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这个袁氏,软硬不吃。她拿出长辈的身份施压,袁氏不为所动。这个女人很聪明,她从不会向季远告婆母的状,但总能让季远看见自己母亲的泼辣和刻薄。
季远本就知晓自己母亲是个什么性子,所以对于母亲对妻子的控诉,他自是一个字都不信,反而怪她为长不慈。
刘氏越发恨袁氏勾走了儿子的魂儿,更家过分。
直到季远黑着脸告诉她,“如果您再继续闹下去,我只能将您送回义村安享晚年。”
刘氏不可置信的盯着他,到底还是消停了下来,可好景不长。因为今年的童试中,季远没能考上秀才。
刘氏失望之余更气愤,觉得是袁氏耽误了儿子读书,儿子才没能考上。因此各种找茬。直到传到袁掌柜耳中,他不得不适当的敲打敲打自己的女婿。
当初季远是怎么说承诺的?一定不会让女儿吃亏受罪。可这才多久?打着照顾媳妇的婆母非但没有体贴儿媳怀孕的辛苦,反而各种挑剔为难。她忘记自己是靠入赘的儿子才享到如今的清福的了吗?
季远被岳父暗示性的话说得面红耳赤,头一次对着自己的母亲发了一通脾气。
“以前在义村,你就是这个脾气,不是嫉妒二嫂就是为难大嫂。如今我把您接过来了,让你过着衣食无忧,丫鬟仆从伺候的好日子,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非要闹得我们夫妻决裂,让袁家对我失望,把你连带阿云和阿松都扫地出门你才高兴是不是?”
刘氏从未见过儿子这般愤怒,连敬称都不用了,当即吓得目瞪口呆。
季远想到自己忍辱负重入赘袁家,一步步哄得妻子开心接了老母和子女过来一起住,本该是令人艳羡的日子。可就因为母亲三天两头的闹,妻子口中不说,却郁郁寡欢。家中不宁,他两面为难无心读书,以至于童试失利。
母亲非但不理解,反而变本加厉,让他挨了岳父斥责,心中便一肚子火气。
看着呆愣住的母亲,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我再说一次,你如果继续闹下去,不等岳父开口,我便将您送回去。到时候,村里的人会如何笑话你,都不关我的事。”
说完这番话,他便拂袖而去。
刘氏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了过去。醒来后屋子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她忽然心中升起无限恐惧。
如果真的被袁家扫地出门,再回义村…那些以前被她看不起的村民,肯定会在背后嘲笑讽刺她,戳着她的脊梁骨骂。
不,她不要回去,不能让那些泥腿子看了笑话去。
所以她渐渐收敛了自己的坏脾气,安分了下来,尤其再不敢与袁氏对着干了。
今天也是实在忍不住。
季红那个丫头片子,天生就是下贱的命,给那么好的东西根本就是糟蹋,还不如给她。
可袁氏一开口,她就不敢再反驳了,生怕得罪这个女人后惹儿子不快。
出门后瞧见季菀和季容姐妹俩站在一起,两人容貌生得好,去县里住了半年多,天天锦衣玉食的养着,早没了当初在村里的穷酸相。穿着金丝绸缎,戴着金簪头饰,比大家千金还气派。
刘氏又心堵了。
以前被她欺压得大气都不敢喘的丫头,现在成了圣上封的乡君,还有一大摞的金银珠宝。
一想起这个,刘氏就觉得有人在剜她的心。
如果没分家,那些东西,就都是她的,她的!
袁氏由自己身边的丫鬟扶着,瞧见婆母那满眼的嫉妒不甘,嘴角微扯,露出一个轻蔑的笑。
其实早在嫁给季远的时候,她就知道刘氏是个什么德行。都被儿媳妇告上公堂了,能是个好的?
正因如此,父亲当初才不大赞成她和季远的婚事。但父亲就她这么一个女儿,她喜欢季远,再加上父亲觉得季远文才好,将来会有出息,便同意了这门婚事。
同意刘氏搬来住,是因为不想因此和季远产生隔阂。本来刘氏如果安安分分的,袁氏还是会尊敬她的,毕竟也是她夫君的娘,她的婆母。可刘氏太把自己当回事,非要闹腾,那就不能怪她不客气了。
“娘,人都到齐了,咱们入席吧。”
她看着刘氏,含笑的模样,任谁看见了都觉得她是个温柔贤淑恭顺孝敬的好儿媳。
刘氏已经听见有人在夸她命好,儿媳妇对她视如亲母,她后半生可算是享福了如何如何。
她心中窝火,却不能发作,那模样叫季菀瞧见了,又开始怀念她的高清数码相机了。
第101章 齐敏早产(二更)
有了上次半夜遇袭的事儿,周氏一家便没有多呆,下午便回去了。刚下马车,还未踏进自家大门,季菀就听见有人在喊自己。
“季大姑娘,等等…”
季菀诧异回头,见一个丫鬟打扮的姑娘匆匆跑来,季菀认得她,是朱夫人齐敏身边的丫鬟巧慧。她这般匆忙,莫非…
巧慧抓着她的手,急得都快哭了。
“姑娘,我们夫人快生了,疼了一天都还没出来,您快去看看吧…”
季菀心中一惊,“怎么回事?不是还没到日子吗?”
