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女配逆袭的99种路线 [金推] (童梦同)
康晓华弱弱地解释,“妈,我这是婚前买的,而且,用的是我自己的钱,不是德仁的……”
“什么你的钱,我的钱!结了婚,一家人了!分什么彼此啊!你还要跟我算算婚前财产呢!你怎么这么自私!你们家穷也就算了,没给陪嫁也就算了!你还是个败家的!这日子能过吗?!”婆婆滔滔不绝地开始批评。
媳妇被骂得眼泪汪汪,康晓华小声辩解,“我爸妈拿了二十多万给我们买房子了,实在没钱再给陪嫁了。而且,我也不想啃老……”
婆婆大怒,“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啃老?我们家给你们买房出了二十多万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这是啃老?!哦!合着你心疼你父母,就不心疼公婆了?!我们就合该给你们当奴才,合该让你们吸干血汗钱!”
婆婆大发雷霆,新婚媳妇吓得不敢吭气。这时候,伍德仁回来了,看见老妈在骂人,媳妇在小声啜泣,就楞了一下,然后问,“怎么了?”
婆婆跟儿子告状,“你看看你媳妇!这败家娘们儿!一下子买了两件新衣服,还都是上千的!把一个月工资全花了!我说还说不得了!跟我扯什么婚前财产!说什么不想跟娘家要嫁妆,不想啃老!我成什么了?恶婆婆吗?”
康晓华求救地看着丈夫,这两件新衣服的事情,丈夫是知道的,当时也没说什么。
可是,她没想到,丈夫非但没有帮她说话,反而皱眉训斥,“你看你把妈气得!怎么能跟妈顶嘴呢?赶紧道歉!”
康晓华惊讶地忘了哭泣,睁大眼睛看着丈夫,可是后者却催促,“你忘了之前我跟你说过什么?我妈养我不容易,你要孝顺老人!我们是晚辈!快点道歉,不就完了吗?”
无奈之下,为了息事宁人,康晓华只得道歉了。可是心里毕竟委屈,她就回屋去了。过了一会儿,丈夫进来说她,“我妈是长辈,才住几天,你忍忍不就完了吗?怎么那么娇气啊!而且,才说你几句,又没打你,又没骂你,你就赌气不做饭了?赶紧做饭去,你不做,难道让我妈做?”
忍着一肚子委屈,还要去做饭,而且,婆婆在的时候,丈夫就不帮自己做家务,康晓华觉得,新婚的甜蜜好像是假的似的。
晚饭的时候,婆婆跟新媳妇说,“你把工资卡交给德仁。”
这口气不是商量,是命令。
康晓华拿着饭碗,呆滞中。
婆婆继续板着脸说,“你这年轻姑娘,花钱大手大脚,人又虚荣,跟人攀比。你娘家要是千万富翁,你要买什么,我也不管!可你娘家也不富裕啊!你这样乱买,几千几千就买了衣服,日子怎么过?!别跟我说,那是你的钱,结了婚了,那是夫妻共同财产!德仁比你节俭,而且,他还要还房贷,付生活费,钱让他管着,花钱找他要。就这么定了!”
丈夫也说,“妈这是为我们好,你就顺从就完了。我是那乱花钱的人吗?我管着钱,也是为了家里。以后我还房贷,我付水电煤气费,买菜也我来,这样你也轻松些。”
康晓华想着,钱在自己手里,和在丈夫手里,也不差什么。而且,丈夫还承担了买菜的活儿,这样也好。他手紧,或许工资在他那里,能多攒点钱,早日还钱房贷。
这时候的康晓华,还是新娘子,一来面皮薄,二来对丈夫充满信任,就当着婆婆面,把工资卡交给丈夫管了。多年后,她才明白,虽然是夫妻共同财产,钱在谁手里,那可不一样。只是,那时候,悔之晚矣。
婆婆在指导了媳妇几天家务后,带着不满离开了。
康晓华终于能在自己家里呼吸上自由空气了,她感到很庆幸,幸好有婚房,不用跟老人一起住。只是,婚房的房产证一直没办好,丈夫跟她说,“办房产证很慢的,不急,房子又跑不了。”
那之后,康晓华就过上了伸手要钱的日子。
每个月所有开支不用她操心,是省了她不少心,可是,所有自己个人的开销都要跟丈夫要。而且,丈夫还给她定了“家庭财务制度”,让她遵守。
康晓华看着两页纸的“制度”,当时还有些佩服丈夫细心懂规划,后来她才知道,那“制度”,是她那财务出身的婆婆定的。
比如,话费每月不能超过多少,交通费不能超过多少,零花钱不能超过多少。禁止花钱的项目包括,买零食、打车、网购……还有不必要消费。
至于“不必要消费”具体指什么,解释权在丈夫那里。
最终的结果是,除了不可少的话费、交通费外,每月零花钱实际只有一百块。
一开始,康晓华还觉得,丈夫很会理财,这样家里确实能攒更多的钱,好像比自己管钱要好些。
可是,后来,她就有点吃不消,比如哪个月工作上忙,业务联系得多,话费就用得快,丈夫给的“额度”就不够用,这就耽误工作了!
