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购的鸭子多,酱板鸭估计得卖半个多月。等休息一段时间,正好下个月就可以卖腊肠腊肉了。
腊肉很多人都会做,但有些人家嫌麻烦,不会自己做。而且那东西,也不是人人都做出来一个味。等她的腊肠推销出去后,就不信腊肉卖不出去。
最难处理的是猪下水。
以前在北方,她的猪下水都是直接卖给醉仙居。现在在京城,卖给谁?思索许久后,她想到了西郊建厂的那些工人。
那里人多,伙食也不挑剔,厨子做什么他们就吃什么。她只要带厨子过去,亲自把那些猪下水做出来,保准他们一吃难忘。
猪下水嘛,也就可以通过他们推销出去了。
打定主意,第二天季菀就让人去安国公府给陆非烟递了帖子,邀她到火锅店一聚。
小姐妹俩有一段时间没见了,一进门陆非烟就给季菀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阿菀,你终于想起我了,你都不知道,这段时间我娘天天琢磨着要给我定亲,还拖了我长姐给相看人,我都快烦死了。”
她嘟着嘴,一脸的郁闷。
季菀拉着她坐下,“你娘和你姐姐那不都是为你好吗。放心啦,她们肯定会给你择一个好夫婿,不会让你吃亏的。”
陆非烟瘪瘪嘴,“对了,你难得约我出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有。”季菀看着她,“我想让你帮我给你三哥带几句话,请他帮个忙。”
陆非烟眼珠子咕噜噜的转,立即被挑起了好奇心,“什么话啊?你放心,你的事儿我三哥绝对鞠躬尽瘁也给你办成。”
“没那么夸张。”
季菀笑笑,给她说了自己的想法。
陆非烟立即瞪大眼睛,不可思议道:“猪下水也能吃?”
“当然了。”
季菀道:“你哥也是吃过的,怎么,不相信我的厨艺?”
“哪能啊。”陆非烟立即又笑起来,“你做什么都好吃,我当然相信你。哼,三哥也真是的,有好东西自己独享,都不告诉我,等他晚上回来,我一定要找他要个说法。”
季菀轻笑。
“阿菀啊,你说你厨艺那么好,又会那么多稀奇古怪的菜式,怎么不自己开个酒楼?”陆非烟歪头看着她,“开酒楼的利润可比你火锅店要高,你也少操些心。”
“我也想过啊。”
季菀叹了声,“但我已开了火锅,而且是独家的,你看那些模仿的,谁有我的店生意好?哪怕是请了名厨,也比不得我店里的客流量。这意味着,我以后可以在全国开分店,照样是独一家。可酒楼不一样,尤其京城这样的地方,贵胄云集。人家去酒楼,大多不是去吃的,而是去谈事,喝酒的。而且老招牌,是有一定背景的,人家会保证隐秘性。我开个酒楼,顶多就能保证客人的胃。我还得费心调教厨子,还得设定另外一套管理方案,会很麻烦的。即便我能笼络一批只为吃的食客,也能保证收益,酒楼从何处来呢?要知道,酒楼这样的行业,必须要地段好,才能保证客流量。但地段好的,人家都做了很多年了,有口碑有主顾,谁愿意把酒楼盘给我?难道你让我去寻个偏僻的地方重建一个酒楼?浪费精力财力不说,也无法宣传,那我还不得亏死?”
“也是。”
陆非烟再次感叹自己没有做生意的天分。
“那这么说,你以后还是要开火锅分店?”
“嗯。”季菀点头,目光里燃起一簇火花,“我的目标便是在全国各地都开一家季氏火锅,让火锅风靡整个大燕甚至塞外。”
陆非烟看着她亮得惊人的目光,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豪情。
“阿菀,要不,我也入伙吧。你开分店的时候,我投一半的钱,也可以提供人手,到时候你给我分红,怎么样?”
“好啊。”
季菀眉眼弯弯,很爽快的应了,而后又皱眉。
“可是,你父母会答应吗?”
“放心啦,没事的。”陆非烟笑眯眯道:“名门贵族们谁家没几个铺子?又不需要我天天抛头露面的跟人谈生意,你不也是做幕后老板么?我爹娘不是那么迂腐的人,会同意的。”
“那咱们就说定了,等我决定开分店的时候,就派人告诉你。”
“嗯,一言为定!”
