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之乐:锦绣宝贝小娇娘 完结+番外 (六月丁香)
张正青不知道如何决断了。
“月娘既是寒体,就不用了,按你之前的方子给她吃吧。”连浩扒着饭道。
“可嫂嫂她?”张正青看向连绮,连绮嫁给他也有一年,对药方也甚有了解,想让连绮拿个主意。
“没事,月娘过几日就会好的。”连浩若有所思的继续吃他的饭。
连绮顶了顶张正青,道:“那你还是给嫂嫂继续温补吧,嫂嫂心绪不宁,估计是被我哥气的。”
连浩抬了下眼,只笑了笑,并不解释。
第二日,连浩便陪着玲儿回了霄府,冷阅一听玲儿回去了,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这些天,她为了防着玲儿再次害她,每次见到玲儿来她家里,她的这颗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弄得她觉都睡不好。
大概是连浩看出端倪,所以才会送玲儿回去吧?
“连浩,你是不是知道了?”冷阅侧过身问连浩。
连浩闭目养神,问道:“知道什么?”
“你能不能不要跟我打哑语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冷阅好讨厌连浩有话不说的样子。
“你要我说啥?”连浩睁开了眼,直直的望着冷阅,然后笑道:“你觉得我有事瞒你?”
“难道不是吗?”冷阅很是生气的道:“我现在是越来越看不透你了。”
连浩撇撇嘴:“好吧,我是看出来了你很怕玲儿,你是不是想让我说这个?”
冷阅一惊,“你也怀疑玲儿?”
“诶……”连浩叹了口气,道:“玲儿她想多了。”
冷阅回味了很久连浩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反应过来对着连浩就一顿打:“原来你已经恢复记忆了?为什么要骗我!”
“月娘,停停停,我也是这两日让张正青那小子治好了失忆症,不是有意要瞒你的。”连浩巴不得一直失忆下去,这样也就记不得以前对不起月娘的事了。
“连浩,你恢复记忆就好了,你失忆的这段时间,我都要快被你欺负死了。”冷阅听到连浩恢复记忆了,委屈的直想哭。
连浩抚着冷阅的脸笑道:“以后你继续欺负我。”
“那我可要连本带利。”
“好,只要你开心就行。”连浩在冷阅的额上吻了吻,深遂的目光带着一抹狠戾,萧绿萱,你就给我等死吧。
------------
第234章 涌进了十余万名难民了
绿萱公主自杀了杨界明后,就用兵符从京城调了十万大军去西北抵御辽军,西北的战事最为吃紧,辽军善战,才短短的时日,就已攻破两州,朝庭一片震惊。
皇宫早朝,有官员上柬皇上:“皇上,自龙狮军被杨将军调走后,西北之军再无哪支军队与之抗衡,皇上,还是把龙狮军招回来吧。”
“是啊,皇上,公主虽调集十万兵马去支援西北战事,可西北向来都是龙狮军驻守,只有龙狮军才能击退辽军啊,皇上!”担心自家性命的文武百官都附议着让皇上派人招回龙狮军,以保住西北战事的吃紧,否则这京城也怕是危矣。
“朕的皇姐派兵去了,也不能击退辽军吗?”皇上毫无主见的问道。
“辽军势如破竹,公主调的十万大军臣担心也无济与事,皇上,您还是早做打算,招回龙狮军吧,辽军都已经打到京城的千里之外的珑县了,我军的士气低落,若公主再战败,只怕只州府县无心恋战,见到辽军都只会打开城门,迎接辽军,到那时,京城可就保不住了。”深暗战事的大臣向皇上分析着情况的危急。
“辽军不是还没攻破珑县吗?再说朕的皇姐代朕御驾亲征,朕相信珑县御敌的将士定会士气大增,打败辽军,各位爱卿就不要杞人忧天了。”皇上听到辽军还在千里之外,便没那么慌张了,辽军都离京城有千里,真不知道这些大臣慌什么。
这些大臣一惊一乍的,差点吓到他了。
“可是……”底下的大臣闻言,都你看我,我看你,见皇上如此不把西北的战事放在心上,根本就不听他们的规劝,心系西北战事的大臣们当真是一片心力交瘁。
“你们还有什么事要上奏的吗?若无事上奏就退朝吧。”皇上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臣有事启奏!”管理京城的京兆府尹启禀道:“皇上,京中如今难民太多了,皇上是否要开仓放粮?”
“你想开就开吧。”皇上一上早朝就烦,下面的文武百官总是拿一些不好的事来烦他,就不能有个高兴的事?当个皇上真累,真不知道要这些大臣是干嘛吃的,开仓放粮这等事也要问他,能不能不拿这些琐事烦他?