可是,她跟丈夫说的时候,丈夫却回答,“联系业务用公家电话啊,怎么工作还贴钱呢?”
康晓华解释,“难免有下班回家后,还有事情的时候。而且,如果我在客户那里给领导打电话,就得用自己的手机啊!”
“那你跟你领导要话费补贴。”
“我们公司没有……”
“那我不管,财务制度的执行,需要铁的纪律,不能总是破例,你想办法减少通话时间不就行了。比如你每天给你娘家打电话,就很没必要。你每周都要回去看他们的,天天打电话真没必要。”丈夫的回答,非常公事公办。
她没办法,只好尽量减少非工作电话。后来,连每天给父母的问候电话都越来越少了,主动打给朋友、同学的电话也几乎没了。
虽然,丈夫说了,需要钱,找他要,可是,这个要钱的过程,实在是太尴尬了。比如袜子破了,要买新的,丈夫就说,“补补好了。”
要回家看父母,想买点苹果,丈夫给她十块钱,“这两天苹果贵,你买应季水果吧,这几天橘子便宜,十块钱三斤,又便宜,看着又多。我这个礼拜天加班,不能陪你去了。”
不得已,康晓华买了十块钱橘子拎回家,当时她身上是真没钱了,就只有公交卡里有点交通费。康妈妈还责怪女儿,“回自己家,别买东西。你们要还房贷,负担重,回妈家,你还客气什么!”
在娘家终于吃了一顿好饭后,康晓华开始跟亲妈诉苦,可是,她亲妈听了,却批评她,“年轻男人里面,德仁算好的了。不抽烟、不喝酒、不花心,他就算节俭了些,那也是为了还房贷,那节省下的,不是给你们俩攒起来了嘛。他不容易,你要多体谅。再说,他不是还帮你买菜嘛,可不是每一个年轻男人都拉得下脸面,愿意去菜市场买菜的……”
她爸也说,“女人手大,最多买点衣服、化妆品;男人手大,那了不得,他出去给你赌去,你哭都来不及。别说女婿算计,这吃不穷,穿不起,算计不到要受穷……”
听父母这么一安慰,康晓华就觉得,好像丈夫是不容易,自己有点矫情了?
他也是为了这个家。
这么一想,好像丈夫的很多行为都可以接受了。
康晓华怀孕后,想让丈夫买点有营养的,丈夫说,“我了解过,孩子太大,不好生,将来你会受罪。孕妇不能瞎补,正常吃饭就好了。”康晓华听了,也觉得,丈夫是在为自己考虑,想到孩子他爸还专门去了解了孕妇须知,孩子妈还小感动了一下。
可是,自从怀孕后,不能同房,康晓华就觉得丈夫的火气有点大,说话也越来越不中听。
别的女人怀孕的时候,人家丈夫会说,“饿了吗?我给你买吃的。”
她怀孕时候,丈夫说,“饿死了吗?饿一顿又死不了!”
那次,是她妊娠反应严重,打电话跟周六加班的丈夫说饿了,想让丈夫回来的时候捎两个饼子,
丈夫就没好气地质问她,然后挂了电话。
怀孕初期,因为妊娠反应,她不想吃东西,还闻不得油烟味,被丈夫说挑三拣四,不为肚子里的孩子想。
妊娠反应过去后,开始想吃东西了,不知怎么就开始犯嘴馋。回家后,就常常和丈夫说,想吃什么东西了,让他去买。丈夫又烦了,“别老说想吃这,想吃那的,不想干活,还老想吃。”
孕妇需要休息,在丈夫看来,就是犯懒;孕妇要补充营养,在丈夫看来,就是嘴馋。所以,那段时间,“又懒又馋”,就成了丈夫给康晓华贴的标签。
可是康晓华委屈地控诉丈夫脾气变坏的时候,伍德仁却喊冤,“不是我脾气变坏,是你脾气变坏。不过我不怪你,孕妇都这样。这是产前抑郁症。”
康晓华就上网看了信息,发现好像真有人说,孕妇会烦躁。她就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怀孕烦躁,所以误会丈夫了?
怀孕快三个月的时候,丈夫要出差一周,康晓华就愁,“万一我有什么事,该找谁啊?要不,我回娘家?”
“怀孕不能回娘家,我让我妈来照顾你。”丈夫就开始给他妈打电话。
可是,一想到婆婆……康晓华就犯怵,她自作主张,偷偷给亲妈打了电话,亲妈一口答应照顾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