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梦想田园 (初生的芦苇)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初生的芦苇
- 入库:04.10
不过一会儿就到了村口那座小桥,几人就看到站在薄雾中一个小小的身影,不是陈黑丫又是谁?
她显然也听到了骡马拉车的动静,人已经是迎了过来,“赵大叔、大丫姐、书哥儿....”
“哎,黑丫,快些上车来。”赵振兴拉了拉缰绳,骡车停了下来,陈黑丫便上了车与秦怡然坐在一道。
秦怡然见她额发都被露水打湿了,赶紧拉过她的手,果然冷冰冰的,连忙拉了被子裹在她身上,“黑丫,你是不是很早就等着了?”
陈黑丫用手拂了拂额前的头发,有些赧然的笑了两声,“没等多大会儿,你们就来了。”
她下意识的把两只手往被子里面伸了伸,秦怡然和书哥儿刚刚窝在被子里面,被子里已经缓和和的了,她刚刚还觉得冻得有些木的手,现在正被一阵阵暖意包围着。
一旁的书哥儿从背篓里面拿出一个水葫芦和布包着的白面饼子来,他把两样都递到陈黑丫面前,“黑丫,给,这是我娘让给你带的。”
陈黑丫没有推辞,道过谢,就接了过来,打开水葫芦,里面装的是熬得喷香的白米粥,她的眼睛不知是不是被这葫芦里的热气熏着了,突然有些朦胧起来。
“黑丫?”秦怡然见她盯着打开的葫芦发呆,轻轻推了她一下,“赶快趁热吃,我娘在里面还搁了切好的咸菜疙瘩。”
“嗯...好...”陈黑丫点点头,拿起葫芦就喝了一口,温热的粥入了嘴里,顺着喉咙滑下去,这股热气一直顺着她的身体经脉,好似整个四肢百骸都热了起来。
这边陈黑丫一口粥搭一口饼吃完的时候,他们的骡车已经顺着官道越过了大张镇,这会儿外面比较早,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行人,偶尔遇到一辆骡车或是牛车经过,官道修得很是宽阔平坦,就算是三四辆骡车也能并行,所以他们一路行来很是顺利,连避让都用不上。
这还是秦怡然第一次坐车出门,就连陈黑丫也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两人一路上都有些新奇,叽叽喳喳的各种讨论,赵振兴和书哥儿偶尔帮着解释几句,有些村落离着官道比较近,有些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个村落的轮廓。
自从出了清河村不远,一直往县城的方向并没有什么大山,偶尔也就是一两个大点的土包,其余除了人群居住地以外,都是大片的良田。
不过这会儿天色还早,地里看不到有劳作的农人,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田地。秦怡然心里暗暗思量,自家将来也要多置办些田地,做个身家富足的小地主。
一路行来,偶尔看到大片的田地间夹杂着一两座连成片的大院落。赵振兴便解释这是某某家的庄子,庄子里面有雇的长工、短工、还有周围一些佃户也居住在那些成片的大院周围,依附着他们生存。
听到这里,秦怡然就想起小时候曾经学过的某篇课文,就问赵振兴道:“爹,这些庄子的主人家会苛待他们雇佣的这些人吗?比如半夜就让他们起来干活,或者不给工钱之类的。”
赵振兴一边轻轻地挥了下鞭子,一边笑着道:“苛待的是肯定有的,但是像你说的,得半夜起来干活的或是不给工钱的还没听说过。我们这边这几年还称得上是风调雨顺,是好年景。庄子收成好,主家也不会太过分,何况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谁不要个好名声。这些庄子上也都有主家打发下来帮忙管理的庄头。前年你姥姥那儿有个庄子里差点儿闹出人命,被上面的主家知道了,那庄头就被直接送了官。”
第七十三章 李家往事
秦怡然听了不由得点点头,虽说有些有钱人为了钱财,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但是同样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巨大的利益诱惑,他们还是相当爱惜自己的羽毛的。
那边赵振兴接着道:“一般庄子上雇的长工,都是跟主家签了长期契纸的。就是你要找短工,也得找中人写个文书下来,只要是那好好干活的,庄头也不敢赖着不给钱,顶多有些挑刺儿的会扣些银钱,不过那样的人家也是少见得很,一般人要想去哪家庄子干活,基本上事先也会找人打听清楚了,再上门或是直接找中人介绍……”
秦怡然一路听着赵振兴讲解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间或的指点给他们看某些在当地有名望的人家,几人就在骡马车的哒哒声中一路笑谈着直奔县城而来。
就在秦怡然被车摇晃的快要昏昏欲睡的时候,她身边的书哥儿轻轻的推了她一下,她有些茫然的看了书哥儿一眼,书哥儿指着骡车刚刚越过的一条小道,“那边就是往咱姥爷家去的路。”
秦怡然听他如此说赶紧坐直身子,顺着书哥儿指着的那条约莫两米来宽的土路看去,在约莫离官道差不多有三四百米的地方,有一个村落坐落在大片的田野中,这会儿外面太阳才刚刚升起,薄雾也消散了不少,秦怡然看到远方村落的上空,正升起袅袅的炊烟。
秦怡然想起前天晚上还想问书哥儿的事,后来一忙就把这事儿给忘到脑后去了。现在正好书哥儿提到,她便顺势问道:“哥,给我讲讲咱姥姥家的事呗。”
书哥儿想了想,许是有些事情他也不是特别清楚,他犹豫了片刻正待开口。
坐在前面的赵振兴缺突然接口道:“还是我来给你们说说吧....”
