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 你可真是的,你光心疼你外孙也不心疼心疼你闺女啊?”冯玉芬见老娘板着个脸,故意逗趣。
“心疼你个鬼,儿子都这么大了也不知道羞。”冯老太一巴掌拍在闺女背上,见她一踉跄的样子,到底是笑了,“就知道装……”
转头对着自家大乖孙看了又看,哎呦,还是我家大宝孙好,又能干又懂事,长得也俊,比那电视上的小明星也不差了,“乖宝,甭搭理你妈,外婆中午给你做好吃的,正宗土鸡,比你妈在菜市场买的好吃多了。”
一边跟外孙说话还不忘踩闺女一脚。
咳,这老太太,城里土鸡本来就不好买啊,“爸,你看我妈,哪有这样挤兑自己闺女的啊?”
冯老头看看闺女又看看老伴和大孙子,“你妈说的对,可不就是你不着调吗,孩子还在上学呢,挣那个辛苦钱干啥?”
切,就知道老头子也指望不上,冯玉芬正待说话,苏云彦同学有话讲了,“外公外婆,是我自己要去送的,后来我妈叫我太累就不要做了,我觉得干都干了不能半途而废,再说了我就干了两个月就歇了,人家长年累月的干才辛苦呢。”
“好嘛,知道你们娘俩个感情好了,外婆还不是心疼你,这就护上了。”冯老太嘴上嗔怪着,只是看那表情也不像真生气。
之前还跟老头子担心外孙在外面累着了心里会埋怨女儿呢,虽然他们知道闺女是想叫孩子锻炼锻炼,只是外孙从没干过活的人,要是母子生了嫌隙有了疙瘩就不好了。
“外婆,我知道你跟外公心疼我呢,我在家也想你们,好久都没见了。”苏云彦护完老妈又哄外婆,还不忘把外公也给捎上,“外公,我们什么时候去钓鱼啊,在城里钓鱼也没意思,都跑好远。”
一席话把老两口都说的喜笑颜开的,冯老头乐呵呵地说,“等晚一点凉快了带你去,我早都把渔具给收拾好了,到时候钓到大鱼了叫你外婆红烧,要是有小的,就拿块豆腐,炖锅鱼汤,野生的鲜得很,给你好好补补。”
冯玉芬见儿子三言两语把老两口哄得看他的目光更加慈爱了,还能抽出空来跟自己挤眉弄眼的,也是好笑,这嘴怎么长的,可真会说话,就像她虽然知道这孩子在故意讨巧卖乖,听了之后也觉得欢喜得很。
果然语言是门艺术活啊。
冯家几口人在门口这么拉拉杂杂地说话,早把那隔壁邻居们也给引过来了,“呦,你家闺女和大孙子回来了啊?小伙子长这么俊?是不是就你那今年参加高考那个孙子。”
“可不,考上S大了,过段时间就要去读书了,娘俩个放暑假了,回家来歇几天。”
“哎呀,那你们老两口可是有福了,闺女孙子都这么能干,以后保管孝顺。”
冯老太笑得见牙不见嘴还在跟人客套呢,“享什么福啊,不惹我生气就行了,我家这孙子之前跑去打了两个月暑期工,不让他干非要他干,可把我心疼坏了……”
“孩子这么懂事还操心什么呀,总比那好吃懒做的强……”
冯玉芬看着老娘跟几个自己也不太认识的老太太把苏云彦考学校打工各种能吹的都吹了一遍,默默向后退了一步,老年妇女们炫孩子拉家常这能力可真是刚刚的,一会儿功夫几人已经交流了一遍周边孩子的高考情况家庭和睦情况顺便帮老娘憧憬了一番日后外孙子挣大钱娶媳妇生娃四世同堂的美好场景了。
要不是到了做饭的点了,估计几个人还有的聊呢。
这一波炫孙子冯老太完胜,自家大宝孙不管是成绩还是长相还是性格各方面都给秒杀了其他几个老太婆,直把个老太太开心得不行,终于放过了被拉在边上羞窘的脸都红了的大孙子,撸起袖子进后院厨房大显身手去了。
接收到自家儿子怨念的小眼神,冯玉芬想想自己刚才的表现是有点不够义气,忙讨好地从冰柜里拿了一瓶可乐递过去,“来,喝口冰可乐缓缓,然后再去洗把脸,辛苦我们小彦彩衣娱亲了。”
苏云彦刚才被外婆拉着被迫听几个老太太说了半天话,又被不知道是谁的人摸了两把脸,正郁闷呢,老妈就把可乐递到跟前了,“哼,妈,你就眼睁睁看着你儿子落到别人手里,在旁边干看着啊。”
这小傲娇的样儿叫冯玉芬也恨不得上手摸两把,“咳,那不是外婆高兴吗,我哪敢上去捋虎须啊。”
冯玉芬好说歹说又帮着打了洗脸水,总算把这小子给哄好了,冯老头就在柜台边上看着闺女外孙闹腾,那脸上的笑容打从母子俩进门就没消下去过。
这冯家老两口生了两女一儿三个孩子,没一个在身边的,算起来倒是老二的冯玉芬算近了,市里回来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女儿嫁去了外地好几百公里的路,一年也不一定能见一回,小儿子也在外面成家立业了,不过逢年过节还知道回来。
冯家正住在街上,地里位置还算不错,家里的小卖铺也开了很多年了,虽然开店的也多,但是他们家开的时间久,生意还算不错,再一个家里开店,平日也算是人来人往的,两口子也能找到人聊天说话不容易寂寞。
