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八卦的张牛侩看了看好友,又看了看坐在屋子里唯一的女子,最后丢给好友一个猥琐的笑容。
真是没想到,这老铁树还有要开花的时候,要不是场合不对,他定要好好臊一臊这个二十六了还没有开荤的老友,哈哈!
郑凛窘迫极了,努力的板起脸想让好友不要笑的那么猥琐,可惜脸上升腾起的热意泄露了他真正的心思,一点震慑力都没有。
------题外话------
不知道是不是不在状态,这两天写的内容总觉得不对劲,亲们觉得呢?如果有意见或是建议,希望亲们能提出来哈!
还有,目前男女主互相有好感,但是还没有上升到爱情,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多进一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感情线稍稍慢热。
第24章 人情
待郑凛和张牛侩聊的差不多了,被女儿提醒的桑老实竭力邀请二人去酒楼吃饭。
虽然不知道桑家家底,但是从他们朴质的衣着上,郑凛和张牛侩看出他们并不富裕,是以很客气的推辞了。
桑老实打定了主意,哪里是对方推辞几句就会放弃的?最终,郑凛和张牛侩只得无可奈何的答应了。
郑凛时常进城,对县城十分熟悉,特意给桑家建议了一家味美价廉的小酒馆。在他的暗示下,张牛侩以下午要招待客人不方便喝酒为由,第一次在吃饭时没有饮酒。
小酒馆的饭菜的确很平价,一顿饭下来才花了不到一百文钱,这让第一次下馆子却没能安生吃饭的桑树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倒是桑叶没能在这个小酒馆里打听到有用的消息感到遗憾,却也不好跟张牛侩这个人精打听,免得暴露了不该暴露的东西。
回到“老张牛店”没多久,张牛侩所说的那批牛就到了。
“爹、大妹,看,好多牛!”刚走进关牛的院子里,乍然看到二十多头牛的桑树激动地叫喊起来。
不等桑叶桑老实作出回应,桑树突然意识到自己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很丢人,尤其还有外人在场,一时间颇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默默的跑去牛栏边上看牛了。
桑叶桑老实母女俩自然不会笑话自己的哥哥(儿子),郑凛和张牛侩也都见怪不怪,毕竟很多人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牛时,也都是这个反应。
这一批牛确实不少,足足有二十五头。其中成年的、能直接耕地的牛有十头,剩下的十五头皆是半年到一年大的小牛,需要套上牛套调教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耕地拉车。
当然,这些牛由于个头、年龄以及气力等差异,价格也不相同。按照行情,最便宜的小牛犊至少要七八两银子,最贵的成年牛二十两银子也不一定能买到。
桑老实从来没有养过牛,也没有挑选牛的经验,他左看右看了半晌,觉得大牛小牛各有优点始终拿不定主意,忍不住问起了一旁的女儿:“三丫,你看着哪头牛好?”
桑叶的视线在二十多头牛身上一一扫过,始终看不出什么,便悄声对父亲说道:“爹,女儿也不懂这个,您大可以请教一下张牛侩,毕竟他是做这行生意的,在场的没有谁比他更了解了。”
桑老实一听,猛一拍大腿:“哎呀,爹咋没想到这一点?还是三丫聪明。”说完,他就急匆匆的朝着站在门边等他们挑牛的张牛侩等人走了过去,把自己的请求说了出来。
“行,既然桑大叔信的过我,我保证给桑大叔挑一头好牛。”
张牛侩很痛快的答应了,反正把牛卖给桑家,他只准备收回成本,没想过赚桑家的银子,不论哪一头都是卖,给桑家挑一头好的还有个人情在。
不愧是行家,没过一会儿,张牛侩就为桑家挑了一头五岁龄的壮牛,这头牛是十头成年牛中品相最好的。
桑叶等人看了又看,对这头大黄牛挑不出一丝不好来。就在桑老实要拍板定下时,始终没有说话的郑凛突然指着牛圈里的另一头成年黄牛说道:“桑大叔,还是买那一头吧!”
众人循着郑凛所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系在角落里的一头成年母牛。
虽然同为母牛,但是郑凛挑选的这头无论是毛色还是个头,皆比不上张牛侩选出来的那头。桑老实对比了一番,不知道该听从谁的。
倒是张牛侩不乐意了,冲着郑凛叫嚷道:“你这小子是在质疑老哥的眼光不成?你敢说老哥选的这头牛不是这批牛中最好的?”