“夫人今早起来觉得闷,就去园子里走了走,谁知突然扑过来一只野猫,夫人受了惊吓摔了一跤,当场就发作了。产婆说,胎儿胎位不稳,怕是…奴婢也是没办法,想着姑娘您医术好,定能救我们家夫人。”
“你别急,我马上过去。”
季菀知道她素性沉稳,如果不是害怕极了,不会这般惊慌失措,便回头对母亲道:“娘,我先去一趟朱府。”
周氏也知道女人生产如同过鬼门关,也没了其他顾忌,吩咐下人去把女儿的药箱拿来,又叮嘱道:“带上侍卫。如果天色太晚,就明日再回来吧。”
登县到延城,还是很远的。大晚上的,就是有侍卫护送,她也不放心。
“好。”
季菀说完就上了朱府的马车,出了城,马车就开始加速疾驰,一个时辰后,朱府到了。
“姑娘,快。”
巧慧拉着她往内院走,还没走进院子,就看见丫鬟婆子们端着水和湿帕子来回换,朱夫人的痛呼声也从屋子里传了出来。
“让开让开,季姑娘来了。”
巧慧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驱散丫鬟。
朱夫人的奶妈走出来,见到季菀,神色大喜,“季姑娘您可来了,产婆试了好几次,都没把胎位调整过来。您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
季菀进了屋,看见满屋子的丫鬟,空气里还有血腥气。
她皱眉,“你们几个先出去,太多的人挤在这里,空气混浊,只会让齐姐姐更加不适。”
丫头们早已没了主意,听她吩咐,连忙退了出去。
产婆在一边急得没法子,大夫是男人,也不能进女眷的屋子,连催产药的方子都不能开。见这个小姑娘背着药箱,虽诧异于她的年龄之小,但此时也只能碰碰运气了。
朱将军不在,朱老夫人又上山礼佛去了,朱夫人这是头一胎,如果有个三长两短…
季菀已坐到了床沿上,打开自己的药箱,拿出银针。
“妹妹…”
齐敏已疼得满头大汗,只觉得头脑晕眩,眼前有些模糊,好容易才认出季菀来。心底那股子恐慌,稍稍淡了些。
“有劳你了,大老远的…跑一趟…”
话未说完,又是一阵疼痛袭来,又是一声痛呼。
“姐姐,你先别说话,保留力气。”
季菀踏进来看见她的状况就知道她是难产,胎位迟迟调整不过来,她这么喊下去,迟早耗光精力。到时候,胎儿就会跟着憋死在腹中。
她一只手施针,一只手按在齐敏的腹部,配合着施针的手法,慢慢的调整胎位。
这是个手艺活儿,便是经验老道的产婆,都未必做得到。
产婆奶妈子和巧慧等人在一旁看着,满心焦急却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打扰到她。
季菀也是冷汗直冒,握着银针的手却十分坚定,未曾有丝毫颤抖。
不知过了多久,产婆惊喜道:“胎位正了,正了。”
季菀松了口气,扶着床沿站了起来,剩下的事,交给产婆做就可以了,她得休息一下。
巧慧体贴的把她请去了外面,命人斟茶上点心。
“辛苦姑娘了,先吃些东西吧,晚膳很快就传来了。”
天色早已黑了,朱老夫人也回到了府中,听说儿媳受尽早产,衣服都没换就过来了。
“怎么样了?生了吗?”
她一过来看见季菀,有些惊讶。妇人生产这种事,季菀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掺和进来,传出去怕是对名声不太好。
朱老夫人对季菀印象很好,小姑娘治好了儿子的眼疾,又妙手回春调理好了儿媳的身体,让她终于能够抱上孙子。若是因为给儿媳妇接生而毁了她的清誉,朱老夫人着实心中难安。
“老夫人不必担忧。”
季菀对她笑笑,“胎位已正,相信很快就能顺利生产。”
朱老夫人点点头,随后对巧慧和齐敏的奶妈道:“季姑娘来府上做客,你们是怎么招待的?赶紧带姑娘回客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