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这里!”小七连忙从兜里掏了几十个铜板出来,递给那女人。
女人接过铜板,数了数,这才收了鸡毛毯子,拿起那剩下的鸡进了屋。
那男人看了小七不好意思的笑了,待女人走远后,小声说道:“小姑娘,谢了啊!你要买什么?我给你便宜一点。”
“我要买一个鼎!”小七说道。
“鼎?不行不行!那可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可以用的东西。你要煮菜买口锅就好了,何必那玩意儿,中看不中用!还容易惹官司上身!”那男人连连摇头,劝解道。
小七笑了笑,从怀里拿出县令的批文来,说道:“这个鼎我已经请示过县令大人了,你看,这是他盖的章。再说没官府批准,我哪敢私自铸鼎啊!”
那男人仔细看了看小七纸上的印章,半晌后皱眉道:“小姑娘,你真要鼎?”
小七非常肯定的点了点头。
那男人突然间拽起小七,往后院走去,小七不知他要做什么,一边挣扎一边喊着:“放开我,放开我!你要做什么!”
到了后院,那人突然松开手,在角落里的稻草堆了翻腾了起来。一阵翻腾,稻草堆里赫然出现了一个三足菱纹鼎。鼎呈圆形,鼎身下部分雕刻着菱格形的花纹,上部分雕着不规则的流线型花纹。对,就是这样,前世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鼎就是这样的。
小七走过去,踮起脚尖,朝鼎内看了看。外边虽然有点旧了,但是里边是完好的,光亮平滑,大小也刚好合适。
“这个多少钱?”小七问道。
“你真的要买?”男人很是惊讶。
“买啊!别太贵就行!”小七说道。
闻言,那男子突然间变得很激动了,犹豫了好久,欲言又止。最后好像下了好大的决定一样,开口说道:“看你人这么好的份上,五十两卖给你好了!怎么样?”
小七瞪大眼睛,看了那男人没说话,开玩笑吧?这么大个鼎,五十两银子,材料费都不止这么多钱啊!
“四十两!不能再少了!”那男子见小七犹豫,颤颤巍巍的又自己降了十两银子。
小七不可置信道:“你们家这鼎莫不是漏水吧?”
“不漏不漏,我保证是好的!”男子急忙道。
小七皱着眉头看了男子一眼,男子急了,手忙脚乱道:“你不信啊?不信我给你加点水进去,让你看看。这鼎还是新的,没用过,怎么可能漏水呢!”
“不用了,不用了,我买了便是!”小七满脸尴尬,没想到这男人如此较真。
此话一出,那男人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急忙叫唤:“婆娘,赶紧出来,赶紧出来。卖出去了,卖出去了!”
话音刚落,里面的那女人便几个箭步冲了出来,惊讶道:“什么卖出去了?”
“还能有什么!鼎啊!这个小姑娘说要买呢!”男人激动的说道。
那女人扭头看着小七,满脸感激,高兴道:“真是大好人啊!真的是大好人啊!”
小七满头雾水,皱着眉头满脸疑问的看着这夫妇俩,暗道看他俩这模样,怎么这么急着出手啊?难不成这鼎有什么猫腻?
小七面色有些不好看了,讪讪的道:“大伯,你们怎么这么激动啊?可不要骗我这个小孩啊?”
此话一出,面前的夫妇俩,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发出一声长叹。
第一百一十六章 捡个便宜
“小姑娘,说出来不怕你笑话。以前我们家不是这样的,我们自家经营着一家铁匠铺,靠着一些名门大户定制青铜器过日子。可是五年前,城中突然来了外地的铁匠,不知怎么,原来的客人全都跑到他们那里去了,连有些下了订单的客户宁愿定金不要了,也不来买我们的东西,就这样我们家就败落了。现在没了客源,只能给小老百姓做口锅,打个铲。这个鼎原本是客户定制的,后来突然间不要了,我们也没办法。东唐有布衣不得用鼎的规定,我们既不能拿出来用,也卖不掉。你这一来买,我们当然高兴了。再说我儿子也该成家了,咱们正为聘礼的事情发愁呢!你放心,这鼎绝对没别的问题,我敢保证!”那男人有些丧气的说道。
“五年前的?那你们为什么不把它融了做些别的卖掉呢?”小七好奇道。
“小姑娘,你说的轻巧。这鼎的制作过程及其麻烦,每个鼎都是工匠们的心血。好不容易出了成品,哪舍得轻易融了啊!”男人沮丧地说道。
“你就是这倔脾气,不然我们一家子哪至于过成现在这样!”妇人埋怨道。
闻言,那男人又是一声长叹。
“好了,既然这样,我买下就是了。不过这么大一个鼎我一时半会儿也搬不回家,要不我先放些定金,改天再来搬?”小七说道。
“租个牛车啊!隔壁老林就有!”那男子笑着说道,其实他就是怕这姑娘突然后悔了。
小七想了想觉得也行,反正迟早都要来搬走的。“那你帮我去问问,到胡家村,多少钱?”小七说道。
“好,我这就去!”男人拔腿就跑。
“小姑娘,要不要喝点茶?我帮你去沏杯茶。”妇人笑着说道。
“不用了,不用了!”小七连连摆手。
两人就这么愣楞的站在院子里等着,小七围着青铜鼎转了几圈,越看越觉得这鼎买的值了。
“丫头,这就是老林,他说送到胡家村一百吊钱。你看可不可以?”男人引着一个年纪相仿的人过来了,边走边说。
“可以,那你们帮我搬上车吧!”小七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价格还算公道,毕竟路程有这么远,来来回回也需要半天。
那男人连声应好,并且唤着那个叫老林的一起搭把手。
小七帮不上什么忙,就只能在一旁看着,并且把钱数给了妇人。
“大伯说四十两银子,但是我还是给五十两好了,毕竟这么大一个青铜鼎,本钱也是需要不少的。”小七说道,心里却在暗喜,原本要五百两的鼎花了五十两就到手了,她还得好好感谢那黑心掌柜把她气出门了呢!赚了!
