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的人在凤凰东苑的门口跪了一地。
皇帝大步流星而来,太后年老体迈跟不上,但也急急在后面追着。
皇帝和太后来到后,便看到东宫聚集了无数人,有太医院的所有太医,闻讯赶来的武威候、敬国公、赵宰辅、安阳王等一众朝臣。
皇帝停住脚步,气喘吁吁地沉声问,“你们怎么都来了?”
武威候上前答话,“回皇上,小忠子公公前往我府邸请孙大夫,臣不放心,过来看看。”
赵宰辅上前道,“皇上,臣等听闻东宫请了所有太医,亦不放心殿下身体。”
敬国公与安阳王等人也连连点头。
皇帝颔首,“朕进去看看。”话落,大踏步冲进了内室。
他踏进内室后,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床上的云迟,形容苍白,脸色白得几近透明,气息虚弱,似生命垂危。
他面色大变,立即冲到床前,“这是怎么回事儿?”
立在床前的孙大夫、小忠子齐齐让开了路,跪在了地上。
云迟此时连自己起身也不能,浑身的疼痛感让他半丝力气也拾不起来,他看着皇帝,眼底蒙了一层暗色,“父皇。”
“你……你这是……”皇帝惊骇地看着他,这副模样,他都不敢相信,他想问什么,但是又住了口。
云迟转头,吩咐小忠子,“你们都出去。”
孙大夫告退,小忠子红着眼睛也退了出去。
房门关上,皇帝看着云迟,终于问出口,“怎么回事儿?你不是……”
云迟知道他要问的是什么,摇摇头,“父皇,不知怎么回事儿,儿臣突然身体就油尽灯枯了。”
皇帝腿一软,伸手扶住了床榻,一下子脸色也煞白,震惊地看着他,“云迟,你说什么?你别吓唬朕。”
云迟抿唇,“太医院的所有太医与孙大夫给儿臣诊脉,都是油尽灯枯之像。孙大夫说唯五百年以上的人参可救一二。可是儿臣知道,这些年但凡好药,都送去了武威侯府给子斩,无论是东宫,还是御药房,亦或者京城方圆千里,怕是整个天下,都难寻五百年以上的人参了。”
皇帝脸色一灰,“今早不还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就这般了?你到底做了什么?”
云迟摇头,“儿臣除了在查卷宗,什么也没做。孙大夫说像是被鬼怪吸了精血,虽荒谬,但儿臣感觉却有这个体察。”
皇帝面色一沉,“东宫有什么鬼怪?”话落,他惊悚道,“难道是有人对你施了巫蛊之术?”
云迟闭了闭眼,“暂且未知。”
皇帝越想越觉得身子站不住,眼睛也红了,看着云迟,“你别乱动,好生躺着。”话落,他猛地冲了出去,打开门,对外面吩咐,“来人,快去半壁山清水寺请德远大师与方丈。”说完,又下令,“传朕命令,张贴皇榜,寻五百年以上人参,但有敬献者,赏黄金万两。”
第四十章 (二更)
皇帝口谕一出,立即有人去了半壁山清水寺,立即有人去张贴皇榜。
太后此时也已赶到,听闻了皇帝的话,立即焦急地问,“皇上,太子怎么了?”竟然需要到了张贴皇榜求人参的地步。
皇帝叹了口气,挥手一指,脸色灰暗地说,“你们来说。”
太医院的一众太医们对看一眼,其中一人开口将云迟油尽灯枯的脉象战战兢兢地说了。孙大夫补充了一句,他觉得五百年的人参可以试试。
太后身子晃了晃,眼前发黑,承受不住,顿时厥了过去。
周嬷嬷和宫女们齐齐惊呼一声,连忙扶住太后。
皇帝也上前了一步,大声道,“快给太后诊脉。”
太医们自觉医术不及孙大夫,都看向孙大夫。
孙大夫立即上前,给太后把脉,片刻后,他开口道,“太后是急火攻心暂时昏迷,并无大碍。”
皇帝松了一口气,云迟如此情形,太后若是再出什么事儿,他真不知道怎么办了。幸好太后无事,他立即吩咐,“快,先将太后扶去暖阁歇着。”
周嬷嬷等人连忙应是,扶着太后去了暖阁。
皇帝在太后被扶下去后,看了众人一眼,脚步虚弱地又进了云迟的内室。
朝臣们对看一眼,都从各自的脸上看到了不妙的神色,赵宰辅上前,对孙大夫询问,“孙大夫,殿下身体当真……已是油尽灯枯的脉象?”
