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心事[清穿] 金推完结+番外 (Urania)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Urania
- 入库:04.10
兆佳大人那外室出身风尘, 兆佳老爷子早就立了规矩, 那外室女断不能入自家府门, 这会子兆佳大人为了要将五姑娘名正言顺嫁给李申,打算将那外室女领回家中,给个名分。
李申是个什么情况, 京里人都知道。外头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说得很不好听,说是兆佳大人为了讨好皇后家和贵妃家,脸都不要了,说起李家自是也没什么好话。
傅宁也觉得, 就自家和公主的关系,遇到这事儿,终究还是该尽亲戚本分, 给公主提个醒儿。
况且和公主交好,只有赚便宜的份儿,不会吃亏。
傅宁对佟佳氏建议道:“公主也是个好吃的,近些日子阖府上下都在守孝,咱们府上厨子新制了几道素菜,我尝着那道素烧鹅倒像是公主爱吃的,不如明儿就请公主过来尝尝鲜罢。”
静仪收到佟佳氏的邀请还是蛮奇怪的。
因为早先年纳喇氏的事情,她自打雍正八年起就不太去富察府了,跟几位嫂子接触也自然少了下来。
但不管怎么说,佟佳氏素日里很照顾她,难得邀请她一回,静仪很该给她这个面子。
富察府的传话小厮还在廊下站着。
静仪对雁蓉吩咐道:“你去回了小福,正好,前几日宫里赏下来两篓贡桔,明儿我带过去给府上哥儿姐儿尝尝鲜。”
雁蓉“嗳”了一声。
公主这就是应了。
这几日京城的天气很是不好,昨晚又是一夜的雨,到了清晨还没停下。
佟佳氏醒得早,即便支了窗子坐在屋子里头,还是觉有些胸闷,对着身边伺候的林妈妈道:“这雨还是不小,公主今日未必会到咱们府里来了。”
说话之间,湘绣走了进来:“三奶奶,公主来了。”
佟佳氏忙起身道:“快请。”
静仪摘下披风递给青枫,陪着佟佳氏一道儿坐了下来。
佟佳氏对着静仪殷勤道:“这雨还是没个停的意思,难为公主这么一大清早过来。不知公主可是用过早膳了?”
静仪道:“只用了一点,权当垫垫,听说府上来了好厨子,正留着肚子来三嫂这里尝鲜呢。”
佟佳氏早就命人备好了菜品,听得静仪此话,忙叫了身边妈妈去稍间里将食盒提了出来。
佟佳氏给静仪准备了四热四凉八道新菜,静仪虽是个爱吃的,但不算是个能吃的,更兼早上陪着傅文用过膳了,每道菜用了两口下来就有些饱了。
佟佳氏见公主进食速度缓了下来,知道公主这是吃得差不多了。
佟佳氏叫湘绣给公主换了一盏新茶来,对着公主开口道:“前几日去我们家里头,听我娘家婶娘说了一件奇事。”
静仪放下筷子,专注地看着佟佳氏,等待着下文。
她就知道,佟佳氏不会无缘无故请她吃饭,这里头一定还有其他的事情。
佟佳氏可能实在努力顾及着她的感受,怕她难堪,也怕说李家太多不好叫公主心里不舒服,说起话来用词十分谨慎小心,字斟句酌,时断时续;但胜在条理清楚,叙事也算明晰。
佟佳氏一口气将想说的话说完,小心地太后看公主的脸色,却并未从静仪脸上看出任何端倪。
静仪留下桔子,谢过佟佳氏提醒,出了门直奔弘时府上。
她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只是没想到李家会在她这边碰了钉子以后,求到了皇后娘家。
话说回来,李家和乌拉那拉家近来真是越来越反常了!
她有一种奇怪的直觉,总觉得乌拉那拉家想坑李家坑个大的。
不管他们葫芦里头卖的什么药,李家要往人家坑里头跳她拦不住,弘时是一定要摘出来的。
董鄂氏听到公主来访也是小小的惊讶了一下。
“这么大的雨呢,妹妹怎么就来了?有什么事打发人来我这里说一声便好了。”
静仪捧着董鄂氏特意为她准备的姜茶一饮而尽,对着三嫂直白问道:“近段时日,外祖家可有人来找过三哥?”
董鄂氏思忖道:“就在一个多月前,三舅父和舅母曾结伴来过我们府上。我当时回了娘家,是常乐接待了舅父。常先生的脾气,公主也知道,最是嘴上不饶人的。也不知道他们所求何事,将常先生惹到了,据说舅父出门时候还发了好大的火儿了呢。”
姑嫂两个正说着,弘时走了进来,和董鄂氏一样奇道:“外头还下着雨呢,妹妹怎么这会子来了?”
