着这些存粮,他们心里变得热乎乎的,异常满足。
能摘到这么多果实,首先要感谢那本植物百科。
看了那本书之后,她才知道,居然有那么花草果实,能够食用。
就比如她这段时间一直在捡的橡果,外表硬壳,棕红色,长得像放大版的花生仁。
那天也是看书里写到了橡树、又称栎树或柞树,这种树木会结果实,这种果实曾经还是山民的主食之一,是比水稻和小麦还要古老的粮食。
晒干去掉硬壳,把果肉磨层细粉可以做橡子粉、橡子面以及橡子豆腐,粉跟面粉极为相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还能吃饱饭啊!
多读书,准没错!
木柴那边也备得差不多了,他们今天要试试打猎了。
因为原初贝一直记挂着兔子的事情,平日里也很在意动物留下信号。
如今这些信号越来越多,山林里似乎还多出了些大型动物的足迹,许是地震后现代社会崩溃,动植物得到了极大的生存生长空间的缘故。
那天他们捡木柴时,发现以前茂密低矮的草丛里,多出了几道宽大的通道,小溪附近也开始多了些陌生的三趾足迹。
还好,至今没发现大型的肉食动物痕迹。
程年打算制作一把弓箭,做弓箭最好的选择是红豆杉,红豆杉是一种天然的复合材料,纤维弹性极好。但红豆杉早就成了濒危国宝,一直没有大范围种植。
韧性和弹性还不错的榆树木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用石刀砍下一节笔直的榆树枝,切割成两米左右长宽。
把树皮剥开后,放在岩石上打磨,在前后端用石刀割出两个缺口后,再去林子里砍下藤条。
剥开藤条的树皮纤维,一扭一扭地编制成直线作为弓弦。
最后用力地把弓身弯成月牙状,再挂上弓弦。再砍一些细长的树枝剥去外皮,顶部磨尖,弓和箭都准备好了。
他试了试拉伸这把弓,弹性一般,太用力还会把弓弦扯断,但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作品了。
等之后抓到动物,炸出油脂后,用油浸泡一段时间就能让弓保持长时间的弯曲。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后面总会越来越完美的。
他们小心翼翼地走在山林里,空气里弥漫着草木的芳香,混合着树叶腐败的臭味,有些难闻。
半人高的灌木丛肆意生长,一条比人宽的小路被踩了出来。叶子都是往前方横躺着,应该是往前跑了。
他们踏过灌木丛,突然,不远处的草丛出现窸窸窣窣的声音,一只又很壮实的鸟在咕咕叫着。
羽毛是黑白相间,眼睛周边是绿色的,体积比之前抓的肥鸟还要大一点。
程年与原初贝对视一眼,都看见了彼此眼睛里的喜悦。他拿着弓箭,蹑手蹑脚地往前走了几步,距离那只鸟不过三米的距离。
用虎口夹住弓箭,对准大鸟,用力一拉,“倏”地一声弓箭朝大鸟身侧跃了过去。
大鸟受到惊吓,立马扑腾着翅膀飞走了。
弦也断了,程年僵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