两个小姑娘,就这么达成了共识,也为将来火锅风靡全国打好了基础。
第142章 (一更)
三夫人被罚闭门思过,荣安堂那边虽没说是什么原因,但也足以证明三夫人在府里失势了。尤其当天被带去荣安堂见老夫人的那几个管事,都全都被发落出府。底下的人闻弦音而知雅意,哪里还有不懂的?原本想着要给周氏使绊子的,也都打消了心思。
以前采买的渠道,肯定是要换。还有从前对三夫人死忠的管事,也全都要换。三夫人用贪墨的钱置办的私产充公以后,店里的掌柜,田庄的庄头,都得换成府里的人。
这些人手,就得老夫人提供了。
账目重新核对,还有下人们一批批的训话敲打,等等。
周氏忙得不可开交。
季菀也在忙着她的作坊,第一批酱板鸭出炉前,她让人分别给安国公府和周府送过去二十只。
两府的人,吃过后也都各自向亲戚朋友推销宣传。酱板鸭还未开始卖,口碑就打出去了。
十一月十六,作坊正式营业。
考虑到家禽粪便会引来居民的投诉,所以作坊也建在郊外,远离住宅区。从内城坐马车过去,得一个多时辰。
陆非烟尝到酱板鸭的味道后,就喜欢上了,开业这天便和季菀一起去了作坊。
在北地的时候,酱板鸭五百文一只,如今在京城,酱板鸭的价格直接翻倍,一两银子一只。
还是那句话,京城权贵遍地,个个都不缺钱,这个价格对他们来说,完全不在话下。
因为地方远,所以今天来得人并不多,基本都是周家和陆家的亲戚,或者是得了信儿的左邻右舍,以及‘季氏招牌’的老顾客。
“这个酱板鸭,是个什么东西啊?我是看季氏的点心做得好,才慕名而来的。”
“我也没听过,季氏火锅好吃,出了很多新菜品,同一个老板,这酱板鸭应该也不差吧。”
“好吃好吃。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听说这季氏所有产业的老板是前几个月皇上亲口封的季县主,老太师的曾外孙女,就是改嫁国舅的那位周家嫡女的大女儿。”
“我也有过耳闻,这位县主可了不得,听说帮着皇上督办什么缝纫机厂。据说那东西可厉害了,可自动缝补,针线齐整,阵脚细密,速度还快。厂房都建了一半了,大概明年就得生产那个什么缝纫机了。”
“对,我也听说过。这位季县主不是和安国公府世子爷定亲了吗?她做的这个酱板鸭,早就送了好些去安国公府。我表姨妈是安国公府三夫人跟前的红人,她也有幸尝过酱板鸭,赞不绝口,我回去跟我们夫人一说,夫人立即就差我过来买。”
“我家夫人与安国公夫人是表亲,也吃过酱板鸭,早就盼着这边开张,要买来送人呢。”
“我们夫人和周二夫人是手帕交,拖她的福得了一只酱板鸭,那味道,真是好极了,比那些卤的都好吃。”
季菀和陆非烟躲在休息室内,听着聚集在前头的那些人的议论声。
“阿菀,你这第一批酱板鸭,做了多少只啊?”
“因为是第一天,考虑到来的人可能不多,所以就做了五百只。”
陆非烟看了眼外头排队的人群,心里默默算了下,“这些都是大户人家的使役,就算人口少的,起码也得买个两三只来尝鲜。那些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光主子都十几二十号人。你这五百只酱板鸭,未必够。”
“要的就是不够。”
季菀俏皮的眨眨眼,“我要借他们的手彻底把酱板鸭的招牌打出去,那些人越是没尝到鲜,越要买。等明天,来的人绝对会是今天的两倍不止。”
生意这块儿陆非烟不大懂,但她相信季菀的判断。
这时候,酱板鸭已经开始售卖。
“一只酱板鸭一两银子,可先品尝再买。”
南方的冬天没有北方冷,现在还未下雪,但寒风这么一吹,也不大好受。
季菀出门的时候,周氏特意让她抱着手炉,并且派了四个丫鬟跟着,还有八个侍卫随行保护。
当初也考虑到天气的因素,所以她特意在廊檐下准备了烤炉,隔几步就有一个烤炉,让排队的人群不至于因寒冷的天气而磨光排队的耐心。
在北方的时候,她就是这么做的。
事实证明,很有效。
“这味道真不错,又软又香,比烧的炖的焖的都好吃,我要十只。”
排在最前面的是个穿得体面的老太太,瞧着便是富贵人家的嬷嬷,她尝了一块切好的酱板鸭,立即眉开眼笑,很爽快的掏了十两银子递给收钱的曾福,曾禄则负责包装。
一开张就卖了十只,可谓开门红。
第二个是个丫鬟模样的姑娘,她拿着筷子夹了一小块鸭肉,很秀气的品尝,然后说:“我想买二十只,可我拿不到那么多,你们可不可以帮我放到马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