郑凛面色不变,指着好友选的黄牛和声说道:“这牛的品相确实很好,可一头牛养的再好最多二十年就做不动活儿了,倒不如买小弟挑的那头尚未完全长成的,等过个一年半载,品相不比老哥挑的差。”
还有一点郑凛没有说,他挑的这头潜力牛比张牛侩挑的壮牛要便宜,就算只便宜半两银子,对桑家而言却能省下一笔不小的支出。
张牛侩一愣,将自己挑选的牛和好友挑选的牛仔细的做了个对比。最终他不得不承认好友的眼光很准,可以让桑家花最少的银子能买到更好的牛。
虽然承认自己考虑的不够周全,但是一想到被相交多年的好友拆台,张牛侩多少有些郁闷。
他瞅了好友一眼,正好看到好友的视线又偷偷的落到了对面的桑氏身上,大大的翻了个白眼,暗骂了一句“重色轻友”,心里更是打定主意今晚要好好灌好友一场,最好能把人灌醉能套出心里话来。
想到这里,张牛侩的脸上露出一抹算计又猥琐的笑容来。
最终,桑家花了十四两五钱银子,以成本价买下了郑凛建议的那头两岁龄的大黄牛。这牛大黄牛已经被调教好了,耕地拉车不在话下,买回去就能用,倒是省心的很。
这个价位比桑家爷仨的心理价位还要低五钱银子,当然,张牛侩没说是按成本价卖的,桑家爷仨也只以为张牛侩看在熟人介绍的份儿上少赚了他们银子,心里亦是感激的很。
又是一番道谢,桑家爷仨牵着新买的大黄牛告别了郑凛和张牛侩,喜滋滋的沿着来时的路离开了。
“行了,人都走远了还看啥啊!”眼见桑家人都走的没影儿了,好友还在门口站着不动,张牛侩忍不住吐槽,接着又怂恿道:“你要是真看上了人家,找媒婆上门提亲不就得了?”
郑凛收回视线,看都不看张牛侩一眼,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道:“你要是再胡说八道,这趟南行你就找别人吧!”
张牛侩一听,顿时闭紧了嘴巴,直到郑凛的影子都看不见了,才小声的嘀咕道:“就知道威胁我这种老实人,你这家伙又这本事,倒是把人家弄到榻上当媳妇儿去啊!”
已经走远了,正在琢磨着如何在城里留一夜,好打听消息的桑叶不知道自己惹起的这一段小插曲。她看着走路都生风、恨不得长翅飞回去的父亲和大哥,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索性那些事情暂时不急,不如下次再找机会进城罢……
第25章 吵架
夏季昼长夜短,桑家爷仨一路上紧赶慢赶,终于在天黑之前回到了李家村。
此时,村头的大树底下聚集了不少乘凉的村民。
大人们一边摇着蒲扇驱赶烦人的蚊子,一边闲话家常细说着天气、地里的庄稼,享受着夏夜难得的清闲;孩子们也没有闲着,相互追逐嬉闹,做着永远做不厌的小游戏;还有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几条小土狗,兴奋的扑咬着从草丛里钻出来的蛐蛐……一幕幕热闹又祥和。
不经意间抬头,有人眼尖的发现了不远处走在最前面、最显眼的大黄牛,还有跟在大黄牛后面的桑家爷仨,“咦,那不是桑老实么?这眼下不耕地、不拉车的,他去赁牛干啥?”
其他人一听,也连忙抬头看,见桑老实手里真的牵着牛,当即议论起来。
有人猜测道:“莫不是买了荒地要开荒?这桑家可是有三个儿子,还有个在学堂念书呢,没准儿就是想给儿孙多屯点土地。”
这话一出,立即遭到了反驳:“你是干活儿干傻了吧,就算开荒也得等到秋天放一把火才开,你见谁家大夏天开荒的?”
夏季草木丰茂,根茎也特别顽固,确实不是开荒的好时节,但凡种过地要开荒的人家,都会选择在秋冬两季。
“不一定就是开荒,没准儿是人家自己买的牛呢!”有人开玩笑似的说道,却不知自己无意中猜中了事实。
这一猜测,比大夏天开荒的那个更不靠谱,众人嘻嘻哈哈的笑着谁也没有人往那个方面想。
这年头,庄户人家有头牛,相当于现代贫困的小山村突然有人买了一辆宝马,哪里是寻常人家能买的起的,尽管桑家的日子比村里大多数人家好过。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的工夫,桑家爷仨已经牵着新买的大黄牛走近了。
李家村没有牛,哪家地里的活计赶到一起,最多去村外有牛的人家赁来用,赁一天差不多要花十到十五文。这些银钱看似不多,但是庄户人家赚钱不易,鲜少会有人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