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同来的还有一道圣旨,太常寺少卿嫡长女舒穆禄氏,赐婚给直郡王为侧福晋。
震惊了众人,这太常寺少卿可不是个实差,正四品而已,主要负责:祭祀宗庙时由其率太祝、斋郎安排香烛,整理揩拂神座与幕帐,迎送神主。举行祭礼时,与良酝署令共同斟酒。
这个差事一般都是家族荫庇子弟担任的,或者是没什么门路的进士当的,其实这个正四品没什么含金量,就是个称呼好听罢了,还比不上低一阶的国子监祭酒,人家好歹教书的都是贵族子弟,另外低一阶的知府也比这太常寺少卿好多了。
震惊的不单单是直郡王府上和惠妃,还有舒穆禄府上。
直郡王子嗣丰腴,儿子是兄弟中最多的,太子就比胤禔小两岁,现在名下存活的就两个阿哥。
太子爷的大阿哥体质赢弱,养到十岁还是夭折了。
老三胤祉倒是生的儿子数量和胤禔差不多,不过人家死儿子啊,连着死了3个,嫡长子出痘死了,现在名下也就3个儿子。
他倒是得意了,5月请封侧福晋,选秀过后就批下来了,田氏为诚郡王侧福晋。
老四胤禛也是两个儿子,嫡长子弘晖和次子弘昀,留下两个儿子,李格格生的弘盼活了3岁就死了。
光是胤禔有8个健康的儿子就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了,这还赐侧福晋,康熙这是怎么了?
其实略微一想就明白了,这个时节红薯丰收了啊,确实如胤禔所说,亩产千斤不在话下,康熙爷觉得没将这个差事给儿子,有些愧疚了呗,愧疚咋办呢,补偿啊,给个侧福晋补偿呗。
又不能加重大儿子的砝码,就给个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的嫡长女,正四品家的女儿,做侧福晋是可以的,没什么可说的,不过他们家不能给胤禔什么助力,这也是康熙希望看到的。
在康熙眼中,送女人就是补偿啊,这舒穆禄氏康熙亲自看过了,貌美肤白,另外康熙还指了两个格格,这就没用御赐的了,借惠妃的手到了直郡王府上。
康熙不但将自己大儿子摆了一道,太常寺少卿舒穆禄氏也摆了一道,为啥,人家原本以为会配个闲散宗室,就准备了八千多两的嫁妆。
现在咋弄,听说直郡王的侧福晋纳兰氏58抬嫁妆满满当当的,怎么也有个五万两吧,人家压箱银子还不知道多少呢。
真是愁人那。关键是他们家子嗣丰腴,阿玛是嫡长子,她是嫡长女,下面好几个弟弟就要长起来娶妻了,哪能将家底都给她啊。
给她八千两的嫁妆还是因为是嫡长女的缘故,在家中很是受宠。
舒穆禄侧福晋2
其实侧福晋嫁妆没什么硬性要求,想三爷是田侧福晋,四爷是李侧福晋,有个三四千两的嫁妆不得了了。不过她们都是因为生育有功,封侧福晋的,和这情况不同。
八千两其实是很拿得出手了,和卓要是没有嫁给胤禔,家里公中也就出5000嫁妆而已,不过有着纳兰侧福晋比着,她们家也不好太差。
康熙赐婚后确实他们家热闹起来了,来送礼的不少,不过他们家胆子小,都不敢收,送大礼的都是有所求的,他可办不成什么事儿。
圣旨赐婚已经九月底,将近十月了,今年肯定来不及成婚了。
不过京城还是很热闹的,很多宗亲都赶在年前要成婚的。每次大选之后,京城都要飘红一段时间,没办法,满人要选秀之后才能成婚,宗亲们也大部分都是要赐婚的,不是康熙御赐,也是康熙选好了,借太后的懿旨赐婚。
十月中旬,两个格格就包袱款款的进府了,不过大家都在《沁园》,和卓这个嫡福晋原本应该回去的,不过和卓懒的回去,谁也说不出个什么,就这么晾着。
只是带了话,让府里的大嬷嬷安排。
大嬷嬷每年夏日都是留守的,不过和卓有赏冰给她,另外有一个小丫鬟跟着,说是料理琐事,实际就的伺候她。
其实这样对于大嬷嬷来说也轻松,毕竟大家都不在府里了,她工作少了一大半。
《沁园》里这些大嬷嬷的工作就交给了和卓身边的施嬷嬷和刘八斤。
康熙爷一直到腊月才回宫,大家也都回府上。
胤禔和卓回府上的时候,两个格格高氏和王氏已经在府上等了两个月了,等的心都焦了。
可以看的出来,胤禔对康熙赐女人这样一个补偿,心里是不舒服的,是变扭的,不然不会也一直不回府上的。
另外对赐婚的侧福晋家也不闻不问,要知道,之前侧福晋纳兰氏,赐婚后,胤禔可是去了纳兰府好几次的,不排除去见明珠,不过也有纳侧的缘故。
