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卓示意冬卉给赏银,周富贵的那一份一会也会给他。
祖母70岁寿宴2
和卓吩咐:“春分,一会出了宫门之后你去酒庄上你老子娘那拿果酒。”
春分微福了一礼:“奴婢前个已经传出话来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车子会停在咱们必经之路上。”
和卓拍拍春分的手:“嗯,做的好。”
和卓:“寿宴上人多,大格格第一次去伊尔根觉罗家,秋分和邵嬷嬷寸步不离的跟着,另外小书儿和小画儿这两个小丫鬟也跟着大格格,务必要保证任何时候大格格身边都有两个人,不得有任何差错。”
“是!”
众人应承道。
“冬卉和春分就跟在我的身边,素竹和素菊也跟在我身边,另外冬卉出去看看,周富贵拿个花怎么这么慢。”
冬卉正要撩了帘子出去,胤禔回来了,一并回来的还有周富贵公公和还有太监小钱子,小方子和卓已经拨给了弘昱。
“福晋,爷在路上遇到了周公公,给爷换身衣裳,就和你一起去给老太太祝寿。”
和卓忙起身笑脸相迎,递给胤禔一杯温度适宜的热茶:“爷先送松快松快,时间还早着呢,妾身都安排好了。”
和卓一边说着一边帮胤禔换衣裳。
“弘昱和二阿哥妾身送到额娘那里去了,交代过了,咱们大概晚膳后再回来接他们,二格格她们的院子里也都安排好了,今日正院留守的是施嬷嬷和周公公,素梅和素兰。”
胤禔:“你向来仔细,后院一直安稳。”
这句话对于寻常的福晋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肯定了,不过和卓并不在意,后院稳定也是她希望的,本职工作罢了。
后院整日鸡飞狗跳也不是她这个女主人想看到的。
素兰是惠妃那里的小丫鬟,来了两年,和卓觉得不错,就提了2等丫鬟,名字还是用二等丫鬟的名字素兰。
胤禔:“你生了二阿哥之后,院子里的奴才就有些不够用了,咱们二阿哥身边也要有个小太监,等过几日,我让刘八斤给你送些来,挑些丫鬟太监。”
和卓:“还是爷想的周到。”
胤禔:“今日咱们用完晚膳再回来,爷的晚膳也一并赐给她们吧。”
和卓看了眼施嬷嬷:“你听到爷说的了。”
然后和卓又想了想,“给大格格的两个奶娘也一人赐一个菜,沾沾喜气,今日去祝寿,她们对伊尔根觉罗府上不熟悉,你去拿两个银簪子给她们,就说是我赏她们伺候大格格妥帖周到。”
“今日妾身去额娘处请安,额娘给了妾身一支赤金五蝠捧寿簪,说是给老太太的寿礼。爷看,是不是很精巧。”
胤禔:“额娘有心了,昨儿皇祖母送来了一对白瓷瓶,富贵花开的样式,说是给老太太做寿礼。”
“成,那咱们用完膳之后先去给皇祖母谢恩之后再出宫吧,左右时间还很早,今日不是请安日,皇祖母那里应该没有那么多母妃母嫔。”
胤禔诧异的看了和卓一样:“怎么,去皇祖母那里遇到她们,她们为难你了?”
和卓:“那倒没有,就是,就是”和卓皱了皱眉头“就是有些不自在。”
胤禔听后也明白了和卓的意思,他知道皇阿玛的后宫都不是省油的灯:“那些都是皇阿玛的嫔妃,母妃母嫔们咱们来往不多,寻常看到日常请安就是了,恭敬些。
旁的,无需理会。”
和卓:“妾身明白的。”
祖母70岁寿宴3
胤禔:“老太太是宜妃娘娘嫡亲的外祖母,就是不知道宜妃娘娘会不会安排五弟前去贺寿。”
和卓楞了一下,看到胤禔眼中的笑意,开口调笑自己的小福晋
“说起来,福晋和宜妃娘娘还是嫡亲的姑表姐妹呢。”
和卓横了她一眼,一双妙目流转,看得胤禔心里痒痒的,福晋今日橙色的旗装,坎肩的毛边是他去岁猎到的狐狸皮毛,难得梳了个架子头,戴上了大婚时他送的赤金合和如意簪。
整个人显得端庄秀丽,橙色又看到人心里暖暖的。
和卓不接茬,转而说旁的:“郭络罗夫人是宜妃娘娘的额娘,也是老太太的女儿,今日必定会到场,妾身看五弟应当不会前去祝寿,宜妃娘娘必定会让郭络罗夫人将贺礼送来。”
胤禔说着也来了兴致。
“好,爷就和福晋赌一回,就赌宜妃母所生的阿哥会不会去贺寿。”
和卓想了想,九阿哥是康熙22年生人,现在九岁,尚且年幼,倒是有可能会跟着郭络罗夫人前去祝寿。
康熙三十一年,也就是今年,九阿哥胤禟由于耳部患痈感染,高烧昏迷,一度危笃,恰逢意大利籍传教士卢依道由澳门抵京,因精通外科,奉诏入宫担任御医,经他救治胤禟很快痊愈。
因为这件事情,宜妃娘娘差点失去儿子,自后对这个小儿子更是娇惯了。
不过赌输了也没什么,也是豪情万丈说:“妾身,赌了,不知赌注是?”
