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科举 (风暄和)


  “你放心吧,大哥!”张传福使劲点了点头。
  张皓文望着眼前站着的张家人和围在一旁那些从小看他长大的村民,许久不住在一起,张成才和吴老太太的脸现在看上去对他来说都有些陌生了。这些人中,他唯一有些不舍的是张皓言。这个忠厚踏实的哥哥在学堂里一直很照顾他,给了他不少关怀和庇护。张皓言略带一丝羡慕的面庞落在张皓文的眼中,张皓文上前拉了拉他的袖子,对他说道:“皓言哥,你好好跟韩先生学,明年道试,我在琼山等着你。”
  “好,宝儿,一言为定!”张皓言也有点激动,在张皓文肩膀上使劲拍了拍。
  “走了,宝儿!”张传荣在他身后叫了一声,张皓文转身回到张传荣身边,张传荣把手放在张皓文的肩头,对着张成才和吴氏鞠了三个躬:“爹、娘,我和宝儿走啦,等过年的时候,我们带上皓广回来看您二老!”
  说完这番话,张传荣拉上张皓文,回身向等待着他们的马车走去。
  眼前一望无际的田地还是如去年前一样插满了翠绿的秧苗,在仲夏的暖阳下蓬勃生长着,对张皓文来说,这一幕将是他对天赐村最后的记忆。
  ……
  攀丹村离着府城镇很近,张皓文到达府城镇的新家安顿下之后,打算第二天就去攀丹义学堂“报道”,他中了府试案首的事情在他没离开府城镇的时候就传遍了,唐臣还派人前来送了一份贺礼。这贺礼虽说没花一分银子,对张皓文来说却重于千金,这就是琼州岛上的士子人人向往的“攀丹义学书院”的荐书。
  有了这么一份荐书,张皓文和家人读书方便,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照料生意,最后一点虽然没人提起,却是张传荣和李氏一致的共识,张皓夏今年十三,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琼山的府城镇是琼州岛上最繁华的地方,在
  这里,他们能认识到更多在天赐村无法认识的人,为张皓夏说一门好亲事。
  第二天,张皓文起了个大早,在张传荣的陪伴下带着准备好的束脩六礼,天未亮就出了家门,赶往攀丹。攀丹是府城镇下的一个村子,村子不大,出了府城东门外的青云桥,约莫只有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
  一靠近村口,张皓文就感受到了攀丹村和一般村庄的不同之处,村前虽然也栽着一片和天赐村口一样高大的榕树,但树下竖着一块高大的青色石碑,上面笔力苍劲的写满了字,听说是唐氏先祖为训诫后代子孙所立。如今经过数十年的洗礼,碑角已经有些发灰,带着几分沧桑,但却为这村子平添了一层岁月沉淀后的质朴和厚重。
  进了村子,张皓文和张传荣打听清楚,直奔书院而去。一路上,所见到的不仅仅是扛着锄头的农夫,竟然还有几个戴方巾的士子,似乎也是赶往书院方向去的,还有人则在榕树林里书的吗?!”
  “爹你说的没错。”唐臣给张皓文的那封信上,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攀丹义学书院的信息。原来这书院叫做攀丹义学堂,近几年由于名声响亮,来读书的不少都是县学、府学的秀才,周知府方才跟唐臣商量着,改了个“书院”的名字。这样一来,更是引得琼州士子纷纷前来读书,一时间竟然无法容纳,去年年底还由府衙出钱扩建了一番。
  不过,如今想入攀丹义学书院读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由于前来的士子太多,唐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考核策略。首先,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考过县试、府试,成为童生,所以张皓文考过府试之前,即使他救了唐娟的性命,唐家也不会让他入书院读书的。其次,还要经过书院里的先生的考核,最后是山长的面试,才能入学。
  这么一来,进攀丹书院读书的,不仅仅有童生,还有已经考过了道试的生员。县学和府学只需要三年两次考核,并不用天天按部就班坐在那里读书,所以,府城里的生员在这儿读书的,确实不在少数。
  “那小子最精,又不好对付,你给三叔盯好了他……”
  眼前是长长一道围墙,长的几乎看不到尽头,只见那深灰色的堆砌得整整齐齐的层层方砖不断延伸,融入了绿葱葱的榕树林中。
  围墙的正中间,隆起的飞檐下悬挂着牌匾,阶下停着一顶软轿,旁边围着几个有些熟悉的身影。
  只言片语落入张皓文的耳朵,让他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和张传荣停住脚步,往前看去,又是那讨厌的王老三,他的身边正是和张皓文、张皓言一起考中了童生的王金汇。
  在这两人身后,还站着一个张皓文没见过的男子,他岁数不小了,胸前的长须已经有些斑白,身穿一件价值不菲的褐色杭绢长袍,个子不高,倒背着手,微胖的脸上挂着和气的微笑,看似漫不经心四处扫视的目光中却带着一丝生意人特有的精明。
  看见张皓文走近了,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打断了王老三的话:“呵呵,送下金汇就好,有什么话,回去说吧。”
  “是,是,郭大老爷!”王老三对这微胖的男子十分恭敬,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仿佛这位“郭大老爷”屈尊来送他们叔侄两个,对他们来说是个天大的荣幸。
  一转身,王老三看见了张传荣父子,他似乎并不惊讶,呵呵笑着走上前来,盯着张皓文道:“哟,这不是咱们琼州府今年的府案首么?金汇,过来,你和皓文往后在这书院里又是同窗了,虽说现今你们张家赚了大钱,搬到府城镇上住了,你两个娃儿到底是一个村子头出来的,要互相照料些呀!”
