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看着馨园送来的点心,下人回禀是三娘子和三公子亲手做的,一个胖墩墩看不到脸的小儿,一个歪斜的长城。
她各掰开一块吃了,吴驸马道:“这要是厨房做的你吃不下吧。”
“那还用说,我孙儿亲手做的,可比厨房做的好吃。”
吴驸马也拜了一块,尝尝,啥味也没,就是样子货,样子也不好看。
看公主乐滋滋,也好,心情好就行。
桌上有大房送来的,精致,大儿媳带着两个孙女亲手做的,或许只动了下手,不过也是,除了薰生媳妇,别人也不会把这么难看难吃的点心送过来。
如此呆着,过了几天,平武逐渐好转,她稍微受了凉,喝了药休息好,没啥大问题。
吴长远哥俩各去消假,金豆终于可以进荣禧堂,先是眼泪汪汪表达了思念祖母之心,还可想可想了,都想的睡不着觉。
平武不敢让她贴太近,拉着她的手,眼里湿润,越老越心软,看到金豆那大眼睛里全是眼泪,就控制不住自己眼泪出来。
“祖母也想金豆,可想可想了。”
高兆一旁眼睛下垂,没法看没法听,婆婆竟然学着金豆说话,还是京里那个大长公主吗?
“祖母,金豆做的点心吃了吗?好吃吧,弟弟做的也好吃吧。”
“好吃,祖母每天盼着嘛,没点心吃不下饭。”
高兆那天听温妈妈说婆婆吃了她们做的点心,吃惊,第二天让厨房和面调味,金豆金旺动手,她做的留给二爷吃,婆婆希望看到的孙女孙子做的,儿媳妇就别凑热闹了。
“祖母,我不去武馆了,过了年再去,给豌豆写信说了,我要伺候祖母。”
高兆吃惊抬头,没听女儿给她说。
平武看到儿媳脸上表情,很满意,孙女太有心了,能自己想到这。
“是你爹说的?“
金豆摇头道:“不是,我是大娘子了,自己做主。”
平武直接当着儿媳面问道:“怎么没给你娘说哪?”
金豆叹口气道:“爹说娘长不大,还没金豆大哪,我想还是不给娘说了。“
高兆一脸的红,真想过去捂她的嘴。
平武高兴的笑,笑眯眯看了眼儿媳,又对孙女说道:“你爹为何说你娘长不大?”
“娘陪我和弟弟玩呀,爹就这么说了,还说以后有了金蝉妹妹一起玩。”
平武看了眼儿媳肚子,更加笑眯眯,没有比从小儿口里听到子孙多的话来,吉利,这会没有,早晚有。
而金豆给母亲眨眨眼,高兆看着她那种笑,心道:你不叫金豆,叫精豆,她一个有前世经验的人才明白的事,金豆几岁就明白,晚上要好好问问她。
不知她怎么知道祖母喜欢什么话,才会说什么话讨祖母欢心。
或许她之前说过娘让她如何,看祖母神色不对,才知道该怎么说。
平武看着儿媳那变换的脸,以为她不高兴了,说:“金豆懂事,体贴娘,你也别多想,有这样的闺女是福气。”
高兆堆笑道:“娘,我没多想,只是吃惊她这个岁数说话像大人似的,我都不会这样说,看来像二爷,二爷是心里想不说出来。”
平武笑道:“那个嘴随了你,怎么想的怎么说。”
高兆张嘴惊讶,婆婆这么随和自然的说话?不习惯。
金豆道:“我跟祖母学的才懂事。”
平武哈哈笑,让高兆回去,把金豆留下,金旺她不让带过来,说还小,过几天再送过来。
回去后高兆自己嘀咕,嘀咕自己和女儿比太傻,难怪婆婆也一直把她当傻媳妇。
半下午又开始下雪,这次没人玩雪,也不出屋,高兆炕上陪着金旺堆积木。
这场雪下了两天,看着外面,真正的鹅毛大雪,高兆心想今年怕是有雪灾,担心在山上的阳荣。
高阳荣在山里不亦乐乎,忙得不可开交,又忙得欢天喜地。
除了正事之外,头几天,他也不去厨房,让刘叔把菜拿进来,洗干净跺好块的鸡块拿到屋里,他自己去厨房找调料,又问刘叔有没有药材,去挑了几种。
屋里有个炉子,用来烧水的,他先用热水焯了鸡块,拿出来凉凉,然后再把鸡块用调料和一种药材淹了,一个时辰后,再煲汤,好了后放崧菜,就着饼吃。
把刘叔吃的热火朝天,说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鸡汤。
倪思才只管吃,吃饱了才说话,说以后有活他干,只要高阳荣做饭就行。
门一开,味道出去了,引得郑小旗进来,高阳荣有点不好意思。
“今天我头一回试着做,想着能做成再请郑大叔。”