孙大夫拱手,“殿下身体的确显示此脉象。”
赵宰辅脸色也不好看,回身对常随急声道,“快去,吩咐府中人赶紧找五百年以上的人参。”
赵府的常随应是,立即去了。
敬国公、安阳王等一众人也连忙叫过自己的常随,同样吩咐了下去。
武威候府的常随匆匆来道,对武威候摇头禀告,“侯爷,府中药库没有五百年以上的人参,奴才特意去了子斩公子院落,牧禾说子斩公子那里也没有了。”
武威候立即挥手,“让侯府的人也赶紧出去找。”
那常随应是,立即去了。
众人吩咐完,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太子殿下自出生起就被立为储君,是南楚江山的希望,如今太子殿下突然倒下,让他们心里都跟着没底起来。
云影早在听闻孙大夫说鬼怪之说时,就立即传信让人去半壁山清水寺请德远大师和方丈了。
于是,皇帝进屋坐在云迟床边不久后,便听人禀告,“皇上,德远大师与方丈大师来了。”
皇帝大喜,“快请!”
东宫的人匆匆将德远大师与方丈大师请进了凤凰东苑。
德远大师与方丈大师大踏步而来,额头皆有汗水滴落,僧袍落了一层寒风刮染的冰霜。
小忠子虽不信太子殿下被鬼怪近身了,但见了这二人还是像见了救星,“快,大师、方丈,快里面请。”
福管家也赶紧亲自挑开了门帘。
德远大师和方丈大师匆匆迈进了门槛,皇帝腾地站了起来,让开了床前,不等二人见礼,立即说,“大师、方丈不必多礼,快给太子看看。”
德远大师双手合十打个佛偈,来到床前,先是看云迟面相,这一看,悚然一惊,然后,细细端详片刻,又给云迟把脉,之后,他震惊地说,“怎么会这样!”
皇帝大急,“大师,太子怎样?”
德远大师撤回手,立在床前,又道了声“阿弥陀佛”,才惊骇地开口,“太子殿下这像是……”他想说什么,又住了口,转身让开床前,对方丈道,“方丈,你来给太子诊诊脉。”
方丈闻言上前,给云迟把脉,碰触到云迟的脉象,方丈也是震惊不已。
片刻后,方丈放下手,看看云迟面相,又看看德远大师,二人对视,似都有些凝重。
“大师、方丈,你们倒是说啊。”皇帝急着催促二人。
德远大师对皇帝拱手,“皇上,鬼怪之说不可妄谈,亦不可妄信,依老衲给太子把脉来看,太子殿下似中了迷障。”
“迷障?”皇帝不解,“请大师赐教,何为迷障?”
德远大师回身看了一眼,内室的门开着,外面隐隐约约立着无数人影。
皇帝意会,吩咐,“小忠子,传朕旨意,所有人,都退出东苑。”
小忠子应是,立即退了出去,关上了房门,同时传达了皇帝的旨意。
立在门口的群臣们太医们闻言都躬身出了凤凰东苑。
室内除了云迟、皇帝,只余德远大师与主持方丈,德远大师才又道了声“阿弥陀佛”,才压低声音开口,“老衲探太子殿下脉象,虽像是油尽灯枯之脉,但似也有些不对劲,很像是入了迷障,迷障之说,所谓情迷则障。太子殿下用情至深,怕是因情而幻动,使得自身着相了。”
皇帝依旧不解,闻言看向云迟。
云迟也愣了一下,“请大师赐教。”
德远大师看向方丈,“还是让主持方丈来说吧,他昔年曾有幸见识过与太子殿下一样的脉象!”
皇帝和云迟闻言看向方丈。
方丈也道了声“阿弥陀佛”,缓缓开口,“老衲听闻云族灵术,得传承之大者,有通天地之广,兼万物之灵,得四海千幻万变,少时,却不信,故而走访临安。恰巧遇到了临安上一代家主夫人得了重病,那病就是人好好的,突然浑身无力疼痛不能动,如四海之水干涸,正是油尽灯枯之脉。”
皇帝闻言竖起耳朵。
云迟也凝神静听。
方丈继续道,“那病得的十分稀奇,遍寻良医,都说是无治,幸而临安好药无数,每日以人参润养吊命,这样过了三个月,外出游历的临安上一代家主回来了,她见了人,突然好了。后来方知,原来是临安上一代家主为救人,动用了自身传承的本源灵术,导致身体枯竭,而他与夫人情意深重,她因丈夫受伤煎熬,而自己深有所感,中了迷障。”
“什么?”皇帝惊得睁大了眼睛,“竟有如此奇事儿?”
方丈颔首,“老衲承蒙花家厚待,在临安住了一年,所以,此中事体,十分清楚。回来与德远师兄谈起,他也啧啧称奇,老衲当初也是把过那位夫人脉象,与如今殿下脉象一般无二,所以,虽过了三四十年,依旧记忆犹新。”