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忠义侯府胆大包天,竟然敢从晟王殿下那里窃取图纸,殃及一府性命。从忠义侯府抄来的几个矿山正好用作自找机械弩。
等秋收秋种后,去晟王那里取了冬被冬衣和肉类,又给兵部和户部解决了燃眉之急。
瞄了眼旁边的护国公,最近很低调啊。
“这是五峡镇莫家沟一户人家割了一亩地的水稻,晒干后送过来的。这里两麻袋,一袋一百五十六斤(公斤),两袋三百多斤。也就是三石,一亩地的产量。”轩辕沅陵算了算,“韩一楠那丫头说今年能增产一石,真的就做到了。不仅粮食增产,他们在稻田里养鸭鹅,养鱼虾又是一笔收入。”
“一亩水田放三十只鸭子,除去鸭苗和后期喂粮食的钱,再加上卖一批鸭蛋钱。你们算算,一亩地养的鸭子能挣多少钱?”轩辕沅陵问在场的大人。
大人们开始掰开手指算,算了半天还是户部的早一步算出来。一亩地养鸭,能挣回来三四百文钱。有个四五亩也能挣个一两半银子,节省一点够一家五口人一年的嚼用。
“皇上,微臣想,明年其他郡县也采用这种种植方法,再加上水田养殖。这么一算,咱们大秦百姓都能富裕起来了。”一个文官出来,请奏。
“水稻种植方法明年肯定按照这个方法种,已经实验成功。阳固县令陈向明详细的记载了种植过程,整理成册后在旭日印刷厂印刷后会分发到个个府郡县衙。”轩辕沅陵坐回龙椅上,“不过,大秦都在水田里养东西,养出来卖到何处?可不是处处都有五峡镇那么多作坊人口可以消耗。那不得砸手里,赔钱?”
“是啊,不是每个地方都像五峡镇。东西养出来卖不出去,那就是亏钱啊!”
“对对对!”
下面的官员小声议论。
“皇上,臣觉得还是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户部尚书站出来,发表了个人的意见。
其他官员也附和,户部尚书说得对。
因地制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坐在龙椅上的轩辕沅陵,半边倚在龙椅手柄上,手轻轻抚摸下巴上的胡子:“因地制宜,怎么个制法?”
下面鸦雀无声!
要是每个地方都能出现一个韩一楠,何愁不能因地制宜。
此刻正在盥洗室洗脸的韩一楠打了几个响亮的喷嚏:“哎呀,谁这么惦记我。”
“你这是受了凉!”轩辕玉晟拿着一件外衫走进来,给她披上,“早起天凉,注意保暖!”
“谢谢!”前世今生自己都没怎么生病,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打喷嚏。韩一楠给轩辕玉晟倒了热水洗漱,“三舅家只剩一亩地不用我们帮忙,大舅和爹今天开始犁地,咱们也帮不上。要不,咱俩去舂米吧,昨天听外公说想吃新米,我也想尝尝。”
“行,吃过咱们就去。”
早前就说过,收过新稻谷后,最先做的事就是舂米煮米饭,不炒菜。
不仅莫家沟的人家舂新米,其他村子同样有这样的想法。
还剩一小块地没有收割,莫博文和梁氏被留在家里休息。吃过早饭,把筛干净的两袋谷子扛上三轮车,老两口准备去村里排队舂米。
刚巧,韩一楠骑着三轮车,后面坐着轩辕玉晟,脚下放着两袋子稻谷。
“外公外婆,你们也去舂米?”韩一楠停下车,等莫博文两口子。轩辕玉晟也赶紧和老两口打招呼,如今都跟着韩一楠喊人了。
莫博文蹬上三轮:“别等了,赶紧去,一会儿人多了,上午就轮不上了。”
结果到哪儿一看排着好长的队伍,好在有几个舂米的窝窝。看着别人舂出来的米颗粒大饱满,晶莹剔透。老两口等着越心焦,恨不能马上轮到自己,也能看看自家的米怎么样。
好容易轮到自家,夫妻二人齐上阵,将两口袋稻子,舂出了米。在经过手动风车,将米糠和米分离。
“老头子,今天中午你多吃几碗!”梁氏捧着新鲜的大米,笑得嘴都合不拢。
“那是肯定的,今中午不吃三碗不下饭桌!”
韩一楠和轩辕玉晟就没这么顺利了,一开始韩一楠捣米都舂碎了,上面还占着稻壳。换轩辕玉晟,也差不多。一口袋稻谷估计天黑也舂不出来米。
一旁的村民看不下去了,纷纷上去帮忙,才弄出来了。
韩一楠谢过大家,将舂出来的米倒进风车,把口袋接在出米的地方,对正转动风车把手的轩辕玉晟道:“不行,我要研究一个脱壳机。不然以后想吃新米,还得请人舂米。”
“好!”其实哪里用得着自己亲自动手,轩辕玉晟知道韩一楠什么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她很享受这个过程。只能宠着她,说个好字。
“回作坊咱俩就研究一下!”说干就要干,韩一楠就是有这份激情,这股子冲劲儿。
“行!”轩辕玉晟回答很干脆。
那边莫博文已经吹干净米,过来帮忙。等弄好,又帮着扛上米口袋放进三轮车你,四人一起往家走。
回到家,韩一楠又将今年收的油菜籽全部倒出来,晒一晒。稻谷收割后,要开始种油菜,等到九月中旬就可以移栽了。
轩辕玉晟帮着把油菜摊开,只会萧何、秦紫霄和小可将菜籽倒在什么地方,问身旁的韩一楠:“你弄这么多菜籽,明年准备卖菜?”
