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时真不知道该要点什么,只好抬头看赵甲仁,用眼神向自己爹求救。
这一幕恰好被皇帝看在眼里,皇帝佯装不快道:“小丫头别看你爹,你也说实话!”
真珠有些哭笑不得,好嘛,这是把她刚才说给林尚杰的话,又说回来了啊。
赵甲仁了解真珠,这丫头小节不拘、大节无亏,平日里在府中虽然乖张了些,对外待人处事却极有分寸,便也顺着皇帝的话道:“你这丫头想要什么只管同皇上说,皇上乃是千古明君。”
这个马屁拍得正是应景儿,皇帝听了果然心情大好。
真珠犯了难,帮爹爹求官吧,爹已经是正一品了;帮母亲求封吧,林氏已经是诰命了;帮自己求荣华富贵吧,不是她吹,她现在真是不差钱。
思来想去,竟然没有什么想要的。
踟躇片刻,真珠跪地诚恳道:“启禀皇上,臣女思虑再三,正如我爹所言,皇上乃是千古明君,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臣女一家蒙朝廷庇佑,衣食无忧,今日别无他求,惟愿我朝年年岁岁国泰民安。”
皇上听完良久不语,颇为动容,并不全是被真珠精致的五彩祥云彩虹屁所感动,而是连续两位子民拒绝赏赐,只求国泰民安,让他真的找到了千古明君的感觉,自己感动了自己。
一见皇帝如此神情,殿内众人纷纷跪下三呼万岁,称颂皇帝慈悲有大德。
皇帝叫众位爱卿平身后,常凤卿却并未起身,膝行一步跪在皇帝面前道:“启禀陛下,微臣拙见,男女有别,陛下方才赐了林家小哥锦绣前程,不妨赐给赵家小姐一段美好姻缘,臣听闻赵小姐还未有婚约。”
皇帝闻言眼睛一亮,自古成功的帝王都爱保媒,保媒保得高,君臣关系牢;保媒保得妙,朝堂氛围好;保媒保得巧,皇上没烦恼。
“常爱卿所言极是,深得朕心呐。”皇帝开心地一拍大腿:“赵卿家不知可有中意的人选,说出来朕给你参谋参谋,挑个好的,朕亲自给你家这丫头指婚,以县主仪仗出嫁。”
公主郡主县主,乃是皇室女子才能有的封号,以县主之仪出嫁,并不等于就是县主了,但是大臣的女儿得此待遇,已经实在太给脸面了。
赵甲仁闻言惊呆了,于是扑通一声拉着闺女又跪下了。
他哪敢真的在皇上面前选人,那传出去像什么话,只能不停地说着小女野蛮愚钝,感激皇帝赐婚,皇上觉得谁好,随便指一个就行。
真珠重新跪在地上的时候,不仅膝盖很痛,脑袋也有些蒙圈儿,常凤卿这什么套路,万一皇上脑子一热,随便找个人给她拉郎配了怎么办,君无戏言,到时候可怎么收场。
“哎,”皇帝连连摆手:“那可不成,哪能随便指一个,你家这闺女如此见义勇为,乃是巾帼英雄,朕定要给她寻觅一个如意郎君,都快平身吧,来一起合计合计。”
太监在旁边默默看着,心说看样子皇帝这会儿困劲过去了。
“咳咳”常凤卿咳嗽了两声。
殿内众人便看向他,常凤卿道:“不知道皇上可听见过最近盛阳城的一个传言。”
不知为何,听到“传言”这两个字,张大学士似乎有些尴尬的样子。
“是何传言?”皇帝并未察觉张大学士异样,好奇地问道。
“盛阳城百姓都在传,微臣这样的人正是闺阁女儿的如意郎君。”
短短两句话,常凤卿似乎鼓起很大的勇气才说完,脸红得要滴血,甚至脖子耳朵都是红的,他说完看了真珠一眼,双手交叉紧握,埋头不再说话了。
真珠震惊地看着地常凤卿,心内的感受无以言表,这家伙脸皮也太厚了,他怎么能说得这样直接呢。
于是,下一秒,真珠的脸也红得像个麻辣小龙虾。
皇帝看了看着两个脸红脖子粗的年轻人,眨眨眼,品味了一番今日的事情,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常凤卿这家伙,兜了这么一大圈,在这等着朕呢。
他故意说道:“朕并没有听过这样的传言哪,赵家丫头,你可听说过此事?”
