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完结+番外 (人生若初)


  安顿完两位皇子,赵九福和魏昌平却一前一后的接到了朝中的调任书。
  魏昌平一跃成为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别看跟他现在的官职区分不大,但京卫指挥使非天子心腹不可为,现在大周没有仗可以打,这个间在帝心的位置已经十分不错了。
  而原本身为正四品琼州知府的赵九福,即将被调回京城成为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这个跨度远远超过了赵九福的预料,等于他回去之后,这官职已经跟在吏部熬了一辈子的老丈人平起平坐,甚至还高上一筹了。
  不过赵九福转念一想,便知道新帝将自己放到户部的意思了,毕竟现在六部之中,只有户部的李松仁是周文帝一手提拔出来的,而李松仁的名声一向不大好,是大皇子最为厌恶的那种官员,新帝能容忍他在位置上一直待着才怪了,让自己过去做什么不言而喻。
  可想而知,等赵九福回到京城之后,户部也即将面临一场大洗刷,那边魏昌平早早的收拾上路,对琼州营并无多少留恋。
  赵九福倒是颇有几分舍不得,毕竟琼州府的一点一滴都是他慢慢打造出来的,也不知道换一位知府能不能继续下去,不过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在回京之前他能先回一趟老家。
  不得不说以前的大皇子,现在的新帝都是玩弄人心的高手,魏昌平恐怕已经在琼州营待的不耐烦了,新帝就让他急速进京,一副十分重视的模样。
  到了赵九福这边,却允许他慢慢交接公务,算起来距离他任期满六年还有差不多一年,这一年的时间赵九福可以多做布置,方便新任知府上任。
  而在交接完毕之后,新帝体谅他多年在外无法侍奉父母,便允许他先回家一趟,只需要在来年开春之前抵达京城赴任即可。
  为此赵九福也生出几分感激来,不得不说他离开京城五年多,离家的时间更久,虽说来往书信频繁,但也一直牵挂着父母的身体,心中也是万分想要回去的。


第213章 还乡
  “来了没有,你们接到人没有?”赵九福在外做官多年,他老家戴河镇这边的知县倒是三年一换,如今已经是第三任,听闻赵九福不日即将返乡的消息立刻就派人在码头守着。
  要知道赵九福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是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又间在帝心,可想而知以后必定更加显赫,他这般的小人物除了这时候,恐怕连门都上不了。
  那在码头来回跑的衙役也满头大汗,这时候正好是戴河镇一年之中最热的几个月,他也顾不得擦汗,连忙躬身说道:“远远的看见官船了,所以小的先回来禀报,小的是快马加鞭回来的,按照脚程算,赵大人就算下船了不歇息就往戴河镇走,也得两日之后才能到。”
  “那就好那就好。”这位新上任的知县姓刘,是个没啥大本事,还有些爱财的家伙,不过他胆儿也小,到了戴河镇之后知道了当地的情况,又了解到陈家村还有一个远在琼州府当知府的出息人,顿时不敢在这边大肆敛财。
  如今赵九福一日之间升迁为户部左侍郎,刘知县更加觉得自己做得对,要是之前他敢在戴河镇敛财的话,到时候这位大人回来省亲,随便有一个人告状就能害死他。
  因为有过这样的小心思,所以刘知县对于赵九福返乡这事儿分外的敏感,早早的派人在码头守候,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提前一天就在戴河镇之外迎接。
  于是赵九福带着一家人回到戴河镇的时候,远远的就瞧见有一群人在城门外守候,看见他的马车过来,有一人飞快的走过来想要行礼,也不知道是不是脚下没踩稳当,直接摔了一个狗吃屎,吓得驾车的马夫连忙勒住马匹。
  赵九福一家人出发去琼州的时候是轻车简行,但回来的时候就不行了,毕竟是一地知府,赵九福在琼州扎根多年,这几年又是琼州发展迅猛的那几年,皇帝大手一划让他收下的礼物能够归自己,虽说每年还是会将最珍贵的那些送往京城,但快六年的时间累积下来的不是小数目,即使赵九福将大部分换成了银钱,数量也不少。
  为此,赵九福索性让青竹兰心夫妻俩临走一路,除了他们夫妻俩带回家的礼物之外,其他的家什都直接送往京城,也免得跟着他们来回奔波。
  所以这会儿在赵九福身边伺候的并不是青竹,而是在琼州那边收下的小厮名叫翠竹,是个机灵的小子,自己进了赵家之后要求改的名字。
  翠竹也被吓了一跳,连忙跳下马车去检查那人是否伤到了,幸亏刘知县皮糙肉厚,只是额头蹭破了一层皮而已,甚至还能高声喊道:“下官恭迎赵大人衣锦还乡。”