郑小旗道:“没事,我闻着味不错,还有呀,那我吃一碗。”
他也不嫌弃是吃剩的,刘叔给他盛了一大碗,他吃了又喝完汤,打着嗝说道:“刚好让我家两个小子上山,家里还有崧菜和好菜,让他们带点上来,以后搁你这吃饭。”
高阳荣……
第1025章 1025 茵陈草
高阳荣不客气道:“家里有酸菜的话拿些过来,还有黄豆。”
他是想光吃崧菜太单一,有黄豆可以发豆芽。
又问道:“山上有人会发豆芽吧。”
郑小旗笑道:“高公子懂得挺多,我们厨房就有豆芽,一冬天就吃崧菜豆芽萝卜,还有豆腐,你们城里吃野味吃不着,我们在山上可是吃腻了,对了,还有鱼,河里有鱼,明天让他们抓几条上来,高公子会做鱼吧。”
倪思才着急道:“会做会做,他做烤鱼好的很,美味。”
郑小旗笑道:“好,好,一会让他们就去抓。你们坐,我去安排,再给家里捎信,多拿些酸菜,村里别的不多,酸菜家家有,让孩他娘去乡里要点。”
高文林真想说我不是厨子,看了眼一脸眉飞色舞的倪思才,不知他高兴个什么劲。
倪思才乐道:“嘿!来这来对了,能好好吃两个月,哎呀!等我吃的白白胖胖回家,我娘可就放心了,下回我要再出来,我娘不会拦着。”
“你还想出来呀?你不是说打死你都不在出门了吗?”
“我跟着你出门就行,你下回上哪叫上我。”
高阳荣:……
算了,起来干活吧。
倪思才也跟着起来,他是收拾碗筷,这一路上高阳荣动手做饭,你是才负责收拾碗筷和刷碗,因为高阳荣说过让她做饭可以,别让他刷完就行。
所以从来没干过活的你是才主动说他全包了,孟先生只负责吃,还边吃边挑毛病,高阳荣郁闷。
刘叔抢着要收拾,高阳荣道:“刘叔,让他干,他要不干我就不做饭。”
刘叔只好收回手,道:“那我干别的,我给两位公子洗衣服。”
“那个也归他,刘叔甭管了,跟着我把今天要记得尺寸写好送过去。”
高阳荣来这儿的工作,就是记账之外,要把需要的尺寸核算一下每天能寄出来多少,这里还有一张图,是修建一个佛堂,高阳荣看了一下,上面标有的尺寸,他自己计算大概需要多少木头,还有各种尺寸需要多少。
所以他们找的记账的要懂一些算术,不然某个尺寸距太多浪费,某个尺寸就太少不够用。
这么大老远拉到松山寺,在山上计算好了,会省不少事。
这个对于高阳荣来说不困难,所以他每天有很多时间,才想着要自己做饭吃,厨房的大锅饭实在太难吃了。
不过让他做这么多人的大锅饭味道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到一个时辰账算好了,高阳荣让干完活的倪思才再抄一遍,每天把算法给他讲一遍,哪里不明白接着讲针对的基础算法。
倪思才以为是高阳荣父亲所教,也不多问。
高阳荣走出去,看天,说是这两天下雪,还没见下,天已经冷透,山上更冷,穿了棉袄还是冷。
刘叔在不远处忙会,他走过去看,见刘叔收拾一些草根,上去帮忙。
“不用麻烦高公子,就剩这一点,我看天要下雪,收起来到时谁下山带下去送给乐娘子。”
高阳荣正好想找机会问问乐娘子是干嘛的,张口问了。
“听刘叔说起几回乐娘子了,山上人以为我们是乐娘子派来的,实不相瞒,我是去书店找抄书的活,掌柜的说有个算账的,我和思才兄就来了,之前没听说过乐娘子。”
刘叔已经从倪思才嘴里知道他们是怎么来这的,也知道两位公子的师傅在松山寺,所以对二人放心。
“乐娘子是个孤儿,自小被静闲大师收留,交给一个妇人照顾,念过书,这次寺里要建佛堂,乐娘子帮着算账,我也是看着乐娘子长大,因为认几个字,乐娘子挑了我来山上,我要感谢乐娘子,知道我家里穷,让我赚点银子。”
高阳荣帮着刘叔把草根装袋子里,听他说。
“这个叫茵陈草,山里的人叫香艾,和艾草差不多,味不一样。乐娘子有次上山看到了,说是种药材。夏天香艾山坡上可多,卫所的人割了晒干送给寺里,我来的时候见他们拔草根,说太多了,来年长不好,这个见风就长,不用人管,我想没准草根也是药,收集了些,这些是最后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