“诶,谢谢!谢谢!”妇人收下钱,连声道谢。
这场交易双方都是满意至极,皆大欢喜。
小七笑了笑,走出了院子。铁匠铺门前,正停着一辆牛车,两个男子把青铜鼎慢慢往车上搬。搬上去后,又用麻绳绑了几下,固定在牛车上。一阵忙活,两人都累得大汗淋漓,蹲在一旁喘着粗气。
小七爬上牛车的一角,向铁匠夫妇挥了挥手告别,然后一路颠颠簸簸的往回家的路上驶去。
拖着一个这么大的鼎,牛车行驶得非常缓慢,估计一会儿到家都天黑了。可是小七也没有办法,只是想想那时候跟踪她的几个人,应该不会再跟上来吧。
小七坐在牛车上,心里有些忐忑。赶车的老林也一路无话,直到分叉口,才开口问小七要怎么走。小七指了指一旁的小路,老林又驾着牛车继续前进了。
到了村里,天色已经渐渐晚了,光线虽不如之前好,但还是看得见的。牛车上的大鼎引来了许多乡亲们的指指点点,都站在门前观看着。
虽然是同村人,但小七大多都不认得,所以压根没理会。让老林赶着牛车一直往家里走。
到了家,正如小七所料,全家人都在门口眼巴巴的望着呢!
“小七!”远远的就看见诸葛硕跑了过来。
小七坐在牛车上挥了挥手,冲诸葛硕灿烂的笑了。
“小七,你这是做什么?”诸葛硕不解的问道。
“我买的!”小七笑着道。
诸葛硕站在原地,半天不的言语,这小七买这东西做什么?
等牛车行驶到园子里,小七跳下牛车,招呼着诸葛硕来帮忙,一起把鼎抬下来。
诸葛硕虽然心里有疑问,但是当下还是帮着小七一起将鼎抬了下来。
诸葛青不能帮忙,诸葛硕力气不大,小七虽在帮忙,但是用处也不大。见她们折腾好久,也没弄下来,刘氏撸起袖子上了。
把鼎弄下来后,几个人都累的满头大汗的。
“林师傅,先吃了饭再走吧?”小七笑着挽留道,到了饭点不留人家吃顿饭实在过意不去。
“不了,趁着现在天还有点亮,我好赶路。”老林憨憨道。
小七看了看天色,确实不早了。于是把运费结了,让他回了家。
“赶紧吃饭吧!”诸葛青催促道。
于是几个人都洗了手,坐到了饭桌前,准备吃饭。这几日没了工人做事,菜里少了肉。不过小七有点庆幸,刘氏总算是能舍得多放点油了。
饭菜还算吃得下,小七本就有点饿了,于是只顾着低头吃饭。压根没注意到诸葛硕担忧的神色。
“小七,你没事买了个鼎回来做什么?普通布衣百姓不能用鼎的,你不知道吗?”饭后诸葛硕将小七拉到一边,小声问道。
“这个我之前还真不知道,不过后来知道了。”小七笑着说道。
“知道了你还买回来?”诸葛硕疑惑不已。
“你看这是什么?”小七从兜里拿出县令的批文,笑着递给诸葛硕。
诸葛硕仔细看了一遍,总算是舒了一口气,这样倒是没啥关系了,只要小七不是被有心之人坑陷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