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梦想田园 (初生的芦苇)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初生的芦苇
- 入库:04.10
说到这里,她想起这些天张大锤两兄弟都在帮着赵家清理山林子,脸上的笑意又浓了几分,“这都亏了你们家这活计,不然他们兄弟俩这次不是闲在家里就是出去几天又要回来,到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活计。”
李氏忙笑着道:“瞧你说的,都乡里乡亲的,不找他叔这样的实诚人,难道还找那不认得外人不成。我听我当家的说了,明年春上还要请人帮着栽那果木呢,他叔要是得闲,到时还要请了一道帮忙……”
张连氏一听,忙道:“得闲得闲,咱家也就那点地,就算柳儿她爹一天都忙不上,我们娘俩就是起早贪黑干上十天半个月的也就成了。”
说了又想起张二锤,“我家二叔那边肯定也得闲,石头娘是个能干的,就她家那几亩地,还不够她拾掇呢。”
她跟张二锤的媳妇张孙氏,也就是石头娘,本就是妯娌关系还处的不错。
赵家的活计不但近便靠着家,工钱还又给的高,到哪里找这么好的活计。这不,李氏刚给她透了个话音,她赶忙一口应承了下来。
两家去的田地都是一个方向,李氏和张连氏就一前一后的推着板车,一路闲聊着往南坡那边。
那边秦怡然刚刚也听到了李氏和张连氏的一番话,看了眼张连氏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意,再看看李氏一脸淡然推着板车走在前面。
李氏显然没注意到自己刚刚无意中,透露出的话音带给张李氏的影响,秦怡然笑笑也不再关注她们话题。
张柳儿是个比秦怡然还小上一两岁的小姑娘,许是随了张连氏,她面皮白净,肉嘟嘟的小脸上还有些婴儿肥,身板看起来也很是圆润,虽是年纪比秦怡然还要小些,但是那身量已经差不多跟秦怡然一般高了。
小姑娘有些腼腆,白净的面皮动不动就容易脸红,这点儿倒是一点也不像张连氏。秦怡然见张柳儿有些羡慕的看着自己牵着两个小家伙,便笑着跟她道:“柳儿,你帮我牵着棋哥儿呗。”
“哎。”张柳儿红着一张小脸,上前两步就拉住了棋哥儿的手。
棋哥儿倒是乖乖地让她牵着了,还转头对着她甜甜的笑,“柳儿姐姐好!”一句话更是让张柳儿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子。
秦怡然笑着松开棋哥儿的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这小家伙就是嘴甜会哄人。
张柳儿这会儿脸上的红霞也渐渐退了下去,小心的走在棋哥儿的身侧,生怕他不小心磕着绊着了。
秦怡然见她小心翼翼的模样,不由得笑道:“柳儿,棋哥儿皮实着呢,你不要这么紧张。”
“嗯。”张柳儿点点头,握着棋哥儿的手却是丝毫不敢放松。
秦怡然只得找些话题跟她聊,这小姑娘平时也没什么消遣,加上本身就是腼腆性子,寻常也不太出门,自家又没有兄弟姐妹。
难得有同龄人跟着她一道聊天,她也渐渐地放开了些,话也渐渐多了起来。等到他们一行人到了地头,已经跟秦怡然约好了要到赵家串门儿。
李氏直接把板车停在地头,那边张连氏带着张柳儿去了另一边坡地。
田地已经被赵振兴和李氏翻整了施过肥,今天只要用锄子直接拉出一道浅浅的沟,把蒜瓣种进去盖上土就行。
李氏就先用锄子拉了一道浅沟,抓了一把蒜,一一点种到浅沟里面,她把篓子里蒜瓣又倒了一些在篮子里面,递给秦怡然,“大丫,就照着我刚刚种的这样来,可行?”
秦怡然接过篮子点头,她看了一下李氏刚刚种的,蒜瓣的间距不过是她一手长左右,其他也没有别的需要特别注意的。
李氏见她点头,便拿着锄子又开了一道浅沟,开出来的土刚好覆盖在刚刚的那道沟上。
秦怡然把篮子挎在胳膊上,紧跟在李氏的锄头后面,一一把蒜瓣种了下去,刚开始她还有些掌握不好蒜瓣的间距,有了两道种下来。
她已经渐渐熟练起来,手一起一落就刚好是一手的距离,左右脚刚好踩在李氏盖好的浅沟上,交替着往前走,手上的动作好似也配合这一呼一吸间,形成了某种规律。
李氏在前面用锄头敲碎一个稍大些的土疙瘩,看了一眼秦怡然种好的大蒜,不由得露出一个笑,暗暗点头,大丫的活计做得越发好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寻找
等到日头到了正中,她们娘俩已经把这块地差不多种了一小半。
那边张连氏带着张柳儿已经刨好了地瓜,准备回去吃午饭,招呼李氏道:“玉荷,这地都种不老少了?先回去做饭吧?”
