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县令也头疼,这个孩子拐子从京里带来的,当初拐子被押送回京了,孩子的事他也汇报了,可如今来了信说没找到孩子的家人,让张县令先安置,等打探到再来相认,是京里的就接回去。
那意思就是不是京里人,你武成县安置吧,所以张县令发愁,武成县又没慈善堂,那就找人收养,正想找高主簿商量,谁让他对县里人口熟悉的。
没想到在吴家看房子的货郎媳妇,吴孙氏当初庙会上就注意了儿郎,看着可怜还买了食物给了那对祖孙,当时她以为是真的祖孙,后来知道是被拐来的,更加心疼,她自己因为没孩子,见了小儿就心软。
几次去薛家医馆看望那个儿郎,后面也产生了收养他的心思,给丈夫吴货郎说了后,丈夫也同意,就去问了薛大夫,薛大夫正从县衙回来,让他们去找了县令,就定下了收养孩子的事。
高翠回来学舌,一脸的八卦,说那小儿洗净了不丑,就是太瘦,估计是饿的,也不知道自己多大,看样子就四五岁。
“吴货郎媳妇可稀罕那儿子了,成天的抱着,吴嫂子回来得知后,夸她做的对,菩萨会给她好运的。”
吴孙氏心里也有这种想法,都说很多没得生的领养个孩子,或者是抱养家族里的孤儿,没几年就会生了亲生的。
第100章 100 望门寡
吴孙氏是打算,以后没得生就把这孩子当亲生的一样养大,老了也有奉养他们夫妻的人,不然连个摔孝盆的人都没,将来要是自己能生,哪怕是个闺女也好,那这孩子就是给她带来福气的,将来亲骨肉也有个兄长,等他们夫妻老去,孩子们也能互相依靠。
吴海氏回来得知这事是赞同的,这次回来本就想劝说妯娌收养一个,见她自己愿意那就更好了,他们吴家可不像别的人家,只在乎血缘,收养也只是在本族里挑,吴家几代人中也有收养孤儿长大后,和吴家人没两样,后代也都以吴家人自称。
高翠说完后还说吴家人就是不讲究,这不知底细的收养了,万一养出那不知恩情的人来,可真要吐血了。
因为是有这样的例子,所以很多人家就是没子过继,也是找族亲里的,这里的人宗族观念很重。
而高兆却不这么认为,也有亲生的养大了成了那狼心狗肺的哪。
“大姑,那种人一千个里也没一个,隔壁吴货郎媳妇人看着多温柔,脾气好,说话细声细语的,跟着她长大的孩子准没错,吴家人多,不会让谁欺负了吴货郎夫妻的。”
高翠点点头,“也是,吴家大人小孩都会拳脚,就是小娘子都不例外,将来孩子大了,敢对爹娘不好,吴家人可不放过他。”
江氏看事往往都是往好处看,接着说道:“我看不会有那种事发生,再说就住在咱隔壁,也都帮着注意看着,孩子要是不好,小时就能看出来,那些对爹娘不好的,绝大部分是当爹娘的惯出来的。”
说到这想起钱家来,“我看钱家的,大了会怎么样?钱县尉要是不管,早晚让他媳妇害了唯一的独子,到时哭都来不及。”
“可不呗!我要是钱家姑奶奶,非得骂上门去,钱家的子孙不能让个妇人给毁了,那个钱县尉也是完蛋货,自己媳妇都管不住,还有钱家老太太,你当婆婆的教训媳妇天经地义,把孙子抱在自己院里养不就得了,现在看看,钱家除了玉兰,就没明白人,可惜那玉兰了,多好的小娘子,还不知要被她娘给嫁到哪家去,我看总要给她带来好处的她才会嫁闺女,真是可惜了。”
说完看了看侄女,又不好意思的对江氏说道:“娟娘,以后玉兰来了,咱也别给她脸色看,不看别人,就看这几年她和兆儿多好呀,这事又不是玉兰的错,我那天是生气她娘,现在想想,她也怪可怜的,在家她娘刻薄她,来咱这,咱再给她脸色看,让玉兰心里多难过?”
