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守寡失败以后 (樱笋时)


  这个活计听起来比修路可轻省,登时有人问了:“可还是一样的米粮钱?”
  郭怀军点头确认:“还是一样的考核。”
  壮子一听,登时便有些犹豫,他是留下来接着给都护府干活,还是回去春耕?若是错过春时,今岁便难有收成了。
  龚明看到他们不作声,便道:“这次的活儿不少,可不是修路这样半月能完事的,怎么着也得三月半载了。你们算算到手的米粮,若是现在你们折回去,算算回去又哪里来的米粮,这些日子,基本的识字算术你们都学过,算清楚了还想回去的,我也不绝不拦着。”
  壮子真的掰着手指头算起来,可是任他怎么算,发现回村赁地都还是不如给都护府做工。这笔账,关大郎更是算得清楚,他不由问道:“龚大人,俺们是人人都有活儿干吗?”
  该不会只选几个人吧?
  龚明与郭怀军对视一眼,哈哈大笑:“活儿多得是,只要你们肯留下来!”
  司州大人的话是怎么说的?劳动力是目前最宝贵的资源,给他们定下的结业大考中,最后便是看他们能留下多少人,没有强迫,没有威胁,只看他们这段时日的努力,能叫他们队中多少人信任他们,愿意跟他们往北,去奔一个前程。
  那个最终的计划,还没有完全公布,但不论是郭怀军还是龚明,看着眼前这群犹豫之后选择留下的汉子,心中都充满了无比的信心,二人相信,现下,只要把那条光明的前程放在这群汉子面前,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去选。
  壮子如今勉强用上十根指头能算个半清半楚的账,哪怕如此,这也叫他想明白了,就算他回去,也不过一家人守在一处半饥半饱,倒不如他留在此处,一家老小都能吃个饱腹,反正他在这工地上,食宿皆由都护府包揽,还能结了粮票捎了粮回家。
  既是决定留下,壮子当时便进了城,将身上所有的粮票都兑了粮托回家中。事情办起来倒是极其顺利,在郭龚二人这里做个米粮托运的登记,然后隔天大人们进城开会,会把安排好的粮队条子带给他们,自己拿着条子进城去交粮票,粮队自会把米粮托回去。
  隔了四天之后,壮子竟第一次收到了家中的口信,最小的闺女饿得病了,家中实在没有银钱看大夫,是殁了,她小小人儿,家中没法归葬祖墓,便只能葬在村外那株桃树下,他送去的米粮很及时,两个小些的儿子也已经饿得不行,那简单的口信上写着他家中情状,老娘和媳妇托人带了一双匆匆织就的芒鞋,十分合他那双大脚,直叫这人高马大的汉子哭得泣不成声,可终究,他咬咬牙,换了新鞋子,拭了眼泪,便加倍卖命地干活去了。家里已经没了一个,不能再叫其他人也没了活头。
  关大郎家中还好些,他毕竟是族人守望相居,略微能相互照看一些,这一次,他和当初一道来亭州的同乡都托了米粮回去,带回来的口信中,话里话外族人都是为他们高兴,庆幸他们找了条活计,托来的东西也五花八门,直叫一个个傻笑得不成。
  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第三次,众人的工作内容从修路到伐木/架设筒车,渐渐习惯了新的工作内容,也慢慢习惯了生活中多出一件事,攒了粮票便去登记,把米粮托粮队捎回家中。
  而这一日,关大郎与壮子又约好了进城,除了似往常那般,除了将粮托回家中,二人还另有一事,要参加郭大人与龚大人的升官大典哩!
  他们这些流民不知道什么叫结业,只是听说,因着二位大人待他们这些人不错,得到了司州大人的赏识,要升官。
  这二人与他们一路相聚,大家齐心协力,度过了多少难过,虽然看着时日尚短,感情却是真挚,流民也都朴实,大家都想来给二位大人道贺,可是大人们说了,都护府地方有限,每个队只得两人可以去,壮子仗着平素表现积极被选中了,关大郎先时虽受了伤,回到了队里干活更加拼命要把米粮挣出来,也被大家公推为代表。
  这是给郭龚二位大人撑台面的事儿,就是赚工钱最凶猛的二人,也商议好了定要进城,因此,二人都是换了自认为最干净整洁的衣裳来参加这次大会。
  甫一进城,二人便觉着亭州城中是一日比一日热闹了,到了那白家粮铺门前,递条子交粮票的托运人竟然已经排了队——大概是今日许多人都进城参加那什么升官大典的缘故,人格外地多了起来。
  排着队的当口,居然还有不少小贩来问他们:“二位,是给家中托送米粮吗?家中有小儿吗?买些饴糖吧,小孩儿家家最馋这口了,这玩意儿在家中可买不着,甜甜小小娘小小子们的嘴儿也好吖!这年岁娃儿们苦着哩!饴糖怕东西小份量轻又经得放,白东家心善哩,会写进运契里帮你们带回家,喏,这么多排队的,都是冲着这条来的哩!”
