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心事[清穿] 金推完结+番外 (Urania)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Urania
- 入库:04.10
傅文:……
看小公主不像个没心眼儿的,怎么亲哥哥这么天真呢?
康熙爷时候的阿哥和当今万岁膝下的阿哥能一样吗?康熙爷那时候儿子多,有得宠的,有不得宠的,还有为着某些说不得政治原因不得不打压的,能叫他放在心上时时顾着的还真就没几个。
就拿九爷和十三爷来说,康熙爷是本就看不惯九爷做派,想磨九爷的性子,又嫌他素日里太过享乐奢侈,就是不想给他银子;十三爷则是境况不好,皇上心里憋着气,厌弃了,自是也不想给银子的。可弘时的亲阿玛,当今圣上在做皇子之时,就从来没缺过银子罢?万岁就这几个孩子,出宫建府后那也是当宝贝待的,何须为了银钱之事犯愁呢?
傅文压着脾气道:“三阿哥还是慎重想想再应罢。”
弘时感受到了傅文身上的低气压,弘时自身气场不足,当场被准妹夫压制。
“是,等我回去好好考虑再说罢。”
傅文有一个忘年交,姓常,单名一个乐字。常乐最先跟着八爷的,但是在八爷最得盛宠之时嗅到了危险气息,抽身离开八爷,云游讲学去了。
常乐这人最大的有点是对时局把握很好,不恋权、不贪财,对主子也忠诚,临走之前也曾几次劝过八爷,只是八爷不听,非要一根筋闯到黑,谁也没辙儿。常乐此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有点小脾气,比较爱好指手画脚,傅文看三阿哥也不是什么刚愎自用的主子,想来是可以相处融洽的。
等以后成婚后跟静仪谈谈,把常乐弄到弘时府里头当幕僚去,这人能看住了弘时最好不过,到时大家都能省心了。
回阿哥所后,弘时开始坐卧不宁起来。
按理说这等大事应该第一时间去找阿玛商议的,可他和弘昌关系这么好,万一是傅文想太多了,弘昌根本没犯事儿,误伤他这个发小儿可怎么好?
都这个点儿了,哈哈珠子和伴读都出宫去了,弘时心里不平静,很想找人商量,却不知道找谁比较好。
董鄂氏见弘时都着急得在屋里头转圈圈了,出言安抚道:“既是如此为难,要不就去母妃宫里头问问妹妹吧?”
董鄂氏都听说了,万岁最近一直都跟人讲,四妹妹自幼跟着阿哥们读书、上校场,是当男孩子养的。
这么说来,妹妹一定是靠谱儿的。
弘时想起之前妹妹帮他分析过的事情,回回都是有道理的,甚至还有些先知性,比如八叔,比如隆科多,只要妹妹叫他不要去亲近的那些人,最后都倒了大霉了。
弘时想到这里,心情爽朗起来,对着董鄂氏道:“你安生歇着,我去趟承乾宫。”
承乾宫里,弘时对静仪说了弘昌邀请他一道儿倒弄马匹的事情,请静仪利用女子的直觉帮忙参详参详,弘昌这事儿到底靠谱不靠谱。
静仪觉得弘昌的性子有些像九爷,特别爱花钱,也特别爱搂钱。加上十三个是个很约束自己的性子,严已律人更严以律己,故而弘昌并没有因为这个世子在家里占到多少的便宜,他又是这么个爱享受的性子,想要搂钱也在情理之中。
静仪知道,历史上弘昌就在这几年倒霉的,只要跟弘昌有关的事情,静仪还是一力主张弘时能不沾就不站的。
对于弘时这次没有盲目信任儿时小伙伴的行为,静仪给予的高度评价:“三哥哥太厉害了。”
闻弦歌而知雅意,弘时出师了。
弘时有些不好意思:“也不全然是我的意思,我回宫时候遇上傅文了。也是他跟我说,弘昌以前就插手过军马生意,叫我慎重考虑的。”
是傅文么?