江氏那天在气头上,不可能见到钱家人当没事似得,现在想大姑姐说的没错,那玉兰也是个可怜人。
“大姐说的是,以后她来了,就别提她家,就当她是兆儿的闺友,和以前一样就是了。”
高兆扑上来搂着母亲亲一口,又抱着大姑亲一口,太爱她们了,都是心软和善的人。
第二天高兆就让香兰去给贾西贝捎话,让她和吴迎春出去玩,就去钱家叫上钱玉兰,贾西贝出面,钱太太不可能不放她出来。
钱家这几天是要鸡飞狗跳,六老太太来了后,和钱老太太商量了下,马上把钱运郢接到祖母院里住,而她的孙子,她没让住进钱家,和几个远地的农家学子在学堂里一块住。
钱太太如何能同意儿子住到婆婆院里,当初就有一次婆婆要把运郢抱走,她可是又装病又装疯,硬是把儿子留在她院里十岁了才让搬出去单独一个院子,那还是钱县尉强硬,按照她自己的意思,最起码儿子住到十五岁再搬出去,是钱县尉说儿子在院里,他就一天都不回来过夜,前院书房住,钱太太只好让儿子搬出。
如今却要让儿子住到婆婆院里,她哪里肯,哭嚎着冲进婆婆屋里,却被个粗大婆子拦住。
六老太太当初是望门寡嫁进钱家,服侍公婆到老后,族里让她挑个嗣子,她就挑了钱县尉的七堂弟,因为她的守节和孝顺,张县令来武成县那年,就听说后上报朝廷给她报了个节妇,钱家以这为荣,这也造成了钱家的妇人有个模板照着学。
但也分人,钱太太在县衙里当着官太太,才不在乎祖宅的那些村妇,每年回去祭祖,也都是耀武扬威,钱家看在钱县尉份上,也没人去教训她。
六老太太来时带了个服侍她的,也是族里的一个寡妇,没儿没女,愿意随身服侍六姑太太到老,万事以六姑太太为主,谁说啥都不听的一个犟人,看见钱太太要冲进去,看了看六老太太的眼神,马上出去拦住。
钱太太要拨拉开拦着她的胳膊,没拨动,气的大骂:“哪来的婆子,胆敢拦着我?”
就听一个声音说道:“教教她怎么说话。”
那个中年妇人就上去给了钱太太两巴掌,顿时脸上左右各有一个巴掌印。
“在婆婆屋门口哭嚎是你包家的规矩?还有,我是你堂嫂,年年回祖宅就当不认识张口婆子?”那个拦她的人打完说道。
没等钱太太反应过来,就被她一把拽进屋,按着她跪下,“给六婶请安。”
钱太太这才反应过来,老宅三房的六婶来了,虽然她不爱搭理老宅的人,但是各房主要有什么人什么事她还是知道的,六婶就是被表彰的节妇孝妇,她要是说自己一个不孝,那可就别在人跟前抬起头来了。
虽然心里暗恨老爷事先也不给她说,看来把儿子接到婆婆院里就是六婶出的主意了,就不知她是来看望婆婆的还是被婆婆请来的。
就算不愿,钱太太也只好磕了头,说见过六婶。
钱老太太刚才见到这么凶猛的侄媳,只咧嘴角,但也放心,要是媳妇在她屋里哭嚎撒泼,她还真拿她没办法。
六老太太上下打量钱太太,面无表情,也没叫她起身。
钱太太没有面对过这种人,婆婆是性子温和的,她哭嚎一顿,再说说她爹救了老爷的事,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儿子离了她跟前她就不活了,婆婆也就拿她没法了。
第101章 101 真窝囊
钱太太见婆婆坐在六老太太旁边,也不出声让她起来,心里暗恨,但面上却委委屈屈的哭起来。
“娘,运郢要是离了当年的怎么能行?这十年都是媳妇日夜的照看,夜里都要起来看几回,如今运郢正事念书的时候,猛地换了地,再惊吓了,这可是咱二房唯一的嫡孙呀,娘如何能狠心对待亲孙?”
钱老太太讪讪的,不知要怎么接话,六老太太看她那样,心里叹口气。
“借口不必说,这三年就现在你婆婆院里住着,也替他父母尽尽孝,当儿孙的不应该吗?”
最后一句厉喝声问出,语气严厉,吓钱太太一跳,她哪敢说不来,六老太太话里已经带出儿子媳妇不孝,那也是给了她一点面子才把老爷捎上,不然哪个当娘的也不会指责儿子不孝,就算有儿子不孝,罪名也是媳妇顶着了。
“下去吧,以后少来气着你婆婆就是你当媳妇的孝顺了,运郢之后的事你婆婆自然后尽心照顾好,你把盛业照顾好了就行,再给钱家添个儿郎才是正经。”
钱太太又羞又恼的退下去了,她敢和婆婆老爷撒泼,那是吃准了他们拿她没法子,但对于六老太太虽然没接触过,但是每年回祖宅,就是族长对她都是恭敬行礼,族里曾有个不慈婆母,六老太太就上门指着鼻子大骂,说下回再敢苛待儿媳,她就去县衙敲鼓。
回到自己院子的钱太太是发怒乱跳,但也不舍得也不敢摔东西,怕招来六老太太,可是心里堵着一口气下不去,头疼如裂。
灵机一动的钱太太就捂着头痛呼,外面的婆子急忙进来,看太太直哼哼,急的去请大夫。
钱县尉回家进门看到堂嫂扶着六婶要走,自己母亲紧着拉着,钱县尉吓一跳,今天才来怎么就要走?难道太太把六婶给气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