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女主崩坏世界[快穿] 完结+番外 (实心汤圆)
如此这般,就没有人会说队长走后门给自家或亲戚家分好地了,因为队长媳妇也是跟大伙一块抓纸条的,他们觉得自己分的土地不好的话也只能怪自己手气不好。
会计员给土地编号组合的时候有注意着将相近的土地组合到一起,省了很多人到处种地的麻烦,不过还是有的人位置不太好,土地跟自家是两个方向,这种的就可以自己找其他人换,交换下纸条就可以了。
杨队长也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他没有制止,只是给了一些时间,让所有人必须在明天之前到村委会登记完毕,登记后就不能改了。
郁为家也找他熟悉的人把自己家的五分良田拼在了一起,因为郁一佛跟他说了稻田养鱼的面积最好在三分以上,至于其他普通的田地就不用必须放在一起,平常种地又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离得近点方便就行了。
郁家最终登记的这块稻田靠近水源,周边也没有其他遮挡物,日晒很充足,是一块适合养鱼的水田。
在其他人家都轰轰烈烈地种地插苗时,郁家也一边种地一边开始了养鱼前准备。
巩固田埂内侧,加厚田基,挖鱼坑和鱼沟,在进水出水口埋细网拦鱼防止鱼群游走……
郁为家和郁一佛这一周工作时长要比记工分时还多得多,每天天不亮起床,天黑了才回到家里,他们不止要准备养鱼,还得保证两亩半的土地在适合的时间内种完。
在养鱼这个副业发展起来之前,种农作物还是不能放松。
好在繁重的农活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稻田里也已经准备的差不多,郁一佛照书上写的在稻田的水里施放了农家肥,用以培养可供鱼类食用的藻类,等明后天他们将秧苗插完,就可以找个机会放养鱼苗了。
第一次养殖,郁一佛和她爸都不敢大手大脚,只保守地往稻田中投放了一百小几十尾鱼,鱼种挑选的是一种黑色鲤鱼,每条鱼苗的规格都控制在四到五厘米之间,鱼苗放养前在淡盐水里消毒几分钟再放下田,一步步按照农业书里的建议进行,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提高养殖的成功率。
他们家人做这些的时候也有人劝诫郁为家别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好好种地才是正经,几乎没人相信这样能养成鱼。
别人怀疑,郁为家就用郁一佛跟他说过的话告诉其他人,“亏了也没啥,那些鱼苗也不贵,家里少买几斤肉就省出来了。”
是啊,小鱼是不贵,可就算再便宜也是亏啊。
郁为家不听这话,他只说他家两个孩子都同意了,况且养都养了,钱已经花出去,当然要接着养。
他这么说其他人倒是都接受了,最后就提醒一句,“养一次就够了,明年可别再犯傻了。”
郁为家说:“我心里有数。”
郁一佛觉得她爸能这么坚持自己的选择挺让她惊喜的,毕竟现在劝告他的这些人不是老郁家人,他们没有伤害过他,他还能坚定想法实在很难得,她想或许她也应该把记忆中她爸那个“耳根子软”的标签给去掉了。
不止是郁一佛看得见郁为家的变化,郁冬华也看得见,她说不出是为什么,只知道自己更喜欢现在这样的爸爸。
大概郁为家也能微妙的感觉到,当他真正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后,两个孩子都比从前更加的亲昵他,他很庆幸自己这样的改变。
在很多人的不看好中,郁一佛每天雷打不动的巡田,定时清理鱼坑和鱼沟,施肥、投喂、防病等基础工作一个不落,隔一段时间就来重复一遍,好像完全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在做无用功一样。
也许有人私下嘲笑她的执着,但听不见的就当它不存在,郁一佛很好地运用了这个道理。
众说纷纭中间,还是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
杨全就相信郁一佛能养出鱼来。
“你养的这么认真,鱼苗也长得好好的没灾没病,怎么就不能养成大鱼了。”
话糙理不糙,就是因为大多数人们心中的固有观念太深刻,认为鱼是养在河里塘里,所以就算郁家稻田里的鱼苗没有死也很难让人相信他们的做法。
郁一佛可能该庆幸她没有在包干到户之前提出这种养殖方法,不然她肯定会被打击的。
“其实我也不确定能养成,我家都是第一次养。”郁一佛说,“不过等几个月后就知道了,能养成当然就好了,养不成也没办法。”
杨全无奈,他真想叫郁一佛多一点争强好胜的性格,别什么事情都这么不计较,可要是真的计较了,那或许就不像是她了呀。
他默默在心里叹口气,都懒得说她堂姐又跟人诽谤她脑子有病的事了,转而换了个得瑟的口吻说道:“我跟你说,我这次中考考得真的好,虽然没你去年那么高的分数,比你低了七八十分,但是也上高中了!”