“就罚福晋今晚随了爷,爷说怎么就怎么。”胤禔贴在和卓耳边暧昧的说道。
和卓也不能认怂,豪情万丈,拍着胸脯说:“成。”
夫妻二人吃过早膳后就带着小珍宝去太后娘娘宫中谢恩,请安。
太后娘娘是个和善人,太皇太后在的时候跟在太皇太后身后,太皇太后去世后事事以康熙为准则,不会参与皇上的后宫,除了对太子格外好,其余皇子也是一视同仁。
太后娘娘识趣,又抚养过康熙一段时间,所以康熙对太后娘娘很是孝顺。
从宫里出来也才辰时儿刻,时间早的很,和卓除了收到约定好的十坛果酒外,还被告知花茶都制作好了,另还制作了一些胭脂水粉,和卓一并戴上了,一会去伊尔根觉罗府上可以送给姐妹们。
小珍宝还是第二次出宫,很是开心,一路上叽叽喳喳,兴致很高,一会问:“阿玛,那是什么?这是什么?”
回答了糖葫芦,又问什么是糖葫芦,变成十万个为什么。
…..
就这样一路热热闹闹的到了伊尔根觉罗府上。和卓嫁到宫里后很少能出来,想想在府上待字闺中的日子,就好像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胤禔和卓他们到的时间刚刚好,自己人,族里人亲近的都来的差不多了,贺寿的人还没有来。
阿玛带着祖母前来迎接,
“奴才科尔坤携家眷恭迎大阿哥,大福晋,大格格。”
“恭迎大阿哥……”
胤禔亲自搀扶起了阿玛,和卓亲自搀扶了祖母额娘。
一起欢欢喜喜的进门去了。
祖母70岁寿宴4
寿宴上面一般会有个唱礼的环节,和卓自己的礼唱唱也就罢了,太后娘娘的礼物是私下给的,今日又给了两盘菊花,虽然没有魏紫这类牡丹珍贵,也是太后娘娘的一番心意。
古代菊花也称为寿菊,祖母七十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很是长寿了,祝寿时是极好的意头,而且太后娘娘给的冬菊花朵极大,是正黄色,很是不错。
伊尔根觉罗家有科尔坤这个户部尚书,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又有和卓这个大福晋,和宫中宜妃娘娘也是嫡亲的姻亲关系,可以说是烈火烹油,再过就不好了。
所以和卓先将太后娘娘的寿礼给了祖母,一对富贵花开的瓷瓶,和两盘冬菊。祖母和众人谢过皇太后的赏赐之后,祖母将物品放在了院中,以示喜爱,命专人照看着。
和卓将花茶分给了侄女们,胭脂分给了额娘嫂嫂姐妹们,另外也给了她们一些花茶。如此皆大欢喜。
胤禔由阿玛亲自招待,和卓同祖母额娘在一处,小珍宝是最开心的,左右年纪还小,就被舅舅们带走玩去了。
左右时间还早,和卓在祖母房里和祖母额娘说说悄悄话。
“老身看大福晋面色红润,看样子大爷对大福晋是极好的。”祖母笑眯眯的。
和卓:“大爷待孙女是极好的,对孙女所出的三个孩子也是极为疼爱的。”
祖母对着儿媳妇:“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大福晋有大爷的宠爱,又有两子傍身。”
伊尔根觉罗夫人眼睛红红的,“媳妇放心,不过不可骄纵,对惠妃娘娘要恭敬有礼,对大爷要体贴周到,对庶出子女也不要苛责了,左右都是庶女,碍不着弘昱阿哥他们,好好养着她们,搏个慈母的名声,对孩子们的将来也有好处。”
和卓:“额娘说的是,女儿记下了。”
祖母:“惠妃娘娘待大福晋也好,在宫里多带着孩子们去看看惠妃娘娘,尽尽孝道,祖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喜欢儿孙绕膝。”
“祖母说的是,惠妃娘娘待女儿也是极好的,畅春园中弘昱摔倒受伤的时候女儿怀着身孕,都是多亏了额娘坐镇。当时很是凶险,大爷又在当差,孙女是万分感激娘娘的,侍奉婆母不敢假手她人。”
和卓说起来很是唏嘘,祖母和额娘脸色也很动容。
祖母说:“惠妃娘娘仁慈心善,大福晋更是要恭敬勤勉,不可懈怠。”
伊尔根觉罗夫人:“儿媳去皇觉寺给惠妃娘娘立了个长生碑,祝愿娘娘身体康健,事事如意。”
祖母:“应该的,香油钱就从公中出。”
和卓:“后来生二阿哥的时候,大爷并不在园子里,在当差,也是娘娘来产房外等候孙女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