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心事[清穿] 金推完结+番外 (Urania)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Urania
- 入库:04.10
四爷而今忙得很,根本不会浪费时间随便见人,他所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大都是需要协商达成什么事项或者结果,就算是皇后也不例外。
皇后的主战场在后宫,四爷把自己的意思对皇后一说——年氏贵妃,李氏贵妃,钮祜禄氏封妃,耿氏封妃,武氏、宋氏封嫔,郭氏封为贵人。
四爷深谙谈判之道,本就是把后院位份拔高了说的,他也知道依着皇后的性子必然会“劝谏”一二,到时也好讨价还价。
皇后握着四爷给的单子,眉头不由蹙了起来:“万岁,这一上来宫里头就封两个贵妃,似乎也太高了一些,日后在施恩也不便。先帝时候,后宫多少妃嫔?不也只有佟贵妃一人?李氏毕竟是汉军旗出身,家里头实在也有些提不起来,臣妾以为,给个妃位便可以了。”
皇后的这个提法儿本就在四爷的意料之中,一进宫就封上来两个高位贵妃,皇后管理起后宫来多有不便,有这想法儿也说得通。四爷允了。
皇后也知道年氏的贵妃位子不单单是为了这个人,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意义,况且她已经驳斥了李氏的事情,对于年氏的贵妃之位便也不好再说什么。
皇后对于宋氏的嫔位和郭氏的贵人都没啥异议,钮祜禄氏是四爷后院唯一一个满姓格格,还生养了弘历,封妃那是迟早的事情。只是耿氏……皇后自己抚养弘昼,实在不愿意给她高位。
皇后小心地瞥了四爷一眼,见他脸上的神色十分平静,才继续接着往下说道:“依臣妾看,耿氏嫔位,武氏妃位,似乎更好一些。”
“哦?”四爷挑了挑眉,“皇后的理由呢?不妨说出来让朕听听。”
皇后道:“武氏在阿哥所时候就伺候万岁,为人又勤勉,耿氏到底年轻……”
皇后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四爷打断:“耿氏封嫔可以,但武氏朕最多也就给个嫔位,同是无子之人,这般作为,又该将宋氏置于何地?还有一事,就是静儿,这孩子自幼懂事听话,孝顺体贴,又颇得皇考喜爱,朕想着,不如就一道儿封了固伦公主,皇后以为如何?”
清朝的公主大都是要等到出嫁时候才能受封的。但四爷情况太特殊了,四十好几的人了,只有静仪一个姑娘,再怎么疼都是说得过去的,封固伦公主也是早晚的事情。
皇后想了一下,只要耿氏没有封妃,这一波就不亏,对于四爷提出的其他条件都不甚在意了。
“臣妾以为,万岁说得极是。”
成交。
皇子封王不在皇后职能的考虑之内,二人讨论完四爷后院的女人们的封号情况后,开始讨论康熙嫔妃的位份和待遇问题。惠太妃等人和皇后向来没什么交往,也没什么利益冲突,帝后二人讨论起这些事情完全处于公心,全程就比较和谐了。
其中有两位比较特殊一些。
四爷即将拟给贵妃佟佳氏提上一级,尊为皇考皇贵妃,和妃也是提了一级,尊为皇考贵妃,其他高位嫔妃,像惠妃荣妃宜妃等就没这个待遇了。
且不说四爷一向跟佟家关系还算不错,还被孝懿皇后养过一段时日,单说佟贵妃之前几年为先帝打理后宫的辛苦,晋上一级那是应该的。只是和妃,年纪轻轻,又无儿无女,竟然能够得以尊为皇考贵妃……皇后知道,这是四爷感念和妃对弘历和静仪的照顾,故而有此加封。
皇后心里头有一点异样,但到底没说什么反对的话。
反正都是旧的一章。
= =
永和宫内,德妃握着皇后恭敬呈上来的锦册,久久无语。
她虽说已经是铁板钉钉的皇太后了,但六宫事务的管理还是要看皇后,皇后把这份名单呈给她阅览,也不过是走个流程。
德妃面上平静,鼓励皇后差事做得好,心中却在冷笑。
老四明明知道,她和佟家的人素来不大对付,也不喜和妃,却偏偏要大张旗鼓地尊了皇贵太妃跟和贵太妃,这不是明摆着叫人看她的笑话么?
再有,老四府上的四格格才多大?离着出嫁还有六七年的光景呢,怎么这早早的就要封了固伦公主?
且不说她本来就不喜欢静仪,当初温宪那般得康熙盛宠,也是在出嫁的时候才封了和硕公主,到现在也是和硕公主。荣宪几个之所以后来得封固伦公主,都是因着远嫁蒙古的缘故,算是为朝廷做出突出贡献的公主们,封个固伦公主也是该当的。
可静仪都已经定了不用抚蒙,还是康熙在新年大宴上亲口承诺四爷的。这么说来,静仪除了嘴甜、爱闹腾,很会哄着康熙和四爷高兴之外,还能有点什么旁的用处?