反正皇帝挺满意的,赵家文官清流,在朝中从不结党营私,常凤卿是自己看中的股肱之臣,又如此年轻,将来还要辅佐太子,他娶这样人家的闺女,比娶那些盘根错节,利益相关的勋贵之女更有利于王朝的稳固。
真珠大窘,红着脸不好意思说话。
皇帝见状一本正经对常凤卿道:“爱卿,可别怨朕不帮你,人家丫头没瞧上你呢。”
又对赵甲仁道:“赵卿家放心,朕定给你家闺女寻一个比常凤卿长得还要俊,文章还要好的如意郎君。”
第105章 我只有情比金坚
赵甲仁初闻常凤卿之言惊诧莫名,但他是聪明人,心里的疑问瞬间就解开了,怪不得常凤卿先前离开赵府之时,明明答应了与赵家结婚姻之事,任职之后却不再提起。
原来他意在真珠,而非真兰。
这颗明珠能够失而复得,赵甲仁心里自然是十分满意的。
听皇帝这样一说,赵甲仁慌忙道:“皇上,您莫要拿微臣寻开心了,若真照着您说那个标准找,微臣的闺女岂非要等到八十岁去了,皇上仁慈,您饶了老臣吧。”
说罢,他给真珠使了个眼色,那这丫头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谢恩呐。
真珠只得红着脸磕头,蚊子哼哼般说道:“谢皇上恩典。”
说完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皇帝便“呵呵”地笑起来:“君子有成人之美,如此,朕便恭喜两位爱卿了,两位爱卿日后成了翁婿,同为我朝鞠躬尽瘁,也算一段佳话。”
张大学士心里十分不快,前几日因为街上的“传言”,他已经和夫人大吵一架,这妇人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顾大局。
谁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晚他回府听说了玉带河之事,虽然文澜一口咬定自己不慎落水的,但是怎么就这么巧,常凤卿也落水了。
张大学士心知此事定有蹊跷,却不好寻根问底,非逼着女儿承认,岂非自抽嘴巴。
一切已成定局,张大学士在官场混了几十年,自然明白此刻一定要捧皇帝的场,便笑着拱手道:“恭喜赵大人,恭喜二位新人,待大喜之日,老朽定要前去讨一杯喜酒喝。”
皇帝心情大好,兴致高昂:“你先别忙着恭喜别人,朕也给你留着一桩好事呢。”
张大学士立刻躬身:“老臣洗耳恭听。”
皇帝道:“前几日朕的兄弟庄亲王上了个折子,说起他的小儿子就跟我诉苦啊,对了,我那个侄儿,你也见过,就是年前才封了睿郡王的那个,长得那是仪表堂堂风流倜傥啊。”
真珠听到睿郡王三个字心里忍不住一惊,转念一想,皇帝已经赐婚给她和常凤卿,那些过往云烟,都与自己无关了。
张大学士不知道皇帝要说什么,就附和着点头打哈哈。
皇帝接着道:“朕那侄儿老大不小了,还未曾成家,庄亲王让我从京城找一位名门淑女,许配给睿郡王为妃,朕和太后、皇后一商量,她俩当时就说若论起“名门淑女”四个字,你家文澜丫头排第二,谁敢认第一。”
“哎呦呦,”张大学士笑开了花:“老臣谢谢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这真真是谬赞了。”
说完之后他反应了过来,皇上这是要赐婚给睿郡王和张文澜呢。
看来方才给常凤卿和真珠做过媒人之后,皇帝从中找到了乐趣,意犹未尽,打算继续开发一下第二职业。
常凤卿反应很快,立刻就向皇上道贺:“恭喜皇家又得淑女。”
又对张大学士道贺:“郎才女貌,神仙眷侣,恭喜张大人喜得东床快婿。”
赵甲仁脸色有些许不自然,但是也笑着说:“恭喜皇上,恭喜张大人。”
赵甲仁这一开口,张大学士忽然想起来,这位睿郡王曾经退过赵家闺女的婚事,弄得赵甲仁很没有面子,如今却求娶自家女儿为王妃。
常凤卿虽然是当红新贵,王妃的头衔更好听,唯一不好之处就是要远嫁,可庄亲王乃是皇上亲弟弟,封地富庶,说起来确实是桩好亲事,算是扳回一局。
这样一想,他心里好受多了,笑容多了几分得意:“同喜同喜。”
常凤卿被赐婚的消息传出,满城哗然,不知道多少妙龄女子那一晚失恋了,之后的名流聚会中,太太小姐们总是忍不住打听谁是赵真珠,悄悄带着艳羡的眼神看她。
但是张文澜被赐婚远嫁,却又让大家都长出一口气。
后来真珠多次在宴席上遇到过张文澜,两人总是极有默契地互相避开,不找麻烦。
真珠其实有些好奇杨润澜为何会求娶张文澜,心里又有几分了然,她确实是更适合他的女子。
要说最近京城里最和谐有爱的人家,那当然非赵府莫属。
真珠能够得到皇上赐婚,以县主仪仗嫁给常凤卿这件事,林氏自然是极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