  “这位……”王老三说着抬手一让:“就
  是府城镇上广茂布行的郭大老爷,说起来,和你们张家还是同行呢!”
  “原来是郭掌柜,久闻大名了。”张传荣对郭掌柜拱了拱手。要是几年前,他见了郭掌柜这样的人,是绝对不敢平视的,不仅如此,还得弯着腰向他行礼,低着头喊他一声“大老爷”。
  如今他家里做起了生意,不再以务农为生,最关键的是,现在他们张家已经有张传云、张皓言、还有张皓文三个童生,张皓文还是今年府试的案首,他张传荣就算是在琼州府首屈一指的富商面前,也是直的起腰杆来的。
  “呵呵,哪里、哪里。”郭掌柜仍然是一副笑模样,拱手回了个礼:“原来这位就是名扬琼州城的张小相公,哎呀,今日一见,真是相貌出众,名不虚传呀。他三叔,我铺子里还有些事情,咱们先回去吧。有空你们二位到我那里坐坐,随时欢迎。”说罢,对那两个抬轿子的随从招了招手,又对张传荣连声道:“失陪,失陪。”就坐上轿子朝村外去了。
  “他就是广茂布行的掌柜?”张传荣有些疑惑的回头看了看,张家的布刚开始往琼州卖的时候,都是陈择梁在张罗,张传荣也没见过这位广茂布行的郭老爷。后来他在琼州倒是听过不少关于他的传闻,不少人说他先前是靠和倭人私下里做生意发家的,只是一直没人抓到过证据罢了。
  “嗯,应该是他。”张皓文打心眼里觉得这郭老爷看上去平易近人的很,其实一点也不好对付。不说别的,他……为什么和王老三一起出现在这里?!


第56章 奇怪的人
  日头渐渐升起, 周围的空气变得有些闷热起来,张皓文拉了拉同样在沉思的张传荣:“爹, 不早了, 咱们赶紧进去吧。”
  张传荣望了望郭掌柜和王老三离开的方向,点了点头,随张皓文一起往里走去。到了门口,张皓文拿出了唐臣的荐书,王金汇则报出了自己的名字:“王金汇, 童生副科。”
  看来,王金汇一直留在琼山等待府试消息, 得到结果之后,就来到书院报了名,还通过了书院的选拔。张皓文并不是特别意外,毕竟,韩景春教的不错, 他们几个, 包括他和张皓言、王金汇的四书功底都是很扎实的。只是相比于他们家, 王家可没有这么厚的家底, 王老大把他这个孙子送到这儿来读书,看来也是咬着牙, 发了狠劲儿的。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那位郭掌柜的指点和在财力上的支持。
  张皓文有荐书在,他也不知道要不要接受考核,书院的门子带着他往里走去, 大门一关,夏日的燥热仿佛就被挡在了身后,眼前的院子脚下是平整干净,一尘不染的青砖,四周栽满了郁郁葱葱的参天绿树,安静的只能听见唧唧啾啾的鸟鸣声。
  门子向张皓文介绍道:“这边是学生们每日要参拜的孔夫子庙,过了二进门才是学生们念书的斋房,先生和我们山长平日里休息的斋房在最后头。”
  张皓文随着他继续往前,跨过二道门的门槛,东西排列的几间房舍里现在还空荡荡的,只有零星几个来的早的学生。不过,无论是坐了人还是空着的桌椅都规整的摆放在斋房之中,早晨的阳光正透过窗棂,洒落在那些翻开的书卷上。
  张皓文眼前浮现出原先天赐学堂每天早上孩子们跑来跑去,嬉笑玩耍的场面,和眼前的景象一对比,他顿时意识到,那种无忧无虑的乡下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往后伴随他的,就是这书院里的朝阳、晚霞,还有书篓的四书五经以及那一卷卷的程文了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