静仪的嘴角不自觉地翘起,口气却依然严肃:“傅文比你还小上几岁呢,哥你这么大的人了,做起事情来也该过脑子了,可不能再叫额娘替你操心了。”
弘时:“妹妹说的是,我明儿就去回了弘昌。”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似水 232瓶;橙鱼儿 10瓶;糖小糖 5瓶;琴、氯乙烯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6章 固伦敦宪公主
弘时次日出宫就去找弘昌, 明确拒绝了和他们几个搭伙儿做生意一事, 并劝告他们要坚决守住底线, 不可胡作非为。
弘昌答应得很好, 态度也十分诚恳, 就差指天发誓表忠心了。
弘时以为弘昌被自己说通,准备改过自新重头做人, 这事儿也就该完结撒花了。
谁知一个月后, 弘昌因为私自插手军马生意的事情败露, 连带着五爷家的弘昇、七爷家的弘曙都被革了世子之位。
粘杆处本就是撕开一道口子就要扯下一条肉交差的部门,对弘昌等人的调查也不会只止于一件事上。弘昇、弘曙二人平常还算规矩,跟着弘昌合伙“做生意”算是人生最大的黑点了, 四爷对这两人的惩罚也是高举轻放, 点到为止。而弘昌, 私底下不知道做了多少桩类似生意了, 连朝廷吏治都敢插手, 还在早先年间给八爷还未落魄时候,打着父亲怡亲王的旗号,给过八爷和弘旺父子俩行事不少方便。
四爷气弘昌, 除了他干得这些实在不是人事儿外,更重要的是他那些买官卖官的行径抹黑了十三、带坏了十三的名声。十三身子不好, 都是被他这个儿子气得!四爷越是心疼十三这个弟弟, 就越是厌恶弘昌。可弘昌毕竟是十三的长子,四爷却又不能真把弘昌弄死了,断了和十三之间的情分。
四爷将弘昌交给十三后, 十三也怕这个儿子再出来惹事,惹得性命丢了事小,祸害怡亲王府上下几十口人是大。十三将弘昌接回附中后,就囚禁在了自家庄子的一处偏僻房屋之中,除了哑仆日日洗衣送饭,再不叫他和外界交流,相当于是自行圈了这个儿子。
四爷在调查的过程当中还知道,弘昌曾经拉拢过弘时一起“做生意”,但被弘时严词拒绝。弘昌倒霉了,弘时却受到了四爷的嘉奖。
四爷不能明着说弘时的功劳,传出去也不好听,想着儿子开府了缺钱,便直接赏了弘时两万两银子。
弘时突然明白了弘昌是一个多么愚蠢的人,他是皇上的儿子,若是需要使钱,那里就要做那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抱紧阿玛的粗大腿就好了啊!
弘时悟了。
雍正六年,静仪已经十六岁了,婚事也很该筹备起来了。雍正六年七月,四爷下旨,为四公主静仪和李荣保四子富察傅文赐了婚。
四爷在雍正三年去了塞上一趟,雍正四年和雍正五年都没去,到了雍正六年,四爷想着很该再去一趟。
四爷考虑到弘时刚刚搬出宫外,福晋又要生了,便没有将弘时的名字列在伴驾名单之上。
四爷这次去塞上,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要给几个养女选驸马,怕舟舟几个到了那边心事重,反而玩不好,不如在紫禁城里歇着惬意,索性也都没带。
四爷本是打算叫静仪跟着的,可没想到闺女行李都收拾好了,李氏却病了。
静仪想着四爷都给她赐婚,大约明年后年的也就要嫁了,想着要多在宫里头陪陪李氏,四爷允了。
故而这次四爷北上,只带了四阿哥、五阿哥夫妇和六阿哥。还带了耿氏和几个常在。
皇后是不大愿意耿氏去的,但是四爷看耿氏在弘昼成婚前后都没跟儿子接触过,心生怜惜之意。四爷当年就是因着被孝懿仁皇后抚养,跟德妃生分了,所以不愿意弘昼走他的老路,执意带上了耿氏,想着叫她跟儿子儿媳亲近亲近。
许是四爷对皇后指手画脚的行为很不满意,许是放不下宫里头弘历有孕的福晋和格格,四爷在临走之前晓谕六宫,给了熹妃协理六宫的权利。
四爷走了没多久,董鄂氏便生了个小格格,慧仪生的也是小格格,只有富察格格生的是个小阿哥。
等到这几个孩子落地,四爷这次北上也基本接近了尾声。四爷体谅弘历初为人父,准他提前回宫来看看孩子。
弘历先去阿哥所四福晋那里报了道,又来承乾宫给静仪送了从北边捎来的礼物,还带来了草原上最新的八卦。
到了塞上后,四爷把很多事情都交给弘历处理,弘历日日忙得陀螺一般,根本无暇顾及几位兄弟。五阿哥忙着跟福晋恩爱、在耿额娘面前做孝顺儿子,也没空搭理于福惠。
这跟年龄差有很大关系,四爷记得弘历、静仪和弘昼小的时候,年龄相当,很容易玩到一块儿去,但福恵就明显跟哥哥姐姐们之间有很深的代沟。
四爷可怜福惠自幼丧母,日日带在身边,手把手的教着读书写字。不少人都看到了四爷对福恵的关照之意,蒙古那边渐渐传出风声来,说福惠才是四爷心中的太子人选。
静仪前些日子也听弘时说过,福惠是个很刻苦的孩子,这几年读书起来越发努力了,成绩比当年弘历弘昼上学时候都要优秀。
静仪倒是觉得,这个传闻对于福惠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本来就是心思重的孩子,再当真了,就越发不可收拾了。
弘历说起来这事儿来倒是没有太多的嫉妒和不满,他和静仪虽然只是赶上了康熙朝的尾巴,但也是经历了早先年九龙夺嫡的,都知道依着四爷的性子,福惠有这种外家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储君无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