郁一佛配合的点头,夸赞道:“真厉害!”
杨全谦虚地抿嘴笑,“嘿嘿,没你说的那么厉害啦,比你还差一点哈,还是多亏了你给我补课呢,以后你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能帮忙的我绝不二话!”他拍着心口信誓旦旦。
郁一佛继续配合,“好的,我有事会找你帮忙的。”话落便道,“我该去喂猪了,你忙的话就先回家吧。”
“好,那你忙吧,我自己走了。”
杨全脚步轻快,郁一佛在他身后摇头轻笑。
作者有话要说:好像有哪里不对~
第68章 佛系年代18
郁一佛放养鱼苗的时间还是在七月初,到了八月,经过一个月的养殖时间,稻田里的鱼苗已经长成了七八厘米长的小鱼,重量也在四两上下。
这与书籍上描述的禾花鱼繁殖资料相吻合,禾花鱼是一种不能长很大的鱼,但生长速度很快,只要在稻田中放养二到三个月就能长成八两左右的成鱼,大小约十厘米到十五厘米。
郁一佛知道到目前为止的养殖都很顺利也能稍放下心。
而且稻田里养鱼也有一个好处,因为鱼能吃掉田里的害虫,养了鱼之后的稻田大大减少了病虫害处,也降低了家里对农药方面的花费。
这边省了钱,养鱼又赚了钱,怎么算都是增收的。
现在的农药这么贵,郁为家都说,就算养鱼不赚钱,光省了农药钱也够了。
别看郁为家面上大多数都表现的很平淡,其实他心里对养鱼也有一定的压力,不止是怕被别人笑话,他更怕的是自己没有让一家人过好的能力,那对他会是个打击。
稻田里的鱼群生长稳定后,郁一佛减少了去田里巡视的时间,平时她也有别的事情要做,而早就种完家里田地的郁为家就当仁不让的补上了这个时间。
不管天气好还是坏,只要闲着没事干他就要去稻田边看一看,看到田里风平浪静的他就安心了。
稻田一日比一日拔高,鱼群逐渐长大,暑假也即将结束了。
郁家在稻田里养鱼的事情在红河村很有名,人们平常没有什么消遣的活动,发生一件特殊的事情就能津津乐道很久,像稻田养鱼这样的就很特殊。
更何况郁家养鱼的稻田就在他们自己身边,人们到田地里干活时经常就会经过,免不了便凑上去看两眼,近期就有人看见郁家田里的鱼已经比小孩巴掌大了,都是可以吃的了。
到了这个时候,原先不看好的很多人才终于相信了。
原来稻田里真的可以养鱼啊。
在乡邻们时不时跟他打听稻田里怎么养鱼的声音中,郁为家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总算消散开来,不过他却没法把养鱼的技术告诉其他人,实在是他自己也摸得不太清楚。
养鱼的那些流程都是女儿说,他跟着做,这要他自己说他是说不出来的,而且他也有点怕告诉别人怎么养鱼,自家就要被超过了。
郁为家皱着眉头,表情很是纠结,“二丫头,你说咱要不要告诉大伙怎么养鱼?”
一方面他想教大伙养鱼一起挣钱,另一方面他又怕教完别人自己就被抛下了。
郁一佛能明白她爸的心思,在她看来,她爸能问出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想教大家的,只是怕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不过这对她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咱们养鱼本来也没有藏着掖着,就算我们现在不告诉别人,别人也能看得见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时间一长想知道的肯定也能知道,所以爸你不用担心这个,有人问你怎么养鱼你想说就说,只要不是领头带大家养鱼就行了,带大家养鱼这事责任太大,我们家没这个能力。”
她指出个思路,纠结在郁为家心中的一团线立马就理清了,他眉间舒展开来点了点头,“嗯,爸听你的。”
回头再有人明里暗里跟郁为家打探怎么养鱼的事他就不躲了,而是大大方方的说自己平常是怎么干活的,不避讳被人学了技术去,照他闺女说的,自家已经比别人先走出一步了,要是这样养的鱼还不如别家的好那就没办法了。
反正今年其他人想养鱼已经晚了,至少也要明年才能开始养。
郁家预计捕捞禾花鱼的时间在九月底,水稻收获前,而在这之前郁家还有一件事,就是郁冬华该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