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夫人诺诺称是。没有在盛园逗留片刻,立刻就起身告辞了。
她的意思真的是再明显不过了,也把三个女孩都带到了楚承昭面前,还特地让自己的亲生闺女照着上回相见时宋瑶的穿戴模仿了,结果却落得楚承昭一个‘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评语。真真是丢脸丢到了姥姥家!
钱氏带着三个女孩灰溜溜地走了。
楚承昭也不端着了,把宋瑶往怀里一带,笑道:“让我闻闻我们家的小醋坛子有没有发酸?”
宋瑶笑着捶了他心口一下,“我哪里有发酸?殿下也太小看人了!”
“还敢狡辩?方才我不过多看了你那表妹一眼,掐我手心的是不是你?”
宋瑶被他说得心虚气短。方才楚承昭盯着宋珍多看了两眼,她确实是有些紧张和吃味,不自觉地就掐了他一把。
说起来也不能怪她嘛,是这个时代有问题。
她虽然生了一对儿女,但是周岁还差两个月才到二十。这在现代真叫是一枝花的年纪。
但是这个时代就是妇人的年纪了,一枝花的年纪仅限于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
原身的样貌极好,但是宋瑶在现代的时候不过是容貌清秀、中上之姿的普通人。说到底她的性格还是没有那么自信的。
楚承昭忍不住笑起来:“我再急色也不会把主意打到宋家头上。表姐夫觊觎小姨子,我成什么人了?我不过是看那宋珍穿戴都模仿你,不高兴地多打量了几眼而已。”
宋瑶靠在她怀里,手指抠着他的衣领,“我知道的,就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方才心里还是不舒坦。”
“小醋坛诶!”楚承昭搂着她摇了摇,“都不知道该拿你怎么办了。得亏是跟了我,这要是在别人家,你可不得委屈死了。”
楚承昭一来就特地跟她秀恩爱,后头又把模仿她的宋珍给贬了一顿,意思是再明白不过的。她其实理智上也是相信他的,但是情感上那个时候就是不可控制地有些吃味。
宋瑶小小声说:“不跟别人,就跟你。”
楚承昭心情大好,低下头来亲了亲她,又正色道:“还记得我前头答应你的不?说好了只你一个,就是你一个。不论我是皇孙,是太孙,还是未来的……答应你的,都不会变。”
宋瑶心里的甜蜜都快泛滥了,软软糯糯地‘嗯’了一声。
然后她又听楚承昭调笑道:“再说你那几个表妹生的还不如你。外面给我送绝色美人的多了去了,那样的我都能坐怀不乱,我还能看的上她们?你这大舅母想的也忒简单了些。”
宋瑶没再纠结宋家的事,灵敏地捕捉到了他话里的其他信息。她立刻坐直了身子,严肃地问道:“外面还有人给你送美人?!”
楚承昭:“额……”
得,他是得意过了头,把不该说的也一道说出来了。
第119章
“什么样的绝世美人?谁家送的绝世美人?什么时候的事, 怎么殿下现在才说?”
楚承昭被她连珠炮似的一连串发问给问懵了。
宋瑶看他一脸懊恼的后悔样儿, 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然后这一笑就不可收拾了, 宋瑶捂着肚子痛痛快快地笑了一场。
她又不是傻子, 虽然楚承昭没提过, 但是她还是能猜到外面肯定多得是巴结他的人, 巴结他无非就是送银钱和送美女。可楚承昭到现在依旧是每天都回家,就算是有事滞留,他也会让邹鑫或初十特地跑回来一趟知会一声。
他要有心想收用什么绝世美人, 盛园现在就不会还是只有她一个了。
楚承昭也反应过来,伸手轻搔她腰间的痒痒肉,“好啊你这小东西逗我?”
宋瑶笑得都快喘不上气了, 边躲边道:“殿下怎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平日里都是你逗我,还不兴我难得逗你一回?”