现在大朝的时候,看到这太常寺少卿,准岳父,只是点点头,多一个字不肯说。
不过这喜欢搅屎棍的老三还要去挑衅胤禔,说酸话。
“皇阿玛对大哥可真是好,大哥都有了8个阿哥了,还赐了个侧福晋,咱们都没这个福气。”
“皇阿玛不是刚封了你府上田氏为侧福晋吗?”胤禔噎的老三说不出话来。
其实这是康熙对于红薯的补偿,大家心知肚明,就老三这搅屎棍一样的,要去挑衅胤禔。
“福晋,舒穆禄夫人来了。”施嬷嬷来报
“她来干什么来了?”和卓看着施嬷嬷
“福晋,舒穆禄夫人来送年礼来了,另外,是来丈量屋子的。”
“哦,我知晓了,你让她进来吧,让人去会客厅等,白夏,你在这里看好小八。”
“素梅,帮我梳妆,一会你和素兰和我一同去见舒穆禄夫人。梳个寻常发髻即可。”
和卓原本是陪小儿子睡觉,赖床不想起,现在赖不成床了,起来梳妆了。
“福晋,这套玫红色的旗装,是刚做好的,绣的是白梅,昨儿刚送来,您看看。”素兰捧了一套衣裳给和卓看。
“成,就这套吧。”
舒穆禄侧福晋3
“福晋皮肤好,不用上妆就白的透光呢,奴婢给您唇上点一点胭脂,看起来气色更好些。”素兰小嘴跟抹了蜜似的,甜的很。
素梅动作很快,不到一刻钟就全部搞定了,不过再如何简单,三对耳环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满族妇女的传统,若是待客时不戴,会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素梅还将那支赤金合和如意簪给带上了,就这样简单的打扮,也显得贵气十足,仙姿卓约。
“奴才见过直郡王妃,王妃吉祥。”舒穆禄夫人一上来就行一个大礼。
“夫人不必多礼。”和卓示意素梅上前搀扶。
和卓在打量舒穆禄夫人的同时,舒穆禄夫人也在打量和卓。
她越看心里越没底,这大福晋真是倾城之姿,难怪多年盛宠不衰,生下六子一女。原本她来之前想好好的,女儿肤白貌美,在一众秀女中也是出众的,加上花骨朵的年纪,定能博得郡王的宠爱,现在看了大福晋,心里没什么底了。
不过只要女儿肚子争气,生个一儿半女,日子也能过的好,听说这大福晋是个大度的。
家里不能给女儿什么助力,她的乖女儿要给人做小,她心都要碎了。
“夫人尝尝这茶,这是宫里的六安瓜茶。”
“王妃这里的茶自是好的。”
…….
和卓并不耐烦这样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夫人此次来是所为何事?”
舒穆禄夫人显然没想到和卓会直接切入主题,一般来说都要是喝了茶,多聊几句再切入主题的,不过她来是有正事的。
“奴才此次来一是送年礼来的,来啊”舒穆禄夫人拍拍手,东西就抬上来了。
是两个炕屏,以及一些布料吃食。
“也不知道送些什么,这点子东西还请不要嫌弃。”
等在这里的时候舒穆禄夫人看了下,这院子里的东西每一件都是精品,整个风格又糅为一体,她送的这些好像有些拿不出手了。
“夫人如此客气,皇阿玛赐婚之后,咱们就是亲戚了,日后要多往来才是。”
场面话谁都会说。
“第二件事,是想要丈量一下房子,不知道王妃方便不方便。”
“可以,是哪位去量,我让人安排。”
虽然胤禔封郡王好几年,不过大家还是习惯叫大福晋,王妃这个称呼很少出现在和卓面前,不过和卓也懒得纠正,她本来就是王妃不是。
又寒暄了两句,和卓就走了,和卓不担心什么,所以直接让人引着舒穆禄夫人去了《茶花院》
和卓打算用这个院子给舒穆禄侧福晋,这个院子比纳兰侧福晋的院子小一些,离女儿们住的芷兰院不远,因为种植了许多茶花而得名。
不过离正院比纳兰氏的院子近多了,也小了不少。
“舒穆禄夫人送来的年礼登记入册没有。”在舒穆禄夫人走后和卓问施嬷嬷。
“回福晋,奴婢已经记好了。”
“那些东西让白夏看看,没有问题的话,吃食就直接送到大厨房,布料炕屏就放到前院大嬷嬷那里的库房里面。”
“过几日咱们府上送年礼,照着单子送一份差不多价值的过去就行。”
舒穆禄侧福晋4
说到丈量这个事情,也是胤禔和卓夫妇有些不地道,一直不在府里,人家没法来量,不过和卓这是夫唱妇随,谁让胤禔不回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