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兰怔住了,把嘴唇咬了咬,帕子扭了扭,最终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真珠也不再言语,心情随着马车的微微颤动有些小小的起伏,突然有些落寞起来。
回到阔别已久的赵府,远远的便看到门廊下面吴姨娘带着一群仆妇们焦急的等着。
一看到真兰下车,吴姨娘急急上前,一把拽住女儿,上下摸了摸肩膀胳膊,又捏了捏真兰的脸颊,心疼道:“我儿,几月未见怎的这样黑了瘦了,这一路没事吧,旁人没给你委屈受吧。”嘴里说着却看了后面被扶下车的真珠一眼。
真兰笑着推开吴姨娘,扶她站道:“姨娘说的哪里话,这一路有母亲关怀、表哥护送、妹妹作伴、家丁仆妇簇拥着伺候,兰儿哪里会有委屈。”
吴姨娘听真兰叫她“姨娘”,顿时愣住了,呆了几秒,气急败坏扯住真兰的袖子道:“你你你,你这丫头怎么回事?”
真兰用力想将自己的袖子从她手里扯出来,没成功,只好将吴姨娘往府里拽,她涨红了脸:“咱们进屋说,进屋说,你这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娘俩个闹嚷嚷地去了。
真珠懒得理那阴阳怪气的吴姨娘,也没空听她的话中话,她一下车便被妙云、妙雪几个院子里的小丫头拥着向府里走。
一群花样年华的少女,一路走,一路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哎呀,小姐可算回来了,我们都想死小姐了。”
“小姐你出去这么久不回来,还以为你把我们忘了。”
真珠见她们几个闹成一团,心中也是十分欢喜,毕竟年龄相仿,又在一起朝夕相对,感情亲厚,几个月没见,心里确实十分挂念,今日主仆俱是喜笑颜开。
妙菱还后面帮着李妈妈一起指挥着家丁和婆子们搬箱笼,眼见着这一群人居然不管自己先走了,大叫道:“妙云!妙雪!好你们几个没心肝的小蹄子,竟没一个人想我的,亏我还念着你们,到哪儿都记得给你们买些小玩意,还千里迢迢带回来,回头你们都别想要了,我全给送去前院赏了小厮们。”
家丁里有个机灵的三猴儿,顺杆爬着笑嘻嘻道:“那我替院里的哥几个,谢妙菱姐姐的赏了。”
“哎哎哎,做梦吧,想得倒美,你个猴崽子边儿玩去。”妙云妙雪忙回来一边一个搀着妙菱,
“好姐姐,我们可想死你了。”
“嗯嗯,妙云说得对,我们都想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三猴儿假装懊恼道:“姐姐们好不厚道,你们耍嘴,却拿我们逗着玩儿。”
真珠笑道:“小猴崽子放心吧,妙菱姐姐没逗你,难得出一趟远门,都记着你们呢,外面的新鲜玩意都给你们带了点儿,都有,都有。”
这是真珠在上辈子养成的习惯,出门旅行,总要给身边的重要人带点纪念品。当然了,原先她是穷学生一个,囊中羞涩,也买不了啥贵重的礼物,但不管是啥,她的朋友们收到了都会很开心。还有时候,真珠自己收到朋友们从远方带来的小礼物,哪怕是张明信片,说明对方心中想着自己,也很觉得开心。
于是这一趟岳城之行,她带着妙菱,每次上街都会搜罗一点新鲜小玩意儿,前院后院,人人有份,都准备了些小礼物相送。
反正真珠如今鸟枪换炮,不在乎这些小钱钱了,也很乐意帮自己母亲卖个人情,落个好人缘儿,当然最贴心的几个小丫头们肯定是礼物最多的。
想到此处,真珠忽然发现妙雨没来接她,“咿,妙雨那个蠢丫头怎么没来,难不成没想我?”
“这哪能呢?我们都想死小姐了。”妙云赶紧解释。“妙雨姐姐也想来接您的,可是她怕屋里的那些小妮子们干不好活儿,只好留下来看着她们洒扫庭院,插花放盏,这里里外外都要清理的干干净净,这样您看着才舒心。”
“对对对,咱们都商量好了,要给小姐打好洗澡水,备好换洗衣衫,烧水沏茶,摆好点心,切好果子,一应事务都要安排妥当,因为大伙儿想着夫人和小姐回来肯定都累坏了,要好好歇歇。”妙雪也赶紧讨好。
妙菱听完她们的话笑道:“得了得了,小姐不过说了一句,瞧你们个个都来讨人情,幸好小姐给你们准备的礼物满筐满箩,不怕你们献殷勤。”
真珠也笑:“我就喜欢你们这样笑笑闹闹的样子,知道你们是真想我了,我也真想你们了。快别叫妙雨她们累着了,庭院随便打扫一下就行了,反正那院子我娘也住不了几日了。”
这话说完妙菱和妙雪几个全愣住了,她们面面相觑道:“不住咱们屋里,那夫人住哪里?”
