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之前做生意,王翠英会觉得虽然赚的很多,但这也是她辛苦所得,她拿是应该的。但自打知道了陈丽云的情况,今儿这旗袍又卖出了那样的高价,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要一半的,毕竟旗袍这样的抢手货,要想能长久的赚钱,那就得把陈丽云笼络好了,不然陈丽云以后赚够了钱自己来县里开了店,那她不是一毛都赚不到了?
再说,还有点心生意呢。
现在陈丽云在她眼里就是金疙瘩,那是能自动产金子的,这样的人不笼络好,那是她傻!
“不行!”她一口就拒绝了,“这要是小本生意也就算了,我赚点辛苦钱我也安心。可你的绣品做的那么好,刚刚就卖出去了两件三百块钱的旗袍,这钱我可没底气直接拿一半。妹子,你啥也别说了,就当你放我这寄卖,每次给我点辛苦费就行了。”
陈丽云却不同意,当初她在百货大商场碰了壁,要不是王翠英这里给了她一个机会,她根本就赚不到这份钱。或者说,她根本没办法这么快这么顺利赚到这份钱。不管怎样,王翠英的这份恩情她是记在心里的。
“我只是做东西,卖东西却需要你,另外还有你这店面租金,还有你辛辛苦苦,还有我想的是咱们长长久久将这生意一直做下去。”陈丽云道:“翠英姐,你要是不同意,那我看咱们的合作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啊?
王翠英立刻急了。
到此为止可不行,这生意这么赚钱,她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啊!可是她要分一半么?
王翠英想了片刻,终于道:“那就三七分!材料是你的做活的也是你,所以你拿七,我拿三。我也是那句话,这你要是不同意,那咱们的合作就到此为止!”
王翠英是赌一把,说完了就小心翼翼看着陈丽云。
陈丽云当然不可能真的不合作了,能找到王翠英这样的合伙人太不容易了,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弃。
所以最后,两人到底是定下了三七分。
也因此当王翠英说想要未来大女婿和女儿以后在县里卖她做的点心时,陈丽云想也没想就应下了。
今儿这一趟来县里可谓是收获颇丰,旗袍今儿入账是四百块,左右薛莉莉那剩下的二百二跑不掉,所以王翠英就一起给算上了。另还有些零碎的帕子以及之前又卖出去了两套枕巾,虽然价格比卖给薛莉莉的便宜不少,但最后陈丽云却还是分到了四百八十块钱的巨款。
拿着这钱,陈丽云又去买了布料,顺带还给孩子们买了县里的点心。因着到这边没耗费太多时间,赶着下午最早的车回了镇上。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第23章
到镇上自然第一时间去见于老板。
于老板也正等着陈丽云呢, 一见到她眼睛都亮了,不过却强压了满脸的急切,请了陈丽云坐下,又热情的给倒了杯凉茶。
陈丽云开门见山道:“我跟县里那姐姐说了, 她是打算给女儿女婿卖的,只不过那边要到过年那会才结婚, 而婚后也只是开个小店面只在店里卖。我跟她说好了, 到时候不大量供货, 只供那个小店的量, 所以应该对你这边影响不大。”
要是这样说, 那确实影响不大。
于老板松了口气, 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 不过却是道:“那这个咱们可得在合同里写清楚,咱们签两年合同, 我每年在你这边有一个最低拿货量, 就算我拿不到这么多货我也得付你这么多的货款。同样的,不管你姐姐那边什么情况,又或者有没有外人要和你谈合作,你都不能违背咱们的合同, 不然就要赔偿。当然, 我这边也一样,合同对我们两边有一样的约束。”
陈丽云自然没意见。
于老板是早就把合同写好了的,上面写明陈丽云只能供货他一家,不过现在有了王翠英女儿女婿的情况, 就要另外再多加一条了。而他之前写好的一年要从陈丽云这里拿六百块钱的货,虽然跟绣品比起来一年六百块钱的货赚的不算多,但想想一块钱就有六块点心,这样一算这个量是真的不小了。
陈丽云不得不承认,于老板是个很有魄力的人。和这样的人合作,陈丽云相信他能更好的打开市场,而她对自己做的点心很有信心,便也相信以后于老板一年需要的货绝对不止六百块。
两人把合同从头到尾捋了遍,不过并没有立刻签约,于老板不怕陈丽云一个女人骗他,但却好心提醒陈丽云可以请了见证人过来帮着见证。一个是镇上的一个是下面村子的,都是本地人,请了人见证,以后谁都不好赖账。
陈丽云是第二天回娘家叫了陈大哥,又把齐家村的村长也叫了,到了镇上和于老板那边请的一个见证人一道,这才把合同签了。一式两份的合同,另再加上三人的签字按手印,这下两边是都放心了。
作为回报,陈丽云给陈大哥和齐村长都装了好些点心。
因陈大哥到镇上还有事,所以回程是陈丽云和齐村长一道走回村的。齐村长拎着那一大袋子的点心,想着刚才陈丽云那刚签了合同就得了半年三百块钱的货款,心里就不由觉得可惜。
这么好的姑娘啊,那齐鸿伟真是瞎了眼了!