  他们二人看过去,果然,前头队里的许多人,手里都拿着些东西,显然也是要“托运”回家的。
  壮子心动了一瞬间,没了一个小闺女,他一个汉子嘴上说不出什么,可心中难过,便越加想对剩下的几个好些,只是,他蒲扇大的手掌在衣摆上局促地摩挲了几下,与关大郎对视一眼,关大郎也是一般,极疼爱家中那小子,这么些时日不在家中,也不知那小子是不是又皮了些,有没有照顾好他娘亲,二人对视的眼神中,俱是一样的内容——心动,但囊中羞涩。
  那小贩近日在这做买卖,心眼那叫一个机灵,立时笑眯眯地道:“呀,二位只有粮票,粮票便可兑啊!不要那面额大的,最小的一斤票便能兑二两糖!”
  一斤米粮虽然也有些心痛,但以他们二人一日所赚的米粮而言,也算不得一个够不着的数,壮子登时一咬牙:“俺……俺来二两!”
  关大郎本在犹豫,看壮子买了,掐指一算,买一次也压根儿影响不了家中生计,大不了自己下次便再多做些活儿,便也奢侈一把道:“我也一样吧。”
  “除了糖,还有不少好东西,家中老人皆爱不费牙的糖膏,这个呀加了不少滋补之物延年益寿,还有年轻媳妇喜欢的彩绳花布,这可是村里乡里绝计见不着的鲜艳花色……”
  壮子和关大郎,两个不过村里汉子,何曾见识过来自州府繁华的巧舌如簧——前几次他们来的时候,亭州城荒着呢,鬼影都见不到几只,也不知这些小商小贩是从哪个犄角旮旯复活过来的——待他们二人终于排到交条子时,不知不觉,二人加起来十斤米粮都已经花销出去了,可是一看手中给媳妇的、给老娘的,给小小子、小小娘的东西物什,却又不知为何,咧着嘴将东西递进去给了里面的白家掌柜。
  掌柜的检查了没有易碎易坏的贵重物品,只象征性地多收了他们一丁点米粮作为运费,白家商铺的东家果然是个心善的。
  辛苦便辛苦着些吧,家中人活得好些,也成哪。
  小贩那么多话,有一句不错的,这年岁,大家活着苦啊,捎带些东西回去叫他们开开颜,多好。
  虽是这么想,二人大抵还是怕了亭州城的小贩,除了付运资,剩下的粮票一股脑儿地全都兑了米粮托回家中了。
  二人朝都护府去的路上,才叫大开眼界,如今粮票可真是什么都能兑,什么都能往家中捎带啊,先前那些饴糖布匹也罢了,还有农具、种子……
  整个亭州城,真的就像突然不知从哪儿来了许多人一般,一派欣欣向荣的模样,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护府就在前边了。


第132章 丰安新郡
  这一日的镇北都护府外也格外不同, 外边大街上便支了许多块牌子,壮子与关大郎跟在龚明、郭怀军身边这段时日, 也就勉强识得些数与些物具名称, 牌子上的字还真认不全,但架不住今日人多哪, 前来参加这升官大典的,不只是他们队的代表,别的队里也跟着一道过来了不少人。
  当即便有人围在那些牌子前说起来的:“‘热烈庆祝镇北都护府第一届安民官授官大典!’安民官, 这是什么官?是不是咱们队时那二位大人的新官职?”
  众人立时啛啛喳喳议论起来:“可不就是这个,说是他们的升官大典,定是升的这个官!”“什么升官!说得忒俗气!是授官大典哩!”“不管不管,反正二位大人是升官啦!”
  百姓大多朴实,对队伍里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作的官员感情很是不同, 这些官老爷与原来那些官儿不同, 到底是哪里不同, 他们也说不上个一二三来,但,能叫这么多人放弃一日赚取的米粮亲自前来捧场, 便是最好的明证了。
  不多时,都护府外大街便聚集了许多的流民, 那气派堂皇的大门与原先的州府府衙并无不同, 只换了块牌匾,按照大魏规制,四扇开的朱红大门, 门前可立麒麟,檐角亦有相应四只神兽,天光之下,十分的威严。
  虽说是来给自家队里的大人们捧场,可看到这样威严、远胜自家县衙的排场,这些流民们远远瞧着都不敢上前,只敢远远张望着,来瞧上一瞧,若是待会儿大人们换了新官服出来,在外边吼上几嗓子便是他们觉得最大的支持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