静仪到时没打算瞒着弘时,将自己今日在富察府听到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弘时,再把自己心里的想法也对着弘时夫妻两个说了。
“虽说以前时候,也有人巴结李家,可这会子是皇额娘的娘家,按理说实在有些不该……我心里头总觉着奇怪。”
那句俗语怎么说来着?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静仪对弘时认真道:“咱们都是额娘的孩子,宫里皇额娘和额娘之间究竟怎么个情形,我虽不大很清楚,但这些年来,从没见过她两人有多么亲密无间。额娘在宫里,到底不好动作,宫外李家的事情……终究还是要看我们的。眼下正值多事之秋,三哥哥不管处理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毛躁冒进。”
他们大了,都到了可以保护父母的年纪。
弘时郑重地应道:“妹妹说的是,我一定小心。”
静仪的预感一向很准。
就在离家紧锣密鼓筹备婚事的半个月后,四爷突然派了柴玉过来舒亲王府,请弘时即刻去养心殿一趟。
董鄂氏给弘时更衣,对着丈夫担心道:“爷,我今儿眼皮直跳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董鄂氏这么一说,弘时也感受到一阵神秘的心慌:“是不是我前日跟妹妹打牌,赢了她二十两银子的事情暴露了,阿玛要找我算账,说我欺负妹妹?”
董鄂氏:“……,那不能吧。”
感觉万岁没这么闲啊!
弘时忐忑地进了养心殿,见阿玛脸色还算正常,不像是生了大气的模样,这才放下心来。
就在昨天,四爷接到举报,承乾宫贵妃的侄儿李申私藏了八爷之子弘旺的文集,就收在李家的宅子里。
四爷问弘时,你怎么看。
若是在以前的时候,弘时一定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求四爷开恩,宽恕李家。
可现在的弘时不一样了。他这几年不光长了年纪,也长了些脑子。再想想那日妹妹在他府上说过的话,心里便有了主意。
“阿玛,儿臣愿配合刑部调查,倘若李家冤枉,求阿玛给额娘做主,不能叫诬告状之人逍遥法外。若是李申真的这般狗胆包天,勾结叛党,请阿玛看在额娘和儿臣的面子上,从轻发落李家。”
四爷没想到,这种涉及到了李家的事情,还是突发事件,弘时在御前奏对时竟然能这般理智而条理清晰,看来是真的长大了。
他走下来,亲自将弘时扶起,对着儿子欣慰道:“到底是当了阿玛的人了,做事有了章法,考虑的也全面。这事儿就按着你说的办罢。”
第117章 一劳永逸
想要找出李申的那本藏书并不难。
刑部的办案人员大都专业, 而李申藏宝功夫很是业余。刑部办案人员去到李家后,没用多少工夫, 就将上头指定要的东西搜出来了。
这件案子毕竟已是上达天听,刑部办案人员办起差来也是一丁点都不含糊。
李申看这架势就知道, 自己是摊上事情了,而且还是件很不小的事情。他一向很有见风使舵的本事, 此时也是乖觉,不必再动什么刑罚,便将事情原原本本地交待了出来。
李韩同李申父子两个虽说是文不成武不就, 但一直都喜好以文人自居, 近日在乌拉那拉五格的推荐、引导下,同琉璃厂一家赵记书斋的掌柜打得火热,隔三差五就去买一些新书装点门面。
这段时日李韩忙着李申的婚事,不大去书斋购物,李申听闻掌柜的进了新书, 便独自一人前往赵记, 准备再购几本才子佳人的话本儿来看。
李申也是直到回家后才发现, 除了他所指明购买的书目外, 店老板竟然不小心在他所采购的书本当中夹了另一本略有残破的书册。
李申小心地拿出那本书册,凭着这几年来从狐朋狗友处学来的一点古董鉴别能力, 最终确定,这本书乃是古籍珍品。
到了第二日,店铺老板找了伙计来寻李申,再三询问李申是否有多拿了一本书册, 却未曾点出书名。
李申脑中警铃大作。果然,那本书对于店老板来说十分重要,不过才丢失一日,这店老板就过来追查。李申越发笃定,这书定是难得的珍品。
不管这其中有什么缘由,既然这本书已经到了他的手上,便断没有再交付出去的道理。李申对着那活计赌咒发誓,自己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也绝没有见过那本藏书,伙计才怏怏离去。
李申待那伙计走远后,忙找出那本“古籍”,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宝贝地藏着,本以为等风声过去以后能将此书卖个好价钱,却不想之后便有了这一段祸事。
等办案人员去到赵记书斋时,那家铺子已是人去楼空,掌柜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