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自大,绝不会是认为自己不好,肯定是这个贱妇的错,在表妹宫里勾引她爬上龙床,踩着表妹的上位,本身就是个毒妇。
可笑他在表妹死后还一直到永和宫去和德妃一起回忆表妹,简直…..
哎……
不过老四和老十四都是好孩子,还有德妃有个公主养在太后那里,算了,德妃就这样留着吧。
不过乌雅家一族可不能放过,康熙狠厉的眼神看了御案上的东西。
没多久,和卓就接到消息,说后院乌雅格格一家全死了,据说是回盛京探亲,一家子死在路上了,乌雅格格当即就晕了过去。
乌雅家怎么都说是胤禛的外家,胤禛又刚刚立下功劳,马不停蹄的到乾清宫,请求彻查,康熙爷应允了,命当地官员彻查。
结果,当然是没结果,就查出是一股流寇而已。
康熙的手段,岂是旁人可以查到的,他没有公开审判,全是看在孩子们的面子上,或者说难道康熙对德妃是真爱???
和卓怎么也没想到,还有人帮着推了乌雅家一把,这乌雅家针对承祜阿哥的证据,是佟皇后多年前就埋下的伏笔。
承祜阿哥是谁,是康熙的第一个嫡子,记载就说康熙对这个嫡子喜爱非常寄予厚望,否则也不会起这个名字,明显是当成继承者来培养了,佟皇后其实也不算太冤枉乌雅家,乌雅一族打压包衣嫔妃,谋害皇嗣是真实存在的。
钱氏怀孕1
康熙36年的选秀就在这吵吵嚷嚷的“鸡子事件”中过去了。
康熙不偏不倚,每个儿子给了两个格格,因为五阿哥和宜妃都不喜欢五福晋,求一个侧福晋,康熙因为这儿子在战场上伤了脸,真是愧疚怜惜的时候,大方的给了个著族大姓的闺女瓜尔佳氏。
宜妃和五阿哥都很满意。
因为要迎接新人,和卓不得不从《沁园》回来,即使是格格,在府里也是要摆上两桌热闹一下的。
施嬷嬷之前来汇报,说侧福晋纳兰氏希望这次将新格格安排在她的院子里,和卓应允了。
和卓看过这两个新格格的资料,都是江南人士,一个十六,一个十三,汉军旗,家中是小官,在京城没什么势力。
和卓不是不知道这侧福晋的心思,新人来她院子里,爷总要去看看,不管是她自己怀上孩子,还是新人怀上,都是好事。
她嫁进来两年多了,嫁进来没多久就准备打仗的事情,期间35年36年康熙亲征了两次,爷一直不在府里,在府里也忙的很,和卓这个福晋这里都很少来,不要说去后院了。
现在好不容易不打仗了,爷也没那么忙了,胤禔和卓两个去了皇阿玛赏的皇庄上了,她这个侧福晋留在府里料理事务,料理什么事务,府里都是按照章程办事,就不想带她呗。
所以侧福晋纳兰氏就一直没怀上孩子,她心里急的很。
和卓要去园子是因为两个儿子都要去读书,康熙去了畅春园,读书的场所就换成了畅春园。
园子是康熙赏给儿子们的,靠畅春园近,胤禔要上朝,弘昱,弘方要读书,早上就不用那么赶了。
府里总是要有人看着的,这样,侧福晋最是合适了。
第二日,两个格格来请安。
“婢妾阮氏、郭氏给福晋请安,福晋吉祥。”
和卓看着面前两个花骨朵,一个好歹已经16岁了,长大了,另一个阮格格,看着一团孩子气,一问生辰,算了一下,现在周岁才11岁,可还不是个孩子。
和卓和往常一样,勉励几句,发了赏赐,就让她们走了。
见过礼之后,和卓还是回到了《沁园》,胤禔是3日后回来的,不过也没说带上两个新格格,估计一个小的,还下不去手吧。
这次来的两个格格都是江南人士,那郭格格说话颇有一股腔调,吴侬软语的,让人听上去就软了几分。
“福晋”胤禔看着福晋这里大白日的关着门,推门进去,看到一个异域美人。
原来,和卓将那洋人送的衣裳穿在了身上,头发披散下来,只带了一个花环,浅浅一笑,就跟落入凡尘的花仙子一样。
奴才们在胤禔进来的时候就都退出去了,胤禔看着面前这个娇娇人,心就像被羽毛拂过一样,直想溺死在她的温柔里。
这洋人的衣服就是大胆,前胸漏出了一大块,都能看到事业线,想到和卓对那洋人和颜悦色的,胤禔心里就忍不住嫉妒。
一把上前将福晋抱的怀中,铺天盖地的吻就落了下来,和卓口婴口宁一声更是成了最好的催化剂,胤禔一下子变得很是凶猛,想到福晋细嫩光滑的肌肤,娇媚的神态,更是心痒难耐。
“撕拉”一声,一件洋装就这么被毁了。
夫妻俩也不顾青天白日,就大战了一场。
钱氏怀孕2
