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心事[清穿] 金推完结+番外 (Urania)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Urania
- 入库:04.10
年氏又快生了,福晋这次学乖了, 早就跟四爷说,不论是嬷嬷乳母还是丫头, 她什么都不帮年氏挑了,反正年氏娘家有本事着呢,叫她找娘家自己寻去吧。
年氏知道了一方面是乐意的, 一方面觉得还是福晋手段高。此时福晋又把这事情一提,四爷也不由想起年氏当年种种不懂事的行为,福晋这等于是又摆了年氏一道儿。
年氏突然觉得,很多事情她都该向福晋多学学才是。以前只知道要强,不懂策略和变通。当初如果她说小阿哥体弱,叫四爷同意她加两个嬷嬷,一起照看,让她的嬷嬷们去看着福晋挑来的嬷嬷,定然比现在的情况好上一百倍呢。
春月半个时辰后就回来了,跟福晋复命道:“两位侧福晋和几个格格那里都送去了,都谢了主子恩典。只是四格格不在家,去了宫里,听说是和妃娘娘请呢。”
七月里,康熙帝决定去西山进行一次行围,命胤禛与胤祉、胤禩等皇子随驾。胤禛随康熙行围并不多见,雍亲王府也早已经提前在准备了,这事情静仪也知道。
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和妃叫她过来竟然也是为了这个事情。
这次行围据说是比较放松的那种,康熙自己就打算带上和妃和密嫔。弘时等小阿哥们愿意跟着出去跑一跑玩一玩也是可以的。
和妃知道静仪弓马很是不错,便叫来小姑娘入宫问问,想不想随大伙儿出门行围。
静仪自然是想的。
和妃贴心道:“没个小女孩儿陪着在那里也是无聊,要不要带个伴儿?”
静仪觉得和妃娘娘简直就是仙女本仙了:“可以吗?”
“可以呀,要不你一个人玩多无聊呢。”
虽说静仪跟十三爷家舟舟关系更好一些,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选择带上十爷家里的诺敏。不管怎么说,就行围这件事而言,诺敏更是适合一些。舟舟去玩了也不尽兴,还受罪,有些得不偿失。
消息传到十爷府上,十爷都愣了,不敢相信这种露脸的好事竟然会发生在他的身上,特地给诺敏赶制了新衣服,出发当日把诺敏带去了围场。
可能是最近交大运了吧,十爷打算去好好拜拜佛。
安营扎寨的活儿用不到静仪和诺敏,两个小姑娘跟和妃娘娘报备后就一起跑到外头去玩了。
两人先是合力猎了只狐狸,又逮了几只兔子。诺敏到底体力不如静仪,用过午膳就不欲再出门去玩了。
静仪头一次来这种地方玩骑射,比真人CS什么的刺激多了。新鲜感没过去,不想睡觉,跟和妃请示一番后,又骑着马驹出门了。
反正她待的这几个地方就像游泳池的“浅水区”,猛兽早都被驱赶了,四周又是皇帝的禁卫军,再也没有比这里更安全的了。
用过午膳后,十爷急吼吼地从围场出来,对着八爷咋呼道:“八哥,八哥,神了啊!我方才看到大草地里头有豹子呢。”
恰好康熙也在场,听了这话只觉不信。四爷觉得十爷哗众取宠,忍不住出言刺了他一句:“老十,你别是看花了眼睛罢?有没有可能只是一只大猫?”
十爷都急了:“嗨,你们怎么就不信呢,我是真看见了。”
八爷往一边偏头,老十中午用膳时候就着烤羊肉喝了不少酒,嘴里酒味儿大得很,说话之间酒气熏人。他比较认同四哥的说法,认为十爷很大可能就是不小心把什么动物给认错了。
十爷形象还是比较敦厚老实的那种,如果是九爷说这话,康熙肯定不信。但是老十的话嘛……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
康熙这日出门,带了两个日讲官,一个姓石,名石坤,一个姓钱,名钱尉,主要职能是助皇帝敷陈经史、回答皇帝咨询,兼记皇帝言行[1]。
那位石姓日讲官年纪更大一些,忙不迭对着康熙开口道:“臣年少时候也读过几本史书,古往今来,每逢出现瑞兽之时,都是盛世之年的开端,亦是上苍对于万岁文治武功的肯定。若十爷得见属实,是上天赋予我大清的祥瑞也未可知。”
钱尉冷冷地瞥了这位石大人一眼,哼,马屁精。这会子让你抢了先,算你运气好,等会儿他也要找机会拍个大的。
康熙虽然心中奇怪,但同时也觉得石坤说得不错,有时候出现奇怪的动物的确是一种祥瑞之兆,比如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反正左右不过几步路的功夫,过去看看也好,就当是饭后运动了。
刚用过午膳,康熙本来都准备要进帐子换衣裳午休了,此时放下手中的事情,招呼四爷几个道:“走,咱们出去看看。”
九爷也饮了不少酒,早就躺下了,此时被叫起来自是百般不愿,口中也免不了骂骂咧咧:“这年头围场里哪有什么豹子?老虎都被撵走了呢!老十怕是撞见鬼了吧?