李氏抬起头,停下手上的锄头,笑着道:“你们回吧,我们今儿带了干粮,就不回去了,今儿还想着把这块地全部种上呢。”
张连氏见她如是说,也不再多说,招呼一声,就推着板车带着张柳儿一道先回去了。
等到秦怡然再次把篮子里的蒜瓣种完,李氏也停了手,“先歇一歇,吃过了咱们再继续种。”
秦怡然应声,把篮子放到车上,甩了甩两条胳膊,又转了一下有些发酸的脖颈。
李氏见到她这般,有些心疼的道:“可是累着了,下午你走的慢些,娘再帮着种些。”
秦怡然活动了下胳膊腿,才觉得好受了一些,见李氏如此说,笑着道:“没事儿,也就这么些,今儿赶紧种了也好早些回去歇息。”
棋哥儿和二丫两小的刚开始还有些兴头,跟着两人后面帮着瞎忙活。这会儿在地头已经玩的有些累了,都靠着板车晒着太阳昏昏沉沉的快要睡着了。
李氏笑着上前拉过两人:“先别睡,都起来吃馒头了,娘还带了你们喜欢吃的豆豉来。”
棋哥儿听到有豆豉吃,忙坐起身,摇摇小脑袋,“娘,我要吃……”
李氏从另外一个篓子里面拎出一个蒙了布的篮子,里面有她早上蒸好的馒头,还有秦怡然煲了一晚上的银耳莲子羹。
李氏拿了一个草帘子,娘几个就坐在田坎上,李氏把给几个孩子的馒头掰开,舀了一勺豆豉放进去,一一递给几人,又把装羹汤的坛子揭开,一人倒了一碗,秦怡然先给两个小的一人端了一碗,几人就一口馒头搭着一口银耳羹吃了起来。
秦怡然喝了一口银耳莲子羹,入口黏稠,清甜爽口,那还带着温热的羹汤就顺着喉咙就滑了下去,秦怡然享受的眯起了那双水灵灵的杏眼。
“好喝!娘,我还要。”棋哥儿很快就喝完一碗,把喝完的碗递给李氏,李氏笑着又给他倒了一碗,“大丫煲的这汤是真好喝。”
“嗯,明儿再煲些。”秦怡然也觉得味道道,这银耳羹里面她只放了少量的冰糖,加上红枣的甜度,不会过甜,却非常爽口。
“你爹跟你哥这会儿也不知道有没有回去吃饭?”李氏说着站起身,往赵家的方向眺望了下,这边地势要比赵家那边高些,无奈遮挡的树木太多,看不到赵家那边的情形。
“娘就别担心了,爹他们应该回去了,雇的其他人到了这个点也都要回去吃饭的。”秦怡然把最后一口馒头吃完,也站起身,打量了下赵家的这片地,“娘,咱这地明年就得交税了吧?”
“嗯,这地原本是块荒地,你爹把它开下来,这几年都是种得大豆养着的,今年还是第一次种上蒜呢。”李氏看着面前这片地,原本只不过开了七八分地,这几年他们夫妻俩陆陆续续的又收拾了些,现在差不多也就有一亩多点儿。
李氏见几个孩子都吃好了,把坛子碗筷重新装到篮子里收好,嘱咐两个小的就靠着板车歇个晌,她则带着秦怡然继续忙活起来。
等到日头偏西,赵振兴和书哥儿两人又赶了过来帮忙,李氏忙问道:“你们那边都收工了?”
“没有,我让铁树他们帮忙照看着,想着你们今儿要把这块地的蒜都种上,怕是来不及,便来搭把手。”赵振兴说着已是拿起锄子,就着另一边就用锄子拉了道浅沟,书哥儿也很是快速的装了一篮子大蒜,就跟在后面点种起来。
李氏一边手上的活计不停,一边问赵振兴:“林子那边还要几天才能收拾完?”
“还有明天一天差不多也就得了,趁着这两天,咱们把蒜都种下去,过两天咱们就要忙活别的活计。”赵振兴没有明说温棚的事儿,这会儿附近地里还有不少人在忙活。
李氏却是知道他们几个一早进山谷的事,听了赵振兴的话音,也就没再多问,几人一起动手,太阳还剩了半个挂在半山腰上时,就把这块地的大蒜全部种好了。
赵振兴看着面前种好的一亩多地的大蒜,跟李氏道:“我等下担了水过来,把地里先浇上遍。”
李氏点头,“这地怕是都干透了,今儿先浇一遍,明后儿怕是还得浇一次。”
两人一边说一边已经把农具都收拾好,赵振兴就推着板车,一行人往家走,李氏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种着地瓜的地道:“咱家的地瓜是不是也能收了?”
赵振兴远远的瞅了一眼,“还是等几天,最近这天儿挺好的,等忙过这几天再说。”
李氏听了也没多说。
一行人进了赵家院子,李氏忙着喂猪喂鸡,赵振兴担了几副水桶放到板车上,推着板车出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