“其实去年我娘她们也问了同样的问题,我不卖菜,卖这个菜籽。”这个菜籽莫博文收藏得好,没长虫。
“这个菜籽有什么用,又不能吃。”轩辕玉晟捧了一把菜籽,深紫色,圆滚滚的一小颗。
韩一楠从轩辕玉晟的手中捏了两颗菜籽,食指和拇指用力一搓,将里面的汁水弄出来后伸给轩辕玉晟看:“这个菜籽比较特殊,它里面含油量很高。把它炒熟后,压榨出来的油可以食用。用来炒菜,炸东西都很好,不会像猪油那样结成块没那么油腻。而且就像芝麻油一样,很好保存。”
芝麻油轩辕玉晟知道,现在闲暇的时候,还是会做饭给韩一楠吃。技术提高了不少,不会放很多油,也不会把人给咸齁了。
“菜种不多,你是准备今年先在莫家沟种?”轩辕玉晟也学着搓了几颗。
“如今菜种不多,也只能这样了。等明年收获了,再普及下去。”韩一楠继续摊菜籽,“一季油菜,一季水稻,正好能接的上。”
这倒是个好东西!
中午,大家都吃上了今年新出的大米。
今年的大米体型短粗,胖胖的,做出来的饭,口感油润,弹性好。
“没有了?”萧何吃了一大碗,再看饭盆里空了。看了眼碗里刚盛得满满饭的秦紫霄,“收稻子的时候,收的最少吃得最多。秦大公子,你不觉得脸红吗?”
秦紫霄护住自己的碗:“要懂得节制,你要保持身材,长胖那么一点点就失去了你的仙气。再穿白袍,你可就不是白衣飘飘,成了白面馍馍了。”
“我最近瘦了!”萧何站起来,摸了摸腰上的肉,“腰都细了!”
秦紫霄三两口扒干净碗里的饭,故意急萧何:“好吃!”
为了一碗米饭两人这么没出息,好在中午饭是在自己和一楠的房子里做的。主要是莫小翠自从知道轩辕玉晟的身份,战战兢兢地。韩一楠知道她的不自在,秋收这几天就没跟他们一起吃住。
住在这里的除了萧何年纪大一点,其他几人都是差不多岁数。
见萧何与秦紫霄故意逗着玩,陈雨娇捂着嘴笑。
轩辕玉晟满眼的嫌弃,范俊毅是真的还想吃一碗,看了一眼空盆。
“晚上请林嬷嬷再多蒸一些,上午舂了米两口袋呢!”这几天大家都辛苦,起码跟着一起晒太阳了,虽然都带着草帽。来帮忙,饭要管够。
“行啊!”收拾碗筷的林嬷嬷笑着抬头,“一定多做些!”
刚吃完饭,村里就响起了当当当的敲锣声,接下来是村长莫鸿礼的声音:“开会集合啦!”
不知道是什么事,都去了晒坝。
晒坝中间的高台上,莫鸿礼和两个官差站在上面。看到各家人都来了,莫鸿礼才开口:“各位乡亲,这两位是阳谷县的官差大人你们应该也见过。这会儿召集大家来,是官差大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向大家宣布。”
现场十分安静,不知道上头是不是看收成提高了,要增加税收,一个个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今年阳谷县的水稻收成,一亩地产量提高了一石,有侍弄得更好的农户还有超过。不仅是咱们县令大人和府郡大人异常关心,上到朝廷,皇帝陛下都关注咱们阳谷县。”说到皇帝陛下,官差向东行了个礼,接着道,“前几日,朝廷派了官员下来,专门来看咱们的稻子。看过后,就送了一口袋回京城。皇帝陛下很满意,下了旨意,咱们阳谷县所有的水稻交税粮,余下的稻谷,按照种粮的价格收入国库作为明年的稻种。”
官差刚说完,一些村民开始议论后问:“那都买走了,咱们不是没有稻种了吗?”
“刚才说漏了一条,留够你们的稻种后,剩余的稻谷全部收走。”另一个官差补充,“从此刻起,你们就可以开始交税粮。把明年的稻种留好,剩余的也整理好,送过去。”
相似小说推荐
-
空间老太种田记 (呦呦雨) 2019-10-21完结4270 15345一睁眼,林觅穿成了七十岁老太,这惊吓有点大!直接进入养老生活,就是儿孙糟心!该管还得管...
-
快穿之极品人生 (月亮上的叶子) 2019-10-21完结349 2271齐璐为了不成为系统主神的养分,只能放弃修为逃离,穿梭于一个个极品世界,强大自己,成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