给太妃们拟封号也是大事,皇后离开以后,四爷也在百忙之中抽出功夫亲自来永和宫请安,顺便问一下德妃的意见。
德妃心里头不高兴,却不能对四爷说对于佟佳氏和瓜尔佳氏的尊封不满意,这样显得她这位新任太后有些刻薄,说些儿女事倒是无妨的。
德妃对着四爷语重心长道:“你那几位母妃都是侍奉先帝有功的,她们的事情我不好多说什么。你媳妇是个贤惠的,你后宫的事情她来把关,额娘也放心。皇帝眼睛不能只盯着后宫,施恩的时候也不可忘了你的那些兄弟们,你十四弟在这冰天雪地里坚守前线,也是替先帝和皇帝辛苦……只是一样,你那四格格,不过是个十岁大的小姑娘,这么年纪轻轻就封固伦公主……我怕她有些担不起呢。”
四爷的脸一寸一寸地垮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可爱:茶茶 10瓶、小麦 10瓶、终年 10瓶、南橘 10瓶、暖色系时H 10瓶、(?˙ー˙?) 10瓶、羊羊 5瓶、姝言 5瓶、樾然鸢殇 5瓶、你我终年不遇 5瓶、浮离微 2瓶、骁寒寒 1瓶、阿撇 1瓶,比心~
第38章 公主不好惹
静仪在府中,尚不知道宫中四爷、皇后、德妃为了封号博弈这些事情。她还和从前一样, 简单地生活, 按时吃饭作息,依着李氏要求给已故的康熙爷抄经祈祷。
宫里依然不断有消息传来。
康熙可能也是觉得自己克妻吧, 自打孝懿皇后过逝后便不再封后, 只叫着佟贵妃帮忙打理后宫,四妃协理,坤宁宫许久没有住过人了,修缮整理又是个大工程。反正四爷也不住乾清宫了,正好跟皇后凑成一对儿, 就把皇后安排到了景仁宫。
景仁宫毕竟是康熙出生的地方,四爷又一向敬重康熙帝, 四爷愿意把景仁宫给了皇后, 可见皇后在皇帝心中地位很是不低。
余下的诸人也各自分配了宫殿, 李氏被安排在了承乾宫, 钮祜禄氏和武氏则是永寿宫,耿氏同宋氏住钟粹宫, 年氏和郭氏则住翊坤宫。
皇后同武氏素来亲厚,而钮祜禄氏又和武氏不和,不知道将此二人安排在同一宫中,究竟是皇后的意思还是四爷的意思?如果是皇后的意思,有钮祜禄氏这一宫主位压在上头,武氏自然会更加靠拢皇后;如果是四爷的意思,很有可能是他觉着武氏近来有些跳脱, 想借钮祜禄氏压一压武氏。不管是谁的意思,静仪都觉得挺有意思。
在此期间,四爷还亲自给静仪亲自写了信,安抚自家女儿,道是静仪小乖乖稍安勿躁,阿玛这里忙得很,并不是把你给忘了,等承乾宫收拾好了以后就把你过来,让你和你额娘住大房子、大院子。你喜欢什么就叫苏培盛带话给阿玛,只要阿玛能给的,都叫皇后帮你置办。
静仪估计四爷都忙翻了,还还记挂着她,对她真好得没法儿说了。
李氏看着四爷的信也发笑:“都说姑娘是阿玛前世的小情人,果然不假,阖府里这么多的人,万岁可就记挂着你一个呢。”
对于四爷来说,前朝诸事还是比这些后宫琐事更放在心上一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胤禛命八贝勒胤禩、十三阿哥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总理事务。并于同日,晋封胤禩为廉亲王、胤祥为怡亲王,前太子胤礽之子弘皙为郡王,并召十四回京。
年家也有好消息,四爷重用年家兄弟,任命原安徽布政使年希尧署广东巡抚。年羹尧已经是川陕总督,十四又被召回京中,年羹尧受命与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的延信共同执掌军务。年家全族抬入汉军镶黄旗,一时风头无两,甚至盖过了获封一等承恩公的后族。
二十日,四爷登极,年号“雍正”。
三日后,隆科多承袭一等公爵,并在朱批之上公然称呼隆科多“舅舅”,佟家沸腾。
静仪入宫的日子比四爷登基还要晚上了几日。
承乾宫处于东六宫,距离御花园和养心殿都不远,先帝时候佟贵妃一直住在此地,装潢布置比其他宫殿都要好上一些,最让人喜欢的地方就是离着阿哥所和公主所都近,李氏和静仪都挺满意。
皇子们肯定是要住阿哥所的,至于静仪……四爷的意思还是先跟着李氏住,若是想去公主所住也使得,都随小女儿心意。
四爷到底还是没封静仪固伦公主,且不说先帝时候公主都是出嫁时才有等号,就德妃说出“担不起”三个字,四爷总能不断想起静仪以前生病的情形,打心底里头就有些怕,想着绝不能因着此等小事折了小女儿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