“陈舒妈,你有这等好手艺,从前怎么没想出来做点心出来卖呢?你要是早这么做,兴许……”有村长媳妇在家的念叨,齐村长倒是没叫大丫了。
陈丽云心道:从前的原主可没这个手艺啊。
她笑了笑,却是道:“您是想说,兴许看我能赚钱,齐鸿伟就不会跟我离婚了?又或者,就算他想离婚,他爸妈也会不同意,看着我能赚钱,起码也会向着我点?”
齐村长的确是这个意思,能干的女人,谁家都不嫌弃。
陈丽云摇头道:“齐村长,谁能天生就会这手艺啊,我也是逼不得已才苦练了多次的,没办法,我有三个孩子要养啊。”顿了顿,才又道:“不过我得庆幸我是现在才有这手艺的,要不然,我还不知道过得是什么日子呢。”
虽说陈丽云对齐鸿伟一家没什么深仇大恨,但到底是一个村子的,三个孩子最大的也不过才七岁,小孩子不大记事,万一哪天齐鸿伟家那边想哄孩子,三个孩子哪怕只被哄走一个,她也要伤心死。所以做人不能不自私,反正她也没说假话,能踩那家一次就踩一次,总得叫孩子们知道只有妈妈好才是。
齐村长倒是没想这么多,他只是想着,陈丽云说的话的确是有道理的。齐鸿伟那孩子先不说,光是他爸妈,要真是看上陈丽云会赚钱了,那指不定是一面支持齐鸿伟在外面找女人生儿子,一面在家里又巴着陈丽云不叫走呢。
这样一来,陈丽云那日子就更惨了。
还不如现在,苦的确是苦的,但她能赚钱,三个孩子又都跟了她。除了养孩子别的什么委屈都不会受,以后孩子长大了,那就真正的苦尽甘来了。
“唉。”老人家叹了口气,道:“你那点心的价格,别跟村里人说,那一手的好手艺,也千万别叫人学了去。”
这可是她安身立命的唯一途径。
陈丽云记忆里齐村长就是位正直善良的村长,眼下他这么说,她半点都没意外,只是真诚的给老人家道了谢。
·
有了钱,陈丽云先是寻了机会把齐朝义的账还了。
本来齐朝义给的钱就没花完,她又断断续续赚了些,这一下更是一次拿了七百多回来,还了账后没几天薛莉莉那边新旗袍一半的钱也到手了。陈丽云手里握着一千多块钱,安生的待在家里一面做绣活一面做点心了。
于老板虽然有本事,但一开始毕竟是扩展期,要的货量并不大,陈丽云除了做点心,更多的时间都花费在做绣活上。之后她又做了条适合新婚的旗袍放在王翠英的店里做展示,另做了一堆的手帕枕巾枕套,接着就是耐心的给王翠英的女儿绣更细致的嫁妆活了。
陈舒陈畅都乖巧懂事,陈宝虽然小,但两个姐姐都能搭手帮着哄,可以说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陈丽云觉得比她两辈子过的所有阶段都幸福。而家里有钱了,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陈丽云虽然不是太舍得在自己身上花,但为了孩子们家里的鱼肉就基本没断过。另外城里那边绣品要的又不多,毕竟东西贵,小县城能舍得买的人终究不多,时间一富余,她就给三个孩子以及自己都做了衣裳。甚至偶尔想起前世那些好看的衣裙,别的不怀念,但这点却是怀念的,还有好些漂亮的首饰。如今打不起首饰,那就只能给自己还三个孩子都做些漂亮的衣裙了。
因天还有些热,做了轻薄的长袖长裙不费事,不到一个月一家四口便全都有了古装衣裙。这一日陈丽云心情极好,自己先换了件交领淡蓝小衫,下头是白色的挑线裙子。给三个小孩分别做了鹅黄粉红嫩绿的小衫,底下和她一模一样只不过改小了的挑线裙子,一家四口全换上后,陈丽云顿时有些手痒。
她想画画,想把这一幕给画下来。
不过随即又想到这年头已经有照相机了,她又想不若找时间去镇上一家四口来拍个全家福,想想就觉得像是带了三个孩子从古代走到现代似得,特别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