话音刚落李妈妈带着人抬着箱笼走了过来,李妈妈道:“回屋里说去,外面太阳大,仔细晒黑了。”
第71章 明天就去都来得及
真珠回房间一边洗漱换衣,一边小丫头们说笑着,一边吩咐妙菱把带回来的小玩意儿拿出来送给院子里的下人们,大家都得了点彩头,俱是欢欢喜喜。
收拾妥当她便带着几个贴身的小丫头去祖母院里,献宝一样摆了一堆东西在吴老太太面前,一样样如数家珍般述说着,这东西从何处买来的,那里的景色如何,那日的天气如何,集市上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叽叽喳喳说了半天。
吴老太太见这个孙女一路急急走来见她,脸蛋儿红扑扑的,又像连珠炮一样说个没完,赶忙吩咐人拿水果点心上来。
她手里摇着扇子笑道:“别说了,歇歇吧,今儿说不完,明儿再说,来日方长,你这孩子急什么?”
旁边的下人,见着小姐脸上带着汗意,赶紧拿羽毛扇轻轻地给她扇风。
真珠嫌风小,一把将扇子夺过来,呼哧呼哧对着自己猛扇了一阵,嘻嘻笑着说:“祖母是见过世面的有福之人,我这些小东西都入不了祖母的法眼。孙女知道您老人家啥也不缺的,就是想博您一笑,祖母高兴了,孙女也就高兴了。”
吴老太太见这丫头举手投足孩子气十足,至真至纯,心下多了几分欢喜,加之多日未见,确实也有些想念,嗔道:“马上都要议亲的大姑娘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
片刻间下人摆上了瓜果,吴老太太身体前倾把果盘推给真珠道:“饿了吧,渴了吧,快用些,听说你爹娘今日去宫里了,只怕回来还要些时辰,先垫垫饥。”
掌灯时分,赵甲仁夫妻二人从宫内回到家中,下人们早已备好了晚饭。
一家人坐在桌前吃饭,下人们捧饭、安箸,布菜。吴老太太望着一大家人,脸上笑开了花道:“怕是有几个月没这样全家坐在一起吃饭了,还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好。”
赵甲仁忙停下筷子回道:“母亲说得极是,儿子这些年亏得母亲操心扶持,如今才得一家和美。”
众人都放下筷子点头称是。
吴老太太笑得更开怀了,“哪里哪里,这是你们小辈自己有福气,你们呀都争气。”
真珠笑道:“祖母就是那最最有福气的人,家中有了祖母,我们便是那最最有福气的家,今日阖家团圆,家中又有升迁之喜,很该开一坛梅花酒庆祝的。酒是去年冬天我娘亲手酿造的,用了大寒那日的梅花和雪水,就埋在咱们院里树底下呢,这个天喝起来,最是解暑清凉。”
吴老太太闻言大喜道:“那还等什么,还不快快叫人取来。”李妈妈闻言立刻着人回去拿酒了。
赵甲仁转头看向林氏微笑颔首:“雪酿梅花酒,不仅解暑,而且风雅,想不到夫人竟有如此玲珑的心思。”
林氏有点羞怯,微微低下了头,侧身回道:“老爷过誉了。”
真珠赶忙接话道:“娘亲本来就是玲珑风雅之人,不仅会酿酒,还会绣花,还会弹琴,还会煮茶,还做得一手好点心。只是这些年被女儿的病拖累了,生生得把一个大家闺秀熬成了煎药婆。不过如今托祖母的福,女儿病愈了,咱家时来运转,往后娘亲要同爹爹住在一处,爹爹会发现我娘亲身上的好处多着呢。”
听到这里,吴姨娘瞬间变了脸色,真兰从桌子下面狠狠地捏了捏她的手,让她不要说话。
真柔和真良两个小家伙只顾着被人伺候吃饭,哪里管大人说了什么。
但是大少爷赵真博到底是成年人,他听到真珠这句话顿时有些疑惑,抬起头看看众人,发现祖母脸上依旧带着笑容;父亲脸色如常;林氏半低着头看不清脸色;吴姨娘满脸不忿,似乎在忍耐着什么;真兰脸上有一丝尴尬的笑容。
大家都不动声色地继续吃饭,赵真博感觉到有些不对,但是他的脑瓜子就好比一台破电脑,能够接收信息,却无法处理信息,想了想,没有头绪,于是他也低头继续吃饭。
吴老太太注意到了这个长孙子抬头又低头的动作,忽然无奈地笑笑道:“我瞧着真博也是个有福的。”
是傻人有傻福吗?真珠心里这样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