两人闹了好一阵, 最后以宋瑶痒地不成了,气喘吁吁地求饶。
楚承昭这才把手从她腰间的痒痒肉上挪开了,气哼哼地笑道:“看你下回还敢不敢了。”
宋瑶窝在他怀里,心说她还是敢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她的胆子和脾气都被他纵地越来越大了。
怪不得从前她从前在书上看人说一段好的感情会让人变成孩子。
尽管她现在孩子都能说话能走路了, 可她的心态却越来越像孩子似的。
楚承昭自然也知道这点。
他特地过来会一会钱氏, 一来是猜到了宋家的心思, 宋瑶虽然也能打发了她们, 但到底不能绝了她们的念头。也只有他本人过来,表示没看上宋家的姑娘,宋家人才会彻底歇了那种心思。
二来, 楚承昭还是习惯性地不放心宋瑶。怕她被钱氏以长辈的架子压住,被钱氏拿捏。
不过幸好宋瑶是真的历练出来了,她陪在李皇后身边都能不紧不慢的,对着福王妃和二皇子妃她们的刁难也能镇定应对,区区一个钱氏就更不值一提了。
楚承昭既心喜她的成长,又心疼她,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她。
若她日子过得舒心快乐,没有半点儿困难,自然也就说不上什么历练了。
所以私下里,楚承昭对宋瑶确实是越来越纵着的。她在外头也不容易,私底下他还是想让她尽可能地放松愉悦。
两人闹完了就接着说私房话。
楚承昭问宋瑶今天看招待了宋家三个姑娘后有什么发现。
宋瑶想了想,道:“大房和三房的那两个就不提了,二房的那位妹妹倒是个知进退,懂礼数的。”别的不说,光说宋琼面对楚承昭的时候依旧是镇定坦荡,就能看出这个姑娘心思很正了。
楚承昭点了点头,道:“你外祖家的三房人里,也只有你那个二舅舅堪堪得用。”
说着楚承昭就把宋瑶那三个舅舅的为人品性和能力说给她听。
宋瑶的大舅舅是长子,娶了也是小官家出身的钱氏。钱氏掌家之后,大舅舅就不管内务了,一心只读书。后头大房的儿子大了,就也跟着读。但是父子几个读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名堂,一个秀才的身份在京城里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三舅舅倒算是个聪明伶俐的读书人,很小的时候就考上了秀才,但是他聪明过了头,和他媳妇孙氏四处钻营,抠搜宋家和孙氏娘家的钱到处送礼,不仅把自己的学业耽误了,也没送出什么名堂。三房的儿子也是如此,虽然也在读书,但是平日里就是和些狐朋狗友弄一些所谓的交际,更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早前楚承昭去宋府,那帮着宋翰林传话的混账小子就是出自三房。
也只有宋瑶那不显山不露水的二舅舅有些分寸。她那二舅舅是个沉默寡言的,自小就不怎么受到父母喜爱。他读书和兄弟们一样没什么天赋,他干脆就放弃了,只培养下一代。二房只有一儿一女,儿子也在读书,女儿就是今日来的给宋瑶留下好印象的宋琼。
二房太太王氏也是个不爱说话的,但手段却比她那两个妯娌高明的多。不像其他两房人可着劲地供给一屋子的读书人,他们二房只供给一个儿子,手头宽裕了,王氏就私下里去置办田产和铺子。
现在别看现在宋家大房三房跳得欢,但等宋翰林一没,三房人一分家,过得最好的肯定是二房。
楚承昭一直想给宋瑶抬身份,自然也要抬举她娘家的身份。
但是宋家三房人看下来,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得用的。一番挑挑拣拣,矮子里拔将军,也只有宋家这不怎么露头的二房能用了。
看宋家二房人的个性,他们不够本事——不然也不会在家里被其他两房人压得抬不起头来,也不够果决——明知道其他两房人不是好的,但却迟迟没有分家,但是胜在有分寸、知进退,懂得明哲保身。
换个角度思考的话提拔这样的人也不是坏事,起码不会给宋瑶带来麻烦。
宋瑶听完他一长串的分析,才讷讷地道:“合着殿下是早就都了解过了?”
楚承昭把下巴搁在她头顶轻轻摩挲,“粗略了解而已,我的人还在查探。等过完了年,估计也就能确定了。”
他说是这么说,但是其实早在宋瑶生下孩子没多久,他就安排了人去调查。足足观察了一年多,才确定了三房人不同的个性。不然今天也不会钱氏刚来了没多久,他就猜到了宋家的意思。
宋瑶一时间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楚承昭对她真的是没话说。
对她本人和孩子们都好就不用多提了,其他方面也是花了极大心思的。
也难为他在外头都那么忙、那么辛苦了,还要替她打算旁的。
只是他们两人如今这关系,道谢就显得很是客气生疏了。
所以宋瑶什么都没说,只是用力地抱了抱他。两人对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另一边厢,钱氏带着三个女孩很快就回到了宋家。
钱氏和宋珍、宋珊三个脸色可谓是难看到了极点,只有宋琼若无其事,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
因为宋翰林如今在病中,她们也不用去问安知会,所以几人回到宋家后就各自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