“那臣明日便让属下到国库的粮仓取粮。”京兆府尹得到皇上的圣旨,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你说什么?开国库粮仓?”皇上再笨,也知道开国库粮仓的意义,“你京兆府中的粮仓都开完了?”
“回禀皇上,京中粮仓均已细数发放难民,已无粮可发了。”京兆府尹原以为皇上知道他想开的是国库粮仓,若是他府中的粮仓,他又何必今日上朝向皇上请示,自己拿了主意便是,皇上到底管不管国家大事?
“皇上,如今百姓因战事流离失所,京兆府尹心系百姓,开仓放粮,京里的难民越涌越多,只怕辽军未攻进来,京城的治安就要先乱啊。”大臣听到京兆府尹的粮仓都发完了,更是惊慌。
“那你们说怎么办?国库粮仓断不能开,一旦开启,朕的百万大军还靠什么来养活?”皇上断不能用养军队的粮草去救济京城的难民。“你们到是给朕想个主意啊,朕养你们有何用。”
大臣们也无计可施,都垂头不语。
“你们……”皇上都快被这些大臣烦死了,每每一到让他们想办法之时,这些人便一个个默不作声,劝说他的道理到是一个比一个会讲。
京兆府尹从大臣中走出来,献计道:“皇上,臣到有个主意。”
“快讲。”终于有个能为他解忧的臣子了。
“臣听说众山县今年水稻大收,各县粮仓均已满仓,霄恒与连浩为日后之计,让众山县一带的沿海百姓种了秋稻,皇上何不把京城中的难民赶往众山县,让霄恒与连浩那俩个反贼去头痛呢?”京兆府尹柬言道。
“好主意啊,就按你说的办。”皇上闻言大喜,当场同意了京兆府尹的建议。
京兆府尹略笑笑就回了自己的位置,这皇上真像霄大人所说,实难担当皇上之位,可如今先皇遗留下来的皇子都已被皇上所杀,萧氏的江山只怕是气数已尽,而旁支皇亲国戚早在先皇之时,就被柳相架空了军权,萧氏子嗣之中,无一人能担当大任,他又何不成全霄大人和连将军?至少他们管辖的众山县百姓安居乐业。
连将军,柳林志,还有狄将军霄武都是军事之材,霄恒霄稷两位霄大人又懂文治,天下文相将才都汇聚在众山县,天下百姓的安危也只能心系与他们了。
“事情都已解决了,你们没事了吧?散朝吧。”皇上打了个哈欠摆了摆手道。
“皇上,您还是把霄恒霄大人他重新启用吧。”
深暗军事的大臣刚一开口便惹怒了皇上,瞪了柬言的大臣一眼,便甩袖而去。
“退朝。”德公公尖着嗓音宣声道。
“朱大人,您何必在皇上面前提霄大人这事呢?”下朝的京兆府尹钱大人担忧对朱大人道。
“钱大人的深意,如某懂,但朱某的深意,钱大人难道不知吗?”朱大人叹了口气反问道。
“钱某如何不知,朱大人心系朝堂,本意想劝说着皇上重用霄大人一家,自然就能劝解到连将军归顺朝庭,连将军归顺了朝庭,你那远亲的外甥柳林志便也会归顺朝庭,狄将军更是听从柳林志的话,西北的战事吃紧只要有柳林志和狄将军共同御敌,辽军自然能击退,朝中有霄大人治理,也将回到正轨,是吗?”
“如此不好吗?”朱大人看着脚下道。
“你的想法,是朝中每个心系国家安危之臣的想法,只是朱大人上朝的晚,并不知道其中深意,朱大人这几日就别上朝,到我府上住上一段时间吧。”京兆府尹拉着上朝没几天的朱大人劝说道。
“为何?”朱大人一头雾水的问道。
“我回去慢慢跟大人讲。”
皇上回了后宫,便对德公公道:“带朕的御林军今夜就屠了那姓朱的一家。”
敢在他面前提霄恒,要不是当初霄恒一直默许父皇立幽王为太子,他又如何做下这弑父的罪名?
如今的文武百官越来越和他离心离德了,要他重用霄恒,那他好不容易坐拥的江山岂不跟着他霄恒姓?
要不是他皇姐劝他,他早就让人带兵攻打众山县,打了霄恒一家了。
皇姐说的没错,只要不让霄恒回到朝堂,他们霄家也掀不起什么浪来,至于连浩和狄杰,就先让他们守着沿海的边境吧。
怪都怪那个杨界明,竟敢偷她皇姐的兵符私自调狄杰杀连浩,否则西北的边境不会到此境地了。
杨界明的一家,也杀!
冷阅见连浩在家里都呆了有一月了,也不见他急着回他的虎军营,便问他:“你是打算留在家里种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