在赵振兴的叙述中,秦怡然了解到,李氏的娘家在李家村原也算的上是过得不错的人家,李氏的爹李老爷子原本是村里的里正,后来一方面由于年纪渐渐大了身体不好,一方面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李老爷子就把里正的位置,举荐给村里一位为人比较正直的后辈。
李氏的娘李黄氏是个勤快手巧的,她家祖上有传下做豆腐的手艺。之前李老爷子做里正时候,他们也就逢年过节才做些豆腐之类的去卖,后来李老爷子不做里正了,一家就都开始做起了豆腐生意。
李氏上面有对比她大两岁的龙凤胎兄姐,下面还有个比她小七岁的弟弟。等李家开始做豆腐生意的时候,李氏早已经嫁给赵振兴,生了大丫和书哥儿。
刚开始几年,就是老两口带着李氏的大哥大嫂做,做好了每天由李氏的大哥挑着担子在这周围几个乡村里卖。
李家大舅舅是个老实忠厚的,好在李黄氏的手艺不错,她家做的豆腐之类的基本每天都能卖的掉,本来一家人起早贪黑的忙活,李家的日子也过得蛮红火的。
可是就在赵家出事的第二年春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李家一直读书很是有些出息,刚刚才考取了秀才的功名的李家二郎,李氏最疼爱的弟弟。
却突然放下读的好好的书,说是要出去闯荡一番,只留下一封书信,就独自带着随身的几件衣裳离开了李家。结果这人一去就杳无音信,把一家人吓得够呛,李老爷子更是气急攻心之下,一下子就病倒了。
李氏这边原本就因为赵振兴的原因,日子过得越发艰难,李家二舅舅这事一出,她差点没把眼睛哭瞎,这弟弟从小就是被她带大的,李二舅舅对她甚至比对李黄氏还要亲近些,后来赵振兴的腿渐渐恢复了些,几个孩子又小,她也只得强打了精神振作起来。
李家那边在经过李黄氏的细心照料下,李老爷子也渐渐好转了起来,看着家里被自己一向最看重的二儿子折腾的人仰马翻的,李老爷子也躺不下去了。稍微能动弹了,就又拉扯着一家老小做起豆腐生意来。随着李老爷子的身体渐渐硬朗起来,他又有些怜惜起这个命运坎坷二女儿一家子。
这几年,不提李家每年三五不时给赵家送的吃食,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银钱上的贴补。前天赵振兴和李氏到李家,一是送中秋节礼,二是把这几年李老爷子和李黄氏私下贴补的银子还了回去。李家许是收到李二郎书信的缘故,全家都是喜气洋洋的,李老爷子更是精神好的很。
后来又见赵振兴这边有了银钱,虽是没仔细打听缘由,但是看女儿女婿气色都比前些日子看到的要好不少,更是替他们欢喜,吃午饭硬是拉上赵振兴和李大郎喝了半晌的酒,最后在他醉了之后,赵振兴才得以脱身带着李氏他们回了家……
赵振兴说完后,自己也不由的长吁一口气,岳家对自家的帮扶,他一直都记在心里,以后还是要好生报答才是。
秦怡然又问了些李家日常做的一些豆制品,赵振兴笑着道:“你姥姥家常做的就是北豆腐,还有豆腐泡啥的,偶尔豆腐皮也卖些,不过大多数豆腐皮都是给我们家和你大姨家送了。”
秦怡然点点头,之前有次李氏无意中说了一嘴,李氏大姐嫁的一户人家,家境倒还算是殷实,就是婆婆和妯娌之间好像有些不和,日子也不太好过。
秦怡然想了想道:“爹,咱今天回程的时候从咱姥姥家过吧,到时候跟姥姥家订上一些北豆腐,咱们把它重新加工一下做成串串卖,正好豆腐泡啥的家里也没有的,一起订一些,明早咱们从这儿取了。”
赵振兴点头道:“那敢情好,到时候算好了该多少钱就给你姥爷他们多少,咱这买了是去卖的,不能像拿回家吃的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