和卓一直到天擦黑才悠悠转醒,可能是女人在这方面体力终究是不如男人,和卓到最后不得不哭泣讨饶,哪里晓得这更激起了男人的凶性。
到最后都是胤禔帮着清理的。
索性,和卓管理甚严,府里又清理过两次,正院里的人嘴巴都闭的紧紧的。
和卓醒的时候,胤禔在正院里面看什么东西,和卓走过去,看到是自己画的画。
画的是胤禔,那日凯旋归来的场景。
胤禔将和卓抱着,坐在自己的腿上:“福晋的画工一如往昔啊,爷看宫里的洋画师也不如福晋。”
和卓用手按着胤禔的嘴巴,感受到了这个男人温热的呼吸喷在手上。
“爷,可不要这么说,宫里的画师可都是有官衔的,妾身是因为心中有他,画的才如此传神。”
既然你夸,就不要脸的受了,顺便捧了胤禔一把。
胤禔宠溺的看着福晋,心中又有些自得,福晋喜欢爷,爷自是知晓的。
“爷,最近这两年,你一直忙着西征的事情,好久没有好好陪陪妾身和孩子了。”
胤禔沉默了,虽然战争结束了,不过他依旧很忙,忙着拉帮结派,忙着在皇上面前争宠露脸。
人人都称他是“大千岁”,他现在也有点飘飘然了。
确实很久没有在家里好好吃一顿饭了。
胤禔摸摸福晋光滑细腻的脸庞:“好,这段时间爷不怎么忙,明日爷早点回来,好好陪你和孩子们。”
和卓笑容灿烂:“那孩子们一定很高兴。”
……
这段时间,小珍宝和弘昱他们很是高兴,阿玛天天很早就回来,陪着他们出去玩,一起去西郊马车跑场,一家人一起吃饭。
日子过的好不快活。
真是好不快过。
和卓觉得嫁给这样的男人也是不错,有钱有权,对和卓算是一直体贴,即使两人因为夺嫡的事情闹的不愉快,也从来不给和卓没脸,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第一时间送到和卓的正院。
不过胤禔后院那么多女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
施嬷嬷贴身给和卓汇报。
“侧福晋来报:喜塔腊格格生的小格格去了,喜塔腊格格昏了过去。”
“另外钱姑娘来报,说是小日子半个月没来了,想请个大夫给看看。”
“知道了,去让府医给钱姑娘看看吧。这小格格去了,爷怎么说。”
“爷让人来汇报,说全权交给福晋处理。就不回去了。”
和卓想了想,这个孩子也是可怜,原本要是好好养着,是有长大的机会的,被自己生母给毁了。
“你传话回去,好好安葬,孩子可怜,找个好地方,另外这孩子没有记入序齿,没有名字,去告诉喜塔腊格格,这小格格是爷的女儿,给她一个恩典,让她给小格格取个名字,一并刻在墓碑上。”
施嬷嬷连连说,福晋仁慈。
大家都知道,若是死的时候没有名字,阎王爷也是不收的,只能当孤魂野鬼消散世间,这小格格才几个月大,还没有立住,没有名字很正常,福晋允许喜塔腊格格起名字,那岂不是天大的恩典。
这个时代的人大都信佛,佛是讲求来生的,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对陵墓都很是看中,一般有些势力的家族,都是有守墓人的,时时打理祖先坟墓。
“行了,我一同回去,告诉膳房,今日晚膳茹素,一连3日,为小格格悼念。”
“福晋仁慈,福晋仁慈….”正院的奴才跪了一地。
“行了,起来吧,这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我毕竟是小格格的嫡母。”
和卓回去并不是要操办丧事,而是要为这孩子念一段往生经,希望他日后投胎个好人家。
和卓身上有厚厚的功德,这小女孩是魂魄经过往生经的夹持,也是厚了一些,加上有了名字,就会出现在阎王薄子上,一般就不会消散在人世间了。
可以说和卓给了这小姑娘投胎的机会。
喜塔腊格格听到福晋说自己可以取名字,简直难以置信,问了好几遍,确认之后连连给正院的方向磕头,谢谢福晋。
又听到福晋说府上茹素三日,更是感动,打起精神来要为自己女儿取个好名字。
和卓给小姑娘念了往生经后就走了,大嬷嬷和侧福晋也只是简单的办了个丧事,一口小棺材,选个不错的地方给埋了。
这钱姑娘果然诊出了月余的喜脉,和卓给请了嬷嬷照顾,并免了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