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心事[清穿] 金推完结+番外 (Urania)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Urania
- 入库:04.10
静仪点头:“好的。”
“那你能不能把小白给我养一下?奶黄包也行的,我都不挑。”
静仪奇道:“你怎么不跟阿玛要一只呢?”
这可是我凭本事要来的!
弘历闷闷道:“我怕阿玛不肯嘛,你知道的,自打十三叔家的几个堂兄弟来了园子。阿玛对三哥管得越发严了,连带着我和弘昼也被加了不少功课。”
顶风作案失败几率太大了。
以前都是弘历主动给她送东西,这次难得开一回口,静仪忍痛割爱道:“那好吧,小白给你了,你要照顾好它。”
小白被兴高采烈的弘历带走后,李氏见静仪目光之中满满的不舍都要溢出来,一直目送着四阿哥走得没影了才回过神来。
李氏一向心疼闺女,抽空就跟四爷汇报了一下,你闺女这几天有点沉默,要不爷再给四阿哥挑一只狗吧?
“不用。”四爷把李氏的想法儿给否了,“等咱们回府后,弘历就要入宫念书了,小白两个多半还是静儿要照顾,再养几只怕是静儿照看不过来。”
李氏点头表示接受。
颁金节前后,先是康熙狠狠病了一场,到了十二月里,皇太后去世了。
康熙对太后一向孝敬有加,除了每年夏天都奉太后北上避暑外,康熙四十九年太后七十大寿时候,还曾亲自在皇太后宝座前跳起满族的蟒式舞祝寿,可见太后地位的尊崇。
静仪从未见过太后其人,康熙没几个孙女见过这位老祖宗,但就康熙的哀痛和四爷的悲伤来看,太后一定是个很不错的人。
四爷府上的大小主子都是要去太后灵前磕头跪灵的,持服的这段时间里,每天都要过来哭灵。
最忙的几天过去后,四爷在出宫回府之前,带着福晋和孩子们去德妃那里请安。
恰巧遇上十四一家也在。
十四一见了四爷就打趣道:“方才额娘还念着四哥呢,说是许久没见四哥过来请安了,谁知这就来了。我还安慰额娘呢,说四哥是大忙人,一堆差事在身的,跟我们这些闲人自是不一样的。少不得我多辛苦几次,替四哥来额娘这里多请安些才是。”
为着四爷把女儿许给佟家的事情,德妃跟四爷别扭了好一阵儿,这会子刚刚缓过来。
四爷本来打算在德妃这里坐坐的,谁与刚进来就被十四刺了一通,顿觉浑身上下都不自在,喝了半盏茶后就带着家眷离开。
况且有十四在这里陪着德妃说说笑笑,看着他们的母子情深,四爷总会觉得,自己坐在这里像个外人。
十四对着德妃努嘴:“额娘,你看他。”
德妃打了十四一下:“吃你的桔子吧,少说话。”
十四都被德妃打皮了,不在意地拈了一瓣桔子放入口中:“他都能做得出来,我还说不得了?”
出宫的一路上,风大得很。
四爷见静仪走得摇摇晃晃,忍不住伸出手来将小女儿抱在怀中,拿身上的斗篷给静仪遮风。
弘历对着静仪羞羞脸:“四妹妹多大了,还要阿玛抱。”
静仪刚要反击,被风灌得一阵儿咳嗽,四爷抬起脚来给了弘历一下子:“别逗你妹妹了,快走。不嫌冷么?”
弘昼也在一旁微笑:“阿玛就是偏心妹妹。”
出了宫门,四爷送静仪上车,见小女儿又是标志性的若有所思模样:“静儿又在想什么呢?