五爷瞪了九爷一眼,呵斥道:“老九,闭嘴。”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围场找豹子,豹子没看见,倒是看到一个小格格在猎兔子。
那是一抹围场当中最靓丽的红影,前头是绿草,背后是太阳。英姿飒爽,赏心悦目。
满人尚武,在大清尚未入关之前,若是家里男人有事脱不开身,女人们也是要出门猎物的。只不过入关后被汉人同化了,越发倾向于“男主外,女主内”,女子骑射比入关之前落后了好大一节。
大家都是行家里手,自是知道怎么骑马最对最快最省力,对骑射之人的驾驶能力和行进速度也有基本判断。可以看出这个小格格的弓马实在不错,远远超过了这个年纪孩子的水准。
康熙转头问梁九功:“这是谁家小格格?”
梁九功道:“回万岁爷,这是四爷家的四格格呢。”
“哦。”康熙了然,“朕想起来了,是和妃带过来玩的。”
八爷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康熙也不去寻豹子了,只是眯着眼睛全神贯注地看了一会儿静仪,道:“老四家的姑娘骑射真不错,不比她几个小皇叔差呢。”
康熙身边那位钱姓日讲官正是新科进士,年纪不大,但嘴皮子很溜,最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原本就他这资历,远远轮不到来皇帝跟前侍奉。可康熙就是很喜欢他,回回出门都指明要用他。
钱大人方才被石坤抢了风头,而今终于瞅着了机会。他也知道康熙喜欢四王爷府上这个小格格,为确保周围王公贵族都能听到,提高了声音朗声拍马道:“微臣的祖父曾经有幸也在顺治爷身边做过日讲官。顺治爷曾经对微臣的祖父提到过,太皇太后年轻时候,也就是格格这个年纪,在那次在科尔沁的白节[2]庆典之上,跟格格一般,在大草原上策马而来,英姿飒爽,端得是巾帼不让须眉,叫那些蒙古的王公贵族都看直了眼睛呢!”
石坤:呵,男人。
静仪原本是在聚精会神猎兔子的,猎到兔子后,才发现了远处多了康熙一行人。她原以为阿玛他们都去营帐休息了,才偷偷跑出来玩的,怎么就这一会儿的功夫,所有的宗亲贵胄都出来狩猎了?
静仪忙调转马头,快马赶来。
康熙和阿玛还有叔伯们都在,那是必须下马来行礼的。
静仪勒住马头,轻快地飞身下马,稳稳地落在地上,对着康熙行大礼道:“孙儿请皇玛法安。”
康熙这几年都没怎么见过静仪,印象还停留在那个坐在和妃身旁,充小大人跟和妃唠家常的三岁小姑娘。
四格格已经九岁了,身子开始抽条儿,越发-漂亮了起来。因为这日是出来行围的,她梳着简单的一字头,发间点缀几朵轻巧的小绒花,双耳各戴三颗南珠耳珰,大红色骑装和披风,领子上点缀了一圈柔软的白色,不知道是兔子还是狐狸的毛,衬得她一张小脸气色极好,跟当年的温宪有着七八分相像。康熙一个恍惚,还以为看见了年少时候的五公主。
到底是自家女孩儿,看着静仪这般出息,康熙心情就很好了。
别人家的女孩子和自己家的女孩子,那是不一样的,康熙对这个说法深以为然。
选秀时候,对秀女的要求有千百种条例,而自己的孩子,只要是健康活泼就是最好的。人人都舍不得嫁闺女,秀女13岁便要求参加选秀,公主却要教养到18岁才能嫁人,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康熙和四爷这父子俩对于教养女儿这方面,思想还是挺一致的,别人家的姑娘要恭敬温顺,贤良服帖,自己家的姑娘横冲直撞也是可爱的表现。反正即便静仪闯下点小祸,他们都能善后,就可劲儿让姑娘放飞自己吧。况且有嬷嬷们看着呢,宗室女们再放飞又能放飞到哪里去呢?
再说这些年入关后,女子受汉人影响最为厉害,缠足屡禁不止。就某些方面而言,康熙也是受益者,曾经很是享受过江南美人的温柔小意。可他越是年纪大了,越希望孙子孙女们不丢满人之风,似静仪这般孙女儿简直好到了他的心坎儿里。
他就是要大力嘉奖这个孙女儿,给八旗女子做个榜样。
康熙示意梁九功把静仪扶起来,对着周围人夸道:“这孩子是咱们宗室女孩儿里头最像皇祖母的,你们要在起居注上好好给格格记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