  赵九福下车来看见他的模样也不忍直视,只得好言安慰:“刘大人无事吧,要不要先回戴河镇找大夫看一下。”
  刘知县也是个秒人,当下说道:“下官皮厚无甚大事儿,这点小伤哪里有给赵大人洗尘来得重要,赵大人这边请。”
  说实话,临到家门口赵九福是不耐烦应酬的,原本他打算直接从戴河镇城外往陈家村走,但现在人家知县姿态摆得这么低,他总不好一口回绝,那般也太不给人面子了。
  到底是老家的父母官,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赵九福很快笑着说道:“倒是让刘大人破费了,翠竹,你先送夫人去陈家村,本官先与刘大人喝杯洗尘酒。”
  刘知县眼神微微一闪,意识到自己的马匹恐怕是拍在马蹄上了,赵大人这是一幅急着回去的样子啊,不过话说到了这份上,他也只得把人迎接进去洗尘。
  这一顿饭吃的没滋没味,刘知县是生怕赵九福生气,到时候故意为难,赵九福是觉得这位知县机灵过了头,这份心思若是用到老百姓的身上倒是不错,用在他身上就有些烦人了。
  不过大家都不是官场新人了,至少表面上的客气倒是能维持,好歹是把风尘给洗了,刘知县又特意派了衙役送赵九福去陈家村。
  这般一折腾,赵九福回到陈家村的时候已经日暮西斜,不过这会儿村子可一点儿也不寂静,原本应该是家家户户生火做饭的时候,这会儿却一个个兴致勃勃的守在村门口。
  老赵头和老陈氏如今已经年近七十,在古代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论年纪辈分在村里头都是一等一的了。
  因为赵九福一直往家里头送各种滋养的系统出品,老夫妻俩的身子板看着还算不错,老赵头甚至还要下地干活,被赵老大几个死活给拦住了,他们家根本不缺壮劳力,哪里能让年纪这么大的老爹下地干活呢,他要是实在是太闲,就在家里头教孙子做木匠也成。
  这会儿老赵头夫妻俩也硬要在村口等着,他们一来,老赵家的人便也都来了,一个个众星拱月的将老夫妻围在中间,最靠近老陈氏的就是严玉华和两个孩子,老陈氏亲手抱着才六个多月还未满周岁的赵九福二子赵顺晖不放。
  严玉华回到家之后,老夫妻俩已经搂着两个孙子哭过一回了,后来就一定要守在村口等着孩子回来,年纪大了脾气倔,谁说也不听。
  赵家人没法子,只得将椅子搬出来放好,免得他们站着太累,原本夫妻俩是交代严玉华和俩孩子不要来,就在家里头休息的,但公婆都在这儿,严玉华也不好真的去休息了,索性就过来陪着,还能先说一说琼州府那边的事情。
  这才有了赵九福现在看到的画面,远远的看见有马车过来,老赵头夫妻俩就激动起来,恨不得立刻上去迎接,他们可已经有好多年没见着孩子了。
  赵九福心中也有些激动,没等马车停稳就跳下马车,三两步走向前撩起下摆就跪下了:“爹,娘,孩儿回来了,这些年让你们挂心了。”
  话音未落,老赵头就伸手扶他起来,老陈氏要不是怀中抱着小孙子的话,恐怕也得来扶他,父子对视,老赵头涕泪恒流,“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爹娘想你啊,但也知道你在外做官不容易,有你几个哥哥照顾着,我们二老身体好着呢。”
  老陈氏已经将赵顺晖递给了严玉华,这会儿也抓着赵九福的手不放,满口说道:“黑了,也瘦了,可见这些年没少吃苦,爹娘倒是在家里头享福了,可怜我的阿福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连家也回不得,累死累活了这么多年。”
  琼州那边的日晒大,赵九福黑倒是真的黑了一些,即使是晒不黑的体质外加五行阴阳拳的影响,他现在的肤色也比在京城的时候黑一些,不过瘦肯定是没瘦的,甚至周围村人看着,觉得这么些年过去,赵九福似乎也没有变老,只是整个人官威日盛。
  严玉华见老夫妻俩情绪激动,连忙在旁边说道:“爹,娘,夫君现在回来了,咱们有话不如回家慢慢聊,这一次我们能在家里头多住一些时候呢。”
  老赵头和老陈氏这才反应过来,却还是拉着赵九福不放,满口说道:“对,咱们回家去,娘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菜。”
  赵九福心中也有些激动,他抬了抬手对周围人喊道:“诸位乡亲,等明日赵某再上门拜访,今日叨扰诸位了。”
  见他说话客气,周围的乡亲自然也不会阻拦,偶尔有一两个不识趣的也被村长拦住了,这村长已经不是当年的老村长,而是他的大儿子,他可知道赵九福看似和气,却不是那种软弱可欺的人,好不容易他们陈家村出了一个好苗子,可不能把感情弄僵了,毕竟赵九福可是姓赵不姓陈,原本跟他们陈家村就差了一层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