静仪对于十四爷拿话刺自己阿玛的事情心生不满,在四爷耳边小声吐槽道:“我觉得十四叔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
德妃跟四爷不亲近的事情,十四是门清儿的。孝懿仁皇后都走了那么多年了,四爷有心亲近德妃,可德妃明显就是偏心十四。
明明在德妃那里,所有好处都是十四爷一个人占了,到了十四爷嘴里,却成了因为四爷太忙顾不上德妃,才跟德妃不亲近,还作出一脸自己是替四哥照顾额娘的样子。
四爷忍不住笑了笑,自家姑娘说话就是顺耳啊,难怪叫他这么喜欢。
第21章 封妃
临近过年,天气越发冷了起来,大冬天的没什么好玩的,静仪闷在屋里就有些懒懒的。
李氏也觉得很奇怪,这孩子好动不好静,她和四爷都不是那等坐不住的,也不知道这闺女到底随了谁。
快到新年的时候,李氏还收到了佟家送的礼物。李氏想着静仪还小,到底没有告诉她隆科多和四爷为了她口头定亲的事情。
小年这日,四爷叫福晋安排了一个简单的家宴。
年氏入府三年,越发摸得准四爷的脉,也更得四爷心意了,脸上都是化不开的浓情蜜意。
武氏等人一直被四爷留在府里,许久不见四爷了,宴上还要忍受年氏和四爷的眉来眼去,忍不住背着人跟宋氏说,年氏恨不得把得宠二字绣成帽子戴在头上。
通过近些日子跟年氏的接触,静仪觉得年氏本质上不坏,还是有些太要强了,不能容许旁人夺了她一点儿风头。
康熙生病卧床了接近两个月,更添了足疾,形容憔悴,一直养在畅春园。连带着京中的年也过很潦草。像四爷几个得宠的,还能去一趟畅春园渐渐康熙爷真容,其他人只有对着金銮殿磕头的份儿了。
古代人动不动就跪,跪君跪父跪主子,跪天跪地跪祖宗,皇帝也不例外。
二月里,康熙身体越发瘦弱,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到底没有根除,双脚依然浮肿着,步履艰难。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四爷好运连连。
四月里,四爷代替康熙奉孝惠章皇后梓宫入陵,并读文告祭。这等于是康熙传递出的一个信号,四爷在他眼里绝不是一个普通皇子这般简单。
紧接着,年羹尧的差事定下来了,被康熙以“治事明敏”褒奖,特授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军政和民事。
紧接着,年氏又查出了身孕,四爷越发觉得日子顺心起来。
年氏怀孕后,性子终于有了一些转变,掐尖要强的心也收了几分。四爷正处在对年家好感爆棚的阶段,对于年氏表现出的温柔和顺越发喜欢,流水般的赏赐和补品都进了年氏院子,还特许年家夫人来府上多做走动,照看年氏。
四爷把女儿许给佟家,还是隆科多给“提的亲”。九爷跟十爷喝酒时候,没少酸四爷:“没有皇阿玛,他们佟家算个什么?也就是四哥,瞎巴结,连自己闺女都许了那个不拿自己当外人的舅舅,我就最看不上这种人。”
其实心里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四爷怎么就能想法子把自家的两个姑娘都留京了呢,都是兄弟,他都有两个女儿送蒙古去了,他九爷比老四差什么了?
九爷家侍妾完颜氏所出的三格格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康熙一直没有松口说这姑娘指给谁,九爷总觉得心里头悬着什么,七上八下的。终于,就在这几日,康熙被九爷一天一封折子叨念烦了,将三格格赐婚给了纳兰明珠次子揆方之子,侍卫永福。
九爷府上一片喜气洋洋。
九爷也越发扬眉吐气,觉得这是康熙待他与众不同。
四爷听了此事倒是没啥反应,也不存在什么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反正他现在就一个姑娘,已经得了皇阿玛首肯留京了,若是以后再有女儿,再去细细筹划也不迟。
三爷就对九爷很羡慕了,他府上成年的女儿们都被康熙指去抚蒙了,没有一个能顺利留京的。
三爷忍不住在府里头对三福晋酸:“老九的嘴还是那么甜,又哄着皇阿玛给家里头三格格指了一门好亲事。”
三福晋唯一成年的女儿也被指了抚蒙,听了这个消息也唏嘘:“人各有命,强求不得。”
三爷有些郁闷,想着自己是不是有些太过书生气了,倒叫老四和老九这些胡搅蛮缠的人赚了便宜,当真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与此同时,边疆战事吃紧,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朝廷发兵救援。康熙年纪大了,不能御驾亲征,想着找个皇子压阵。
老三是个实实在在的文人,多少年不上校场了,唯恐那些文人雅士们说他半点愚鲁。
老五老七老十三个,空有着亲王、郡王衔,但终究脱不开两个字,平庸。
老九没点正经事儿,就光一张嘴皮子还好使,可领兵打仗再不是舌战群儒,况且老九哪有半分诸葛先生的胸襟?
十二出身低,为人低调,压不住阵。
十三身体不好,况且当年废太子时候,十三言行不当,吃了挂落。康熙有心结,不想用他。
康熙突然间有些怀念直郡王和太子了,这两个儿子旁的不说,代他出征压阵绝对给力,直郡王的弓马和太子的御下他都是信得过的。
而今能担起来这事情的,也就老四,老八和十四。
老八这人想法太多,惯会讨好人,带军出征是大事,康熙可不想拿这江山社稷去给老八做人情。
至于老四和十四……
还是十四吧。老四实干,朝里很多事情都是他顶着,没了他还真不行。况且,康熙年纪大了,身子骨不似之前硬朗,想着若是一旦有什么紧急情况,四爷在京中,不至于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