以前是冯老太一个人打理店面,后来冯老头退休之后就两口子一起张罗了,反正有人没人的每天都开着门,能卖出去一点也算是好的。
这不,因着开店的缘故,等冯玉芬母子俩午觉睡醒,跟着冯老头一起去钓鱼的时候,远近不少人都知道前面冯家二闺女和大孙子回来了,听说是考上了S大,回来过暑假的。
这消息传播的速度可够快的了,叫不知情的人听了还以为娘俩个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呢。
大人物自然不是了,不过是冯家老两口开店多年又一直与人为善,人缘不错,再一个小镇上本来人口也不是很多,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外面打工,平日里见的多的还是门口晒太阳拉呱的老人家们,这冯玉芬母子俩这边下车进了自己家大门,毫不夸张的说,那会儿就有好几个大爷大妈注意到了。
母子俩在镇上很是过了几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吃喝喝的懒日子,托了自家开店的福,每天进进出出的门口都有人聊天说话,有意无意的也听了不少东家长西家短的各家闲话,了解了不少或新奇或匪夷所思的事情。
要说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不管男女,坐在一块比完了自家就开始说些别人家的闲事打发时间,倒好似不说闲话日子就过不下去了似的。
冯老太作为老板娘自然是聊天做生意两不误了,没少听这些,没事的时候就好跟在饭桌上讨论讨论,往日只有老头子一个在家,两人说起来还没啥意思,现在闺女外孙都在,这聊天的劲头就上来了。
这不到了晚上就开始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八卦消息了。
却原来是镇上一户人家最近正在闹离婚呢,按说离婚也没什么稀奇的,这年头谁家还没几门离过婚的亲戚朋友啊,要仅仅因为这个好奇也太少见多怪了,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这家男人是个赘婿,下面某个村子上来的,娶了镇上一户人家的独生女儿,这夫妻俩孩子都生了俩,为啥这个时候闹离婚呢。
原来是因为这家女人连着两胎生的都是女儿,坏了身子不能再怀孕了,这男人家里却是顶重男轻女的人家,虽然舍了儿子做个赘婿了,还是没事好在男人耳边鼓捣些没男娃娃要绝后的话,偏男人又是个软耳朵,对自家老娘的话那叫一个奉若圣旨,杀猪卖肉的老丈人活着的时候还好,婆家人不敢造次。
谁成想向来身子健壮的老丈人前年病了一场人没了,家里就剩下母女四人,这男的给自家老娘捣鼓来捣鼓去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也不肯好好过日子了,没事就要在家里摔摔打打指桑骂槐拿女儿撒气。
这女人原是因为家里是做屠户生意的,虽则家里条件好但是相貌上有点欠缺,年轻的时候好图个男人好看,家里老爹老娘又舍不得独女外嫁,这才给寻摸了个她满意的上门女婿,往日看着哪哪都好,忠厚老实,虽则亲家那头不省心,但总归是上门女婿泼出去的水,跟原来家里关系也不大,万万没想到压在头上的大山一走就显露原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小课堂开讲了,苏小哥请注意......
第94章 软饭硬吃7
闹腾成这样,女人哪怕原先还有那么几分没生儿子的愧疚心也给男人三天两头的作没了, 既然家里是杀猪的, 这女的从小也是看惯的, 虽然因为力气不够不能自己独立杀猪, 但是对各色事务都熟的很, 老爹在的时候夫妻俩给搭把手收猪卖肉,老爹没了男人不顶事,这女人自己跟老娘俩个就把个摊子给撑起来了。
屠户家的女人总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既然不想过日子了那就滚蛋吧。
等媳妇要离婚了,这男人才傻了眼, 要说离婚什么的他心里自然也转过这念头,主要还是觉得自己在家里没人家男人有地位, 连自己闺女都不怎么看得起自己。其实生儿生女的都这把年纪了,难道他还想着重新再养个小娃娃不成,这不还是想要当家作主觉得自己没威信吗,这才借着由头撒撒心里的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